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强秦 >

第188章

强秦-第188章

小说: 强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秦军的组成与平素不同,主力是骑军部队,步兵只是作为补给辎重的运输队,之所以这样,还是由于西域遥远的距离,还有大月氏人和匈奴人一样,都属于游牧民族,用步兵的话不仅行动迟缓,而且还容易成为月氏人的靶子。

这次出征的秦军部队的主将,是一直以来都在陇西、河西训练骑军部队的秦将骆甲,同时,步军的指挥权,则交给了昔曰的楚军降将季布,同时,在对楚战事中有出色表现的季心,则作为副将,辅助兄长季布骑军与步军之间的联络。

另外,为了让步兵在应对骑兵突袭时有反制手段,李原在仔细的询问了兵造次师彭胜关于“天火”研发进程后,决定派遣三百一十六名经过特殊训练专业士兵上阵,这支特别部队平素不出战,只在部队遭遇到重大危险时才能使用。

这一人员配置,李原可谓用心良苦,象季布这样的楚军降将,如果闲置那是资源和人才的浪费,而如果用在围剿项庄上,以季布的真姓情,很有可能最后网开一面,放项庄一条生路,这不是李原想要的。

只有在对异族外敌的战场上,象季布、钟离昧这样的楚军降将才会全力以赴,他们在征伐燕地时失败了一次,自然非常渴望重新证明自己。

至于在听闻白广季身死哭得最伤心的曹信,则没有被李原启用,这倒不是曹信身体有什么问题,而是李原担心曹信在冲动之下,会在指挥作战和对异族的态度上,有一些过激的行为。

同时,曹信麾下的那些兵卒,一多半来自于当初内附的小月氏人,在血缘上,大月氏与小月氏人有关联,一旦战场态势微妙,保不准有小月氏士兵会暗地里与敌方暗通款通,出卖秦军的情报。

为了安抚曹信,李原在派遣骆甲、季布等部出征的同时,召令曹信速回长安述职,同时,调令在邯郸、楚地一带的秦将甘勇急赴河西,在骆甲、李仲翔的河西军主力西进之后,守护河西走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甘勇是李原看好的后起之秀,也是未来与匈奴作战时的主要将领,调他驻扎于河西,就是为接下来的征伐匈奴作准备。

江南的项氏残余。

李原已经完全的交给了周殷、丁公等故楚降将,项庄虽然顽强,但没有足够的财力,他也只能躲进深山里面打打游击,翻不起什么大浪,只要秦国继续在江东实行低税安民的政策,楚人就不会坚决的支持项庄,而接下来就是时间的消磨了。

——。

秦军西征。

神武王李原,则坐镇于长安,统一调度燕北、九原、高阙、狄道、盖藏这五个与匈奴人接壤的重要关隘。

大月氏算不得什么强力的敌人,秦国真正的对手是匈奴人,是那个穷凶极恶、杀人如麻的冒顿。李原可以断定,冒顿此时,一定在等待来自长安城的暗探的消息,大月氏的生死,冒顿不会在意,如果能用大月氏来换取李原亲征,冒顿一定会欣喜若狂。

春天即将到来。

当草原上的嫩草开始拔尖,逐草而居的匈奴人正瞪着饥渴的眼珠子,只要秦国露出一点点的破绽,他们就会如恶狼一样猛扑过来,杀到长城以南——。

不给匈奴人一点机会。在综合国力的比拼上,秦国胜过匈奴人许多。

李原就是要用经济、外交、政治、军事多层面的手段,对匈奴进行全面的压制,这也是秦国目前最为有利的一种手段。

秦国在一步步的走向复兴。

一个强大的秦国,正在以震憾的姿态,让周围的异族感到惊惧和敬畏,匈奴人是如此,位于大江以南的南越王国也是一样。

秦新历八年,四月春。

一个来自南越番禺城的使团,远道从岭南逆流而上,经夜郎、毋敛、句町、滇等国,再从五尺道进入秦国的巴郡、汉中郡,最后到达关中的长安。

秦末,诸雄并起,战乱频频。秦国因为五十万秦军精锐滞留岭南,而导致国内军事力量极度薄弱,为了平息叛乱,大将章邯竟只能以刑徒为士兵作战,造成这一困境的,正是南越郡尉赵佗的一己之私。

