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英雄谱 >

第73章

三国英雄谱-第73章

小说: 三国英雄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帝都内外,怨声载道。

这一天董卓正在太师府跟李儒等一班手下商量一件大事,突然有侍卫来报,说虎威将军高云上表。

董卓一听是高云上表,一下从罗汉床上蹦起来,急道:“表章在何处?速取来我看!”

“是!”侍卫应诺一声,双手奉上奏折。

董卓打开仔细观看一遍,知道不是声讨自己的,这才放下心来,把奏折给李儒等人传看,问道:“高云说下邳是岁大荒,上表求朝廷拨粮,尔等以为,当如何是好?”

李儒忙站起身来,拱手回道:“启禀太师,属下以为那高云久与太师作对,此番上表,恐怕下邳大荒是假,榨取粮草是真。若将粮草与他,必将让那高云更加壮大,与太师甚为不利。属下以为,不如以朝中粮草匮乏为由,不拨粮草,若他真是军力消散,倒是一件好事。请太师定夺”。

董卓略微点了点头,说道:“嗯,文优所言不无道理”,转脸又问贾诩道:“文和,你以为如何啊?”

贾诩此时正似有所思,听到董卓问话,忙站起身来,拱手笑道:“回太师,愚意以为李大人所言甚是,确不可拨粮与高云”。

“呵呵,既是文和与文优所见相同,不拨粮是也。然而若是那高云因此恼怒,起兵来犯,却如何是好啊……?”

贾诩笑道:“太师不必忧虑,如今太师坐拥诸处兵马,又得近天子之便。高云断不会因区区十万斛粮草而轻动兵马”。

董卓听了贾诩这话,好像吃了颗定心丸,顿时喜上眉梢,笑道:“好!文和此论甚是,如此就依文优之计,回书与那高云,此时就交由文优你去办”。

“属下遵命”,李儒拱手应命,转身出府,去替天子回书去了。

贾诩看看李儒的背影、再看看董卓那神态,心里暗叹道:“此必是郭奉孝之谋也!想必奉孝此时已得明主,大展经纶矣。想我贾诩,自付胸怀韬略,却不知何日得展胸中所学,叹哉!叹哉!”

高云收到朝廷回书,打开略一观看,噗嗤一声乐了,随即交给众人传看,笑道:“皆不出奉孝所料也”。

众人看过又是一阵感叹,越发对郭嘉敬重不已。

郭嘉讶然一笑,说道:“我此计虽瞒过董卓,然断瞒不过贾文和。他既然不肯说破我的计策,可见其心意并不在董卓身上。不久之后,必归兄长”。

“好啊!奉孝此计可谓一石二鸟啊,哈哈哈哈”。

“兄长过誉了,小弟惶恐”。

其余众人见高云和郭嘉这样重视贾诩,不禁也都对贾诩多了一份好奇。

董卓回绝了高云,安下心来,开始筹划谋篡。董卓自从在西凉招兵买马时起,就已有不臣之心。如今虽然掌控了大权,但有刘辩在,毕竟还是有些违碍。董卓本来就是个狂妄自大的货,做事向来图一时之快,从不考虑后果。

为了篡权,董卓在进驻洛阳之后,不但收取各处兵权,同时还笼络朝中文武。能为自己所用的,悉数收归门下;不能为自己所用的,董卓便会寻机会将其除掉。入朝短短数月,朝中就有数十官吏遭董卓诛杀,更有十数人被满门抄斩。

朝堂上下惶恐不安,殿堂之上无人敢有异声,这也让董卓更加的狂妄不已。

一日早朝,董卓当朝设宴,款待众文武。满朝文武虽然是如坐针毡,但却谁都不敢驳董卓得面子,一个个强颜欢笑的陪着。

正饮宴间,突然华雄带一队武士冲入大殿,持刀环立。汉少帝与众朝臣无不惊骇。

董卓哈哈大笑道:“诸公莫要惊慌,咱家今日设宴,实则是有一事与诸位相商”。

群臣皆战战兢兢地回道:“恳请太师示下”。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3章 。19|

一百三十一回:袁绍归途遇追兵

董卓命华雄带武士压场,站起身来,对已经心惊胆怕的众朝臣说道:“我大汉朝累经大乱,百业待兴。当今天子年幼,不足以执掌均衡,复兴社稷。老夫既为太师,理当以复兴我大汉为己任。故此,老夫欲代天子掌朝三年,待三年之后,幼主成龙之日,老夫再将朝权归还。不知列位以为如何啊!?”

