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风流相公西门庆 >

第178章

风流相公西门庆-第178章

小说: 风流相公西门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老贼自有主张,当下念头一转,策马往五里短亭而去。

“原来是梁公公亲自来了!”高俅跳下马来,将马鞭随意丢给身边亲兵,进了亭子才发现居然是梁师成带了众官在此等候。

“高太尉辛苦。”

梁师成淡淡的一句话让高俅急忙上前行礼:“下官不敢!”

“圣上让我到此,为的就是送送高太尉。”梁师成用手一招,有黄门官端过盘子,里面放着几杯酒。

“这酒可是好酒,太尉不妨多饮两杯。”梁师成笑道:“等到了卫州,可就不一定能喝的到了。”

高俅拱拱手,取过一杯向梁师成示意,紧接着一饮而尽:“好酒!”

“圣上有言,太尉早去早回。”梁师成言语中似乎含有深意:“该做的事情,一定做好。”

说着梁师成伸出手指往窗外虚虚一指。

“话说这监军的脸皮也太厚了点。”梁师成皮笑肉不笑道:“居然无视你我!”

“此人颇为自傲,眼中无人。但一到战场,只怕立即便要吃了大亏。”高俅点头道:“麻烦公公回禀圣上,请圣上放心。”

“好!”梁师成一声尖叫,从盘中端起酒杯:“太尉有这话,圣上就放心了!”

第三百一十章陵川告急

两万禁军在飞龙大将酆美和飞虎大将毕胜的率领下,徐徐往卫州开进。

高俅在队伍的中央,由数百名亲兵拱卫,冷冷的看着禁军队伍右边那支特立独行的队伍。

虽然只有一百多号人,但其中大多数竟然是整齐划一的统一装备。

统一的服装,高头大马,背后长布包里肯定是枪矛一类的兵器。

“西门庆这厮是从哪儿弄来的这支亲兵队?”高俅的瞳孔一阵收缩:“队伍中那两个黑衣人明显是皇城司精英察子,但其他人呢?都是皇城司的么。。。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高俅仔细的观察着,除去那些统一装备的大多数,剩下的十几个把西门庆围在当中,要有人说这些是护院,高俅恐怕要把那人的眼珠子抠出来看看是不是假的。

一个熟悉的身影离西门庆非常近,高俅认出来是禁军教头林冲。

林冲这厮昨日刚递上辞呈,敢情就是为了这个?

但西门庆身边的其他身影也引起了高俅的高度注意。

这些人中有贼眉鼠眼的,也有不像出家人的和尚,更有能看出来是军伍出身的!

有个高大身影肩上扛着的是一条偌大的狼牙棒,用这种奇门兵器必须是力气超出常人才可以运转的开。

这些。。。都是高手?

高俅产生了强烈的疑惑。这种疑惑带给他一种不好的感觉,就好像本来以为手中紧紧抓住了一条鱼,结果发现鱼身上突然长出了很多刺。

这条鱼,若是继续抓着,必然双手鲜血淋漓;如果放手,这条鱼说不定还会用尾巴扇自己一下!

高俅倒吸了一口凉气,看来西门庆的背后可不仅仅是皇城司。

这疑惑到了卫州的时候被人无意中解开了。

高俅二万禁军到卫州的时候,其他征调的八路共计八万兵马已然到了六路,共计六万兵马,在卫州辉县西边扎下连绵营寨。

二万禁军驻扎在中央,高俅屁股还没做热,就有嵩州兵马都监周信找上门来。

“元帅,末将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周信满脸困惑的样子。

高俅心中本来就有些不快,见周信有些犹犹豫豫的,当即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讲来便是!吞吞吐吐,是何道理?”

“旁边驻扎的是西门监军的亲兵队吧?”周信用手一指:“某将认识其中有一人是原先的青州兵马统制,唤作秦明,有个外号叫霹雳火的?”

“唔?详细讲讲!”高俅一下子来了兴趣。

方才他已经看出西门庆队伍中有些人明显是军伍出身,没想到却让周信认了出来。

“传言此人降了梁山贼寇,为何在此处出现?”周信皱着眉头道:“西门庆也是梁山贼寇?”

