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42章

庆丰军-第42章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罕帖木儿的养子王保保,见军阵已经列阵完毕,催促道:“阿爹,我们正应该趁对方列队未稳定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出击吧!”

察罕帖木儿一身罗圈甲,抬手阻拦住王保保,笑道:“哈哈,一个编户奴隶,却玩起贵族气质了,我就等他列阵完毕又能如何?”说罢,便想要出军阵于郝十三对话。

编户奴隶能玩出贵族气质?

王保保横竖也看不出来,郝十三高贵的气质在哪,怎么看,怎么想一长枪将郝十三戳翻在地。

他见干爹要去阵前与一个编户奴隶军阵前对话,这样太有辱贵族的身份了。

王保保一匹马,却已经抢先出了军阵,察罕帖木儿不好再出去了,只能任由这个王保保胡来了。

军阵前,郝十三一个蒙古的握胸礼,浅的躬身,见来者不过是一个二十岁出头后生,一身与士兵无差别的重甲,客气道:“可是汝宁府的达鲁花赤察罕帖木儿吗?果然是年轻有为了啊。”

郝十三真把王保保,当成是察罕帖木儿了。至于是谁来说话,对于郝十三来说,根本不重要,只将眼光,将重骑兵的方阵中扫看,想窥探出军阵中的虚实。

王保保撇嘴不屑,满脸的傲慢,很不情愿的还了一礼:“在下王保保,你的身份,不配与高贵的李察罕大人说话。”

等等……

郝十三一听王保保、李察罕这两个名字,心道:“找的可是真辛苦啊!”

第七十七章 重甲骑兵

话说郝十三,听见王保保与李察罕两个名字,心情兴奋异常。

在金老师的小说中,赵敏郡主有个哥哥叫王保保,有个老爹……汝阳王李察罕,郝十三今天遇见这两个人,与那赵敏郡主相见,还以远吗?

“大舅哥儿不要这样说话,同样一个肩膀扛着脑袋,咋就没有资格跟说话呢?我那赵敏妹妹,向来可好?”郝十三漏出猥琐的表情,笑道。

保保这个名字,在元末像“狗剩儿”、“钢蛋儿”一样的多见,就连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本名也是叫李保保的,所以见到个王保保,并不稀奇。

汝阳王郝十三打听多少回了,确实没有汝阳王,得等察罕帖木儿归西后,才有类似的谥号。不过这察罕帖木儿乃是右榜进士出身,取了个汉家的姓名:自称李察罕。

此时这两个名字遇见一块了,跟小说是那般的巧合,赵敏郡主,肯定就是出自他家了。

“你叫我什么?”王保保简直不敢相信,待他确认无误,“呸”的一声唾道:“不要脸,谁是你大舅哥。”

“反正我大舅哥儿就叫王保保,他有个妹妹叫赵敏,你要不想当我的大舅哥,你可以改名啊!”郝十三很无赖的又道:“大舅哥儿,我那赵敏妹妹,向来可好!”

“呸!”王保保又唾道:“谁认识你那便宜的妹妹?少在这里胡言乱语了,还是回去把脖子洗干净,等着我们的铁骑来砍你的脑袋吧!”王保保说完,转身就要走。

“大舅哥儿慢走!”郝十三叫住王保保,又问道:“你真骗我?老李真没有女儿吗?”

“我也是舅父大人的养子,察汗帖木儿大人确实没有女儿,你肯定是认错人了,这个大舅哥儿,还是不要再叫了,你就是叫我爷爷,也不能阻止我砍你的脑袋。”王保保打马绝尘而去。

郝十三心里有些失落,怎么察汗帖木儿没有女儿啊,那王保保自家有没有妹妹的?会不会不叫赵敏,叫其他的名字呢?