南越国的疆域与秦国设立的南海、象郡、番禺三郡辖区相当,在它的北、东、西三面分别与吴芮的长沙国、江南山越人中的闽越、以及西边的夜郎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面积达到万余里。拥兵数十万的赵佗也与北方匈奴的冒顿并称“北强、南劲”。

然而,在八年之后,秦国在李原的带领下意外的复起,并迅速的平定了关东诸侯的叛乱,就连勇冠三军的霸王项羽也告覆灭,赵佗在震惊之余,思谋再三,决定派出丞相吕嘉为使者,出使长安,并送来自己的儿子赵仲始为人质。

人质。

这是在春秋战国时非常流行的诸侯之间取信于他国的做法,赵佗这么做,也是想要表明,自己是愿意承认秦国,并接受秦国中央政斧的领导的,当然,在长期割据并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后,赵佗是否真的愿意接受秦国的辖区,也还存在未知数。

不过,相比敌对的匈奴,南越国表现出了的和解的姿态还是让李原感到欣慰,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的精髓,秦国眼下最主要的敌人是匈奴人,如果能够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解决南越的问题,那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吕嘉、赵仲始在长安城受到李原的隆重接见,陈平、李政、还有已经渐渐淡出朝中的老臣章邯、辛胜也一个个出来相迎,吕嘉当年也是始皇帝提拔出来的官员,当然,他的官职比较低,基本上没有可能与朝中的大人物交集,这也让他避开了赵高、胡亥那一场乱作非为、指鹿为马的大闹剧。

时至今曰,一众秦国官员坐在长安城新督造好的议事大殿内,四周点燃的长明灯、刷得油亮的斗拱支柱,还有脚下被燃烧的火热的水流,这些新异的变化,让远道而来的吕嘉、赵仲始大开眼界。

他们没有想到,在北方的长安,大殿内的温度,只比岭南低了十余度,全不似外面那样北风呼啸、寒冷刺骨。

“武王,当世奇才,秦国栋梁,非如此人物,不能解秦之困。”吕嘉与丞相陈平相临而坐,一边饮酒一边感叹。

“平听说,赵使君在岭南亦立为武王,吕相不如细细说说岭南之事,也好给我们这些北方的人开开眼界。”陈平面带微笑,道。

同是武王。

名称相同,彼此的地位和实力却是迥然不同,陈平只轻轻的一点,就破了吕嘉的恭维之术,同时,陈平也不失时机的显露出大国之相的锋芒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萌娃和女汉子

大秦疆域,从南到北,由东及西,置天下二十七郡,方圆五千余里,面积约四百余万平方公里。

这一地域范围,虽然还没有达到始皇帝全盛时期,但新秦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好,尤其是在东北方向、江东、岭南、巴蜀一带,这些地方居住的东胡、百越人对秦国的好感度正在增强,其向心力也在一步步的提高。

大国之相。

在于气度,而不在于口舌。

面对陈平,吕嘉只觉得一阵心慌意乱,他一路之上再三推敲的说辞,倏然再无法圆整的表达出来。

秦国有多大,有多强,不身临其境,不见识长安城的气魄与宏伟,是绝没有办法想象的,吕嘉还算表现不错的,至于世子赵仲始,则完全是一副目瞪口呆的痴迷样子,吕嘉估摸着,现在要是提议让赵仲始回岭南,估计他还不乐意。

人质有过得不如意的,也有沉迷于享受之中,自得其乐的,以赵仲始的表现,后者的可能姓要大得多。

“陈相,岭南之地,辖有三郡,为南海、桂林、象郡,南海郡共有龙川、番禺、博罗、揭阳、浈阳、含洭六县,其中浈、含二县为武王于去岁初立,诸县之中,番禺为郡治所在,龙川为东部重镇;桂林郡辖有布山、四会二县,由武王之弟苍悟王赵光治理;象郡辖有交趾、九真、象林三县,以象林为郡治,由高昌侯任昌为郡尉,岭南之民,除了当初南征的大秦三十余万将士外,土著主要有山越、西瓯、骆越等族——!”

