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拿破伦二世-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仁…博阿尔内也就死心了,专心经营他的意大利。当然,他的经营和萧杰经营伊比利亚是完全不同的,萧杰是想把伊比利亚变得更强大,从而为自己的争霸事业提供帮助,而欧仁…博阿尔内在意大利的做法则不同,他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压榨意大利的财富,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意大利各处动乱不断,必须依靠强硬的武力镇压才能够维持统治。因此,意大利方面军常年都保持着庞大的兵力,总兵力达到了7万余人,是法国除了萧杰的第88团以外兵力最大的一支部队。但实际上,欧仁…博阿尔内对外则号称拥有15万的军队,其用意就不用说了,8人的空饷每年也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目。在和平时期他这种做法还比较可行,但一遇到战争就比较麻烦了。这不?拿破伦一命令他率军从南面攻打奥地利,顿时就让他非常的发愁。原因是拿破伦让他至少出兵10万,剩下5也足以保持意大利的稳定了,但欧仁…博阿尔内一共也就只有7万人,到哪儿去凑足10人呢?不得已,欧仁…博阿尔内最后只得留下两万人驻守意大利,率领剩余的5余人奔赴战场。但奥地利也早有准备,他们早就在普勒肯山口驻扎了重兵防守,欧仁…博阿尔内一连攻打了数日,都无法突破奥军的防御。想要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入奥地利,对于大军来说共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布伦纳内罗山口,一个就是普勒肯山口,如果从布伦纳内罗山口进攻的话,他们要绕一个大***,所以欧仁…博阿尔内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进攻普勒肯山口,攻不下来不说,反到是损兵折将不少,连日的进攻,几乎损失了上万人。最终,没有办法,欧仁…博阿尔内还是选择了绕道进攻,只不过他这次没有选择翻越阿尔卑斯山了,而是从更南面,属于土耳其帝国的斯洛文尼亚“借道”进攻奥地利,虽然打了奥地利一个措手不及,但时间已经失去了(此时已经是511日了),后来又被奥地利的一个军团死死的拖在了南部,步。更糟糕的是,在欧仁…博阿尔内的大军调走之后,意大利发生了反对法国统治的起义,起义迅速的席卷了整个意大利北部,欧仁…博阿尔内留下的两万军队根本就应付不了局面,被起义军围困在米兰、热那亚、都灵等几个大城市。得知这一情况的拿破伦大发雷霆,要不是法军现在已经取得了对奥地利战争的决定性的胜利,欧仁…博阿尔内又是约瑟芬唯一的儿子,拿破伦还真想把他送上军事法庭。最终拿破伦还是将摩顿的第13军团派去了意大利,这才稳定住。=。到两个月以后,起义也才被完全扑灭。但战后,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拿破伦加大了对意大利的控制,解除了欧仁…博阿尔内对意大利方面军的领导,使得欧仁…博阿尔内对拿破伦怀恨在心,以致于在后来拿破伦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派兵支援。
当然,这些都是欧仁…博阿尔内在此次大战中的表现,回4的德意志战场。4月22,希利尔的两个军团兵临慕尼黑城下,对苏尔特的第7军团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但第7团占着地利和武器的优势,硬是挡住了希利尔的攻击。见此情况,为了早日拿下这里,北上夹击拿破伦的大军,希利尔调动了一个军团的预备队加入到围攻慕尼黑的队列中。奥军援军的加入,顿时让第7军团压力大增,险些顶不住了。其实以苏尔特的才能,加上第7军团又是法国众多军团中的主力,要想凭借坚固的慕尼黑挡住奥军三个军团一个星期的围攻也不是办不到
正文第二百零四章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失败(3)
