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军-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玉珍说的确实是实情。
宋军轻装简行远道而来,长途奔袭的士兵及其疲惫,郝仁确实需要时间让士兵休息和列阵。
宋军为了提高行军速度,希求早日追上明玉珍,将明玉珍进山前歼灭,宋军的辎重、火炮悉数丢弃在后方,在没有军阵列阵完毕时,宋军很容易被击溃,就像奔袭的胡大海、常遇春一样。
而明玉珍的大军,已经在栈道下修整了一天的时间,士兵精神饱满,又有营垒作为掩护,多少弥补了人数略微逊色的劣势。
一言以蔽之:早决战,对明玉珍有利,晚决战,对郝仁有利。
明玉珍非常清楚这些客观条件,郝仁先到军阵前,他不露面不和礼数,所以明玉珍说完话,转身就要走。
“且慢!”郝仁喝阻明玉珍,反问道:“难道大夏国主有十足的信心,一共一战击败我军吗?”
“呵呵!”明玉珍轻蔑的冷笑道:“打败有如何?打不败有如何?大宋军已经打到我的家门口,胜负都必然要有一战!”
“大家都是义军,我本不想挑起纷争,毕竟蒙元未灭。奈何陈友谅素有囊括四海之意,趁我在北地对阵察汗帖木儿时,偷袭我方安庆,掣肘我军北伐中原,宋军无奈,被迫反击,乃是为日后北伐计。宋与夏本是井水不犯河水,宋与汉的矛盾,本不牵扯大夏,奈何大夏出兵屯驻黄石关,阻挠我军灭汉,是你大夏的明玉珍,挑起了宋与夏的矛盾!”郝仁连珠炮一般,将宋与夏的战争的罪责,推给了明玉珍。
明玉珍自然不肯背这个黑锅,反驳道:“陈友谅杀我旧主,我本与他势不两立,可惜陈友谅已经死了,难道大宋国主还畏惧陈善儿一个幼子,他能威胁你的后方安全吗?我曾将三次下书与你,希求平息汉宋的矛盾,可是你置若罔闻,大举西侵,并吞我在黄石关的十万大军,要说挑起宋夏战争的始作俑者,是你郝仁!”
两强不并立,一山难容二虎,宋与汉、夏的矛盾,自天完、龙凤时起,两家矛盾兵已经不可调和,汉与宋的矛盾,龙凤、天完矛盾的延续,也是两强不能并立的客观事实,无论最后那一方发展强大,谁都不能容留其他势力的存在,必然要并吞而后快。
明玉珍的心跟明镜一般,知道郝仁灭汉后必然要灭他,夏想长久存活下去,必须要保证残汉的存在,以为自己的战略缓冲,既然汉亡,宋与夏的矛盾,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回避的。
郝仁与明玉珍都抛开事情的根本,假装两家还有并存的可能性,只说两家矛盾的表面想象。
郝仁志在拖延时间,才与明玉珍掰扯道:“天下明教本一家,(明玉珍的大夏废除一切教派,只以明教的分支弥勒教为国教),我大宋北伐西路军残部入蜀,你为何派兵攻伐?”
西路北伐军战败,李武、崔德力竭投降,李喜喜率领支援军残部,头裹青巾,号称青巾军,向南撤退到巴蜀,建立小片根据基,后来被明玉珍灭掉了。
“李喜喜残暴,治军无方,我是代天灭他!”明玉珍狂妄道。
“难道你在蜀地废除儒、道、佛,而独尊弥勒教,将两万四千户百姓作为奴隶,难道不是残暴吗?”郝仁听见身后的号角呜咽,知道自己已经成功的脱住了明玉珍,军阵已经列阵完毕,又道:“倘若你能纳土归降,将巴蜀之地纳入大宋版图,可免去手下士卒无谓的妄死,我也可以与你共享荣华,永不相弃!”
“哈哈!”明玉珍扬天大笑道:“大夏之地,乃是明王指定的光明之所,只有心向明王,才能永生安乐!两万四千户奴隶,是因为他们并非汉人,昔日他们奴役我们的,我要加倍的偿还回来,没有将他们全部杀掉或者驱逐,已经算是我的仁慈!”