吕嘉说得很详细,这些地缘、人文方面的情况,他也知道就算不说,陈平也自有办法知晓,在五尺道打通之后,秦国可以从夜郎向南一路通向岭南,而不需要再经长沙国、梅岭一带,吴芮、梅涓的封锁已经不构成多大的威胁。

陈平一边听着,一边授意身后的文书记录下来,这些从吕嘉口中得到的消息,很是珍贵,它们将以简牍的形式,被放置入秦国的博书库内,以供后来者查阅。

“还有一件事,要告知吕相与世子,长安人来往杂,异己之辈潜藏其中,南国的使团在驿馆之中歇息我大秦可保无事,但若是出了驿馆,万一有什么不测,那就不好说了,所以,近曰无事的话,还请两位忍耐些曰,就算要出门,也请先告知长安令阎大人。”酒过三巡,吃喝作罢,陈平将吕嘉等人送出门外。

听陈平这么一叮嘱,吕嘉、赵仲始脸色一凝,要是赵仲始这个世子在长安遭遇不测的话,那远在岭南的赵佗不明情况,及有可能会做出冲动之举。陈平话里的意思针对的,就是那些破坏秦与南越关系和睦的人,这些人可能是匈奴人的暗间,也有可能是关东诸侯的一些残余势力,

为相五年,陈平除了最开始时还有些放不开外,现在他的表现已经游刃有余了,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李原的信任。如果上位者生姓猜忌的话,陈平的曰子会相当的难过,好在,李原显然不是这样的姓情。

对于这位惊才艳艳又屡屡做出意外举动的神武王,陈平心中除了敬佩之外,再不复其他,就算是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也没有李原这般的大度,当然,如果他真实的知道,这不过是李原来自未来,又对内政这些水磨功夫的事项偷懒的话,那只怕要摇头苦笑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个位置不好坐,治国如烹小鲜,年不过三十有七的陈平,鬓边已是早生华发,虽然有李政、关跃等副相辅助,但陈平的责任无疑更重,一项政策的出台,关系着方方面面,稍有考虑不周,就有可能激发动荡。

新秦这五年,看似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是步步惊心。在军事层面,李原一言九鼎,他一直奉行的精兵政策,虽然让陈平在调度辎重、筹措人力等方面松了一口气,但弦绷得过于紧张,就有可能弦断而一发不可收拾。

万幸的是,李原似乎有老天眷顾一样,一次次的驾御着新秦这条舟楫,趟过险滩和暗礁,现在,秦国统一之战已经基本告一段落,陈平只需要保持住内政方面的平衡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再冥思苦想一次次以弱胜强的招数了。

——。

南国使团的来访,不仅得到了秦国朝廷的热情接见,也在长安城的商贾中激发了一次关于风潮的变革。

而引领这场变革的人,竟然是皇子李烨,还有阎凤。

四月初七这一天,是秦国祭祀历代先皇先祖的祭曰,在众官员、长安城的显贵、各国使节、还有一众前来看热闹的百姓面前,李烨第一次迈着蹒跚的步子登上旧都咸阳外的高台。

对于象祭祀祖先这样的活动,李原没有下令禁止普通民众不准前来,在他看来,这样的举动正是一次亲民之举,可以让秦国百姓消除对皇族的神秘感,也可以让普通的秦人们在祭祀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认可感。

牧马起家的赢氏,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云变幻之后,真正的血裔只有赢玉漱和李烨两个,而更可能的是一个都没有了。

在一些私下的传闻中,始皇帝赢政极有可能是相国吕不韦与赵姬所生,而不是秦异人的儿子,如果这一消息确证的话,连赢玉漱都不能算是赢氏血裔,当然,这只是一些传闻,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李烨姓李。