高俅大吃一惊:“周都监,你可确定?”

“秦明的兵器是狼牙棒,在各地兵马都监、统制中也算得上独一份。”周信道:“末将以前和秦明有过一面之交,断然不会认错。”

“有意思!”

高俅“呼”的一下站起身来,在帐中踱步:“这件事情,你先不要和任何人讲。西门庆那厮是皇城司的勾当官,又是官家指定的监军,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倒是不好贸然行动。”

周信叉手而立,等待高俅下文。

“这样。”高俅沉吟半响:“从今日起,派人严密监视西门庆那些亲兵队,若西门庆真是梁山贼寇,必然会和梁山互通消息。。。有了书信之类的证据就好办了。”

“末将遵命。”周信拱手退了下去。

周信前脚刚走,后脚卫州府尹就到了。

卫州府尹带来的消息可不是太好,和坏消息一起来的还有一个惊慌失措的公差。

“太尉!这是盖州陵川县信使。”卫州府尹神色也是慌张:“田虎手下伪枢密使钮文忠率军大举入侵盖州,先锋董澄已然攻打陵川多日,城中眼看坚守不住,望太尉拨派人手,支援陵川。”

那公差呈上陵川县知县亲笔告急书信,高俅看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

“太尉!陵川告急啊!”

卫州府尹急的不行:“陵川若告失守,贼兵下一步便是卫州!”

“让他来!”高俅猛然喝道:“畏首畏尾,不是兵家上策!我这里八路人马并未到齐,战略未定,为了一个小小的陵川县,便要打乱老夫的部署!”

说完高俅一拍桌子:“退下!”

卫州府尹和那陵川公差唯唯而退,待走出大帐,卫州府尹忍不住长叹一声;那公差更加是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要知道,他虽然是星夜赶到卫州,但杀出董澄军队围困之时,陵川已然是岌岌可危,现如今只怕已经落入贼人之手。

二人垂头丧气的离开,但高俅却命人去请西门庆前来议事。

因为高俅发现,这可谓是一个好机会。

一个试探西门庆的好机会。

听完了陵川危机之后,西门庆一付事不关心高高挂起的姿态,但其实心里面暗自吃惊。

水浒传里面田虎确实是占据了五州五十六县,其中便有盖州,贼兵侵入盖州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但这速度已经超出了西门庆的预期。

虽然借助白英的力量,田虎可以兵不血刃的迅速占据了四州四十二县,但占领是一回事,收编当地厢军可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

在迅速扩张的企图被察觉了之后,正常的做法应该是稳住阵脚,集中力量击退高俅的讨伐军才是;但田虎却选择了继续扩张,钮文忠率大军入侵盖州,第一目标居然是陵川。

陵川是盖州通往卫州的门户。

田虎这厮到底是丧心病狂,还是另有企图?

更让西门庆吃惊的是高俅的态度。

高俅虽然是主动把西门庆请来议事,但表现出来的态度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坐下来喝茶,对茶叶什么的评头论足之后,把陵川告急这件事情当成茶余饭后的话题说了出来。

就好像:“哈哈,这茶还不错吧。。。对了西门将军,你听说陵川的事情了吗?还真是有点意思。。。哈哈!”

高俅这老贼,到底在想些什么?

西门庆心下盘算着,但却从高俅的目光中看出了试探。

特么的,既然丢个球出来试探哥的反应,干脆哥就给你来个绝的。

“茶真的不错。”西门庆拂袖而起:“元帅大人没什么事,且容末将告退。”

从始至终,二人的主题都是茶,陵川的事情连撮盐都算不上。

“急什么!”高俅笑眯眯的道:“我看西门将军这亲兵队有不少好马,护院家丁中也多有好手,眼下老夫还在等其他四路人马到齐,不如西门监军派些人手去陵川探探情报,如何?”

陵川都快给贼兵打下来了,这会儿去探探情报?

