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697章

1908远东狂人-第697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从海上撤退的企图;南边则是中国设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邦加岛海军基地;自从中英两国相互宣战之后;邦加岛的中国空军部队就接连派出飞机;对马来半岛和西婆罗洲的英**事设施和交通枢纽进行狂轰滥炸;至于马来半岛的北方;自从缅甸北部地区成为中**队控制区之后;从那里起飞的中**用飞机也会远程飞行;前往马来半岛实施侦察和轰炸。

“四面楚歌”;这就是马来半岛的英**队和殖民政府所面对的困境;而对于这个困境;身为局外人的莫理循看得非常清楚。现在;莫理循就站在旅馆房间的窗前;看着街上那些奔跑的印度人、马来人、英国人、美国人;甚至还有华人;毫无疑问;他们已经被这几天的连续空袭给吓得九神无主了;任何防空警报响起;他们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往空旷处狂奔;以躲避可能的“误炸”。

虽然中国空军的主要攻击目标集中在军事设施和交通枢纽上;但是就现在的航空技术而言;想完全避免误炸平民目标是不现实的;所以;前几天的空袭中;很有一些民房被航空炸弹摧毁;平民的伤亡也无法避免;不过在这些空袭中;华人的伤亡是最低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英国殖民当局早就制订了针对华人移民的歧视性法律;这导致了大量原本定居马来亚的华人和华侨纷纷迁移到东南亚其它地区;而留在马来亚的华人已经很少;根据去年的调查;现在居住在马来半岛的华人总数已不到当地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现在;马来亚的当地居民中;以马来土著人口最多;占百分之七十;而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五主要是来自印度的移民。

印度移民很好的取代了来自中国的劳动力;但是却没能成为像华人一样的优秀中间商;这样一来;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直接与马来土著打交道;这就引起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直接冲突;而过去;这种直接冲突是不存在的;因为华人很好的扮演了一个“缓冲垫”和“出气筒”的角色;一旦当地的马来土著准备发泄心中的愤怒;英国殖民当局就会立刻将华人推到前头去;这个做法是跟荷兰人学的。

既然没有了华人做替罪羊;那么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直接面对马来土著的愤怒情绪;接下去的就是反抗与镇压;镇压与反抗;这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且成为了马来半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直接原因;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相当重要。

为了镇压马来半岛的民族主义抵抗运动;英国政府不得不在当地驻扎了大量精锐部队;其中既有来自英国本土的军队;也有来自英联邦的部队;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这些精锐部队驻扎在马来半岛;勉强维持住了当地的局势;可是随着缅甸战役的爆发;这个本就不是非常可靠的稳定局面就被迅速打破了;马来半岛的民族主义抵抗组织又开始蠢蠢欲动;而英国政府为了防止中**队由缅甸直接进攻印度;不得不将马来亚的军队调往缅甸南部地区;准备组织一次战略反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英国政府决定赋予马来亚“自治领”的地位;而莫理循之所以会出现在吉隆坡;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中英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政府已决定赋予印度、缅甸“自治领”的地位;并让它们加入英联邦;以共同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考虑到印度、缅甸从来就不具备“自治”的民众条件;因此;英国政府决定从澳大利亚、南非抽调一些经验丰富的政府人员;前往新“自治领”指导当地的“自治运动”。

莫理循当年离开中国之后;先在英国外交部门供职;后来回到澳大利亚;成为澳大利亚政府的重要顾问;并担任过一些外交部门的重要职务;由于经验丰富;英国政府将莫理循从澳大利亚政府借调到马来亚;并任命他为“专员”;任务就是指导马来亚自治。

莫理循是在中国和英国互相宣战的当天抵达新加坡的;与英国殖民政府官员会晤之后;就被派到了吉隆坡;但是还没等他正式投入工作;马来半岛的形势就急转之下了。

实际上;莫理循现在已经无法开展工作了;英国政府宣布马来亚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是迫于形势;中国政府看得清;马来亚的抵抗组织也看得清;所以;英国政府现在才宣布给予马来亚“自治领”的地位;这实际上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就连普通的马来土著也怀疑英国政府的诚意;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任何马来土著愿意与莫理循的专员小组合作;这组建自治领政府的工作也就根本无法开展。

所以;莫理循这两天里哪里都没有去;一直呆在这间旅馆里;这间旅馆紧挨着美国驻吉隆坡领事馆;挨炸弹的可能性很低;也正因此;即使防空警报响起;莫理循一般也不会专门跑到地下室去躲空袭。

事实证明;莫理循的判断是正确的;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从来就没有靠近过这片城区;显然飞行员们得到过严厉的命令;禁止接近美国领事馆;防止美国找到借口直接干涉这场目前仍旧局限在中国和英国之间的战争。

就连澳大利亚政府现在也不愿意立即参与这场战争;虽然澳大利亚是英联邦的“自治领”;但是问题在于;现在的太平洋形势已经与二十年前的那场欧战时期很不一样了;就在澳大利亚的门口;日本帝国正在挥舞着武士刀和旭日旗;耀武扬威的样子让澳大利亚人非常担心;如果澳大利亚现在决定像南非一样也跟随联合王国政府向中国的势力区派遣舰队或者新的陆军部队的话;那么难保中国不会将日本也拉进这场大规模战争中去;而一旦日本也参加了这场战争;那么谁能保证日本不会立即向澳大利亚进攻呢?