董卓话音未落,坐下顿时站起一人,大喝道:“不可!你乃何人!?能代天子!?胆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语,其罪当诛!”

董卓闻言大怒,目视那人,喝道:“袁绍小儿!焉敢阻我!?我宝剑新磨正利,今日要试汝头!”

董卓说罢,拔剑在手,径直走下座位,要杀袁绍。

袁绍见状,端起酒盏,怒摔在地,也拔剑在手,喝道:“汝剑利,吾剑岂不利耶!?”

董卓见袁绍发狠,遂目视左右,两厢武士见状,一齐举刀,来杀袁绍。

正在此时,猛听殿门外大乱,数十名武士横倒竖歪的摔进殿来。后面两员健将,全副披挂,手持利刃,杀进殿来。

袁绍一见大喜,喝令道:“颜良、文丑听令!”

那二人一齐拱手诺道:“末将听令!”

“命你二人即刻诛杀篡逆之贼董卓!不得有误!”

“得令!”

颜良文丑齐声应命,提到向前,来杀董卓。

原来袁绍早知道董卓心怀叵测,所以时常提防,刚才怒摔酒盏,正是给颜良、文丑的信号。

董卓手下武士见状急忙往前,围攻二将,颜良、文丑大发神威,两股刀横劈竖砍,立斩十数人。

华雄见武士抵敌不住,急忙同部将徐荣一同向前,两人各执兵刃,分取颜良、文丑。

眼见殿堂之上即将大乱,司徒王允急忙站起身来,劝道:“太师、本初且请息怒,惊动天子,甚为不妥。国家大事不益在宴间谈论,二公且收手,容来日适时再议”。

董卓已经见识颜良、文丑勇武,恐怕若有须臾,伤及自身;袁绍也顾虑颜良和文丑寡不敌众。王允这一番话正好给了两人一个台阶。

董卓随即说道:“既是司徒大人说情,今日且放过此子,日后若再顶撞本公,定不轻饶!”

袁绍也收剑回鞘,冷哼一声,怒道:“我们走!”

说罢,带颜良、文丑二将径直下殿而去。出了宫门,袁绍并未回住处,而是直接到了曹操的官邸。

曹操在殿上饮宴完毕,回到府中,便听门丁报道:“启禀主公,袁本初大人造访,已在前厅侯主公多时了”。

“噢!?”,曹操略感惊讶,心想:“本初殿堂之上与董卓反目,今日前来,莫非已有去意…?”

想到这里,曹操快步来到前厅。袁绍见曹操回府,赶忙站起身来,冲曹操略一拱手,说道:“孟德公真好兴致,绍在此恭候多时了”。

曹操笑道:“哎呀!不知本初驾临,操礼数不周,望本初海涵”。

袁绍向前一步,拉曹操一同坐下,低声说道:“我已与董卓反目,此地不可久留,我便长话短说。绍此番前来,乃是邀孟德一同离开此处的。奸贼董卓权倾朝野,必行篡逆。我等世受皇恩,岂能与董贼同流?我欲返回渤海,收罗旧部,招兵买马,以讨伐国贼董卓。目今朝中大臣皆懦弱无用之辈,唯独孟德忠义,故此前来相邀,望孟德随我同回渤海,助我一臂之力,同谋伐贼!孟德可愿否!?”

曹操听了这话,心下暗想:“果然不出我所料,想必袁绍早已有离都之意,故此才敢在殿堂之上与董卓反目”。

想到这里,曹操故意左右看了看,把前身半伏在茶几上,压低声音说道:“我有心诛贼久矣,苦无同谋之人。既是本初有此忠心,操愿献绵薄之力。但正因为如此,操却不宜离开洛阳,其中情由,还望本初明鉴”。

袁绍急问道:“噢!?孟德这是为何啊!?”

