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197章

1908之钢铁雄心-第197章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谎,虽然眼神有那么一点闪烁,不过以严光的水平却是看不出来的。

不过最后严光还是有些察觉到了,不是因为徐世昌,而是因为宋鼎寒…

没错,徐世昌的确是久历宦海的老人了,往日里也不知道撒了多少谎,现在就算是当着严光的面撒谎,也不容易被人戳穿。

不过宋鼎寒…

和徐世昌相比,宋鼎寒可是刚入宦海没多久。而且宋鼎寒的性格也有那么点古板,说谎的时候自然会有许多不自然的地方。而这些不自然的地方,就算是严光也是能看得出来的。

只不过虽然看出来的,但是严光却一点都不在意,也没想过要追究什么,而是随口来了一句。

“既然这样,迪兰铁路的全部投资就由我出吧,需要多少钱和我开口就是了…”

听到严光这么说,徐世昌和宋鼎寒都懊恼的闭上了眼睛,詹天佑更是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发出的响声,引来了无数周围人的注意。

他们千算完算,就是忘了把严光“狗大户”的性格给算进去。也忘了修迪兰铁路的钱虽然不少,可对严光来说却算不得什么…

“不就是几千万块钱吗?只要能把铁路给修好了,就是扔了几亿我也不心疼啊!”

而徐世昌这边眼见“哭穷”没用,也只好来些实际的了…

“这个,大总统,最后迪兰铁路真的要和中亚铁路相连吗?”

“到了最后阶段,迪兰铁路是一定要和中亚铁路相连的。”

“这…”

听严光这么说,徐世昌他们互相看了看,最后却是无话可说了…

看到徐世昌他们的样子,严光也是摇了摇头。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徐世昌他们在担心什么。

当初在向蒋百里、宋鼎寒等人宣布,将选择土耳其人做欧战对手的时候,蒋百里和宋鼎寒等人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因为奥斯曼帝国的情报虽然有点偏门,不过军情局那里也并不是没有,而根据军情局的情报,奥斯曼帝国的军力虽然不错,不过工业能力几乎没有,综合起来看属于同盟国中最弱的一个。

而没有工业能力的话,奥斯曼帝国的持久战争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削弱。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俄国人刚刚在高加索战场上歼灭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七集团军,让土耳其人在战役中损失了七万多人。

眼下俄国人的精锐部队都在东线战场,和东线战场上的德奥联军相抗,在高加索战场上和土耳其人交战的仅仅只是次一级的“灰色牲口”,可见土耳其人虽然有一定的实力,可是并不是很强。

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所需的弹药补给,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德国通过中立的罗马尼亚送至土耳其,直到1915年6月,罗马尼亚关闭了运河后。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对保加利亚施加压力迫其参战。1915年的8月15日,当英法联军在达达尼尔海峡发起的登陆战役失败后,德国赢得了保加利亚…

如果不是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阵营的话,恐怕历史上的奥斯曼帝国很快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了。毕竟在欧战时期,不但有俄国人在高加索地区发动进攻,就连英国人也在伊拉克进行了登陆。

对这样的对手,蔡锷和蒋百里还是很满意的。

而且在最初的时候,仅仅只是派遣三个甲种步兵师前往高加索地区。任务也只是配合当地的俄军,减少一下俄军的压力,同时了解和适应一下高加索战场的形势。

等到这三个步兵师在高加索战场站稳了脚,同时也了解了土耳其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后,在大量派遣国防军奔赴高加索战场。

这么一来,事情自然也就万无一失了。

毕竟高加索地区和中国相隔万里,那里的形势国防部完全不了解,在那里也不可能得到像国内一样的补给支持。好在土耳其军队也不像日本人那么难缠,即便补给上有些缺失也没关系。

何况派兵前往高加索地区,也是一年半载后的事情了,而等到大量派军前往高加索战场?并且完全承担俄军在高加索地区的任务?恐怕迪兰铁路都修的差不多了。

到了那个时候,只要迪兰铁路和俄国的中亚铁路一通车,后勤的问题基本上也就算是解决了。

至于迪兰铁路的事情,其实徐世昌和宋鼎寒他们也不反对。毕竟迪兰铁路如果能够修通的话,也能增强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统治,也就不需要过去的新疆督军,现在的新疆省长杨增新一个人在那里硬顶着俄国人的压力了。

因此徐世昌他们反对的并不是修铁路,事实上如果只是修迪兰铁路的话,徐世昌他们还是支持的,毕竟修铁路也是一件好事。为了这件事情,徐世昌和宋鼎寒甚至愿意在牙缝里省钱。

他们反对的,仅仅只是将迪兰铁路和俄国的中亚铁路连接这件事情而已…

“中亚铁路和迪兰铁路相连接…”

如果说修建迪兰铁路是为了增强政府对新疆的统治,同时用来防范俄国人的侵蚀。那么将修成的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连接,那和引狼入室有什么区别?