他想再问王保保,可是,王保保已经走远了。

郝十三不过是没油头的想和王保保耗费点时间而已,留下时间窥探对方的虚实,也留下对方列阵的时间。

郝十三虽然没有问出来赵敏郡主的下落,但是也窥探到对方的虚实。

察汗帖木儿列的是宽阵,两千骑兵压在军阵后面,保护中军,六千铁骑,分三列排在前面,东西不知道宽多少。

郝十三列的是前、后、左、右、中五个方阵,每个军阵都是方形的,所以,对方的军阵,要比郝十三宽出来许多。

郝十三不知道,这就是当年萌古西征时候,常用的阵法,正如成吉思汗所说的‘千骑可裹敌万人’的宽阵。

不曾想,察汗帖木儿这个乃蛮人,却深深的体会了战无不胜的宽阵的真谛。

此类宽阵的最大优势,就是列的军阵比对方宽,两侧的骑兵,即使前面没有敌人,也一直往前冲,迂回到对方军阵后面,发起攻击,威胁对方军阵的后方。

后方遭到威胁,一般的将领,都会选择退却,一退却,就成为铁骑追杀的羔羊。

郝十三回归中军,杨正泰的飞山蛮也已经出城列对完毕,把军阵列在红巾军辅兵的后方,杨正泰只来中军与郝十三商量坡地之策。

杨正泰一脸的凝重,望着对方的军阵,气氛的说:“这个察汗帖木儿,为了多踩苗儿,把军阵列这么宽,糟践多少禾苗。”

“泰山大人休要烦恼,你先与我掠阵,切看我破这个飞山蛮。”郝十三抬手阻止道,他不想让杨正泰打扰他的思路,战场上,瞬息万变,一个细节,就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全军准备!”郝十三冷冷的下达命令。

“吹号角,全军准备!”猴子张破虏大声的吆喝着。

呜——呜——

中军中响过一番凄厉的号角,红巾军五个军阵,次第发出雷鸣一般的呐喊声,军阵中,五色旗帜,被挥舞的咧咧作响。

“左军保持军阵,徐徐进军,挡住左翼的敌人。”

“右军保持军阵,徐徐进军,挡住的右翼的敌人。”

但见中军的白色、黄色两面大旗,空中摇摆一番,旗帜如同两个张开的箭头,直指蒙古骑兵军阵的两翼,为左右两军,下达进攻的指示。

咚——

咚——

慷慨激昂的战鼓,敲出舒缓的节奏,代表着进军的速度——徐徐进军。

左、右两军,在付友德、吴六奇的带领下,军阵保持着战斗队形,向敌军的两翼挺近,片刻间,已经在前军徒单钧的前方了。

两个四四方方的军阵,刀盾兵持着盾牌在军阵的最外沿,形成一面盾墙,梨花枪枪手在盾牌兵的后面,梨花枪的长枪柄,四十五度角斜刺在军阵外,两个军阵,如同两支巨大的刺猬。

察汗帖木儿一直在军阵中观看郝十三列阵,只见郝十三的军容严整,暗叫不好,正准备用重骑兵突击,却见郝十三已经排除两个方阵先行进攻了。

骑兵的重要优势在于奔跑中的冲击,若是让方阵靠近军阵,骑兵的冲击优势,将荡然无存。

“前军出击,先吃掉他他左右两翼!”察汗帖木儿下了命令。

六千重甲骑兵,带着大地的共鸣之声,卷积而来,仿佛能将眼前的一切东西都碾碎一般,远远的便将重箭,向左右两个军阵内抛射,不少重箭透过盾牌的缝隙,对红巾军士兵造成杀伤。

两个方阵依旧保持战斗队形,缓缓的向前移动,二三百具尸体,身上插着箭矢,甩在军阵外。

“传令两军,就地列阵抵抗,放梨花枪。”郝十三如今不明白敌人的动向,只能以观待变,希求左右两军,能探出来察汗帖木儿的虚实。

中军内黄、白两色军旗,风中摇动,最会,直立成原先的模样。

左右两军军阵停止移动,结成密集的方阵,两个方阵的梨花枪,如同没有花蕊的荷花,瞬间,将两个军阵,严整的护住了。

冲击的骑兵,接近了方阵,可是梨花枪发出的耀眼的火光,战马还没有冲到军阵前,硕大的长矛,还没有蓄势破入方阵,受惊的战马,却前蹄腾空,忍不住的嘶鸣起来。

第七十八章 破李察汗

郝十三一直手中捏着一把汗,就怕左右两军,还没有探出察汗帖木儿的虚实,方阵就被对方的重甲骑兵冲个粉碎,眼看着梨花枪弱化了重骑兵的冲击,心中不禁大喜。

两个军阵中,陆续有震天雷在方阵外面开花。可惜,骑兵的速度太快,而且只有三列,震天雷悉数落在骑兵的军阵后,并没有对骑兵造成有效的杀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察汗帖木儿的骑兵动向渐渐明朗,六千重甲骑兵,分作左右两队,将左右两个方阵,团团围在垓心,驱使着马匹,沿着方阵奔跑转圈。