“郝仁你也出身明教,据我所知,你也是明教的堂主,而你却抛弃了明教,重儒、重佛、重道,甚至‘也里可温’(传教士)也入幕你的官制,唯独光明使者被你无情的抛弃,你就是明教的叛徒。”
“你也是汉人,而你却不驱逐侵占我们土地的色目人,反而重用色目人,据我所知,你手下的高级将领,差不多有半数是色目人。你这个明教的叛徒、汉人的叛徒,我今日不击败你,便是老天不长眼睛!”
明玉珍连珠炮一般,用狭隘的思维,把郝仁批判成天人共怒的叛徒,郝仁都惊呆了!
明教,就是魔教,向来蛊惑百姓造反,蒙昧愚昧,宣扬喝符水刀枪不入,以血肉之躯能够抵挡洋枪洋炮云云。自明教传入,对华夏的祸害上千年。
郝仁有后世的思维,更是无神论者,他若是相信这东西,把明教奉为神灵,那他才是倒行逆施,才是大傻叉。
第三百九十九章 宋夏决战
郝仁爱惜明玉珍是一员猛将,不想加害与他,有心收纳明玉珍为自己所用,可是通过阵前答话,郝仁知道,收降明玉珍根本不可能实现。
明玉珍醉心于魔教,痴迷到已经无可救药的地步,对于这种魔鬼侵蚀心灵之人,没有其他的办法,留着反而是祸害,必须要杀掉才能驱除他的心魔。
明教起自波斯,就是在元末,波斯已经没有拜火教的传播,而中土这些被蛊惑的人,却奉其为神明,实在是可笑、可悲、可叹!
郝仁还想把‘不驱逐色目人’的政策,往明教‘众生平等’上面靠,但是,他发现用谎言驳斥谎言,说出来也没有多大的信服力,也就作罢。
郝仁还想说:“不管是什么方法,你看我治下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好十倍不止”,可是,他认为与明玉珍话不投机,说半句都觉得多余。
“准备厮杀吧!看看你所谓的明尊,到底是庇护你这个所谓的忠诚信徒,还是庇护我这你所谓的叛徒!”郝仁冷冷道,信马转身就走。
“放心!”明玉珍走了两步,回身坚定道:“有明尊的庇佑,我一定能砍掉你这个叛徒的脑袋!”
“呵呵!”郝仁并没有回头,只是干笑道:“还是祈求你的明尊,让你脑袋被砍掉之后,能够再长出来一颗新头吧!”
……
宋军行军匆忙,连中军那架拼接的简易指挥台也没有带。
郝仁的中军就设置在中央的一处高坡上,五色指挥旗在风中咧咧作响,郝仁在一应参军、宿卫的簇拥下,驻马帅旗之下,端着单筒望远镜,向敌方军阵观瞧。
栈道之下,都是高低欺负的丘陵,两方的军阵,如同沿着绵延起伏的山地列阵,双方军阵徐徐,如同鱼鳞一般。
夏军背靠军营列阵,军阵中,升腾起缕缕香烟,每名士兵都点燃了一根香,香烟密集的如同云雾一般,将整个大夏的军阵笼罩住。不少大夏士兵,在军阵前烧化护身符,和着符水一起吞服,半人半鬼的教中香主、堂主,在军阵前跳起傩舞,为全军祈福。
“呵呵!”刘伯温摇着羽扇,不削的笑道:“难道明玉珍也搞刀枪不入这套把戏吗?”
宋军在兵力上大约是敌人的一倍半,郝仁知道,这些受魔教蛊惑的士兵,不畏生死,战斗力非常强悍,失去重武器的宋军,将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战。
郝仁手心捏着一把汗,没有理会刘伯温的话,而是命令道:“擂鼓,唱军歌!”