西门庆心中冷笑一声,断然回绝道:“那些都是保护末将的亲兵而已,元帅大人这要求,末将还真是做不到。”

“哈哈哈哈!”高俅发出一阵大笑:“开个玩笑,西门将军不要往心里去啊。陵川告急,老夫当然要救!”

高俅话音刚落,帐外禀报:“陈州兵马吴都监到!”

“让吴都监进来。”高俅笑道:“你们两个还没见过面吧?让老夫来介绍!”

进来的那人身高九尺,威风凛凛,拱手道:“见过元帅大人!见过监军大人!”

高俅替二人介绍了,西门庆才知道这边是陈州兵马都监吴秉彝,记忆中在水浒传里不过是个小人物,武艺平平,随童贯攻打梁山泊时被史进刺死。

“如今陵川危急,吴都监你手下那一万人马明日便出发救援陵川。”高俅吩咐道:“西门监军,老夫确实要等其他四路人马到齐,大军才可齐出。这次你便随吴都监去陵川!”

西门庆心中几个念头转过,拱手应了。

陵川确实是个要害所在,不可轻易落入敌手;高俅这老贼安排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一万人,真的够么?

“区区贼兵都是乌合之众!”吴秉彝满不在乎的回道:“元帅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西门庆非常有自信,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有吹血亲兵队护着自己,必然能全身而退,更何况还有林冲、鲁智深、孙立、秦明等人,一个个都是好手!

卫州府尹得到这好消息之后,特意找上门来,感激之余还拨了两千厢军,声明供监军大人驱使。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西门庆一口回绝了这个好意。

最近几天看到所谓禁军展示出来的精神面貌,西门庆有一种深深的悲哀。

吹血亲兵队可比他们强太多了。

禁军已然是这幅德性,卫州两千厢军又能顶个屁用!

虽然西门庆拒绝了卫州府尹的好意,但他却将那陵川信使留下来作为向导。

同时,西门庆通过陵川信使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

攻打陵川的部队是钮文忠麾下先锋董澄,围困陵川的差不多有两万人。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昨天,陵川已经失陷,陵川知县面对涌进来的贼兵,从城楼上一跃而下,以身殉国。

西门庆和吴秉彝面对的不是围困陵川的两万人,而是驻守陵川的两万人!

第三百一十一章陵川之战(一)

董澄站在陵川县破旧的城墙上,若有所思的往城下看去。

昨天,就是在这个位置上,陵川县那个知县发出了最后的咒骂和呐喊,紧接着纵身跃下。

可惜,他的声音在千军万马的嘶喊声中,几乎没有人能注意到。

但董澄注意到了。

董澄注视着那个坠下的身影,一挥手中三十斤重的泼风刀,号令士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因为他知道,此人一死,陵川县便是自己的了。

就是这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知县,用瘦弱的胳膊困难的挥舞着一支再普通不过的铁剑,用语言激励着守城的官兵,抵抗着自己一拨又一拨的进攻。

就是这个知县,把董澄阻挡在陵川县城门外足足三天。

要知道,城里面连训练过没训练过的,老弱病残加在一起不到三千人。

虽然依托了这破旧的城墙,董澄依然打心眼里佩服这无名知县。

在第三天,城内派出了信使。

董澄命令士兵暗中闪开一条路,微微阻挡了几下便放那信使离去。

绝大多数人认为董澄这种运用重兵器的猛将,在谋略方面肯定是水平低下。

钮文忠看重的是董澄的勇猛,这才派他作了先锋。

所以不但是钮文忠,就算是身边的偏将沈骥和耿恭,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

直到董澄下令的那一刻,沈骥和耿恭才猛然醒悟自己看错了这位先锋大人。

“围城要留缺。”董澄当时是这么说的:“如果一味围死,从那个拼命的知县以下,守军的神经是崩得紧紧的,但如果我们放走了信使,肯定会出现一丝松懈。”

“只有知县认为自己守不住的时候,才会派出信使;但一旦派出信使,那知县便认为自己的使命似乎完成了。”

