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213章

1908之钢铁雄心-第213章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统,您来啦…”

船政局的大门内,看到严光已经抵达后,早已等候多时的魏瀚快步迎了上来。

看到魏瀚,严光也连忙客气的点点头。

“魏老,辛苦了。”

“哪里哪里…”

等到两个人走进船政局后,看着远处那个被幔布遮掩的半坞式船台,严光多少有些激动的道。

“魏老,就是那里吗…”

“没错…“

魏瀚点了点头道。

“就是那里…”

这时船政局的局长陈兆锵也从幔布下面走了出来。

说实在的,看着严光的样子,陈兆锵和魏瀚可完全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在陈兆锵和魏瀚看来,船台里面的东西可完全不如另一个船台内正在舾装的战列舰激动人心。

不过既然严光是总统,而且资金也几乎都是他自己提供的,那么…

既然他想激动,那就让他激动好了。

不过说实在的,陈兆锵和魏瀚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造一艘军舰?却要用幔布将整个船台给围起来?要知道这个船台虽然是半坞式的,可是想将整个船台都给围起来,不将里面的东西露出一点来,也是废了他们很大力气的…

而且…

在他们看来,与其造这种东西,到不如把船台空出来,去造另一艘战列舰,毕竟这个半坞式的船台本身就是为了战列舰而建的…

严光到是不知道身后陈兆锵和魏瀚等人在心里的吐槽,其实就算他知道了也不怎么在意,因为他已经完全被幔布后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终于造出来了…”

轻声的喃喃道,严光一步一步的走进了船台中。

在半坞式的船台内,一艘用这个时代的目光来看,无疑是十分无怪的船只正在船台当中施工着,而且已经进入了即将完工的状态…

这艘古怪的舰只有着庞大的体型,其体型就算比之正在进行舾装的满载排水量30000多吨“霸下”级战列舰也不会逊色太多,比之满载排水量20000多吨的睚眦级战列巡洋舰则要大上那么一些…

当然,说他古怪并不是因为船只的体型,而是因为这艘船只的甲板居然是全通的,仅有一座岛式的建筑位于船只甲板的右侧…

在外人看来,这艘船只简直就是毫无疑问的古怪,可是在严光看来却是那么的激动…

“航空母舰啊…”

没错,这就是在船政局的几座新式船坞和船台建成后,严光提出自己的构思,由工程师们设计完成的新式航空母舰…

这艘排水量20000多吨,满载排水量23000吨的航空母舰,在外形上是严光根据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母设计的,因此在外形上有着鲜明的现代航母特征。同时20000多吨的排水量,也足以让这艘航空母舰搭载50多架舰载机,使其拥有足够的对舰打击能力…

“只可惜,虽然配装了最新生产的250匹马力的新型发动机,但空军最新的国产双翼机也只能搭载两枚10英寸的轻型鱼雷,想要搭载近500公斤的18英寸鱼雷还需要多做一些努力,不然的话,这艘航母的威力在海上就真的是无可匹敌了…”

这么想的时候,严光多少也有些遗憾。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这个时代的科技限制就是如此。

在发动机上,因为严光的巨额投资,无论是在航空发动机,还是在坦克用的汽油机上,国内的技术都已经追赶上了世界先列。

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最新式的国产发动机马力已经达到了250匹,仅比同一时期英国人生产的“鹰”式发动机少了5匹,然而最新式的,马力更强的发动机已经在研制的过程中,因此在这方面中国无疑已经和其他国家一样站到了顶峰。

至于坦克用的汽油机,在这方面更是可以一览众山小…

只有在蒸汽轮机上,还和国外有些差距,不过这种差距已经小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不过严光也要感谢一下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一些东西,譬如说重炮、军舰等,虽然也有些技术水平,但还不像后世那样,无论哪样都需要极高的要求,追赶起来也容易一些。

不然的话,就会像后世一样,单是一个发动机就至少追了20年…

而且到现在为止,也仅仅只是刚刚追赶上了一点而已…

对航母的生产,政府内部知道的人还是不少的,譬如说王耀武、宋鼎寒、徐世昌和蔡锷等人。不过也不奇怪,毕竟这么大的一个船,瞒外人也就算了,自家人想瞒是绝对瞒不住的。

不过对航母的生产,除了一个王耀武绝对支持外,在整个政府的上层,也只有萨镇冰一个人支持严光,而且这个支持还不是绝对的。

事实上,在龙口湾一役后,萨镇冰和海军内部的不少将领都已经意识到了飞机的重大作用,一些将领甚至已经想到了如果将飞机装上军舰,那将会如何?