要知道;日本帝国从许多年前就开始鼓吹澳大利亚的“美丽和富饶”了;为了向日本国民灌输必要的思想;日本的报纸甚至将袋鼠肉称之为“世间最好的美味”;那言下之意;只要占领了澳大利亚;日本穷人就可以顿顿吃袋鼠肉了。再也没有比这种言论更荒唐的了;作为一个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很清楚袋鼠肉不怎么好吃;不然的话澳大利亚也不会袋鼠成灾了;但是他并不关心袋鼠肉怎么烹饪更美味;他关心的是;日本军队什么时候会攻击澳大利亚?

昨天;当得知克拉地峡的英军防守部队已经全线溃散;而中国陆军部队已经开始向南方推进的消息之后;莫理循就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立刻离开吉隆坡;但是不是回澳大利亚;而是去菲律宾;到马尼拉会见美国驻当地的一些高级官员;包括政治官员和军事官员;同时也与菲律宾政府高层官员进行会晤;以说服他们向美国政府进言;无论如何;美国都必须尽快使这场几乎快要演变为世界大战的中英战争结束。

莫理循当时就给澳大利亚政府高层拍去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将他的想法告诉了总理和几位重要政府官员;而总理先生也非常赞同他的判断;立刻批准了他的这个建议;现在;莫理循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的等待美国方面的回话;如果美国方面同意的话;他将立即跟着美国驻吉隆坡参赞登上一艘美**舰;然后前往菲律宾。

“真是让人惊讶的进步速度啊;如果不是在中国居住多年的话;我或许也会像许多英国政客一样;现在正在猜测中国到底为什么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就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了吧。”

莫理循望着天空中那架正在快速掠过的中国空军侦察机;很是有些感慨;本来他还想在中国多住些年头;亲眼看看这个东方国家的崛起的;但是由于中国早就取消了外国人的特权;再呆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更大的期盼;所以莫理循最终还是与他的那些外国同行一样;选择了离开中国;回到西方世界。

就在莫理循感慨的时候;秘书走进房间;身后跟着一人。

“先生;美国领事馆的人赶到了。”

“查理;你快告诉我;美国和菲律宾方面是不是接受了澳大利亚政府和我的建议?”

莫理循急忙走到那名领事馆参赞跟前;急切的询问。

参赞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封电报。

“这是美国驻菲律宾当局的回电;对于目前的东南亚局势;美国当局也非常担心;担心战争会扩大化;更担心日本会攻击菲律宾;根据《华盛顿裁军协议》的规定;美国不能在远东地区修筑新的要塞;因此;现在的菲律宾防御是非常虚弱的;如果日本突然攻击的话;美国当局认为;驻菲律宾的美军部队或许不得不暂时采取退却战略;甚至可能需要撤退到澳大利亚。因此;对于您的建议;美国方面非常感兴趣;而且已经向美国政府报告;美国政府承认您的全权外交特使身份。”

“那太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莫理循看了看电报;非常高兴;询问参赞什么时候可以登上那艘美国驱逐舰。

但是参赞的回答让莫理循有些奇怪。

“莫理循先生;我们或许不能乘坐美**舰了;因为那艘军舰在半途撤回马尼拉了;现在;我们只能乘坐一艘法国炮舰;我已替您联系好了;法国驻印支总督朱尔布雷维埃先生同意我们搭乘那艘法国炮舰离开马来亚;前往西贡;然后再由西贡乘飞机去马尼拉。”

“法**舰?安全么?”

莫理循有些担心;毕竟英国现在正在极力拉拢法国加入对中国的战争;法国政府随时都可能向中国宣战。

“请您放心;根据可靠消息;法国政府不会参加中英两国在远东地区的战争。”

“法国政府改变主意了?为什么?”莫理循更奇怪了。

“是的。主要是因为德国的行动;就在昨天;德国政府已经正式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四十八小时内解散军队;所有军事装备交由德**队控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似乎已经屈服;听说;已经有一些捷克斯洛伐克的飞行员驾驶飞机逃亡第三国了;法国政府非常担心欧洲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参赞的回答使莫理循非常惊讶;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吩咐秘书为他收拾行李;准备随时出发。

“莫理循先生;您认为马来半岛的英军还能抵抗多久?”参赞问了莫理循一个问题。

“大概一个星期吧;用我的眼光来看;现在的英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前线的部队正在溃散;后方陷入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之下;再抵抗下去已经没有必要了。”