苏尔特部被围,最急的人却是马塞纳,虽然他心中巴不得苏尔特战死或者战败被俘,但那要在和他无关的情况下才行啊,现在拿破伦是派了他来接应苏尔特的,万一苏尔特还是战败了的话,那他可就脱不了干系了,随之而来的肯定是拿破伦的怒火,不得已,马塞纳只得命令全军加速行军,飞快的向因戈尔施密特行去,只希望时间还来得及,抢在苏尔特被干掉之前将他救出来,至于那些普通士兵,能救多少是多少了。
被围之后,苏尔特才意识到了现在已经是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这才将一切杂念全部抛开,专心指挥军队应对奥军的猛烈进攻。但毕竟他要以两万人对抗9万人,而他被围的这块地方有是无险可守的低矮丘陵地区,只有几座高度不到20米的小山可以作为防御阵地。希利尔的进攻非常的猛烈,法军第7军团仓促建立的阵地根本就挡不住奥军的进攻,纷纷在奥军那强大的攻势下粉碎。几乎每一秒钟,都有人在牺牲,短短4个小时以后,第7军团就只剩下一万余人了,全军被挤压在了一快长3里宽2里的地区,随时有可能被歼灭。苏尔特的心也慢慢凉了,难道今天自己就要死在这里吗?或者向那些奥地利人投降?作为帝国建立以来第一个投降的元帅?苏尔特陷入了两难之中,求生的本能和元帅的荣誉让他左右为难,但是,最终还是求生的本能占了上风,当他正要准备下令投降的时候,马塞纳的援军终于“姗姗来迟”了。他们突然出现在战场上,把奥军打懵了,迅速的在奥军的防线下撕开了一条长约500米的口子,让被围的第7军团士兵撤了出来。等奥军回过神来,想要把他们也围住的时候,马塞纳军已经撤进因戈尔施密特了。
对于马塞纳的救援,苏尔特并不领情,聪明的他已经想清楚怎么回事了。对于马塞纳那故意拖延的事,他也知道的清清楚楚,但他却什么也没说,只是不马塞纳深深的恨上了,另外,他还要准备迎接拿破伦的怒火。果然,在知道苏尔特的军团被打得大败,全军只剩下一万余人之后,拿破伦大怒,把苏尔特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让他不用参加接下来的战斗了,专门负责大军的物资供应。面对拿破伦,苏尔特不敢有任何的反驳,只得把这一切都归结在马塞纳的身上。军队高级将领的不和,一直是法军中很大的一个毛病,使得他们往往为了胜利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在拿破伦帝国的后期,表现的尤为突出,也是拿破伦最终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获胜的希利尔此时也陷入了苦恼之中,现在他也已经得到了查理大公兵败的消息,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法军进攻,但此时他的实力已经远不及法军,等待他的将军被包围和歼灭,还有一条则是迅速撤退,退回奥地利进行最后的防守,但这无疑是把通向奥地利的大门向法军敞开。他很难相信他们经过精心准备的计划居然再次失败了,难道奥地利真的不是法国的对手吗?他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撤退,为奥地利保留一点反抗的元气。429日早上,希利尔撤军了,全军向着慕尼黑快速撤退,他准备从慕尼黑转道逃回奥地利。
但在希利尔正在迟疑的时候,拿破伦已经做出了迅速的部署,他决心要将希利尔的这支闯进他的嘴边的大军全部吃掉。萨瓦里的第11军团和伊莱尔的第12军团的到来,让他有了更多的军队去执行他6团和新到的第11军团将继续保持对查理大公的残军的压力,第8团和新到的第12军团则正面追击希利尔的大军,而达武的近卫|:由代根多夫向西运动,以切断希利尔的后路。
430傍晚,希利尔终于逃回了慕尼黑,带尾随而来的法军第8团和第12军团也在两个小时之后出现在了慕尼黑城外。另外,达武的军团也离慕尼黑不到30公里了,并且该军团行进的路线正好是奥地利的必经之路。希利尔知道他逃不掉了,只得做好艰守慕尼黑的准备,以等待国内可能出现的援军。
查理大公也发现了希利尔的这一情况,但他并没有想过要马上去救援希利尔,而是希望借这一机会,将法军击败。他收拢所有的