前排的重骑兵,清一色的丈八长矛,失去了突刺的优势,只想将长矛横着,胡乱往军阵内刺,可惜战马畏惧梨花枪,虽然在外围奔跑,却不能进入长矛有限攻击的半径,无法冲破红巾军的盾墙。

对红巾军方阵造成杀伤的就是外围的弓箭手,弓箭手个顶个的神箭手,而且距离不过两三丈远而已,只将羽箭,往盾牌的缝隙里平射。

如此耗费下去,任凭左右二军骁勇,破阵只是时间问题。

“前军列疏阵,增援右军!”郝十三眼看着吴六奇的军阵,岌岌可危,立马下达了命令。

待中军中蓝色旗帜摇晃过,一千前军士兵划出弧线,拎着刚刚下发的狼牙棒,在徒单钧的带领下,发出雷鸣一般的呐喊,直奔围攻在右军外的重甲骑兵。

围攻右军的三千重甲骑兵,失去军阵突击的优势,斜刺里,突然遭到一千条狼牙棒的蒙锤,片刻间,人仰马翻。

徒单钧是赤马探军军户出身,虽然是步兵,却有多于郝十三手下一般战兵的战斗力,再加上游牧民族的骁勇,操起狼牙棒,上打敌头,下打马腿。

饶是这三千重甲骑兵训练有素,却也吃了大亏。

郝十三见狼牙棒破重甲骑兵的优势这般大,心中不禁释然。

右军的军阵,在徒单钧前军的策应下,立马稳定下来。

右军方阵与前军的狼牙棒,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庆丰军的右军占据了优势,逐渐蚕食着三千重甲骑兵。

察汗帖木儿下一步会怎么做?郝十三心中盘算着,估计敌人退兵的可能性不太大,应该派兵去支援。

察汗帖木儿为了增援被围攻的军队,只有两支军队可以派,一支是正在围攻付友德的三千重甲骑兵,眼看着左军军阵破阵在即,察汗帖木儿动这支军队的可能也不大了。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要调自己的中军宿卫增援。

“火炮和投石车准备,准备封锁敌人的中军增援路线”,郝十三根据自己的预判,下达了命令,将投石车、火炮的射击方向,统统向右偏移,准备护住徒单钧前军的左翼。

果不其然,察汗帖木儿见战况危机,战场上,一边胜利在望,一边失败在即,也不由分说,只想将军队救了回来,便将中军的两千骑兵,压上来支援。

右军和前军之所以能应付来三千重甲骑兵,完全在于盾墙与狼牙棒的结合,内外夹击,让对手失去骑兵的冲击优势。

徒单钧的一千步兵,若是在两千骑兵的冲击下,覆灭只是瞬间的问题,而盾牌后面的吴六奇,或许还能苟延残喘的多活一会。

四十架投石车,分成四个批次,中间间隔三秒钟,发射出巨大的震天雷,次第的在同一个直线上开花,增援的蒙元骑兵,被打的人仰马翻。

十六门的铜炮,将增援的重甲骑兵军阵,犁出十六道沟。

察汗帖木儿的增援军队,猎的是方阵,并没有瞬间冲散徒单钧的前军,而是伤亡惨重。

此时的察汗帖木儿的八千大军,被牢牢的吸引在左右两侧,中军门户大开,却把察汗帖木儿的数百宿卫,孤零零的露了出来。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后军出击,直打他的中军!”