真到了那个时候,等到欧战结束后,俄国人甚至可以直接坐着火车进入新疆,那岂不是搬石砸脚?

就因为这件事情,本来是支持严光对奥斯曼帝国宣战的军政官员,几乎各个都摇头反对,有个别的官员甚至建议,连迪兰铁路也别修了,免得到时候俄国人通过迪兰铁路直接入侵甘肃看得出来,过去几十年的经历的确让政府内的官员们了解了“北极熊”对土地的贪婪。

提出这种意见的官员,自然是被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毕竟你怕俄国人也就算了,总不至于怕到连铁路也不敢修了吧?

不过他们说的其实也是实话,更是政府内许多官员,甚至是军队内许多将领们的心声。

虽然这个时候,国防军在山东地区击败了日军。可在山东国防军不但有兵力优势、后勤优势,也有火力上的优势。尤其是在装备方面,简直就是在欺负贫穷的日本陆军。

可是俄国人可和日本人不同,虽然俄国在日俄战争的时候败给了日本,可那是因为俄国人当时被英国人给牵制住了。而且西伯利亚距离莫斯科也的确是太远了。

至于现在的新疆,说实在的距离俄国可不远,尤其是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一旦通车,那对俄国人将来的行事就更方便了许多。

“苦恼啊…”

虽然严光知道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可是严光却无法和手下的人说明。他总不能说“其实我是一百年后的人,穿越回来了,所以知道未来的许多事情,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沙皇俄国的倒塌和苏联的成立云云…”

就算严光说着是自己个人的预测也不行啊,毕竟预测的内容,将会是在未来几年后发生,而现在不管怎么看都是不靠谱的事情。

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严光也只好用自己的命令直接将这件事情给压制住了。

“真是倒霉啊…”

看着那些虽然因为自己的命令而不得不执行,但是却一点都不支持自己的部下,严光自己也很苦恼。

可是没办法,因为他根本就无法和部下们说明事情的真相。可是他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如果计划成功的话,能够获得的利益就太庞大了…

“伊拉克…”

“科威特…”

还有整个中亚…

上述的三块地区,无论哪一款能够落到手中,都足以让中国未来的一百年里受益不尽。

尤其是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两块地区,等到1922年对苏干涉战争结束,中国也能够拥有自保实力的时候。只要将这两个地区的油田开采出来,那么每年光是在油田上的收入恐怕就能和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相差不多…

而且如果严光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因为波斯国当时的政权倾向于德国,所以在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和英国联合出兵颠覆了当时的波斯政权…

虽说现在严光这么一搅和,许多事情都会改变,不过如果这件事情还和历史上一样的话,那么就算是拿下波斯也是没问题的事情…

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哈萨克斯坦等斯坦…

这些土地如果真的能成为中国的领土,那么至少未来百年的霸权是绝对有保障了…

(波斯是伊朗的旧称,在1935年前一直都被称为波斯,后来改成伊朗…)

可惜,严光的这些苦心没有人知道,而且他也不能让别人知道…

“除了迪兰铁路的事情要抓紧外,还有部队的扩编和休整,也要尽快…”

徐世昌和宋鼎寒等人互相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

“不过大总统,扩军的事情国会那边恐怕…”

“是啊,大总统,现在国会那边的意见很大,要不要先和他们…”

听到徐世昌和宋鼎寒他们提到国会,严光也是一阵的脑袋疼。

国会什么的,严光在刚刚成立新政府的时候,本来是拿他们当花瓶的。毕竟当时严光的手里有财政,也有军权,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议员。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议员,居然经常冒出来评击自己。有的甚至要求自己主动削权,或者干脆给地方更多的自制权利,比如说掌控军队什么的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脑残了?

严光虽然没想过要当皇帝,但也知道手里没权利,总是受人制衡和钳制,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什么都干不成的。

所以严光也没鸟过那些个议员,毕竟军权就掌握在他的手里,再加上有个内务部存在,严光根本不必理会这些国会里吃干饭的家伙。

只是没想到的是,严光不理他们,他们反倒更来劲了。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因为政府的财政支出里有一半都被用到了军费上,这帮议员就跳了出来大喊什么“穷兵黩武”一类的话,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不过话又说回来,前一段时间这帮脑袋有问题的家伙,似乎还想过要拉拢像徐世昌这样的,原来北洋一系残留下来的掌有实权的人物。只是他们也不想想,他们的脑袋有问题,徐世昌他们的脑袋可没问题,何必冒着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跑过去帮助一群手里一点实力都没有的家伙?

何况这群脑袋可能真的有问题的家伙,似乎还想将徐世昌他们也压在身下,成立一个什么文人掌权的政府,北洋这群掌管实权的人仅仅只是他们手上的工具这个思想在中国至少超前了半个世纪吧?

