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231章

明朝大丈夫-第231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对多尔衮的不信任,皇太极才决定一旦盛京守不住就往长白山退却,而不是往朝鲜退却跟多尔衮合兵。皇太极担心自己退入朝鲜,多尔衮趁他立足未稳之时直接给他来个兵变。

虽然退回长白山会大损皇太极的威望,不过只要皇太极能站稳脚跟,就可以腾出手对付那些叛贼,然后就能看清多尔衮的真实用意。

朝鲜汉城王宫,多尔衰一脸疲惫地看着阿济格和多铎。

“十四哥,不行就杀了李棕,十四哥自己称王好了。”多铎说道。

多尔衮轻轻摇了摇头:“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我若称王,朝鲜必然大变,眼下大清的局势如此艰难,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要我说皇太极就该把皇位让给你,大清被他搞成这样,他有什么资格继续做大清的皇帝?”多铎r恨地说道。

多尔衮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以为大清的皇帝是什么好差事么?我不当皇帝可能还能多活几年,我要当了皇帝,只怕死的更快。”

“那怎么会,凭十四哥的能力,要不了几年就能重新恢复大清的生气。”多铎不解道。

“要不了几年?你以为李景会给你几年时间?”多尔衮摇头道 叹了口气,多尔衮接道:“不要痴心妄想了,别说几年的时间,我估计再有几个月,咱们大清恐怕就要亡了。”

“不会吧,咱们大清还有十余万兵马,不至于连几个月都挡不住吧?”多铎不信道。

“十余万人马?豪格带着正蓝旗整旗人马外加家奴兵差不多有三万人攻打广宁,从出兵到全军覆没,前后连半个月都不到。东京现在被围,看架势也撑不了几天了,东京有多少守军,照明军这个攻击速度,咱们大清要是还能撑几个月就算烧高香了。

别说皇太极不会把皇位让给我,就算让给我,我能接这个皇位么?我接了皇位,李景对付完皇太极,马上就会对付我,你以为咱们在朝鲜李景就会放过咱们?

你知不知道朝鲜那些王公亲贵为什么都不见了?你以为他们会飞还是会遁地术?我告诉你,他们是被李景的人救走了。李景早就知道咱们要攻打朝鲜,但是他偏偏顺着咱们的心意,你以为他傻么?

他让咱们攻打朝鲜,不光是为了分散咱们的兵力,为他攻打咱们大清做准备,同时也为他对朝鲜用兵做女子了铺垫。

别看咱们现在控制了李棕,只要李景掌握了那些王公贵族,我们行事就得谨慎。

李棕现在咱们非但不能杀,还得保护好他,李棕不死,咱们还能通过李棕控制朝鲜,李棕要是死了,朝鲜就得听李景的了。”

“他妈的,这个李景行事好生厉害,料事居然如此之远。”多铎恨恨地骂了一声。

多尔衮闻听轻叹了口气道:“他若不厉害,焉能蛰伏十年?然后趁咱们攻打南朝京a之地之时隐蔽进京,最后一举夺权。此人心t坚忍,料事深远,更兼擅于把握机会,所谓不鸣则己,一鸣惊人,说的就是李景这样的人。

南朝有李景这样的人,咱们大清事先竟不知道,等咱们知道之时,李景大势己成,别说咱们奈何不了他,便是南朝的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因此等李景发难之时,南朝皇帝也只能俯首听命。”

“难道咱们大清就无人能够跟他抗衡么。”多铎问道。

多尔衮摇了摇头:“若从政治手腕或者智谋来看,皇兄不会输于李景,甚至还有过之,从军事能力来看,李景指挥作战似乎没看到他使用过什么谋略,完全是以稳取胜。

但是这个稳是最可怕的,因为他的稳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没有用,也就是说只要他自己不犯错,我们跟他耍阴谋完全没有用处。

另外你再看看他使用的将领,大抵上都非常沉稳,曹文诏倒是喜欢使用阴谋诡计,但那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消灭我们的部队,要他轻敌冒进,那是想也别想。