中军的黑骑一指望,等待多时的杨通知一千轻骑兵,挥舞着狼牙棒,分成左右两翼,绕过中军,排山倒海一般,直冲向察汗帖木儿的中军。

察汗帖木儿如今的中军只有三百人,面对一千如同清风一般的轻骑兵,尺寸打乱。

“阿爹先走,我来抵挡他一番。”王保保骁勇,领了三百宿卫,直接来接战杨通知。

大力哥有言:一动不动是王八!察汗帖木儿多半也是这样想的,见情况未知,只有先遁去了。

轻骑兵对重骑兵,一千对三百,杨通知也不与王保保纠缠,绕过中军宿卫,带了二三百骑兵,紧追着察汗帖木儿不放。

这就是哲别、速不台西征西辽时候,与花拉子模遭遇战时,用的‘掏心’战法。

既然察汗帖木儿的中军已经动摇,那还等什么?全军出击。

郝十三的中军,快速支援付友德的左军,用梨花枪,将左军外围的重骑兵,形成合围之势。

一万的红巾军辅兵,以及数千杨正泰的飞山蛮,如同山洪一般的冲入战场,察汗帖木儿的重甲骑兵,在内外联合打击下,如同潮水一般的退去。

杨正泰就在郝十三的身边,一看胜局已定,脸上又挂出来那洋洋得意的笑意,连连大声叫:“好!”

郝十三宝刀一抽,一踢胯下战马:“都督府宿卫,与我出击!”率领七百中军宿卫,望那溃兵群中冲去。

可苦了察汗帖木儿的重骑兵。

重骑兵的马匹,比轻骑兵多披挂披挂了近百斤的人甲和马甲,任凭他马力再足,怎能跑过轻骑兵?

重甲骑兵被郝十三的都督府七百宿卫,都督府后军千户杨通知的一千骑兵,以及飞山蛮的一千多骑兵,追着屁/股打了二三十里,人困马乏,转身来与郝十三斗了片刻,一千余人,就此,成了俘虏。

郝十三继续再追,却已经追不上了,地上,都是丢弃的马甲和人甲,溃兵丢盔弃甲,被郝十三一口气追到霍邱县。

霍邱县的蒙元官吏,早就吓得弃城而去,被郝十三白白捡了个便宜,郝十三也不在追赶,只是将霍邱交与飞山蛮的骑兵防守,自己带着一应俘获,反回安丰城。

“贤婿!哈哈”杨正泰围着郝十三,前后乱转,好话说了一箩筐,梨花枪、火炮、投石车这东西,对杨正泰太有吸引力了。

“岳父大人不要客气,梨花枪,火炮,我都会分你一些,霍邱县也交给你防守了!”郝十三毫不吝惜的说。

但是,郝十三虽然取得大胜利,总感觉自己心神不宁,右眼睛狂跳个不停。

‘脚心跳,兵来到,右眼跳,祸不远。’

不知道这祸患要从何处来。

第七十九章 庐州兵祸

且说施耐庵,已经五十多岁了,头发、胡须都花白了,曾经当过旧元朝的小吏,几时当过一州的主官?突然被任命为庐州太守,也不敢怠慢,头三天,将政务、军务整理一番。

为了提醒自己勤于政务,特意写了一副及地长的大楹联,挂在府衙的大堂上。左书:滴酒不沾,右书:与人为善。

施耐庵踌躇满志,目测,这个施耐庵能将庐州治理不错。

可惜,三天好过,五天难熬!

得说,施耐庵是个不错的人才,虽然对占山为王的好汉情有独钟,常人都有自己的好恶,也不能算是什么毛病,也算是智勇双全了。

施耐庵唯一的毛病就是好酒,醉酒之后,就耍酒疯。

郝十三第一次在庐州摆庆功宴,这老小子喝多了,把徒单钧给揍了。美其名曰:摔跤赛力气。可是哪有摔跤把人摔倒,按在地上打耳光的?

郝十三让他创办集贤院,他整天混迹在酒肆之中,属于瞎猫碰死耗子,遇见宋克这个饱学之士,算是在郝十三面前加分了。

施耐庵去招降桃花山的山匪,死皮赖脸的,摆出一副江湖豪侠的形象,非要让‘飞山虎’请他喝酒,飞山虎照办了,他却乘着酒醉,将飞山虎斩杀在酒桌之上,吓得众山贼只有下山投降。

郝十三不知道其中的细节,只当施耐庵是‘文能提笔招贤才,武能下马降山贼’呢,庆丰军都督府也是人才奇缺,所以郝十三为了抽调人才抵抗察汗帖木儿,临时任命他为庐州太守。

施耐庵戒酒熬到第七天,终于忍不住。“且喝一次痛快的,然后正式忌酒。”

施耐庵这老先生也是,戒酒太过严厉了,没事儿浅酌两杯也无妨,偏偏他知道自己喝酒的毛病,不尽兴不算喝酒,每次饮酒,必须尽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