包括预备队,足足有13万人。而此时的拿破伦的身I军团和第11军团,不到8人。因此,查理大公果断的命令全军向雷根斯堡再次进攻,希望可以彻底击败法军。51日,奥军包围雷根斯堡,拿破伦和不到8法军被包围。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只是决定赌这最后一把,如果他能在法军攻破慕尼黑之前攻破雷根斯堡的话,那么战场的局势将发生逆转,如果法军先于他攻破慕尼黑的话,那么这场战争的结局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
拿破伦也明白了查理大公的意图,但他也没有退却,既然查理要这样赌这最后一把,他又怎么能不奉陪呢?况且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也完全是通过一场场巨大的“赌博”获得的,只不过他的运气一向都比较好,很少有输的时候。另外就是,拿破伦对自己的士兵们有着高度的信任,他相信13万奥军要想攻破他的这两个军团防守的雷根本上是可能的。
因此,在两位首脑人物的“默许”下,战场上出现了两个包围圈,一个是法军3军团,共10人包围的慕尼黑,里面有8多奥军。一个则是13万奥军包围的雷根斯堡。里面有近8法军。虽然奥军有着人数上的优势,但不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还不知道。
正当法奥两军的战争进入高潮的时候,普鲁士也来凑热闹了。427日,普鲁士突然向法军宣战,两个军团共8于人对热罗姆的第10军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促不及防下,法军第10军团损失惨重。况,热罗姆学习他的哥哥路易,丢弃自己的军队,逃往巴黎,使得局势变得更加的危急。为了不使普鲁士的加入,影响到法奥两军的态势,拿破伦急调驻守在荷兰的贝纳多特的第1军团进入德意志,阻挡普军的进攻。另外,正在法德边境上待命的勒费弗的第14军团,也被急令开赴德意志前线。驻守诺曼底的乌迪诺的第9军团,也接到了进军德意志的命令,一时间,战争的态势再度发生改变,法军再次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为了早日夺得战争的主动权,法军和奥军都开始了猛烈的进攻。慕尼黑城的防御本来是非常强大的,但在几天之前才被奥军自己攻破,现在根本就还没来得及修善,而雷根斯堡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个时候,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了,51日,法军第8团和第12军团对慕尼黑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但希利尔的奥军顽强的防守着,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法军有武器的优势,再加上第12军团是刚刚投入战场尽管是新组建的军团,但还是发挥出了不俗的战斗力,而奥军则占据着地利的优势,双方打得个你来我往,十分的火暴。52日,达武的近卫军团也赶到了,虽然现在只有两万五千余人,但还是给了希利尔非常大的压力,毕竟这个军团是法军最精锐的军团。
同样的事52日,查理大公也发起了对雷根斯堡的猛烈。:的战斗随后展开。法傲双方都在忍受着,看谁先坚持不住谁就彻底的输了。
激烈的战斗日复一日的进行着,两国士兵投入忘我的拼杀当中,人的生命,再这一刻显得是多么的脆弱。最终,还是奥军先坚持不住了,这并不是说他们顶不住法军的进攻了,而是他们的弹药补给出现了问题。慕尼黑是他们刚刚占领的一座城市,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在这里储存大量的弹药物资。再加上战争期间对弹药的消耗有非常的大,到了5日的时候,奥军就基本上已经弹尽粮绝了。而雷根斯堡的情况则要比他们好得多,虽然也不很乐观,但再坚持几天也还是办得到的。56日,慕尼黑在希利尔的军队艰守了6天之后终于被攻破了,希利尔最终率领已经没剩下一颗子弹的奥军投降了,此时他们仅剩下了不到5人,而法军也付出了近3人的代价。
攻下慕尼黑之后,法军各军团来不及休息,留下5人看守俘虏之后,其他部队迅速的向雷根斯堡进发,准备将他们的皇帝陛下从奥军的包围中解救出来。
