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岳父封爵,我手里便多出一个人选出来,虽然他身体不好,不过他忙碌了大半生,突然闲下来肯定一时半会儿无法适应,让他来担任贵族学校的祭酒,既有事情可做,又不怎么劳累,于是我便劝说我岳父出来做这件事。
只是我岳父的声望虽然足够,可是他是商人出身,学问却是不够,担任学校的祭酒也难以服众。
这时我便想到了衡臣,衡臣虽然没到退休年龄,可是这两年的身体却不大好。在我的劝说下,衡臣同意退休,然后我请皇上给衡臣也赐了爵位。衡臣无论是声望还是学问都没问题,让他出任贵族学校的祭酒,旁人自无疑议。”
黄道周闻言叹道:“原来如此!因为周大人致仕,大人可是受到很多人的猜疑!”
李景摆摆手笑道:“我这一生受到的猜疑还少么?不过我可以受别人猜疑,却不能让你们猜疑,不然大家如何齐心协力中兴大明,强***明?”
高奇笑道:“我们跟了大帅这么多年,大帅是什么人我们都是再清楚不过了,便是黄大人,经过这么多年,想必也对大帅十分了解,我们怎会猜疑大帅?”
众人闻言均连连点头,齐声附和。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
转头看了看方程,李景摇头叹道:“无解,你如今进了内阁,担子更重了。你一直觉得自己出身低,所以做起事来你比谁都努力,这些年只要是‘交’办给你的事情你都亲力亲为。我记得你比我只大一岁吧?可是你的白头发却比我多多了,你要注意休息啊!”
方程闻言起身拱手道:“大帅将学生简拔于微末之中,屡屡委以重任,学生万死不足以报大帅之恩。可是学生知道大帅从不求学生的回报,学生没有他法,只能拼了命地做好大帅‘交’办的事情,以回报大帅的知遇之恩。”
李景点头叹道:“我知道的,你做的一切我都心里有数儿!不过你如今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作为阁臣宰辅,你要学会把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咱们的年纪都不小了,要多培养年轻人。
三国演义看过吧?蜀国本来人才济济,更有诸葛武侯这样的大才,可是为何蜀国却最先被魏国所灭?我觉得主要原因就在诸葛武侯身上。”
见众人一脸不解之‘色’,李景叹道:“你们是不是认为我在胡说八道,诸葛武侯为蜀国鞠躬尽瘁,蜀国被灭怎么能怪罪到诸葛武侯的头上?
我问你们,诸葛武侯什么事都亲力亲为,那下属干什么?下属什么都不干,如何成长?所以说诸葛武侯事事亲力亲为,其实是压制了蜀国的人才成长。因此诸葛武侯过世以后,没人有能力接他的班儿,也没人能抵抗魏国,最终被魏国所灭。”
众人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李景看着方程接道:“我跟你说这个就是想告诉你,你什么事情都自己干,也会压制下属的成长,等你老了干不动了,谁来接你的班儿?”
方程忙道:“学生如何敢与诸葛武侯相比?而且大明人才济济,怎会后继无人?”
李景摇摇头:“无解,道理是一样的,你什么事情都自己做,那些人才就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而工部负责的事情更需要实际锻炼,要是总得不到锻炼,就算是人才,最终也会变成庸才。”
轻轻拍了拍方程的手,李景叹道:“无解,咱们年纪都不小了,有些事就不要亲力亲为了,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咱们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行了。”
“是!大帅。”方程忙道。
李景笑了笑接道:“对了,赵双喜‘挺’好的吧,我可有些年没见过他了。”
方程忙道:“‘挺’好的,双喜常跟我念叨大帅的好,说当年要不是大帅,他们一家早就饿死了。去年过年的时候双喜本来想进京看望大帅来着,不过初阳(孙元化)先生要测试新研制的火炮,双喜便留在了军工厂主持这件事。”
李景点点头叹道:“双喜从天启六年的时候就跟着我,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做事从不懈怠,大明的军工制造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双喜居功甚伟。你下次见到双喜,替我给他带个话,就说这些年辛苦他了,要他注意休息。
另外,你把我刚才说的话跟他说一下,再告诉他,军工技术乃是国之大事,切记不可满足于现状,一定要鼓励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多进行创新,只有这样,咱们大明的武器才能永远领先他国。”
“大帅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方程忙道。
李景点点头,转头看向高奇道:“高兄弟,现在我说说兵部的事情。”
高奇闻言急忙正襟危坐。
李景摆摆手笑道:“咱们快二十年的老兄弟了,你这么严肃干嘛?”
高奇笑了笑,不过坐姿却是未变。
李景见了不由摇了摇头,然后说道:“高兄弟,你知道我入主中枢以来,一直把持着军权,为了不令他人染指军权,我甚至还兼着兵部尚书之职。
现在国家已经稳定了,我已经没必要再握着军权不放了。这次任命你为兵部尚书,就是准备放权。”
高奇闻言心中不由巨震。
当日高奇接到李景任命他为兵部尚书的时候,就隐隐猜出李景准备放权,只是李景没有亲口承认之前,高奇如何敢出言询问?