“您的判断与领事先生的判断基本一致;不过有一点您现在似乎还不清楚。就在一个小时之前;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先生乘坐的那列火车遭到中国空军轰炸;已经确认总督先生罹难;现在;马来半岛的英国当局已经失去了领导者;军心和士气的总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

事实证明;美国领事和莫理循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就在中**方的“台风”战役发起之后的五天之内;中国陆军部队就陆续占领了宋卡、北大年、哥打巴鲁;随后;中**队在更南边的关丹地区发起了“台风”战役的第二次登陆作战;次日占领关丹;随后向英军发出勒令其无条件投降的“建议”;走投无路之下;困守马来半岛南部地区并且已经完全断绝突围希望的九万英国部队放下武器;宣布投降;而被称为“远东第一要塞”的新加坡根本就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来自邦加岛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差不多是哼着小调进驻了章宜海军基地。

这场中英战争打到现在;战略天平的倾斜已经非常明显了;而国际局势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V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第1089章 “觉醒”的亚洲

对于世界历史进程而言;公元1938年底到公元1939年初的这段日子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而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这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亚洲解放之战”;实际上;这场局限于亚洲的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演;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间接导火线”。之所以是“间接导火线”;而非直接导火线;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中的其中一方从来就没有正式成为轴心国集团的一分子;这样一来;即使德国、意大利、日本挑起了进一步的全球性质的战争;那么也与这个国家无关。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国现在的基本外交原则就是“中立”;哪怕是跟整个英联邦打仗;中国也是不需要任何军事同盟的;中国有信心也有实力单挑这个早已成为破落户的“日不落帝国”;并且也将从这个“日不落帝国”留下的亚洲遗产中分割到最大的利益;这个利益足以让人眼红;但是由于欧洲局势的进一步紧张化;欧洲列强却无暇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而美国也受到了同时来自太平洋方向和大西洋方面的军事压力;也只能采取观望立场;无法实施任何有效的军事行动以制止这场亚洲战争。

正由于欧美列强的迟疑与犹豫;这场“亚洲解放之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战略层面的剧烈变化。

1938年11月29日;缅甸北部重要城市曼德勒被中国国防军陆军部队占领;同年12月2日;中**方发起“台风”战役;在马来半岛最狭窄的克拉地峡地区发动了第一次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数日之间连续攻克英军防守的重要城镇;截断了克拉地峡的陆上交通;并于稍后几天再次发起了第二次登陆作战;两路并进;直捣吉隆坡;九万余人的英国部队被困马来半岛以南地区;弹尽粮绝;士气低落;走投无路之下;英军司令最终选择了投降;12月21日;英国设在远东地区的最大海军基地新加坡不战而降;章宜海军基地升起了中**队的战旗;至此;马来亚战役全部结束;从战役发起算起;整个战役用时十九天;在此期间;中**队横扫整个马来亚地区;所向披靡;以己方伤亡区区数千人的微小代价换来了歼敌九万的辉煌胜利;如此战绩;令列强瞠目。英国政府恼羞成怒;在毫不妥协的首相邱吉尔先生的“一意孤行”下;决定增加对远东地区的军事关注力度;将大批驻印度部队调往恒河三角洲;准备迎击中**队的进攻;同时极力拉拢法国加入对中国的战争;但是面对德**队悍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挑衅性行动”;以及仍在进行的西班牙内战;法国政府如坐针毡;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将军队和舰队调往亚洲;法国政府极力主张和谈;而这个建议得到了美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积极响应。

但是英国政府不为所动;英国政府坚持认为;中**队所取得的“暂时性优势”是建立在发动突然袭击的前提下的;英**队之所以连吃败仗;不是因为英**人不勇敢;也不是因为英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只是因为英**人“太绅士了”;所以;英国政府决定在缅甸南部地区发动一场战略反攻;以恢复“缅甸——印度防御线”。

各国记者看得却比英国政府清楚;他们一致认为;英国势力退出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容英国政府狡辩;实际上;就以马来亚战役结束之后远东英军的实力;自保尚且难以胜任;至于进攻;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且记者们也一致认为;英国政府之所以不顾事实坚持要在缅甸南部战场发动一场进攻;其主要目的与其说是为了重建“缅甸——印度防御线”;还不如说是为了鼓舞国民的斗志;并制止住正在军队中迅速蔓延的失败主义情绪。错误的判断必然带来错误的决策;错误的决策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失败;事实证明;记者们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英国政府催促远东英军仓促间发起的缅甸南部战役最终以惨败收场;从英军发起进攻到缅甸首都仰光失守;前后只用了九天时间;而在这场战役发起之后的第九天;又有九万英军放下武器;走进了中**方在缅甸南部地区设立的那几座战俘营;这个事实;英国政府是拖延了两天之后才不得不由首相先生亲自出面向议员们做出解释的。

前后损兵折将十多万人;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急剧萎缩;而且随着缅甸全境的“解放”;印度的大门已经向中国国防军完全敞开;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