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上海市市长才能知道一些秘密…
比如说,跟在孙中山身后的日本人都是些日本的“陆军退役军官”,虽然看他们的年龄,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到了退役年限…
黑龙会在日本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但是在日本政府内却拥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在注意到了国社军对日本的威胁后,头山满便说服了黑龙会的会长内田良平向日本政府谏言,对目前暂避日本的同盟会进行援助以牵制盘踞西南的国社军。
比如说在日本陆军内部已经不用了的老旧军械,一笔资金和一批“退役的陆军军官”什么的…
当然,这些援助都是无偿的,因为头山满知道,如果自已趁着这个机会用这些援助提出什么条件的话,孙中山本人暂且不提,黄兴等人却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反正头山满的目的也只是钳制国社军的发展,所以即使这些援助是无偿的也是没有关系的当然,如果能趁此机会让中国陷入三足鼎立的局面那就更好的。
所以黑龙会同日本政府不但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而且还极力促成同盟会同北洋的“友好结盟”。
不过可惜的是,在同盟会内部聪明的人也不少,所以日本人甚至是北洋提供的援助自然是笑纳无误,但是对结盟共同对抗国社军什么的却是不住的摇头…
按照陈其美的说法。“在知道我们回来的消息后,那个姓严的肯定是想方设法的在找借口,如果我们真的如他所愿的同袁世凯结盟,那个姓严的岂不是做梦的时候都要被笑醒?”
好在日本人本来就不对同盟会和北洋的结盟抱有什么期望,所以在被拒绝后也并未恼怒。
对日本人来说,只要中国的乱局能够维持的久一些,久到欧战爆发,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德国人甚至是美国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回欧洲就行了,因为到那个时候正是日本扩大在华利益的最好时机。而且如果协约国能和同盟国打个两败俱伤,再也没有办法兼顾亚洲的话,或许日本还能趁此机会一举侵吞下满洲地区…
当然,上面这些都只是日本高层的yy罢了,如今日本人也只是想钳制一下那个盘踞在西南的严姓军阀罢了,毕竟对日本人来说,中国未来的掌权者会是一个重视海洋的人,那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至于那些被派出来的“日本退役军官”,他们也已经得到了上层的指示,要用己身的全部力量来提高同盟会的实力。不过眼下武汉战役即将爆发,留给这些日本军官的时间不多了,日本人也只能期望盘踞在武汉的北洋能够争气一点,就算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失败,也要从国社军的身上啃下一块肉来。
在孙中山等人走下船后,上海市市长邓孝先是用异样的目光看了一眼孙中山身后的那群日本军官,接着就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
“孙先生,欢迎回来…”
“哪里哪里。”
看到邓孝这么客气,孙中山也跟着客气了两句。
除了邓孝外,被邓孝发动出来的“上海贤达”也纷纷走上来同孙中山等人寒暄了几句。
等到寒暄过后,看着一路舟车劳顿的孙中山等人,邓孝笑着道。
“孙先生,我已经在上海大酒店为各位备下了洗尘宴…”
孙中山才刚刚回国,这种礼节性的宴会自然是必须要参加的。不过对这种宴会,孙中山背后的那些日本军官却似有不耐,所以在对孙中山用日语说了几句后,孙中山理解的点了点头。
“邓市长,我身后的这些日本友人都有些疲倦了,不知道可否先替他们准备一下休息的地方?”
听孙中山这么说,邓孝瞥了一眼那些日本人后笑着点了点头。
不一会,邓孝的秘书就带着那几个日本人离开了码头,而邓孝自已则是带着孙中山一行朝着上海大酒店的方向走去。
等到一夜畅饮后,到了第二日,孙中山一行就向邓孝提出,希望他可以安排船只送自已一行到南京去。毕竟南京才是同盟会的老巢。
只不过等到孙中山一行抵达了南京后,他们才发现事情并不如自已想象的那样好。
在二次**时期,作为国民党的根基所在,南京及其周边也是战火最为密集的地区本来在当时,南京战役也应该同其他地方的战役一样,区区月余就会结束的,不过在黄兴出走上海,南京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陆军第八师的部分官兵却再次起义,而第八师属**序列番号,同北洋军一样都是当时的精锐部队。结果第八师的起义导致南京战役的时间大大的被延长,再加上当时海军总长刘冠雄率海军各舰对南京日夜炮轰,结果等到南京战役结束的时候,南京和周边的地区也几乎被打成了废墟。