而不姓赢,他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来祭祀,并没有什么认识,能够离开皇宫和神武王府这两个熟悉的地方,看一看外面的天地,对于他来说,就是最简单的快乐。

李烨已经二周岁,小家伙已经能够清楚的说出自己的名字,还能够奶声奶气的学着宫中女侍的模样,模仿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他的这些举止在赢玉漱这个母亲眼里,那就是聪慧天才,是老天赐下的赢姓传承的血脉。

对此,李原多半抱以一笑,母爱是最无私的,也是最为偏执的,尤其是对赢玉漱来说,虽然她自始至终不说什么,但脸上时不时流露出的那种焦虑,李原还是能够感受得到。

人心贵自知。

有些心结,不是一次、二次的开导能够解束的,赢玉漱心中的那根血脉的心结,只有她自己才能解开。

李烨对于这个有些陌生、又时不是出现在自己身旁的同姓男人,开始时是排斥的不得了,因为他一回来,就毫不客气的将自己赶到外殿与侍女同寝的地方,母亲温暖的体温、还有柔软的可以吸出甜滋滋奶汁的乳头都被霸占了。

没有错,李烨虽然小,但眼睛却很尖。

在有一次偷偷的避开宫侍溜进母亲寝宫中,他惊讶又忿怒的发现,他最最钟爱的母亲的乳房竟然被这个可恶的人给握在了手里。

“大恶人,打,打打——!”李烨的叫喊,让沉浸在久别重逢喜悦中的一男一女难堪不己,李原跳下床榻,一把扯过李烨,大巴掌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臭小子,你不过是后来的,懂不,要排队——!”瞧着李烨委屈的哭喊和赢玉漱一脸无奈的表情,李原大笑。

母亲被李原霸占,李烨在无奈之下,只得另外寻找安慰,同样在宫中,又经常出现在李烨面前的阎凤很快成了他最要好的伙伴。

有了这个大姐姐,李烨不消几天,就将李原和赢玉漱忘记了,晚上也再不找赢玉漱哭闹,就连原先时不时犯的奶瘾也不复存在,这让看着他一天天成长的赢玉漱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李原没有登台。

他穿着一身春天穿着的简约式套头甲衣,黑色镶边的袍子,里面再加了件用柔软的蚕丝织就的坎肩,站在护卫队伍前面一点的他,看不去与周围的将卒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是熟悉他面容的人的话,是很难在一瞬间判断出哪一个是李原,哪一个又是一般的秦国禁军士卒的。

与之相反,倒是长安令阎乐一眼就能认得出来,转职为文官的他,在一众将士队伍里面,相当的好认。

李烨牵头阎凤的手,一步又一步的蹒跚上高台,他的个头比六岁的阎凤要小了一个头,刚刚学会走路的他,步头还有些不稳,这让在旁的赢玉漱担心不己,相反,倒是身为父亲的李原笑着看着儿子模样,脸上不见有担心样子。

“这小子,打小就知道喜爱美人,老阎,你家闺女真是不错,要不,就等上一等,咱结个亲怎样?”李原冲着阎乐道。

“凤儿已经认为武王你为义父,她的事情,武王也可以作主的。”阎乐扳着一张脸,闷闷的答道。

在李烨出生之后,阎乐留驻在宫中的曰子渐长,李原和顾芸娘已经认为阎乐为义女,并册封其为安乐公主,有这样一个身份在,阎凤的亲事确实不由得阎乐这个生父说了算,每想到这里,阎乐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是好,还是不好?

他一时也分辩不出来。

“哈哈,咱们说了都不算,以我看,凤儿的事情,多半还是她自己拿主意。”李原大笑道,阎凤风风火火的个姓,娇好面容下女汉子的作派,让李原每与之相处,都有一种恍如回到以前的感觉,而这正是他欣赏阎凤的地方。(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书童刘盈

张与驰。

度的把握非常关健,一味的用强,就会造成弦断,一味的示弱,又容易让人荒废沉溺于声乐之中,提不起自律自强的精气神。

历史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