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窃明 >

第29章

窃明-第29章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开始有一百五十名追随者,黄石的亲兵一致支持他。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他们前途已经和黄石紧密相关,他们没有丝毫的兴
趣去辽西从小兵做起。
  黄石的杀手锏是暗示士兵:此去辽西估计短期很难返回家乡了,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做个异乡鬼。出于这个时代对成为死后游魂的恐
惧,黄石终于凑够了他需要的二百士兵,方震儒和高邦佐很慷慨地给了黄石他们四百五十匹战马。
  虽然很多老部下不打算追随自己,但是黄石还是想给他们留下些东西。什么叫封建军队,明朝的军队就是,无论士兵还是军官,一辈
子跟定一个人,和长官荣辱与共。
  这些士兵既然离开黄石,那么他们在辽西就要重头干起,不会再有人知道他们的功绩,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的长处。
  黄石把自己的铠甲交给随行的铁匠,吩咐将它拆成鳞片,他打算仿效一下后世的勋章,给每个追随自己回广宁平叛的士兵都留下一个
纪念品,这样他们到辽西后也容易“找工作”。
  高邦佐正好来看他,打算再给这个聪明的学生讲讲义理。听说黄石的打算后高知府很惊讶,但也很是喜欢这个主意。
  “黄将军打算给这些鳞片加上什么记号呢?”
  “末将本想刻上‘广宁平叛’四个字,但是恐怕时间来不及了。”黄石打算后天一早就分道扬镳,白天要行军,两个晚上这些铁匠根
本不可能在几百个鳞片上刻字。
  “什么也没有?不好,那谁知道这些甲片的来历?本官倒是有个主意。”高邦佐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每个鳞片钉一个绸条,上面写上
四个字就可以了。
  黄石想了想,这个东西类似绶带:“高大人高见,不过末将希望这个东西比较小,而且鳞片能挂在军服上。”
  高邦佐不知道黄石一手好字,所以他自告奋勇地把写字的活接过去了。
  金求德、赵慢熊、杨致远已经是黄石手下的正式千总了,这次贺宝刀主动带了二十多个人来投奔,黄石决定也给他一个千总。
  虽然千总很多,但是把总也只有四个,而且都是黄石的老亲兵,剩下的一个亲兵是他现任的亲兵队长。
  如果按照正常模式,千总都会自行委任把总。在封建部队里,那些士兵和把总效忠的对象是他们的千总,而千总的效忠对象才是黄石

  高级将领的解决办法是挤占下级两、三成的军官名额,直接任命亲兵去做。最后会形成一个类似家族的集团。随着时间的继续,子子
孙孙彻底扭成一个剪不断、理不清的大麻团。
  黄石很不喜欢这种模式,但眼下他也没有解决办法,所以用部队人少为借口先拖着,看看能不能在扩军前想出什么办法来。
  高邦佐一夜就写好了几百个绶带,黄石仿造后世的经验,亲自给每个追随他杀回广宁的士兵戴上“勋章”。出于注意影响的考虑,他
请方震儒在一旁就坐观礼,这个安排到也还算妥帖,毕竟文臣是不会屈尊给士兵戴上勋章的。
  无可否认的是,这个举动的效果非常好,士兵们都非常感动,纷纷表示要把这个东西带到棺材里去,也给祖宗们看看子孙的功绩。此
外,这个东西的现实意义就是证明他们的价值,以后在其他的将领面前也能有毫不含糊的军功证明。
  出兵毫无疑问是要保密的,几十万广宁百姓跟着一起南下,黄石不信这里面没有后金奸细。不过受勋倒是可以让这些百姓看看,黄石