现在李景亲口说出放权的话,高奇怎敢应承,急忙起身道:“大帅,这些年大明的军队在您的指挥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现在大明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收复,这个时候您怎能放权?兄弟也万万不敢接这个权力。”
李景抬手虚按了按:“高兄弟,你坐下听我慢慢跟你说。”
待高奇重新坐下,李景笑着说道:“高兄弟,还记得咱们当初认识的时候么?”
高奇闻言轻叹一声:“怎么能忘呢?当年,我和孙大哥等一干兄弟都是大哥的俘虏,大哥不但没有杀我们,反而给了我们一笔钱。嘿嘿,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兄弟就决定这辈子就跟大哥干了。”
李景笑道:“我当初可是答应你给你一千亩良田来着,可惜过了近二十年,这话也没兑现。”
高奇笑道:“兄弟跟大帅这些年,大帅给兄弟的赏赐何止十个千亩良田?不说大帅的赏赐,便是夫人每年给我那婆娘的赏赐,便够兄弟一家吃一年的。”
李景笑着摆摆手:“跑题了,越说越远了。”
轻轻叹了口气,李景接道:“当年,咱们只有百十来号兄弟,直到占据红山岭后,才慢慢开始壮大起来。后来流寇开始闹‘乱’,咱们借机占了平阳府。那时你们都劝我趁机起事推翻大明,让我来当皇帝。我当时怎么说来着?我说我绝不会当皇帝,我的愿望就是平定大明的外患,然后竭尽所能让大明重新强盛起来。”
“是!大哥当年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如今大哥早就实现了当初制定的目标。”高奇叹道。
李景摇摇头:“你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其实很多目标根本没有实现。”
“怎么会呢?大明如今国力之强,军力之强均远过前朝,大哥怎么说还没实现当初制定的目标呢?”高奇疑‘惑’道。
李景笑了笑:“要想让大明强盛,并且一直保持下去,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否则,眼前的强盛不过是昙‘花’一现,要不了多少年,就会重蹈覆辙。
其实你们应该看出来,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制定新的制度。
但是如果军队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的话,那其余那些制度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明军队的权力完全集中在大都督府,如果大都督有不臣之心,那么他于旦夕之间便可改朝换代。现在这个大都督是我来做,我可以保证自己绝不会做出危害大明的事情,可是下一任呢?还有下下一任呢?我不能保证大都督能否永远对大明忠诚。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事情,我要在任上就把军权分散开来,令大都督不能一家独大,不致出现兵变的事情发生。”……50581+dsuaahhh+25717754……>;
第七百二十三章 最后的战略
抬眼扫了众人一眼,李景接道:“拿下暹罗以后,则西南地区和满剌加就连成了一片,如果有外敌入侵满剌加,那么我们便可以调遣陆军通过暹罗地区对满剌加进行增援,还可以跨过满剌加海峡对巴达维亚,马来群岛等地进行增援。。 更新好快。
所以,暹罗我们必须拿下,我们不需要暹罗对大明称臣,我们要的是把暹罗纳入大明的版图。”
高奇等人闻言重重点了点头。
李景接道:“但是暹罗可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拿下的,如果单靠西南军的部队,我估计没有三五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可能将之全部占领的。”
高奇点点头:“暹罗的面积虽然跟缅甸差不多,但是南北纵深比缅甸要长的多,单靠西南军,这一仗必定旷日持久,我怕三五年也未必能将之拿下。”
“关键是补给,我们打缅甸和安南等地为什么耗费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我们的补给跟不上。唉,打这一仗用时三年,可是补给‘花’费的时间就占了一半。”李景道。
高奇叹道:“要不是缅甸盛产粮食,我军占领缅甸的产粮区以后,在当地解决了部队所需的军粮,这一仗还不知要打多久。”
李景点点头:“所以打暹罗不能单靠西南军,要跟满剌加方面军协同作战,张楚的西路军自西向暹罗发起攻击,秦良‘玉’的东路军自东向暹罗发起攻击,满剌加方面军自南向暹罗发起攻击,咱们给他来个滚打包收,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将暹罗拿下。”
高奇笑道:“上次打缅甸和安南,郑芝龙的第二舰队直到最后阶段才发挥作用,为此老郑可没少跟我抱怨,说我瞧不起海军,这次就满足他的要求,让他打主力。”
李景笑着摇摇头:“郑芝龙这两年一直在满剌加驻守,看到你们一个个四处征战,到处攻城略地,他这是心里着急了。行,这次就让他亲自带兵攻打暹罗南部地区。
不过有一样,这次对暹罗作战,物资补给要从海路运输,让他别顾着自己打仗,还得保证张楚和秦良‘玉’两部的后勤补给。”
高奇笑着点头。
过了一会儿,高奇接道:“大帅,现在西南战区我军的兵力已达十五万人,再加上满剌加战区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这么多军队,如果从满剌加进行物资补给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满剌加的贸易。我的意思是在缅甸南部和安南的南部各建一个物资补给点,这样东西两路大军补给起来就方便了。”
李景闻言沉‘吟’道:“你说的有理,要是从满剌加进行物资补给的话,那满剌加港就不用干别的了,是应该再建几个物资补给点。”
说着李景起身从身后的柜子里取出一副地图,返身铺在桌上,端详了一会儿,李景在地图上的一个位置点了点道:“高兄弟你看,这个地方叫大衮(今仰光),虽然是一座小城,但是有数条大河从这里经过入海,水运十分便利,咱们的舰船溯河而上便可抵达,然后沿着河流将物资运往各个地区。而且这里本来就是一座小城,我们只需稍加修缮便可将这里改为西路军的物资补给点。”
高奇闻言赞道:“大帅,您的记‘性’真是了得,这样一座小城的地形,你居然还能记得这么清楚。”
李景笑道:“高兄弟过奖了,缅甸的资料还是你派人送给我的,当时我准备在缅甸选一个地方建一座省城,因此曾经仔细研究过这里的地形。”
高奇惊讶道:“大帅不会是准备把布政使司衙‘门’建在这里吧?”