因此,我们跟李景的差距不是政治手腕比不过他,也不是智谋比不过他,更不是指挥能力比不过他,而是他的军事实力太强。偏偏这个差距我们完全弥补不了,我至今也想不明白李景的部队使用的武器是怎么造出来的。”

“我听说徐光启和孙元化这些精于铸造枪炮的人都在李景的手下做事,这些武器会不会是他们鼓捣出来的。”多铎疑惑道。

多尔衮摇摇头:“不是,在徐光启和孙元化未投李景之前,他的部队己经开始使用这些武器了。皇兄和我都曾派人到平阳府打探过,李景刚到平阳府时,手中只有几千人马,他趁流寇在山西作乱时,赶跑流寇占据了平阳府,此后军事实力才壮大起来。

而且在平阳府有专门制造武器的军工厂,不过军工厂防卫森严,不是厂里的人根本进不去,我们的探子试探了多次,有两次还险些被人射杀。

另外,探子还打探到李景刚到平阳府的时候,使用的武器都是从别处运来的,也就是说李景在别处还有军工厂,但是这个军工厂在哪里却没打探出来,只听说在河南某处山里,而且李景和他最早的那些部下曾在山里住了许多年。”

多铎和阿济格闻听沉默良久,两人都知道皇太极和多尔衮派细作到平阳府绝不是为了打探李景的底细,而是为了探知李景的部队使用的武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多铎没有跟李景的部队打过仗,还没领教过济世军的厉害,而阿济格却在李景手里吃过两次大亏,深知那样的武器绝非人力可挡,要打败明军,必须拥有威力与之相当的武器。

皇太极和多尔衮正是在听了阿济格和败退回来的士兵讲述之后,才想到要派人到平阳府去刺探济世军武器的秘密。

可惜,李景早就下过严令,不得将武器的制作方法外传,对军工厂更是进行了封闭性管理,外人根本无法进入。

因此,皇太极和多尔衮费时经年,终究没能探到济世军武器的制作技艺。

想了想,阿济格问道:“十四弟,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难道一直呆在朝鲜,眼看着咱们大清灭亡。”

多尔衮苦笑道:“我倒是想就这么在朝鲜呆着,可李景也得同意才行。我跟你们说实话吧,朝鲜咱们待不了多久的。”

“那怎么办?既然呆不了多久,那我们得早作打算啊!”多铎急道。

多尔衮笑了笑:“你们以为我从朝鲜强征了那么多的粮食物资是为什么?就是为日后做打算。

皇兄现在可能在猜忌我为什么不回师救援,猜忌我来朝鲜这么久为什么一点物资没送回去。

其实我不是不想回师救援,也不是不想给他运送物资,可是咱们回去又能如何?能挡得住明军么?现在咱们己经不能再去想如何击退明军,而是要想好退路。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皇兄现在也在想退路了。那么我们的退路会是哪里呢?依我看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长白山。只有在长白山那种地方,我们才能利用地形挡住明军。

可是长白上能挡得住明军,对我们来说同样也是绝地,因为长白山不可能养活我们这么多人。我如果不把粮食等物资准备好,恐怕我们都过不去今年的冬天。”

阿济格和多铎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

阿济格和多尔衮还有多铎三人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其中阿济格年纪最长,但是阿济格和多铎一向唯多尔衮之命是从,盖因多尔衮虑事周全,阿济格和多铎自知远远不及。

此时听了多尔衰所言,两兄弟才知多尔衰深谋远虑竟然至此。

顿了顿,多尔衮接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既然我不打算待在朝鲜,那为何还如此看重李棕?”

