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行军打仗,光靠自身的补给线还远远不够,而且每家每户承担的口粮在普通日本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并不算太过分
而那些日军俘虏,唐健没有多余的兵力看管或者押送,唯有就地处决,免得这些放走了这些俘虏,转身他们就会拿起武器和华夏对抗,反而会徒增华夏士兵的伤亡,所以,他们就必须死
唐健一向奉行的原则就是,对待日军就要血腥屠杀
PS:这几天早点,一般是四点和晚上十点,照例每3000+
第一百三十八章 轻取京都
唐健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临时机场,在占领广岛之后,唐健就命人马上建造了临时机场,以作降落和补给之用,从广岛到京都,完全在夜鹰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此时夜鹰飞机在柳文清的指挥下正在补充弹药和加满燃料,因为在今天的下午,突击部队将会闪击京都,而此时的日军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不久前,突击部队才刚刚从广岛插入了日本本土的腹地,而现在,突击部队就已经轻松越过了神户
唐健对现在的战争进度很满意,至少在一个星期之内,突击部队就可以直接闪击东京了,按照这种进攻度,以日本落后的通讯手段,想要在突击部队兵临城下的时候集结重兵采取积极防御态势的时间显然是有些不够
在日本本土之内,华夏陆军无时无刻不在高度的行军途中,这就是唐健想要发挥了度优势,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观点用在军事行动上依然是制胜宝典
毕竟只有二十多万华夏陆军完全登陆了日本本土,虽然这些兵力比日本国内的总兵力还要少很多,但是唐健并不是很担心数量上的差距,有时候,质量上的优势往往比数量上的优势为明显
日军陆军精锐在朝鲜族战场上已经损失殆尽,那些日军士兵很多人都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并且在朝鲜的北部和俄军也有过数度交锋,称之为为日军陆军的精锐也不为过
然而,就是这些精锐已经尽数消失在了华夏陆军的铁蹄之下,在朝鲜战场即将结束的时候,日军陆军就已经呈现兵员不足的情况,很多只能称之为少年的日本人都被迫上了战场,可想而知日本国内陆军的军事素质
这样的低下的军事素质直接导致了日本陆军战斗力的直线下降,所以,就算是只有二十多人华夏陆军,唐健也完全有信心横扫整个日本
不用说现在华夏陆军配备先进的时代式武器,日军精心购置的防线在飞机坦克的连番轰炸之下,根本就不堪一击
要不是交通工具的限制,大规模运送物资的货车并没有量产,那么唐健有信心在一个星期之内就拿下日本东京
唐健现在担心的是日本本土内数以千万计的普通百姓,历史的无数经验证明,很多精锐之师并不是败在敌方的军队手中,而是败在无穷无尽的民族抵抗运动之中
古往今来,卑微而又渺小的民众往往在战争来临后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无比强大的,唐健可不想让这二十多万陆军精锐折损在日本国内民族抵抗运动的汪洋大海中
最直接而且最有效的方式,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快而准
毕竟在战争起来,民众想要武装起来,需要枪支弹药,这些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得到的,需要时间,而普通民众想要发挥出战斗力,需要实战经验,这同样需要时间所以战争步伐越快越好,这样一来,战争的时间也将会全面缩短,日本民众在短时间内也就无法反应过来
只要在这些日本民众还没有拿起武器彻底武装起来的话,唐健就可以轻易的利用这二十余万大军横扫日军境内的所有日本陆军
而另一个“准”的问题,在战争期间,必须以最快度瓦解日本的政权,也就是攻占日本首都东京,控制了日本的政治中心,最好是建立临时政府,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减日本民众的反抗意识当日本民众反应过来的时候已为时已晚,那个时候的日本已经牢牢控制在华夏的手中了
就在沉思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柳文清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柳文清上前打招呼道:“总统好”
唐健看清来人是柳文清,微笑着点了点头:“怎么样?姜俊逸他们准备好了没有,今天下午可是要攻打日本重镇京都”
柳文清笑道:“都已经准备好了,飞行员个个精神抖擞,他们似乎已经爱上了这个工作而每架飞机都加满了燃料,因为考虑到京都坚固的防御工事,所以这一次没有装载机枪,全部都拆卸下来,原来装载机枪子弹的弹仓也多放了两枚威力巨大的高爆弹”