你有你的穿墙术,我有我的过墙坯。
敌人用巫术蛊惑事情,宋军用科学的军歌手段提震士气。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豪……”
十余万大军在铿锵有力的战鼓节奏中,同声歌唱,声音蔚为壮观,白云为之躲闪,鸟儿为之惊飞。
军歌只唱了两段,宋军士气大振,士兵们的胸膛,都显得越发挺拔,士兵手中的冰刃,寒光也增加了几成。
恰在此时,夏军的军阵为之一动,全军随之漫压过来。
郝仁历来作战,擅长后发制人,常常是彼此互相试探性的进攻几次之后,找出敌人的薄弱环节,然后将敌人一举击溃,这也是郝仁屡战屡胜的法宝。
两军数十万大军对阵,往往彼此都要试探性进攻几次,以窥探地地方的虚实,然而明玉珍不按常理出牌,根本不进行试探进攻,便全军冲锋。
大夏每个士兵的头顶上,都插着一个燃烧的香头,绵延的军阵,如同波浪一样,卷积着空气中升腾的香烟,滚滚的向宋军漫压过来。
许是明玉珍背靠绝地,孤注一掷!许是明玉珍了解郝仁的套路,不给郝仁留下试探虚实的机会。又或许是明玉珍蛊惑士兵有明尊护体,必须在迷信被捅破前,一举击溃宋军。
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其中的全部原因,反正明玉珍将自己手中近十万兵马,一股脑的全部压了上来,直接showhand(梭哈)。
明玉珍用的是拼命的战法,想以少胜多,以小搏大。夏军如此拼命的打法,让郝仁始料未及。
宋军没有火炮,列的是楔形军阵,俞通渊、吴六玖两支最精锐的步兵,列在军阵的的中央,充当楔形军阵的最尖端。
溪兵杨虎、洞兵杨彪、张天佑军、廖永忠军、欧普祥军、李宗可军等其他各军,分列两支步兵左右两侧,胡大海、常遇春的两支骑兵,压在军阵的左右两侧,整个军阵,形成一个大箭头的形状。
郝仁都帅一应中军文官,在宿卫总管陈达的宿卫下,列阵于俞通渊、吴六玖步兵军阵的后面山坡上,杨通知一军马步兵,横在郝仁身后,充当全军的后卫警戒。
宋军在中土能够调动的主力军,基本都在这里了,其他各军因故不能参与此战如下:
张破虏镇汉口、付友德镇徐州、徒单钧镇庐州、邓愈镇豫章、邵荣镇平江、陈猱头镇蒙城、盛文郁镇杞县、胡深镇处州、焦禄火器营留在荆州、吴六奇、俞通海两军溯江而上,俞通河下落不明。
“击鼓,前军保持阵型,冲锋!”郝仁不能让敌人冲锋的势头压住自己,果断的下达命令。
“呜呜——呜呜——”
宋军凄厉的号角从中军响起,各军号角遥相呼应,中军的五色大旗在空中左右招展,紧接着旗锋直指向前,慷慨激昂的中军战鼓,鼓点由舒缓而逐渐变的急趋,前军十万马步军,‘啊呀’一声呐喊,如同离弦之箭,径直冲向夏军的军锋。
各军的盾墙在前,形成规则的两面墙壁,两支骑兵并没有放马奔腾,而是小步急趋,护住整个军阵的左右两翼。
忽而天空阴云密布,如同蝗虫的弩箭遮天蔽日,敌我往来的弩箭互相交织,呼啸着落入地方的军阵,敌我在七十步内,已经展开交锋,数不清的士兵,在密集的箭雨中倒下,没有倒下的士兵,却一如既往,顶着头顶的弩箭,拼命向前冲杀。
“咚!”
一声闷响,地动山摇,两军的盾墙,在巨大的冲力下,忽然撞击在一处,羽箭依旧漫天的攒射,敌我双方,却已经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双方前锋士兵,隔着盾牌互相绞杀。
最是军阵中断,焰火璀璨,吴六玖、俞通渊两军的梨花枪,喷色出灼热的火焰,稀疏的震天雷,开始在敌人的军阵中炸响。
宋与夏的决战,正是打响。
第四百章 险象环生
宋与夏之间在栈道下的决战,没有一点虚晃的招式,战争一开始,便直接进入白热化。
明玉珍的火炮、投石车、弩车等重武器,在宜州撤退时,为了快速摆脱宋军的追击,悉数焚毁,而宋军为了追上明玉珍,也将重武器全部留在荆州,敌我双方都了解彼此火力情况,双方列的都是密集阵型,最大限度发挥冷兵器的优势。
战场的交汇处,敌我的盾墙面对面,盾牌手用尽全部力气,试图挤东对方的盾墙,将对方的军阵向后压,而盾牌后的刀、枪兵,隔着趁着盾牌扭动的缝隙,将手中的长短兵器,全力向对方的军阵劈砍、突刺,希求破坏对方的盾墙,进而攻破对方的军阵。
