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146章

1908之钢铁雄心-第146章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上后世的新加坡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就如新加坡,虽然他标榜自己为民主国家,但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是个**国家。因为在新加坡,本土媒体几乎都被控制在政fu的手中,不允许发布任何侵害执政党利益的言论。

而且因为媒体都被垄断在执政党,也就是人民行动党的手中,所以任何的在野党都缺乏发声的渠道,而不像人民行动党那样,拥有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站等庞大的媒体支持。

同时新加坡的在野党,也无法举行选举活动,因为这在新加坡是不被允许的。

顺带一提,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也会想办法的给自己的竞争对手找麻烦,就如2001年时反对党秘书长徐顺全因为参选挑战李光耀的人马,就被李光耀和吴作栋告到法庭,指控他在竞选中的讲话是“诽谤”,不仅索赔50万美元让他倾家荡产,而且禁止他永远不可再竞选国会议员。到2006年时,因为他“无准证演讲”,还顺便关了他一段时间,在被释放后,徐顺全的身体明显有异常状态。

不得不说,新加坡确实是一个值得让人“学习”的国家呢…

严光当然不可能控制媒体,因为有租界的存在,而严光暂时还管不到租界去,但严光却能给他们一些警告。

“别以为你是外资我就拿你没办法…”

顺带一提,2010年时,德国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在179个国家中,新加坡和丹麦、新西兰并列第一。美国是第22名,中国是第78名,印度则是第87名,比较奇葩的是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并列第154位…

而在2011年的时候,在182个国家中,新西兰第一,丹麦第二,芬兰第三,瑞典第四,新加坡则降到了第五位。至于美国则是第24位,中国是第75位,印度降到了95位,俄罗斯到是上升了,和其他国家并列第143位。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就是………几个小时过去了。

第二天清晨,当严光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闲着没事干的时候(临行前带了一大堆的助理,事情都交给他们了。),岳昌突然开门从外面走了进来。

“都督,不,总统,那个铁良和良弼又来了。”

本来正优哉游哉抱着果汁瓶在那里喝果汁的严光,听到岳昌的话皱了皱眉。

“那两个家伙又来了。”

“是…”

摆了摆手,将果汁瓶放在桌子上后,严光对岳昌道。

“让那两个家伙进来吧。”

岳昌听严光这么说也是如释负重。

“是…”

大概十多分钟后,经过了层层的阻隔,宗社党的两个主要成员,铁良和良弼走进了严光的办公室。

“大总统…”看到严光坐在座位上,铁良连忙行了个礼,一旁的良弼却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严光。

因为严光已经改变了历史,所以在历史上本来应该在1912年就被**党人彭家珍给炸死的良弼,却并没有如历史上一般被炸死,而是一直好好的活到现在。

这也是为什么临死袁世凯也没有动用北洋第三镇,同时又将第一镇支到武昌来的原因,相较于那些不争气的满洲权贵,良弼可要争气,同时也有危险的多了。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来找严光?

“大总统,皇帝退位后暂居宫禁,日后在移居颐和园,这些可都是袁世凯和孙中山曾经亲口承认过的啊…”

在严光的面前,铁良低声下气的道。

而一旁的良弼也满是愤慨的道。

“还有皇帝的尊号,400万良的岁用,和皇族免服兵役等等,这些都是清室优待条例上经过各国认可的。”

这就是铁良和良弼为什么会来找严光的原因了。

在清室退位后,铁良居于天津英租界内,一直都在找着日本人这个“外援”,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北京了。至于良弼,虽然良弼并没有掺和到铁良那档子当中,但因为看不惯袁世凯,同时也知道自己已是回天无力,所以和铁良也一样,也同样很久没有回过北京。

但是…

在得知严光准备废除清室优待条例当中的大部分条例时,哪怕铁良和良弼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北京,在北京的遗老遗少们的哀求下,也不得不回来了,毕竟他们还是宗社党的首脑…

实际上这次来的不止是铁良和良弼两个人,在总统府外还蹲着十多个老头和他们的下人,这些都是宗社党的成员或北京城内的遗老遗少。本来这些家伙也想跟着铁良他们进来的,只不过都被近卫军的人给挡下了总统府又不是公交车,岂是你们想来就来想上就上的?

而铁良和良弼这两个宗社党的首领,在严光面前也碰了一鼻子的灰。

“你们说的没错,“清室优待条例”确实是袁世凯和孙中山承认过的,但是你们也知道,我既不是孙中山也不是袁世凯,他们承认过的条例,没必要我也承认吧…”说着严光还斜着眼睛看了他们一眼。

说实在的,严光是真没兴趣欺负裕隆和溥仪那对孤儿寡母,他也没想过对这对孤儿寡母赶尽杀绝,只不过…

紫禁城,严光将来要弄个故宫博物馆,拿回来不过分吧?

颐和园?这是慈禧老妖妇当年挪用海军军费修的院子,拿回来也不过分吧?

还有那每年四百万两的岁用,你妹的,每年四百万两,四百万两都够我造艘巡洋舰的了

还有那个八旗兵的奉饷,这他**居然都要我出?