唐健点了点头:“不错,能够根据战场的形式而相应的调整战术,看来你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了”
柳文清憨厚的笑了笑,对于唐健的亲口称赞,他还是打心底里高兴
“总统,只是我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柳文清犹豫的一会儿,最后还是问道
唐健亲切的递给了柳文清一根烟,然后点燃,满足的吐出一口烟圈,说道:“没关系,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集思广益嘛,呵呵”
“既然日本联合舰队全军覆没,日本本土周围海域就再也没有威胁到太平洋舰队的存在了,就算是归国舰队,起码在我们结束对日战争之前,归国舰队也不一定能赶得回来可是我们却只是集中在小小的下关登陆,只是从一个方向日本本土出击,从本州岛南部一直打到南部,无形之中,岂不是拉长了战线?”柳文清问道
“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不开战第二战场,从日本本土的另一个选择一个登陆地点攻击日本本土,或者直接从横须贺港登陆日本本土,然后围攻东京,是不是?”唐健笑问道
柳文清虽然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但是柳文清的心里却并不平静,因而唐家所说的正是他心中所想的,丝毫不差
唐健弹了弹指间的烟灰,淡淡的说道:“这个战略我之前也曾经考虑过,但是因为实际上并不可行,最后还是被我否定了”
看着柳文清脸上讶异的表情,唐健知道他一时还无法理解,便继续解释道:“华夏经过朝鲜一战,兵力损耗严重,现在能够拿的出手的就只有这二十多万陆军而已,而这些兵力是闪击战的保证,没有了强大后援,闪击战成功的几率很小开辟第二战场,意味着要分出多的兵力,这对于兵力有限的我们是极其不利的,况且开辟第二战场,补给线无形的就加长了,不要忘了,这二十多万人的补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还需要从华夏境内海运到济州岛中转,如果再投入第二战场,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的确,直接利用太平洋舰队攻占横须贺港是个很好的办法,不过,横须贺靠近东京湾,既然我们已经表现出的要占领这个日本的意图,山县有朋必然会在东京湾布置重兵,如果真的从横须贺港登陆,华夏陆军肯定会伤亡惨重,太平洋舰队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所以我才会采取闪击战,以最快的度,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柳文清点了点头,说道:“总统,我明白了,对于久历战争的我们来说,其实我们并没有开辟第二战场的资本,唯有闪击战最为快捷,而且还会相当的有效”
“不错”唐健用脚碾灭了烟头,自信的笑道:“不会开辟第二战场并不代表横须贺就一定会平静,我已经命令太平洋舰队黄海舰队在横须贺港外海摆出抢滩作战的样子,这样至少能够吸引数万的日军兵力重点防守在东京湾”
这时,临时搭建的机场之上响起了引擎的轰鸣声,是空军部队马上就要空袭京都了
柳文清行了一个军礼,说道:“总统,将士们要出征了”
唐健回了一个军礼:“祝你们得胜归来”
当柳文清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唐健的视野中后,十架飞机依次被牵引到临时机场的跑道之上,随着地勤人员挥舞着手中的信号旗,表示可以起飞
随着一阵巨大的呼啸声,第一架夜鹰飞机在跑道之上疾驶起来,几十秒之中之后,夜鹰飞机就翱翔在蓝天之上
后面的飞机在地勤人员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一架架鱼贯驶到跑道起飞,接着十架飞机在低空盘旋两周后,组成了远程飞行编队,朝京都的方向飞去,在那里才是空军的主场
“命令全军就地休整,明天一早朝京都防线进发”很快,唐健的命令便传遍了整个临时搭建的军营之中
1907年4月13日,继下关的一次大规模轰炸之后,日本的重要城市京都受到了华夏空军的猛烈轰炸,短短半个小时内,京都日军指挥官死在了轰炸之中,京都日军守军指挥系统顿时陷入了瘫痪
华夏坦克部队率先冲锋,日军精心构建的防线被轻易撕开,三万华夏突击部队从防线缺口迂回袭击日军后方,日军军火库和唯一的一个补给站很快被炸毁,三万突击部队士兵分三路迅包围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日军
京都一战,历经两个半小时,突击部队仅仅以伤亡六百人的代价就轻易围歼了数万日军,日军在突击部队的凌厉攻势下一触即溃,只是做样子般稍作抵抗便大部分选择了投降
PS:今天的第二,最近票票好少哦,是打的日本还不够惨么?