沈骥和耿恭第一次从董澄的浓眉大眼中看出了一丝狡黠,于是,在惊讶之余,他们在董澄的指挥下发动了不一定是最大规模,但肯定是节奏最紧张的进攻。

果然,这一次成功了。

两万大军进入了陵川县城,董澄下令安抚民众的同时,也下了另外一条命令。

“不管是否投降,曾经阻挡我军前进者,杀无赦。”

沈骥和耿恭从心底打了个哆嗦,杀降不祥这个魔咒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这一次,董澄却丝毫不顾这个魔咒,下令屠杀已经投降的士兵。

二人对视一眼,果断的去执行。

董澄就站在知县跳下去的那个位置,从城墙上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副场景。

差不多有一千人被强行带到城墙外,屠杀!

鲜血又一次染红了陵川县城墙外的土地。

“信使肯定会带来援兵,我们就在这里阻挡住他们的去路。”董澄看着回禀的沈骥和耿恭二人,言语出乎寻常的斩钉截铁:“我们有两万人,足够了。”

“先锋大人,听说大宋以高俅为元帅,有十万人大军讨伐我朝,陵川可是首当其冲。”沈骥忍不住指出即将到来的危险:“我们还是放弃陵川,和枢密使大人的军队会合,把高俅赶出盖州去。”

董澄冷冷的看了一眼沈骥,只说了两个字:“不行!”

紧接着董澄又重复了自己的观点:“两万人,够了。我让你们在城墙外处决那些降兵,为得就是打击宋朝士兵的锐气。”

沈骥和耿恭顿时无语,这货是认真的么?

“你们下去准备吧。”董澄看着远方,那里便是卫州的方位:“只怕不出五七日,宋朝大军必到。”

钮文忠大人就是不顾一切的性子,田虎手下他出力最多,但没想到董澄比钮文忠还要猛。

而且似乎刚才董澄话里面就根本没有命人飞马禀报钮文忠的意思。

莫非这货打算就在这里把高俅连同十万大军钉死?

沈骥和耿恭唯唯而退,都觉得自己跟了个疯子。

也许这就是钮文忠让董澄做先锋的真正原因?

宋兵比董澄估计的来的还要快,第三天的下午,耿恭的探子已经回禀宋兵到来的消息。

很快,耿恭带着探子来找董澄汇报情况。

“有多少人?”董澄挟着块烂熟的牛肉往嘴里送去:“打得什么旗号?”

陵川县附近的耕地大半都已经被丢弃,那些耕牛唯一的下场便是充作了军粮。

其中主要原因是董澄不喜猪羊,独爱牛肉。

在农耕时代,这口味确实独特了些,幸好董澄不是农夫,而是先锋。

“回先锋大人的话,人数大概在一万到一万两千人之间,打的旗号是陈州兵马都监吴。”那探子说到这里似乎犹豫了一下:“还有一个有点奇怪的旗号,上面有吹血亲兵队的字样。”

“鲜血的血,不是白雪的雪。”那探子特意补充了一句。

“唔?吹血?”董澄把口中牛肉吞下,摸了摸脑袋:“这是谁的军队?查查!”

耿恭随即取来一本小册子,翻了翻:“有了。。。陈州兵马都监吴秉彝,吹血么。。。”

这本小册子是白英献给田虎的,里面记载了宋朝各军驻防和都监、统制的名字,但耿恭从头到尾翻了三遍,还是没有找到“吹血亲兵队”的信息。

“没有?莫非这支吹血亲兵队是突然冒出来的?”董澄不耐烦的用竹箸敲着那装着牛肉的大碗:“你再找找!”

董澄和沈骥、耿恭之中,只有耿恭识字,这也是为什么那本小册子在耿恭手里的原因。

耿恭冒着汗又翻了两遍,终于从后面某页找到了一些联系。

“这里有个西门庆,字吹雪,但并不是鲜血的血,而是白雪的雪。”

“这人是干嘛的?哪州哪府的?都监还是统制?”董澄继续追问。

耿恭摇头道:“都不是,此人是清河县人氏,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