李景笑了笑:“有这个想法,不过这里位置有些偏南,因此我一直犹豫不决。”
这时方程忽然接口说道:“大帅,如果这里确实水运便利,那依学生之见,把布政使司衙‘门’建在这里非常合适。”
“哦?你赞同把布政使司衙‘门’建在这里?”李景疑‘惑’道。
方程笑道:“大帅,您之所以犹豫要不要把布政使司衙‘门’建在这里,无非是顾虑这里的位置有些偏,怕布政使司的政令传达不便,但是大帅有没有想过,把布政使司建在这里,接受朝廷的命令可比别处方便的多。两者相比,显然朝廷的政令更加重要。
另外,如果同样是建新城的话,这里的地形显然更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要不了多少年,这里就能达到中等府城的规模。就像天津卫,这才几年光景就扩容了两次,已然达到府城的标准。天津卫为何发展的这么快?无他,皆因水运便利,各地的商贾来这里做生意要比别处方便省钱。”
这时袁枢接口说道:“另外,治理地方不在于行省,而在府县,只要我们不朝令夕改,那布政使司衙‘门’向地方传达政令晚几日并无多大影响。”
李景闻言笑道:“既然你们都认为把布政使司衙‘门’建在大衮比较合适,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正好趁在大衮建物资补给点,把城市的框架给拉起来。无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方程忙道:“大帅放心,我马上派人到大衮勘察地形,让他们尽快把图纸绘制出来。”
李景摆摆手:“不必回来请示了,这一来一回得大半年,咱们没那么多时间可以拖延,你告诉下面的人,我相信他们定然能把这座城市设计好。”
方程忙道:“学生定然安排‘精’干之人,绝不辜负大帅的信任。”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
想了想,李景说道:“这些人此去缅甸,恐怕要数年以后才能返京,你告诉他们,这几年给他们发双俸,要是干的好,我还有奖励。”
方程忙道:“学生代部属先行谢过大帅。”
李景摆摆手,将目光转回地图上接道:“光在缅甸建立补给点还不够,安南也要建补给点。”
在地图上点了两下,李景道:“这里,还有这里各建一处补给点。”
高奇看着李景所指的位置,轻轻点了点头:“东关县(今越南河内)和大衮的地形比较类似,都是水系通畅,而且这里临近广西,在这里建补给点确实非常合适。”
李景笑了笑:“而且这里曾是安南国的都城,不需要我们再建什么设施,直接就可以使用,省了我们许多麻烦。”
众人闻言都是连连点头。
说实在话,现在大家最头疼的就是在这些刚占领的地方建城了,不是怕‘花’钱,在占领区建城,根本就用不着大明掏腰包,有的是俘虏当免费的劳工,关键是每建一座城,就要派驻一批官员。
虽然大明这些年培养了不少官员,可是这次占领的地方面积实在太大,培养的那点官员远远不够分配,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占领区都是军管,包括安南国的前都城东关县,就是秦良‘玉’在这里坐镇。
对大家的心思李景自然明白,其实他也在为官员不够而头疼。
李景在安南选的第二个补给点是占城,占城以前是占城国的国都,同样不需要再建什么设施。
李景之所以在安南建两处补给点,主要是因为安南的地形南北狭长,明军的战线拉得太远,如果只有一处补给点,补给起来太过困难。
最后,李景在满剌加海峡东端的淡马锡的位置点了点道:“这里,也要建一处补给点,这样东关县,占城,淡马锡,满剌加,大衮,便可以连成一线,如果国内的物资没有及时到达,几处补给点还可以进行物资互补。”
高奇笑了笑道:“另外,如果有外敌入侵的话,我们在补给点安排的驻军还可以互相支援。”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
将地图卷起来,李景说道:“拿下暹罗和马来群岛以后,大明以南的军事行动就可以停止了,接下来就该收复漠北,漠西和乌思藏等地了。唉,本来这些地方早就该收复的,不想拖了这么多年。”
高奇笑道:“现在收复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