不待两人回答,多尔衮笑了笑接道:“在明军没有攻破盛京,皇兄没有退兵以前,朝鲜就是咱们的,甚至在明军没有完全平定辽东以前,朝鲜也还是咱们的,虽然朝鲜土地贫痔,可毕竟产粮产棉花,这些都是咱们大清所需要的,因此在明军没平定辽东以前,我是不会放弃朝鲜的,现在咱们必须控制住李棕,同时保护好他。”

说完,多尔衮抬眼看向窗外,沉默了一会儿方道:“我的打算是好的,就是不知李景以后会如何布局。十二哥,为防万一,此次我们征缴的粮食物资要马上转运。你率兵把物资运往合关(长白山与朝鲜交界处),在合关找处隐秘地地方将物资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十四弟放心,我知道怎么做。”阿济格道。

多尔衮看了看阿济格道:“囤积物资的地点必须隐秘,十二哥你杀伐太狠,若是用朝鲜人护送物资,这些民夫事后必定被你屠戮殆尽,现在乃非常时期,我们不可对朝鲜人太狠,因此运送物资时不要用朝鲜人。”

2楼2014…05…08 17:02 |

第432章 留得青山在

尤其你用人不疑,让曹文诏全权负责东征事宜,这一点更比我强得多。

当年我若是能像你这样信任孙承宗孙先生,不去听朝中那些人的谗言,辽东战场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李景轻轻拍了拍朱由检的手道:“皇上不要自责了,一切都过去了,辽东很快就会重归大明。”

朱由检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李景笑了笑,转身将信封好,然后命小九派人快马送至辽东前线。

辽东,明军东征军主帅营帐。

曹文诏端坐在帐中默默看着李景送来的密信。

“曹叔叔,大帅信里有什么指示么?”一旁李定国等曹文诏看完书信后问道。

曹文诏看着李定国笑了笑。

李定国比以前更精明了,可能是上次因为出征事宜跟曹文诏说话有些不当,李定国现在没人的时候总是称呼曹文诏为叔叔,只在有人的时候才称督帅。

换做别人,曹文诏自然不在乎对自己的称呼,但是李定国不同,李定国是李景重点培养的对象,以后很可能会是明军的统帅。

李定国叫自己叔叔透着亲近,叫督帅则显得生分,其中蕴藏的含义大不相同。

将信递给李定国,曹文诏笑道:“定国,你也看一看,然后帮叔叔分析分析。”

李定国笑笑:“叔叔又取笑侄儿,侄儿哪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

曹文诏摆摆手笑道:“你就不用谦逊了,你要没这个能力,为叔也不会叫你帮着参详。”

李定国轻笑一声,接过书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定国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找出地图认真查看起来。

看了李定国的举动,曹文诏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定国看完地图,冲曹文诏抱了抱拳道:“曹叔叔,以小侄儿看来,大帅的判断是正确的,多尔衮部转运物资,必是为日后进入长白山做准备。”

曹文诏轻轻点了点头,随即笑道:“定国,你父帅在军事方面的判断何时出过错误?反正我认识你父帅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他在军事判断方面出过错误。

我让你帮我分析,不是让你分析你父帅的判断对错,而是让你帮我参详咱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完成你父帅的战役部署。”

顿了顿,曹文诏忽然叹了口气道:“大帅既己看出清军的目的,按说自己便可进行战役部署,可是他信中只字不提接下来让咱们如何作战,而是让我全权做主。

这份信任,这份尊重,古来统帅有几人能做到?曹某人心中实是感佩莫名。因此这一仗咱们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的,如此才能不辜负大帅的信任。

定国,为叔身负重任,不敢有一丝轻忽,你行事果决,为叔这才征求你的意见,并非因为你是大帅的义子才抬举你。”

李定国闻言默默点了点头,随即沉吟道:“曹叔叔,要不把柱子叔叔叫来大家一起商议商议?柱子叔叔做事沉稳,有他帮着参详,咱们用起兵来把握就更大一些。”

曹文诏摇摇头笑道:“你柱子叔叔做事沉稳我是知道的,在我心里,你父帅手下这么多大将,我真正佩服的就两个人,一个是高奇,一个就是你柱子叔叔。这两人别看平时没什么锋芒,打仗时鲜少看到他们出什么奇谋,也很少见到他们打过令人惊叹之战。但是这才是他们最可贵之处,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跟他俩相比你曹叔叔其实己经落入下乘。