曹操又道:“本初莫急,且听我一言。我意留在洛阳,假意奉迎董卓,使其不疑。待本初兵临洛阳之时,操却可为公之内应。届时,本初讨贼于外,曹某谋贼于内,两相呼应,大事可成!”

袁绍听了这话半信半疑,却又找不出理由反驳曹操,只好点了点头,说道:“既是孟德心意如此,便依孟德之计。只是董卓贼子阴险歹毒,孟德须小心才好啊”。

“多谢本初提醒,操定小心在意”。

袁绍见曹操心意决然,也就不再多说,随即辞别曹操,出府而去。

见袁绍走了,屏风后面这才转出一个人来,约有二十几岁年纪,身型修长,体貌端庄,隐有儒风,冲曹操一拱手,说道:“袁绍离都而去,不失为良策。董卓残暴,谋朝篡国,必不能长久。孟德公若留于此地,恐难保不受牵连,宜早作打算才是啊”。

曹操笑了笑,说道:“文若所言,操又岂能不知啊?只是如今袁绍走得,曹某却走不得啊”。

原来这名青年儒生正是原任守宫令的荀彧,荀文若。董卓进京之后,荀彧辞官回乡,却被曹操苦苦留住,因此一直在曹操府内盘桓。

曹操又接着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海内人望,登高一呼,九州同应。只要回到渤海,眨眼之间便可召齐人马,自然不必惧怕董卓。然曹某却只是朝廷一小吏,招兵买马绝非易事。况且董卓对我多有疑忌,我若此时离去,定遭董卓出兵剿灭。莫说大事难成,恐怕举家性命亦不能保。故而我才回绝袁绍,如今只能等待时机啊”。

荀彧笑道:“孟德公无须忧虑,董卓素无德行,难以服众,若行篡逆,必然诸侯震怒,定会有人起兵前来讨伐。届时董卓无暇旁顾,孟德公便可离此而去矣”。

“哈哈哈哈,知我者,文若也!只是此事干系重大,文若且不可走漏风声啊”。

“孟德公放心,荀彧自知轻重”。

“嗯”,曹操笑着点了点头,暗自庆幸不已,得亏自己当初苦苦把荀彧留在了身边。

袁绍辞别曹操之后,片刻不敢耽误,速速打点了行装,带了自己的亲兵从眷,出洛阳东门而去。守卫惧怕颜良、文丑骁勇,无人敢拦,只好如实向董卓禀报。

董卓听说走了袁绍,大为震怒,当即将东城守军全数斩杀,军营上下无不胆寒。

李儒又奏道:“启禀太师,袁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多有人望。若容袁绍返回渤海,养成力气,为祸不小,望太师速遣人追而杀之,以绝后患啊”。

董卓自然也知道袁氏乃是豪族,名满天下,若让袁绍回去,肯定是一大祸患。当即传令道:“徐荣听令!”

徐荣迈步出列,拱手道:“末将在”

“命你领精骑五千,务必诛杀袁绍!”

“得令!”,徐荣应命下殿,带人马出洛阳东门,追袭袁绍。

袁绍虽然也提防追兵,昼夜兼程,但无奈车行缓慢,刚到濮阳地界,便见后方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动地。

袁绍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喝令道:“不好!追兵已近,尔等速行!”

众随从急忙推动车架,往前紧赶。

但车帐行走怎比得上徐荣部精骑的速度,不到半里,追兵已到身后。

袁绍眼见已经逃不掉了,心下一声暗叹,默然传令道:“颜良、文丑”。

“末将在!”

“速整顿兵马,准备迎敌!”

“得令!”

颜良、文丑听令,各取兵刃,引着这百十名亲兵,列阵以待。

徐荣领大队兵马来带近前,远远望见颜良、文丑挺刀跃马,立于阵前,心里也惧怕二人骁勇,冲后一招手,列定阵势。徐荣走马向前,拱手抱拳,说道:“本初公,太师请尊驾回去,有事相商,望请一行,莫要让末将为难”。

袁绍也拨马向前一步,说道:“徐将军,你也是蒙君之禄,却为何要助贼为虐!?董卓谋权篡国,十恶不赦。你不如随我一同回渤海,同谋伐贼,复兴汉室,日后必定名垂青史,你意下如何啊!?”