所以此刻出现在孙中山等人眼前的,就是一座尚待修缮的废墟…
而看着眼前几成废墟的南京,黄兴也是一阵苦笑,因为他是在南京战役稍显不利的时候就出走的上海,所以后来虽然听说南京战役打的很惨烈,但真实情况却并不知晓,如今一看…
“早知如此,当初我们又何必发动那二次**呢…”
走过一处废墟,看着上面弥补的枪眼和几处尚未洗刷掉的血迹,黄兴满脸复杂的轻声呢喃道。
好在除了此处外,其他几个地区的国民党军队都不如第八师精锐,许多战役也都如江西的湖口战役一般,区区两三日就结束掉了,所以反而没有遭到什么战火…
而在听到黄兴的话后,孙中山却是不悦的皱了皱眉。因为二次**,正是他一力主张要发动的,结果这次**不但没有打倒袁世凯,还因此毁掉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基业和不少的民心…
不过想到如今同盟会的窘境,孙中山也知道现在并不是同黄兴争吵的时候,所以最后只是默默的向前走去。
看到孙中山并没有吭声,一旁的廖仲恺等人也是松了口气。
说实话,在日本的时候,每次孙中山和黄兴发生争吵的时候他们都是提心吊胆。刚刚黄兴说出那些话的时候,他们更是紧张的脸毛都乍起来了,生怕孙中山同黄兴在众目睽睽之下吵了起来如果孙中山和黄兴这两个同盟会的领军人物就这么在众人的面前吵了起来,也就不用在谈什么同盟会的复兴了…
到了第二日,孙中山站在废墟当中,在诸多同盟会成员和那些还在收拾残骸的民众围观下宣布国民党的再次成立。
在孙中山宣布国民党的再次成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袁世凯送来的委任状,委任留在上海的陈其美为沪军都督,随孙中山一起逃亡的柏文蔚为安徽都督,李烈钧为江西都督,还有最关键的江苏都督则是由黄兴亲自担任,至于原来的程德全?就让他一直在上海养老吧…
再次感谢甜蜜的甘蔗同学啊,真实好人中的好人t…t
第二百四十章援助。。。
第二百四十一章蒋介石和蔡锷
第二百四十一章蒋介石和蔡锷
柏文蔚和李烈钧原本就是安徽和江西的都督,只是因为二次**失败才随孙中山逃亡日本,所以在解除通缉令并再次被委任为皖、赣都督后,便启程奔赴两地任职,随他们一起启程的还有数十名日本退役陆军军官。
而柏文蔚和李烈钧的第一道使命,就是在两地召集在二次**中被打散的旧部。被任命为江苏都督的黄兴和再次被任命为沪军都督的陈其美也同样如此。
毕竟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什么都没有枪杆子更好用,尤其是孙中山等人,虽然还没有领悟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种至理名言,但在二次**失败后也深深的领悟到没有足够的军力是什么也办不成的…
好在虽然在二次**期间属于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全部被打散,但因为随后国社军就宣布独立的关系,除了北洋陆军第七师的雷振春部驻留江苏继续负责镇压国民党的溃军外,剩下的北洋军几乎都赶赴了湖北战场,所以在溃败后,除了江苏的溃军损失惨重外,安徽和江西的溃军在溃败后反而没有什么损失。
还有上海,因为上海是远东第一大城市,那里的局势相当复杂,所以在沪军溃败后北洋军也拿这些溃军没办法。何况当初陈其美率领的都不是什么正规军,不少甚至只是一些拿着枪的下九流人物,这种人物在溃败后随便躲藏一下,进入上海的北洋军也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在国民党再次成立后,除了黄兴在召集旧部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麻烦外,柏文蔚和李烈钧以及陈其美都很顺利的召集了不少旧部。
当然,这些“旧部”在没有成为残兵败将之前就已经是一群杂牌了,而在成为“残兵败将”后,其战斗力更是不容乐观。
所以在柏文蔚等人凑齐了4个步兵师的编制后,就将这些人交给了随着他们来的那群日本军官,希望他们能拿出些办法让这些溃军能稍微顶用一些。
那些日本军官到也不客气,毕竟他们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替国民党训练出一支“能用”的军队出来。只不过这时日本人支援的旧军械都还在路上,同孙中山他们一起返回的只有这些日本军官和一笔资金而已。好在这些溃军手里多少都有些武器,虽然只是些马梯尼、老毛瑟,就连汉阳造都很少有,不过如果只是用于训练还是足够了的,反正用不了多少时间日本人的支援的军火就能运抵上海和南京当然,火炮什么的就不用想了,毕竟这种东西日本人自已也很紧张,所以在将军火库搜刮了一遍后也仅仅只是友情支援了一些,其中不少还是甲午战争是日本人从清军手中缴获的克虏伯制七厘半重野炮,也算是物归原主了吧?
在国民党的总部,同时也是江苏都督府内,孙中山对刚刚走进来正拿着茶壶倒水的黄兴道。
“克强,旧部召集的怎么样了?”