严光算是明白袁世凯为什么要弄那个善后大借款了,没有那个善后大借款,袁世凯哪来的钱给满清皇室啊?

当然,严光并不是袁世凯,也不是孙中山,再加上清室退位条例当年也没严光的份,所以上面的条例,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剩下的严光一概不承认…

四百万两,再加上八旗兵的奉饷什么的,严光就是在有钱也不可能这么浪费掉。

所以在斜了铁良和良弼一眼后,严光慢慢吞吞的道。

“何况,第一项的第六、第七和第八款,第二项的第一、第二、第三条还有第三项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条我不都予以承认了吗?”

听严光这么说,铁良和良弼除了分开外,心里也只有哭笑不得这四个字。

没错,乍一看严光确实也承认了不少的条款,可问题是这些条款都是那种无关紧要,也就是答不答应都可以的那种。

“大总统,您要想清楚啊,这清室优待条例可是各国政fu都支持的…”

明白哀求无用,铁良多少带些威胁道。

不过对那个各国政fu?袁世凯或许还会有些顾虑,可对严光来说却完全没有顾虑的必要。

因为在就任仪式结束后的宴会上,严光已经和各国公使达成了共识,作为各国对严光就任大总统的礼物,对严光所作的某些事情,各国完全可以当作没看到,只要严光愿意保证各国的在华利益就可……。当然也有不识相的,比如说日本…

严光在答应的时候也是毫无压力,反正再过两年我怎么干都行,再忍两年又有何不可?

而在发现发现严光对列强似乎并不像袁世凯那么顾虑后,一旁的良弼也强忍着怒火冷声道。

“还有旗人的奉饷,大总统您要考虑清楚,如果不发放旗人的奉饷,那下面的那些旗人可是会闹事的…”

虽然良弼自己也是满人,但他也很清楚下面的旗人究竟不争气到了何种地步。事实上,在北京城内不少的旗人就是在靠着那么点奉饷存活,如果严光停了他们的奉饷…

“我相信旗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听良弼这么一说,严光反到是笑眯眯的道。“所以如果他们真的有什么诉冤,我会派人下去调解的。”

铁良也看出来严光现在是软硬不吃,虽然铁良也算是个老滑头,这个时候也变得满肚子火气,说话的时候自然也放肆了一些。

“大总统,我怕下面的旗人恐怕没您想象的那么通情达理…”

旗人通情达理?如果下面的旗人稍微争气一点,恐怕现在满清也不会沦落到这个样子吧?事实上会有那么多的满清遗老遗少请铁良他们回来,并不是因为严光对清室怎么样了,仅仅只是因为严光准备断他们的饷了…

然而听了铁良的话,严光却依旧笑眯眯的道。

“没关系,如果调解没用的话,那就出兵镇压。”

虽然在说出兵镇压的时候,严光脸上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但是铁良和良弼却感觉到了一股寒意,只是他们不知道。严光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究竟是认真的?还是仅仅只是一句威胁?

随后铁良和良弼在办公室内,或是威胁或是哀求,只可惜严光软硬不吃,一步也不肯退让。

最后没办法,铁良和良弼也只能带着满肚子的火气拂袖而去。

而在铁良和良弼带着满肚子火气离去的时候,在他们的背后严光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事实上严光觉得自己已经很善待满清皇室了,毕竟严光不但保障了清室的一切权益,就连他们的私人财产自己也保障了。而且就溥仪和裕隆的私人财产而言,只要他们愿意节约一些的话,甚至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生财的办法,轻松活到下个世纪还是没问题的前提是他们懂得什么叫节约?

等到铁良和良弼两个人离开后,严光也按了按电铃,将岳昌叫了进来。

“都督,呃,老板,不对,是总统,总统…”连续出了两次错误,岳昌傻笑着道。“总统,那两个家伙又来跟你废话了?”

“是啊。”严光摇了摇头。“又是一通废话。”

说着严光看了岳昌一眼。“以后这两个家伙再来的话,如果还是这种事,你也不用通报,直接赶他们走吧…”

“明白。”

岳昌点点头,然而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严光却在身后继续道。

“还有,一会你去电讯处问问,看看德国人的船到了没有?”

“是…”

第二百七十四章旗人

第二百七十四章旗人

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在德国订购的东西总算是全部到齐了再不到齐的话严光也要上火了,毕竟现在已经快到四月末了,在过一段时间就是八月份,到八月份德国人的货估计也就过不来了…

“德国人的货只要到了,也就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欧战会爆发,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爆发这件事情,一直都是严光心中的一个秘密。毕竟严光不可能告诉自己的部下,1914年的6月28日,一个叫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会用一支勃朗宁m1900式手枪,在一个叫弗朗茨?斐迪南的2b奥匈帝国大公身上开两个枪眼吧?