不过你刚才说让你柱子叔叔帮着参详,说明你还没明白你父帅让你柱子叔叔来辽东的真正用意。”

见李定国有些不解,曹文诏笑着接道:“其实,以你柱子叔叔的能力和资历,便是做辽东的主帅也没什么问题,看你父帅偏偏让他做我的副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因为你柱子叔叔不光是京城的卫戍大都督,还是你父帅部下当中资历最老的,他不到十八岁就跟着你父帅上了山,在济世军当中,他的威望不次于你高叔叔和马叔叔。

你父帅让他来辽东是帮我镇场子的,不是让他建什么功立什么业,而且作为卫戍部队的统帅,他也不适合功劳太高。”

“这是为何?”李定国奇道。

曹文诏笑了笑:“以你柱子叔叔的资历,要是打了我这么多仗,立下这么多功劳的话,你说军中还有何人能跟他相提并论,还有何人能跟他抗衡?那样的话,就算你父帅跟他关系再亲近,也不敢把卫戍京城的重任交给他。倒不是你父帅担心柱子会背叛他,而是你父帅要为以后的接班人考虑。有这么个人在,谁坐你父帅的位置都得胆战心惊。”

李定国闻听默默点了点头。

曹文诏笑着接道:“卫戍京城的人不需要有多大的功劳,只需有资历,有威望能镇得住场子就行,最重要的是忠心。”

李定国接道:“所以我父帅才任命您做东征主帅,让柱子叔叔给您做副手。”

曹文诏笑着点了点头:“我跟你父帅虽然相识相知,可我毕竟是半路才跟着你父帅,不比你高奇叔叔,柱子叔叔,还有陈大虎和刘二愣这些人当初就跟着你父帅,因此,即使我的功劳再大,论资历也比不过他们。说句难听一点的话,我虽然年纪比他们大,可在他们眼里我却是小字辈。”

李定国笑笑:“曹叔叔过谦了,高叔叔他们绝不会小觑曹叔叔的。”

曹文诏笑着摆摆手:“扯远了,我跟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你柱子叔叔是绝不会参与咱们的决断的。

他若不能领会你父帅的心思,他也做不到现在这个位置。他很清楚,如果他可以决断的话,你父帅就不会让他做我的副手,而是任命他为主帅。”

李定国沉吟了一会儿,忽然深施一礼:“多谢曹叔叔指点,侄儿受教了。”

曹文诏微笑着看着李定国,赞许道:“孺子可教,不枉我跟你说这一番话。”

犹豫了一下,李定国忽道:“曹叔叔,现今咱们大明对外作战都是由你指挥,你难道就不担心功劳过大引起别人不满么?”

曹文诏闻言大笑道:“你忘了我以前跟你说的话?大明以后的战事还有很多,漠北,漠西,亦力把里,倭国,缅甸等国你父帅肯定会在他有生之年全部解决,这些仗难道都由我一个人去打?累死我也打不过来啊!那时就是你高叔叔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定国,你不光要学你父帅如何用兵,还得学你父帅如何识人用人。你父帅的识人用人之道可比他用兵更了不起。

你比如说我吧,我善用骑兵,所以你父帅就把对付蒙古和东虏的重任交给我。洪承畴和卢象升善用步兵,以后远征漠西或者亦力把里这些地方就会交给他们。你高叔叔用兵稳健,南疆缅甸等国必是由他收复。

定国,你父帅最大的本事不是用兵打仗,而是用人之道。不然的话,你以为单凭他一个人能做得了这么多事?”

说到这里,曹文诏忽然轻轻叹了口气:“不过大明现在诸事繁杂,事事都要你父帅拿主意,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可不是个事儿,月前两位先生去世,你父帅病了近一个月,要是你父帅身体好,又怎会病了这么久才好?

所以啊,为了你父帅的身体着想,许多事情咱们必须帮他担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