认为帮助军人建立荣誉感,怎么都是一件功德。
  方震儒和高邦佐在土台最上面正襟危坐,下面的百姓人山人海,逃难以来受到广宁军的保护,他们对这些平素看不上的丘八也大有好
感,这个时代更没有影视娱乐,这么新鲜的东西自然不看白不看
  赵老先生也是围观的百姓之一,他在广宁开了一个私塾,兵乱后携带全家南逃。此时,赵老先生正捻着胡须,眯着眼睛观礼,对站在
身后的两个儿子赞叹说:“黄将军虽是军身,但大义灭亲,智勇双全,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是啊,父亲。看到黄将军的威武气魄,儿子也想投军报国了。”赵家大哥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但在这气氛的感召下,也显得跃跃欲
试。
  只听旁边有人议论说:“黄将军威武之中,竟似还有些文人的儒气。”
  “可惜。”赵老先生捏着长须点点头,也不知道他是可惜儿子体弱,还是可惜黄石不是举人、秀才出身。
  拥挤的人群后,一些姑娘也在看热闹,她们的母亲如同一个个老母鸡,护着这些年轻女孩子们。
  两个身穿墨绿衣衫、湖蓝长裙的女孩子并肩站在一起,明显是一双姐妹花。她们的母亲不时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生怕有苍蝇靠近她的
珍宝。
  左面的一个虽然保持着小家碧玉的腼腆造型,但她竭力拉长已经很细的脖颈,左右晃动着身体,好找个宽大的缝隙看个仔细。
  “妹妹,黄将军长得很挺拔啊。”话音才出,女孩的丫角中间就挨了一记。
  “冰儿!”她的母亲转过半个身子,小声训斥说:“姑娘家,疯魔成这个样子,下次不让你出来了。”
  “娘亲。”左手被唤作冰儿的女孩子甜腻腻地叫了一声,害羞地抱着母亲的手臂,摇头摆尾地撒娇。
  “看你妹妹多文静,你也不知羞。”母亲爱怜地摸摸女儿,严厉的责备用慈祥的语气说出。
  结果就一点儿效果也没有,大女儿马上反驳:“妹妹那是看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又在胡说。”母亲再次轻轻地敲了大女儿一记,女孩子立刻作出夸张的姿态来表示很疼。
  “你这孩子是不中留了,”母亲吓唬起她的大女儿:“一会儿就和你父亲说,随便在路边找个人,把你囫囵嫁了,免得情动了尽给家
里招惹是非。”
  “娘——”大女儿一点儿也不怕,扑到母亲怀里继续撒娇。
  “女儿听说……”右边女孩子的嗓音很好听,清亮有如黄莺,又不失杜鹃的妩媚。
  “黄将军把他未过门的娘子……”
  湿润的红唇既饱满又柔软,两排洁白的贝齿间闪动着细细的舌尖:
  “杀了!”
  听到这煞风景的大实话,姐姐的身体变僵硬了,牙齿在下唇上面无意识地轻轻啮咬着,愣愣地看着身边的妹妹,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了
不肯正视它的小姐姐眼前。
  此时授勋过程已经结束了,赵老先生带着两个儿子,迈着方步走回来,先是对老伴点点头,然后就开心地看着他的一双粉妆玉琢的女
儿,:“冰儿,雪儿,回家喽。”
  ……
  授勋结束后不久,黄石部就脱离广宁军大队出兵:“总算是摆脱枷锁了。”
  落后黄石半个马位的金求德把这话尽收耳中,插话说:“幸好高、方两位大人不是东林党,不然我们是休想出兵。”
  “噢,求德对朝中各党也有研究么?”黄石现在心情不错,就打趣说:“那求德兄弟是哪党的?”
  金求德摇摇头:“属下是法家的信徒,不信儒。”
  看来枭雄个个都是法家啊,黄石面朝前方高声朗诵:“胸怀王者之心,手持霸者之刃,宰割天下,伏尸百万,杀人盈野,血流漂橹。

  “正是如此,大人说得好!”