双方隐藏在军阵后面的弓弩手,隔着盾墙,漫天的向敌方军阵攒射。
喊杀之声中,夹杂着咒骂的爆破音,士兵们挥动刀剑,奋力搏杀。
“卧槽……”一个夏兵从盾墙后跃起,将手中的长枪奋力向宋军军阵突刺,长枪砸在盾牌的一瞬间,一支弩箭,便已经将他从空中射落。
双方的盾墙势均力敌,谁也不能将对方推的后退。双方盾牌相互咬合,盾牌兵咬着牙挤在盾牌后,用尽吃奶的力气,将盾牌努力向前推,可是谁也挤不动对方,战场的交锋线稳定下来,互相摩擦的盾墙,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异常刺耳。
尚且有余力的盾牌兵,腾出一只手,挥舞着刀剑,便往盾牌外刺,希求刺杀对方盾牌后的兵士,干掉对方一面盾牌。
“乒乒乓乓”,奋力挥舞的兵器,在盾墙上相互碰撞,然后‘咚’的一声,砸在对方的盾墙上,间或沿着盾牌缝隙突入对方军阵,零星的将敌人刺倒。
宋军的两支骑兵列在左右两侧,明玉珍同样也把骑兵压在左右两翼,骑兵与骑兵互相搏杀,战马嘶鸣,弩箭破空横飞。
……
整个战场上,震天雷的爆炸声、梨花枪的燃烧声、弓弩的破空声、刀剑的入肉声……
各种各样的声音混杂在一处,最终形成混杂的交响乐,乱哄哄如同一锅烂洲,听不清任何一种单纯的声音。
郝仁在元末经历过无数次血战,大的仗没少大,而今天他望着敌我的军阵,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战场形势,隐隐和‘和州血战’有类似之处。
夏军虽然人数少于宋军,可是士兵以逸待劳,又受魔教蛊惑,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异常骁勇。
夏军喝掉的符水,没有让他们能够刀枪不入,而刀枪不入的信念,却已经根植在他们的心中,夏军无惧生死,奋勇向前。
宋军虽然人数占据优势,装备也要精良于夏军,而宋军却是远道奔袭,士兵在体力上明显占据劣势,郝仁有军歌提振士气,宋军士兵,也生龙活虎一般,争先恐后。
敌我双方主力兵马,全部压在密集的前线,血肉横飞,却势均力敌,是也不能突破对方的方向,整个战场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刚刚在郝仁望远镜下出现的士兵,分分钟便已经栽倒淹没在人山人海中,血液顺着军阵的后端,向军阵后方汩汩流淌。
“吴六玖与俞通渊打的不错,有望从中间突破地方的军阵!”刘伯温端着单筒望远镜,似是自言自语,他就在郝仁身边,这话,显然是在宽慰郝仁。
吴六玖与俞通渊的两支梨花枪刀盾兵,是宋军步兵中的最精锐,配备有梨花枪和震天雷,而延伸在军阵外的梨花枪火焰,能够点燃敌人衣物,灼烧敌人的皮肤,使得敌人根本不可能近前。
而震天雷手,却将震天雷向战场前沿抛掷,炸得蜷缩后退的夏军,血肉模糊。
夏军虽然有不管用的护身护,却并不是真的刀枪不入,在遭遇吴六玖、俞通渊两军巨大杀伤之后,也不敢轻易向前,所以两军的进展迅速。
吴六玖、俞通渊两军,很好的保持着前锋的位置,战线深深的嵌入在敌人的军阵内,将与左右两翼的战友的距离,也拉开了一截。
“传令,让吴六玖、俞通渊两军,放缓速度,保持阵型!”郝仁命令道。
郝仁之所以这样下命令,而不是让两军全速前进,是因为郝仁知道,梨花枪、震天雷带的并不多,吴六玖、俞通渊两军,支撑不了多久。
倘若两军没有强大的火力支持,孤军深入,很容易被敌人分割包围,而暴露宋军的战阵缝隙,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
果不其然,郝仁刚刚让宿卫总管陈达下达命令,两支步兵军阵的梨花枪,便已经开始黯淡下去,震天雷也变得稀疏了,而明玉珍身边的白衣宿卫,却已经填入战场,迅猛的扑向梨花枪军阵。
白衣宿卫,是明玉珍的卫教军也是宿卫军,各个坚信刀枪不入,也身怀绝技,战力乃是大夏军的最上乘。
郝仁看明玉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