正文第二百零五章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失败(4)
“失败!又失败了!难道上帝真的抛弃我们奥地利了吗?”在得知慕尼黑被攻破,希利尔等人弹尽粮绝投降之后,查理大公一个人,望着蓝蓝的天空自语道。他并不怪希利尔投降,换做是他,在那种情况下他也会选择这样做的,毕竟这不是希利尔的错,他这样做也只是不想那些士兵们白白的牺牲而已。他们都是奥地利未来的希望。无奈,现在查理心中有的仅仅是无奈,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他们精心准备了那么久,到头来还是无法击败法国,难道奥地利真的就没有出头的机会了吗?不,失败仅仅是暂时的,英勇的奥地利人是不会屈服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机会,只要普鲁士盟友能击败挡在他们面前的法国军队,那我们就还有胜利的机会。此时只有第1军团和第10团的残军在和普鲁士军队作战,而普鲁士已经投入了3军团了,这已经是他们最大能投入的军队了。战场的形势虽然对法军不利,但他们的援军此时正在路上,第14军团还有2就可以投入战场,第9团要远一些,但也能在一个星期之后投入战场。所以普鲁士要想击败法军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查理大公也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他只是内心依然在期待奇迹而已。
既然慕尼黑已经失守了,想必法军正在日夜兼程的赶往这里,查理大公知道在围困雷根斯堡也没有意义了,他现在要做的是马上离开这里,避免陷入法军的内外夹击之中。57日,查理大公率军撤退,从波西米亚山地撤回奥地利。在他撤军的时候,也特意保持了对型,不给拿破伦追击的的机会,而实际上拿破伦也没有实力追击了,经过这些天的激烈战斗,士兵们都非常的疲惫,奥军一撤退,所有的人都松懈了下来,哪还有力气去追击啊?
58日下午,从慕尼黑赶来的法军到达雷根斯堡,两军:进行为期3的休整。,参加进攻的6个军团的法军只剩下了14万人,其中近卫军团还有两万人,第6军团还有两万五千人,第7团还有万人,第8团还有两万五千人,第11军团还有3人,第12团还有3万人,战损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二,但比起奥军来,他们就幸运得多了,奥军10个军团参与此次战役,最终只剩下了不到。=好几个军团都被全歼了,可谓是损失惨重,几年来辛辛苦苦的积累,在不到20天的战斗中,就消耗殆尽。奥皇弗朗西斯在接到这个战果后,当场就昏了过去。
而这次胜利,使得法国内部原本暴露的有些矛盾再次隐藏了下去。也打消了巴伐利亚、符腾堡和萨克森等莱茵同盟国放弃拿破伦的打算,再次向拿破伦奉献他们的忠诚,只是他们的忠诚也未免太廉价了吧。
511日,拿破伦率领除第7军团以5个军团继续向奥地利进军,此时奥地利除了查理大公手上的10万残军之外,只剩下了3军团,但是,有一个军团现在正在奥地利南部和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激战,此时双方的角色也完全调换了过来。在开始的时候是奥地利的那个军团拖住法国意大利方面去,不让其向奥地利前进,而现在则是法国意大利方面将奥地利军团死死的拖住,不让他回去救援。还有一个军团正在奥地利北部和法国第5团激战,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拉纳就接到了拿破伦的命令,让他率领该军团南下,牵制住奥军的实力,随同第5团一起进攻的还有一个波兰军团,本来要以一敌二就有些困难,在得到战败的消息之后,该奥地利军团士气严重下降,竟被法波联军击溃,现法波联军也正在向维也纳进军。这样,进入奥地利的法军总数达到了20万人,其中有近3是波兰军队。地利来说,现在的局势非常的糟糕。
518,拿破仑抵达维也纳郊区,此时他离开巴黎刚好一个月。在这里,拿破伦遇到的对手不是查理大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