  黄石现在缺兵少粮,但金求德很清楚,黄石对大明和后金的忠诚都很可疑,他抛弃唾手可得的富贵,还不惜踏上艰苦的征途。弃小而
不,必有大图,看起来像是个肯祸乱天下的主,金求德总算找到了。
  天启正月二十七日,黄石再次来到了广宁附近,根据从周围百姓那里得来的消息。他们知道后金大军已经在前日占领了广宁,恢复了
城内治安并张贴布告,号召藏秘在附近山中的百姓回家。
  虽然后金成为了这片领土的主人,但是实际上还没有建立巩固的统治。各地的大批溃兵纷纷占山为王,成为大股土匪,各地的村落也
统统结寨自保。现在后金军还集结在广宁城中,并没有分散开对付遍布广宁周边的土匪。
  所以黄石这一小队明军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地方的土匪不敢招惹二百骑兵,而各村落就算投降后金,也没有能力出来攻击这样的队伍
。辽东没有逃亡的地主、豪强甚至会送来一些酒食,希望黄石不要去他们的土地上捣乱。
  眼前最大的问题是马匹问题,以前明军牢牢控制周围的土地,无论到达哪里马匹都可以从地方兵站得到草料。但是眼下黄石他们根本
不敢靠近堡垒、大道。所以马匹只能吃青草,两天下来马儿就都变得无精打采。
  黄石的计划是趁着后金大军还在广宁的时候,取道三岔河,搜集些渔船直奔旅顺。如果不行,就昼伏夜出,趁着海州空虚绕过它,走
陆路去辽东半岛。由于需要时时堤防后金哨探,更缺乏补给和侦查,行军速度越来越慢,还经常要绕道。
  天启二年二月初一,黄石从宿营地出来的时候,看见金求德已经等在门口了,“属下无能,昨夜又有八名士兵离开。”
  “丢马了么?”
  “没有,属下派驻大批人手防备。”
  几天来,黄石的部下逃走不少,算上这八个,黄石的部队只有百五十三人了,马匹因为只有青草吃,也已经死了快一百匹。幸好到了
傍晚,黄石一行已经溜到了赵慢熊的老家附近,也就是柳河卫旁边的山地,过了这里就是三岔河了。
  “大人,前面就是柳河卫了,您有什么打算。”赵慢熊问道。
  “柳河卫啊,听说全卫投降建奴了,是么?”
  “附近的樵夫都是这么说的。”
  “嗯。”黄石点点头:“慢熊你熟悉附近的地形,安排他们宿营。我带些亲兵去村里。”
  “大人一路小心。”(第四节完)
  《窃明》 莫道天涯无知己 第五节
  (笔者按:放慢更新速度是为了好好填充稿子,希望能把人物描写的丰满一些,草稿确实是太粗糙了。今天看到诸君投了这么多票,
笔者很感激,今天就多更新一节来报答。放慢速度一事,还请大家理解,毕竟大家看书,也是为了看人物,对吧?)
  把马在柳河外拴好,黄石留下几个人看守,带了三个亲兵就摸黑到了老张家。
  敲开门以后,老张和他婆娘惊得差点喊叫出声,连忙把他们迎了进来。看到黄石还是一身明军打扮,老张更是一个劲地埋怨他。黄石
这才知道后金列出的悬赏中,自己竟然也榜上有名,而且是惊人的一千两,人头也能值五百两。
  老张的婆娘用狐疑的眼光看着黄石的亲兵们,黄石介绍了一下:“这是我忠心耿耿的三个部下,他们跟着我受了不少苦。”
  黄石在广宁的事迹早就传开了,据老张说后金方面是暴跳如雷,他头上立刻就有了悬赏。柳河卫也因此闹得鸡飞狗跳,直到几天后确
认黄石和广宁知府他们一起跑了才作罢。
  老张的婆娘热了菜汤送上来:“小黄你怎么还敢回来啊。”
  “快吃,吃完赶快走。”说话的张有弟态度一点儿也不友好,看向黄石的眼神全是责备:“让别人知道你来了,我们全家都完了。”
  “张叔,看见你们安好我也就算是了了一桩心事,不过我还是想问一下,你们愿不愿意去旅顺?”