不过毕竟只是想想…

对这个时代的海军将领而言,飞机毕竟只是一个新鲜事物,而且龙口湾一役的后期也证明,面对高机动的军舰,飞机的命中率并不是很高,而且生存性也很堪忧。

因此海军的将领们很愿意在船台空余的时候,造一艘可以搭载大量飞机的军舰,可是在不富裕的时候,他们却更希望能多造一些战巡或者是战列舰。

毕竟这是一个大舰巨炮的时代,对奉行大舰巨炮主意的海军将领而言,还是多造一些战列舰或战巡舰要更实在是一些。实在不行的话,多造一些潜艇也行啊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发动的潜艇战可是给海军的将领们很多的启发。

目前中国最大的敌对势力就是日本,如果说用大量的潜艇将日本这个岛国封锁起来的话………单是想想,已经让不少海军将领流口水了…

萨镇冰和手下的将领们也是一样,萨镇冰也觉得,航母这一类的载机军舰的确值得一试,不过重要性应该排在战列舰和战巡舰之后,毕竟中国不像英美等国,有足够的大型造船厂,随便空出一个船台也是毫无关系。

现在在国内,能够建造大型军舰的的确不少。除了福州船政局外,还有新建的广州造船厂、上海造船厂和天津造船厂等,这些新建的造船厂都已经具备了建造大型船只的能力,而且也都在建着万吨级的朝风级巡洋舰…

不过因为严光要求的保密性,而上海、广州和天津也都是人多眼杂,尤其是洋人多多的地方,因此最终选择的造船厂还是变成了福州船政局虽然福州的人也多,可总比上述那三个地方的人少了一点。

万幸,还好这个时候还没有航拍技术,而且有了也无法像后世一样,洋人在中国横冲直撞,不然的话除非是塞进全封闭的造船船台内,不然的话基本上是没法保密了。

而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福州船政局的大型军舰接连下水,就和下饺子也没什么区别的缘故,国外也多对船政局的情况有很深的兴趣。也因此,在看到船政局内居然有一个船台是用幔布遮盖的时候,也都感到了很深的兴趣,这其中兴趣最深的恐怕就是日本了。毕竟以中国几大造船厂现在的建造速度而言,赶超日本海军或许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了…

只可惜,因为幔布,以及船政局周围的驻军、内务部和军防局的关系,到现在日本人也没发现里面究竟是什么…

毕竟在重重的保卫下,想要进入到幔布当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福州船政局实行的还是身份制,想要进去看看的话,可是要检验好几次身份的,尤其是幔布后的半坞式船台,那可是有整整一个营600多名国防军在保卫着…

不过…

因为航母的关系,不少的海军将领和政府官员还是和严光闹了点小矛盾,前者气的是一艘不知道效果如何的航母,占了他们一艘战列舰或战巡舰的位置,后者气的则是,造这么一艘效果不知如何的航母,居然花费了一艘万吨巡洋舰的钱虽然这些钱似乎都是严光个人的,不过在从严光这里借钱借上瘾后,不少的政府官员似乎已经将严光的钱包和国库联系上了,进而也就当成了是自己的钱…

还好一些政府官员虽然已经将严光的钱看成了是自己的钱,可那些钱终究还是严光自己的,在银行的户口名字也是严光的名字。换言之,严光想用这些钱做些什么都是允许的,因此最终严光还是成功的建成了这艘航母…

在严光看来,建成这艘航母,可比建那些战列舰或战巡舰实在多了。

没错,20世纪的前三十年的确是战列舰、战巡舰的天下,在航空技术不成熟,舰载机的性能还很差劲,通讯技术和侦查技术也不怎么发达,雷达更是没影的时候,即使是一艘航空母舰也未必能拿一艘战列舰如何,尤其是在最近国外都很重视防空,不少的战列舰和战巡舰都加装了大口径的高射机枪和小口径的高射炮时,目前水平的舰载机过去了还真不知道究竟是谁杀谁…

不过航母毕竟和战列舰不同,航母看的毕竟是舰载机的性能以及本身的载机量等等,对航母本身反而没太大的要求(后世的弹射器等物件不算),何况航空技术日新月异,航母上的舰载机也是可以更新换代的。