徐荣道:“某受太师厚恩,岂能背反,如今我奉命来请尊驾。还请尊驾自重,休要逼末将兵戎相见”。

颜良闻言大怒,猛喝道:“逆贼焉敢口出狂言!?休走!吃我一刀!”。说罢,拍马抡刀,直取徐荣。

……………………………………………………………………………………………………………………………………………………………………………

亲爱的朋友^~^多谢您的阅读^~^请顺手点一下主目录页面上的【加入书架】按钮^~^给大墨一点支持!一点态度!大墨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多谢!多谢!

第3章 。19|

一百三十二回:董卓当殿逞逆凶

徐荣眼见颜良跃马舞刀而来,不敢接战,忙将长枪一招,大军席卷而至。袁绍手下仅只百余名随身亲兵,战不多时,死伤殆尽。车内从眷尽数死于乱军之中。

颜良、文丑奋力冲杀,保着袁绍,且战且走。无奈徐荣兵力众多,将三人团团围住,颜良、文丑死力冲杀不出。袁绍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天灭我也!”

正在此时,猛听一声炮响,山坳里杀出一票彪军,为首一员骁将,白袍银甲,跃马提枪,大喝道:“本初公莫慌,赵云奉虎威将军之命,特来援手!”

徐荣跟这些西凉兵马都是跟高云一起讨伐过黑山军的,自然知道常山赵子龙骁勇无敌。这一听赵云大名,心里顿时一惊,不禁齐齐停手,转身看着赵云。

赵云领兵直到阵前,冲徐荣喝道:“赵云在此!尔等速退!饶尔性命!”

众西凉兵见果真是赵云,一个个被唬的面面相觑,齐齐的看着徐荣。徐荣虽然也惧怕赵云,但又不敢违了董卓军令,只好强提精神,拨马向前,冲赵云拱手道:“末将见过赵将军”。

“免了”。

“启禀赵将军,末将奉太师之命,来请袁公回都议事,不知赵将军何故阻拦?还请将军明示”。

“哼!虎威将军有令!袁氏一门世代忠良,今本初还乡,任何人不得阻拦!如有违者,格杀勿论!”

“这……!”,徐荣见赵云满脸杀气,顿时语塞。

赵云转身冲袁绍一抱拳,说道:“本初公且请上马自去,追兵我自挡之”。

袁绍见赵云从天而降,大喜过望,冲赵云深施一礼,谢道:“多谢赵将军相救之恩,请代袁绍拜谢虎威将军,活命之恩,绍没齿不忘,翌日定当重报!”

“袁公放心,末将一定代为转达。此地不宜久留,请袁公自去”。

“好!袁绍就此别过将军,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袁绍绝处逢生,急忙带颜良、文丑二将上马而去。

赵云领“刀锋营”五千精兵,列阵在前,截住徐荣一军。徐荣眼看着袁绍离去,却丝毫不敢轻动。他在灵寿城外曾亲眼见赵云枪挑“飞燕八骑”,深知自己绝对不是赵云的敌手。无奈之下,只好领兵返回,向董卓据实汇报。

董卓一听让袁绍走脱了,气的拍案而起,大骂徐荣无用。把徐荣吓的唯唯诺诺,连声称罪。董卓大骂一通,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朝中文武知道了这件事,私下里互相议论。

有人说道:“这次这董卓可是吃瘪咯”。

“那是!那虎威将军高云乃是何许人也!?破黄巾!扫黑山!千里诛管亥!所向无敌啊!别人怕那董卓,高普方可不怕他!”

“对!对!对!谅那董卓也不敢与为敌,如若当真惹怒高云,大起前来,恐怕董卓将遭灭顶之灾矣!”

“说的是!诸位恐怕还不知道吧?我听说在高将军征讨黑山军之时,就因一时之怒,差点扫灭了西凉兵呐!把董卓吓的连声讨饶,高将军这才息了雷霆之怒,放了这厮一马啊!”

“竟有此事!?若是高将军真能起兵前来,荡灭董贼,真乃汉室之幸也!”

“是!是!所言极是啊……”。

众官被董卓欺压久了,心里积怨深重,这次总算有人帮他们出了口气,一个个兴高采烈,都对高云倍加称赞,好像高云早就跟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