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火东京(上)
日本本土仅此于东京的重镇竟然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被华夏陆军攻克,这个度堪称恐怖不过,但唐健眼中还是太慢了,虽然在短短十五天的时间就从下关打到京都,然而却和唐健预想之中还是慢了几天
当年的德国闪击波兰,只用了二十七天,一天之内征服丹麦,二十三天征服挪威,五天内征服荷兰,十八天征服比利时,三十九天征服了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而现在,华夏却用了十五天的时间才攻占京都,距离东京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征服日本全境的时间可能还要多
其实,这并不责怪于华夏陆军士兵,依照现在华夏陆军士兵的军事素质,已经可以媲美欧洲几个强国的陆军
说到底,还是武器太过于落后,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太少,虽然能够形成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和唐健想象中的巨大威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像攻占下关,如果华夏拥有百架飞机的话,两个小时就可以解决战斗,而不是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
机动能力也不算灵活,毕竟运输货车还没有量产,大量的物资准备还是需要靠骡马运输,骡马需要休息和进食,而且还要自带草料,这无形之中就致使闪击战的效果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了战斗时间
要是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知道现在的唐健竟然还不满意自己的进军度,不知道两人会不会当场吐血
因为此时的两人在战时大本营中已经是焦头烂额忙成了一团,山县有朋信誓旦旦的在明治天皇面前保证的京都防线竟然抵抗不到三个小时就被华夏陆军攻克,要知道,当初山县有朋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花了十万民夫精心打造
不过,不管在这个时代如何精心打造的工事,在华夏立体式闪电般的攻击下都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唐健个人比较崇拜闪击战,他在原来那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研究了闪击战战术,并且仔细分析了每一次成功的战例,当初成立狼牙雇佣兵团时,唐健就曾经运用过这一战术,虽然只是五个人而已,可是有时候战略战术并不局限于人的数量
唐健将闪击战剖析分析,得出了本质的三大要点,分别是折叠空间,最大冲击力和精神力转化
唐健奉行的是“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的观点,夺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就可以得先机之利
当初二战时期,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用三个星期就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可想而知,折叠空间这一要点的优越性
关于最大冲击力,其实中国古人早点提出过相似的理论,《孙子兵法》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也”其重要的进攻思路,就是以极快的度突袭敌军,致使敌军未反应过来就取得越半数的胜利
这一点,在这次闪击日本本土的实例中就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华夏突击部队攻占京都,基本上已经宣告了日本南部大部分国土已经陷落
而对于《孙子兵法》也对快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根据唐健研究过的战争力学理论中就有一段概述: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和度有关,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
唐健通过对日战争的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依靠的就是坦克装甲部队的高度、大纵深的突击,以此产生的冲击力使日军精心构造的防线都是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最后一个目的,从下关一路到京都,唐健认为这一次闪击战的另一个另一个目的也几乎快要达到了,那就是精神力转化
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不管是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和东方的毛太祖和谐社会,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的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这一点,从华夏陆军以三万陆军精锐从下关快攻到京都就可以看出,即使突击部队只有三万余人,而且日军却有十数万数到强大的防线,但就是这三万突击队轻易就撕开了这些防线,深入到了日本本土腹地,和东京也越来越近了
其二就是震慑,震慑在二战时期正是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同时也是唐健所极力追求的效果,虽然现在突击部队三万余人在十万日军面前显得过于渺小,甚至欧美很多国家都认为唐健这是冒险的孤军深入,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支孤军深入日本本土,将阻挡在前方的十数万日军打得是四散溃逃,如今日本本土内很多的部队和民兵都被突击部队强大的战斗力震慑住了,渐渐失去了作战意志,所以,在攻占京都的时候,突击部队只用了三个多小时而已,这就是闪击战所带来另一个作用,震慑日军其他部队,削弱日军的作战意志
从开战到现在,除了行军度稍稍比唐健预计的中的要慢一点外,其他的都是按照唐健的计划中进行着,这让唐健丝毫不怀疑这场战争的结果,现在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第二天一大早,唐健率军和段祺瑞的五万大军继续朝神户的防线平行推进,帮助突进部队扫除后方的日军残余,稳固后方,同时提供强而有力的补给,和唐健一起行动的还有刚刚从下关登陆的十万华夏陆军
与此同时,突击部队在攻占京都之后,并没有在京都做丝毫的停留,只是简单的休整了一下,便继续朝名古屋的方向进发,名古屋之后就是日本首都东京
1907年4月15日,华夏三万突击部队在攻占名古屋之后继续朝东京方向挺进,三天后,突击部队在名古屋方向遭遇日军封锁,但仅仅是封锁而已,日军以伤亡一万余人的代价依然没等阻挡住突击部队东进的步伐
名古屋之后,山县有朋在匆忙之间大部分由民兵组成的十三道防线一一被突击部队击溃,除了在最后一道防线浪费了两个小时之外,突破其他防线简直就如同一马平川,大部分日军此时在连番的打击之后,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在加上没有丝毫作战经验的他们在经过了血与火淬炼的华夏三万精锐面前,就如同拿着武器的儿童面对身强力壮的勇士一般,除了无谓的增加伤亡之外,对战争结果已经很明显的战局起不到任何有帮助的作用
1907年4月16日,华夏太平洋舰队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