虽然两个人曾经因为二次**失败的事情闹出了不小的矛盾,不过在国民党再次成立后,因为事情的不断发展,两个人的关系到是和好了不少。
对这种情况,廖仲恺还有新进投靠孙中山的蒋志清等人自然是乐于见到,毕竟孙中山和黄兴都是同盟会及国民党的旗帜人物,这两个人物哪怕倒了一个都会带给国民党无尽的损失。
听到孙中山的问话,黄兴在喝了口茶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情况不容乐观,当初战败后,不少的军队都溃败到了乡野之间,后来虽然因为严光起兵的事情将北洋军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不少,不过后来留下的雷振春部却一直都在清剿着溃散的败兵,而且…”说道这里的时候,黄兴稍稍的迟疑了一下。“我总觉得,南京的百姓好像对我们的回来并不怎么欢迎…”
没错,这就是他到外面去召集旧部时的感觉。
每当黄兴带着人走到外面的时候,他总是能看到百姓们眼中即排斥又复杂的眼神…
而听到这么说,正坐在座椅上的孙中山却是一愣。
“怎么会呢?克强,不会是你弄错了。”
没错,毕竟江苏是中国**气氛最浓郁的几个省之一,后来同盟会和国民党在南京立业,南京更是成了国民党的根基之地,只不过…
“今日国民党再现,恐怕南京不日就会战乱再起了啊…”
看着不远处的国民党总部,一个好似教师打扮的中年男子这么苦笑着对身旁的同伴道。
作为**气氛最浓郁的几个省之一,南京的百姓自然对国民党抱有很深的好感,只不过在二次**后,这种单纯的好感却开始变得复杂了起来。
要知道在国社军发威前,袁世凯一直都是将国民党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而如今袁世凯却将被他逐出中国的国民党给请了回来,还委任柏文蔚、黄兴等国民党骨干做苏皖三省的都督?其中的缘由,稍有见识的人都已经看的明明白白…
单从策略上将,用国民党来牵制国社军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
眼看着如同嘴边肉的苏皖三省突然成了国民党的地盘,难道国社军就会善罢甘休吗?
没错,起事的时候国社军的旗号确实是“只讨袁氏”,可如今潜江新败,武汉的北洋军虽然还有不少的实力,但明显已经不是增兵后的国社军对手。只要国社军能击败在武汉的集合北洋军,那整个南方自然是任由国社军驰骋,在这种时候,苏皖三省这么大的地盘却由毫无实力的国民党占领,而且国民党还是由袁世凯请回来专门对付自已的?那个传说中的国社党党魁严光岂能善罢甘休?
统一全国啊…
只要能击败袁世凯和国民党,那国内就不会再有其他任何力量,到那时,就算严光想要做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吧…
所以现如今南京的居民对国民党的归来心态非常复杂,既欢喜他们的归来,也担心他们的归来会给南京带来战乱。对南京的居民们来说,2个多月前的那场残酷战争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这也是为什么黄兴在外的时候会觉得百姓对他们有所排斥,因为南京的百姓很担心黄兴等人的回来,会引来再一次的战乱要知道,当初刘冠雄带来的海军舰队,可是对着南京城连续炮轰了一个多月,不然的话南京也不可能在那一战中几乎被打成废墟。
如今国民党回来了,万一国社军再一次兵临城下的话…
不说一个月,哪怕是一个星期也是南京百姓们无法承受的。
“这却是难办了…”
虽然孙中山并不相信黄兴的感觉,不过因为黄兴本人的坚持,孙中山还是从外面叫进来了一个南京本地的国民党员。而在得知了南京百姓的真实态度后,孙中山却是坐在座位上不停的苦笑。
如今孙中山的感觉,就好象当初二次**时坚信百姓会支持自已,可结果却是全都支持袁世凯时一样…
“难怪…”
听到那个本地国民党员的讲述后,黄兴也点了点头。
“难怪我在寻觅旧部的时候,当地百姓的反应会这么冷淡,原来如此…”
黄兴在寻觅旧部的时候,虽然确实寻到了不少旧部,但也碰了不少的壁,这也是为什么弄了许多,就只寻到了一个师的缘故。而且这一个师还是不满编,只有4个步兵团的那种虽然原来的苏军似乎也没有炮兵团,骑兵团也仅有第八师才有…
“唉,本想在南京这种**旧地,我们的工作也好展开一些,却没想到当地百姓态度如此,真是…”
同北洋和国社相比,国民党真的是要兵没兵,要钱没钱,有的仅仅只是稍许的民心,如今就连民心也是相当的稀薄,实在是让孙中山大受打击。
不过看到孙中山气馁的样子,黄兴却是在一旁劝道。
“逸仙不必如此,虽然现在南京的百姓并不支持我们,但只要我们能做下苦工,用不了多久这里的百姓必然会再次支持我们的…”说着黄兴也想到了在四川严光下达的免税令,如果国民党能在江苏等地也实行这道政策的话,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收回失去的民心,只可惜…
“没钱啊…”
虽然此时国民党有日本人支援的资金,但那笔资金的数额毕竟实在是太少了,仅仅只够勉强维持国民党的日常开销,尤其是在4个步兵师相许建立后,更是有种入不敷出的感觉。想实行免税政策?这自然是个好办法,只可惜国民党的财政根本无法支撑…
就在孙中山同黄兴在那里相视苦笑的时候,门外孙中山的新任副官蒋志清突然走了进来。
“先生,克公,刚刚传过来的消息,湖南那边似乎是有异常的举动。”
“哦?”
听到蒋志清的话,孙中山同黄兴都转头看了过去。
不得不说,年轻的时候“蒋校长”还是很帅的,至少不像后来的“蒋校长”校长那样有一个大大的光头,这也是为什么陈其美在推荐“蒋志清”担任孙中山的副官后,孙中山一口答应下来的原因。毕竟在第一眼上,蒋志清的外形已经是相当的过关了。
(ps: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作为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