“算了,不要管那些异想天开的家伙了…”严光摇了摇头,他到是没把那些家伙放在眼里。“让内务部去监控着就行了,然后过段时间找点什么证据来一个杀鸡儆猴,他们自然也就老实了…”

“是…”

徐世昌和宋鼎寒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后,都点了点头。

内务部…

这么一个成员数万,直接由严光掌控的部门,哪怕是徐世昌和宋鼎寒这样手掌大权的人物也是深深的忌惮着…

随着一道道的命令由北京传出,大半个中国也动了起来。

在山东,原本因为战事而损失惨重的十几个步兵师,在稍作休整后,也一个个的撤回了原驻地。

而在国内那些政府控制力较强的省份里,大批的新兵也都应召入伍。

根据国防部刚刚制定的计划,在1915年年末前,国防军将分拆三十一个地方的杂牌步兵师,同时由中央新建七十个骑、步、炮兵师。

到1915年的年末,整个国防军将会拥有一百一十多个师,超过一百万人的庞大兵力。而这些部队,也将会被划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同时为了供应如此多兵力所需的装备,在奉天、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大量的兵工厂也开始投入建设。而在国防部和中央的命令下,地方政府也开始推行较为现代化的“兵役制”,以便为将来的欧战做准备。

如此大张旗鼓的动作,虽然欧洲那边已经是战火冲天,不过英法等国还是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毕竟他们在亚洲还有许多的利益。尤其是日本,这个和中国牵扯过多,同时刚刚才和中国发生过战争的国家更是质问中国的意图何在。

不过对这些问题,中国却没有一丝一毫回答的兴趣。

他只是静静的在那里等待着,等待着欧洲列强鲜血流干的那一刻,等待着加入到欧洲战争,并且瓜分庞大利益的那一刻…

第三百二十五章开玩笑的!

第三百二十五章开玩笑的!

“呼,奇怪,今年怎么这么热啊…”

“是啊,现在不是才5月份吗?怎么就这么热了?!”

在北京一条新建成的新式街道上,几个推车小车的商贩正在摆摊区摆摊。

只不过夏日炎炎,虽然小贩们的头顶上都顶着一张伞,可是炎热的天气还是让这些小贩们有些受不了。

“算了,一会我去买瓶冰水回来,你们要不要也喝点?”

或许是受不了这样炎热的夏天了,坐在摊位上呆了一会后,一个年轻的小贩突然站了起来道。

其他人听小贩这么一说,也都点了点头。

“行,你也到商店那里去给我们带几份吧…”

说着几个商贩都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分钱,然后一个个交到了年轻小贩的手里说实在的,现在的这个天气他们也有些受不了了。

至于冰水什么的,先在的物价还很低,所谓的冰水也只不过是加了冰块的井水而已,根本就用不了几个钱。

只不过就在青年人拿着同伴们给他凑齐的一角钱,准备到商店那里去买几份冰水回来降降温的时候,一辆马车突然从街角出急驰而出。

好在街道很宽,而且也有专门给马车和汽车使用的路面,所以见到马车后,青年人连忙躲进人行道里,避开了急驰的马车。

只是…

“这个马车,好象是英国大使馆的吧?”

等到马车从他的面前飞驰而过时,他依然站在那里思索着。

“奇怪,我记得英国大使馆那里应该是有汽车的,怎么却突然使用起马车来了。还有,这辆马车好象是大使专用的,行驶的方向好象也是总统府那边,而且这辆马车好像很急的样子,难不成是有什么大事?!”

这么想着,这个原本就显得比一般人要矮上一些的年轻人,眼神突然变得锐利了许多。

只不过当前最要紧的事情,还是给同伴们买冰水,所以在人行道上稍微停留了一会后,青年就重新转向了商店。

而在急驰而过的马车上,依然在担任着英国驻华大使的朱尔典也在闭目苦思着。

就和刚刚那个年轻“商贩”想的一样,朱尔典此行的确是要去总统府,而且他也的确有要紧的事情至于为什么坐马车而不是汽车,仅仅只是因为大使馆的汽车突然出了故障,所以只好将这个已经有年头没用的马车重新拉出来了。

不过还别说,重新坐上马车后,看着车厢内十分熟悉的装饰,朱尔典还真有点怀念的感觉。

至于朱尔典此行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中国出兵欧洲的事情…

此时已经是1915年的5月中旬,虽然在欧洲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快一年的时间,可是战争却一点都没有要停止的意思,而且随着战争的逐渐进行,交战双方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多着。

在西线战场,最早的马恩河战役让英法联军和德军损失惨重,在这场战役里,英法联军和德军先后投入了一百五十万人的庞大兵力,而在战役结束后,双方则损失了近五十万人。

马恩河战役失败后,德军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打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