顺带一提,日本的伊藤博文和俄国的列宁,在遭到刺杀的时候,都是被人用m1900刺杀的…

而唯一的区别就是,伊藤博文当时就死了,列宁却活到了1924年…

“只剩下不到4个月的时间了,时间真的是不等人啊…”

这么想着,严光看向了一旁的地图…

“4个月的时间,拿下胶州湾应该够了吧…”然而想起刚刚铁良和良弼的威胁,严光却又叹了口气。“不过他们刚刚说的旗人很可能会闹事的事情也不得不谨慎一些。”

这么想着,严光看向了一旁的岳昌。

“你去电讯处的时候,顺便也给柳慧学发份电报,让他弄几火车的“那些东西”过来。”

“是。”

铁良和良弼在走出总统府后,也将总统府内发生的事情说与众人听。

当众人得知严光是铁了心要将旗人的待遇削掉时,几乎个个大惊失色。

要知道,旗人不是生产已经是几百年的老传统了,到如今,哪怕时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旗人当中,这个“优良传统”依然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所以在北京和其他地方的旗人,几乎都是在靠着清室发下来的这点俸禄活着,这也就是所谓的铁饭碗了。

旗人是满清的根基,在大清朝依然存在的时候,哪怕是在艰难的时候,只要手里还有余粮,清室也是要给旗人们发饷的。到了袁世凯的时候,因为那个清室优待条例,所以旗人们的饷也从来没有停过。

这自然让旗人们那种“提着鸟笼满街跑”的悠哉生活能够得以继续,然而如今这个新上来的严大总统却要将几百万旗人的铁饭碗给断掉?要知道旗人不是生产已经是几百年的老传统了,他这么说,岂不是要将这几百万旗人全部饿死?

想到这里,围着铁良的旗人当中不少人都变得惊怒交加了起来。

能将铁良和良弼从天津英租界里请出来,首当其冲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地位。当然,现在满清已经灭亡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地位这个词换成辈份。

通常有地位有辈份的人,很少会是无有家资的那种,他们虽然是旗人,但在这点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旗人是一个不同于寻常的团体,在旗人当中,如果想攀亲的话,哪怕是一个已经吃不上饭的普通旗人,说不定也能攀到一个亲王的头上。

所以他们此次来,除了原本清室优待条例上的内容外,便是为了那些普通的旗人们。毕竟这些和自己沾亲带故的家伙已经求上门了,自己也不能不出面。

当然,如果说他们在旗人当中还算有些地位的话,那这些地位在严光或袁世凯这样的人眼里,就算不的什么了。所以他们才会将铁良和良弼从天津请出来,毕竟这两位哪怕是在汉人当中也是赫赫有名的那种,袁世凯在时,也不敢对这两人无礼。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如今将铁良和良弼请出来了,居然一样是全无作用…

“如果真的这样,那下面的晚辈们岂不是全无活路?”

惊怒之中,一个身材干瘪,穿着旗袍马褂留着个山羊胡的小老头在那里喃喃道。

下面的旗人究竟不争气到什么模样,在场的众人都是知道的,当然,其实他们自己和那些旗人也没什么区别。不过好歹他们还有份丰厚的家业不是,有了这些家业,哪怕他们再不争气也没关系,就算坐吃山空不也能吃个几代不是,但是下面的那些人呢?

不事生产,恐怕就要全都饿死了其实饿死了也是件好事,最担心的就是他们挨饿的时候找上门来向自己要钱,到时候,你说究竟是给还是不给?

看着周围这些个满清宗贵的脸色,铁良和良弼也是叹了口气。

如今禁军已经被解散,多由旗人组成的北洋第一师也还在武昌,再加上现在北京城内还有国防军的三个师,还有北洋第三师在,他们就算是想做些什么也是无能为力。

然而就在一众人等站在总统府的大门口,在门口数十名卫兵的冷冷注视下哀声叹气的时候,一个满清宗贵突然抬头道。

“宝臣,那个姓严的真的说,哪怕旗人暴动他也不怕?”

“确实这么说过…。”说着铁良也反应了过来,偷看了一眼远处的卫兵,发现彼此的距离足够,他们也听不到这里的谈话后才轻声道。“难不成是你想………不成不成,当时我也曾用词语威胁过他,可是这人根本不怕,而且还说如果劝解不成的话就会出兵镇压,依我看来,恐怕这个人说的是真的…”

铁良好歹也为官多年,当年也是满清的中流砥柱,更有“知兵”的享誉在外,虽然这其中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但也算是满清当中难得一见的有用之人,当然看的出来当时严光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认真的,所以听到那个宗贵这么说后,连忙劝告道。

然而听了铁良的话后,那个宗贵却只是冷声笑道。

“我就是想让他这么干啊…”

铁良、良弼的心头一冷,其他的满清宗贵也都是一愣。

然而那个宗贵却只是看了看四周,等发现无人在身侧的时候才继续道。

“现如今北京城里的旗人,虽然不多,但也有个二三十万,这二三十万里绝大部分都是不事生产,好吃懒做之人,当年先帝(光绪)在时,曾在呼兰特留良田,以备京城旗人移垦,后拨去京城旗人十三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