  “旅顺?不去,不去!”不等老张说话,张有弟就怒气冲冲地接口:“我女人怀孕了,走不了,我爹妈岁数大,更走不了。所以全家
都走不了,不然留下的人就活不了。”
  张有弟说这话的时候,老张也无声地默认了他大儿子的话,接着指着一个陌生的女人给黄石介绍。这是他二儿子又弟新娶的媳妇,她
的父亲也刚刚被后金委任为村长,就算张家全家都跑了,亲家也要倒霉。
  黄石的目光扫过张又弟和张再弟两个人,他们本来和黄石很是亲近,但是现在也都避开了黄石的视线,看来是缘尽于此了。
  黄石掏出一个包裹,里面有一百两银子,这是他仅剩的一点儿财产了。交给老张后黄石就坐下开始喝菜汤,一路风餐露宿他几乎没有
吃过热食,胸腹间顿时暖洋洋的,四肢的寒气也一下子驱散了。
  “张婶,麻烦再拿两个碗来。”
  不等老张婆娘说话,张再弟就跑去拿来了几个碗,黄石把大海碗的菜汤分三份,递给三个亲兵,他们谢了一声就也大口喝起来。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老张的婆娘收下银子,赶快让两个儿媳再去烧水,一会儿又递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滚烫的食物让黄石和亲兵们狼吞虎咽起来,张有弟再次促他快走,却被母亲狠狠骂了一番。
  “莫要走了反贼黄石!”
  “莫要放跑了反贼黄石!”
  还没有吃完这顿饭,门口就响起了一片呐喊声,老张一家和黄石的几个亲兵都勃然变色。窗户外面也一下子亮起了一片火光。
  喊声才响起老张就跳了过来,窜到门口沿着缝隙往外张望。
  黄石苦笑起来,放下筷子对着老张说:“对不起,张叔,看来我给你们惹祸了。”
  老张听到黄石的话后狠狠地吐了一口痰,骂道:“现在说这个有屁用?再弟,去把刀给你老爷拿过来。”
  张再弟应了一声就要往后面跑。但是黄石一把扯住了他:“小弟不用了。”
  来到这个世界,黄石自问没有什么人自己下不去手,但老张一家是他不能牺牲的。“张叔,把我捆起来,你可以算是首告的。”
  “胡说。”老张脖子上的青筋都跳了起来。
  黄石满怀歉意地看着老张:“张叔一家老小,根本不可能逃走。”
  老张愣了一下,突然大吼:“那也不行,再弟,快去拿刀。”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无非就是让老张立刻把人交出来。张再弟把刀拿来以后,黄石看见张有第也摸起了一条棍子,还冷冷地看着黄
石:“你要是杀不出去,我们全家就算是白死了。几年前也算是白救你一次,以后逢年过节,记得给我们全家上……”
  “呸,少说不吉利的话,保着你母亲、弟弟出去。”老张又吐了口痰,对儿子说话的时候,他一直看着黄石的眼睛,里面全是恳求的
神色。
  黄石难过地撇过脸,把腰刀猛地抽了出来,咬着牙根说:“张叔放心,我有命在,就不会让他们吃苦。”
  他的三个亲兵早就捉刀在手,见状齐声低喝一声就要上前开门。就在此时,黄石听见背后的老张婆娘说话了:“是我让老二的媳妇去
报信的。”
  一句话让张家父子的家伙都无力地垂了下来,黄石也不回头,只是干笑着把刀又慢慢插回到鞘中。只有三个亲兵掉过头,冲着她怒目
而视。
  老张回头看了他婆娘一眼,一言不发地丢下刀,一屁股坐到地上,张有弟也慢慢地蹲下,扫了黄石两眼后就抱起了脑袋。
  “娘。”张再弟叫了一声也就没了声音。
  老二张又弟躲在母亲背后,一句话也不说,耷拉着脑袋,看到黄石止住亲兵后,似乎长出了一口气。
  黄石心中怒不可遏,这小子下聘的彩礼、成亲的仪资都是他给的。但他不动声色,干笑了两声走过去推开窗:“诸位乡亲,你们都认
得我黄石,现在我是反贼了。嘿嘿,让你们领头的出来说两句话吧。”
  领头的是村长,也就是老张的亲家,他的女儿站在他的旁边。村长神气活现地告诉黄石不要负隅顽抗了,他肯定跑不掉了,再说为了
张家,也为了这些多年来的街坊邻居,还是立刻出来投降为好。
  “听说活着的黄石可以多拿五百两银子,我可以投降,不过想拿这钱有两个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