严光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手下的工程师们同样很有信心。

没错,这艘1915年才动工,1916年初才接近完工的航母的确是早了一些,不过却是严光按照后世航母设计的,尤其是那独特的岛式建筑物,可是在后世的日本凤翔号上才出现的…

再加上较大的排水量和较多的载机数量,严光很有自信,哪怕是到了二战时期这艘航母也同样不会落后…

“未来中国海军的命运,就全交代在这艘航母上了啊…”

看着面前这艘依然正在施工的航母,严光如此轻声道。

声音虽轻,不过魏瀚和陈兆锵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海军的命运会在这艘奇怪的载机军舰身上?要知道这可是大舰巨炮的时代啊!

只可惜,严光的心思却是他们不懂的…

在列强的战列舰都在两位数以上,英德等国甚至是达到数十艘,而且都是无畏级战列舰的时候,想要战列舰等大型军舰的数量上追上列强是何其艰难?

这个时候的严光,也只能是另辟捷径,将希望全部都寄托在航母身上了…

“造价仅为一艘一等重型巡洋舰,这样的军舰,造个十多艘也就够了呢,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还是要看航空技术的发展,毕竟航空母舰,最重要的还是那个航空啊…”

这么想着,严光又带着人围着这艘航母转了几圈,只觉得这艘航母的外貌越看越顺眼,明显要比隔壁那个船台的战列舰顺眼了许多。

“等到这艘航母下水、海试和正式服役的时候,恐怕全世界都要目瞪口呆吧,只可惜日德兰海战也就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不然的话到是可以让这艘航母去参与一下,也好正式的测试一下航母的实战性…”

不管怎么说,这次严光来船政局的确是相当的满意,毕竟严光很清楚,20世纪的前三十年,是由战列舰主导的,可是20世纪的后70年,却是由航空母舰主导的…

而且在70年过后,这个主导还会依然持续下去,一直到航母也被另一种武器取代为止,不过就目前来看,航母这种已经快有近百年历史的新式军舰,在坚持个二三十年恐怕是没有问题的…

在亲眼见到已经接近完工的航母后,严光也就新满意中的乘着火车回到了北京,毕竟在北京还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他关注的。别的不说,最近在新疆的劳工营就因为死亡率太高的缘故,发生了不少次的暴动,显然那些叛乱分子已经深深的领悟到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深刻道理,毕竟依照目前劳工营的情况,只要进去了基本就是有死无生,尤其是在铁路已经修到了关键地段后就更是如此。

因为工期很紧的关系,现在几乎每天都是在用任命去填。

不过用任命去填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至少铁路的进度很快,唯一让人有些烦心的就是,万一铁路还没修完,劳工营的“劳工”就死完了,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就在严光还在为劳工营的老公数量不足而担忧的时候,在经过了重重阻隔后,北上的土耳其军队也终于抵达了摩苏尔,在沿途,土耳其人不但要修好那些被远征军骑兵破坏的道路桥梁,还要防御骑兵们白天黑夜的袭击,甚至于…

甚至于远征军的骑兵,居然还在他们的去路上铺设了不少的地雷,所以等到他们抵达摩苏尔的时候,在摩苏尔的城外,远征军早已是严阵以待了…

“fxxk!”看着远处的摩苏尔,灰头土脸的德军军官不得不如吐出了一句英语…

!#



第三百四十章窝火

“fxxk…”

看着面前的摩苏尔,领队的德**官不得不骂出了一句英语。。奇书屋无弹窗。

说实在的,此行一路北上这些德国入可说是窝了一肚子火。而这些火里,几乎有大半都是来自身旁那些土耳其入的…早在北上之初,因为路上的桥梁等全部被远征军的骑兵破坏的缘故,德土联军不得不在路上停歇下来,慢慢的修理那些被破坏的桥梁。在这个时候,土耳其入已此行没有带工兵来,本身也不会修理为由,拒绝修理那些被破坏的桥梁,最后没办法,德国入只好临时客窜一下工兵的工作,自己跳下去修理了。

好在德国入这次带了一个2000入团北上,在入数上比一个工兵团还要多些,虽说技术和装备上不专业,但也不是很耽误活计…只是让德国入没有想到的是,到了入夜的时候,那些中国入的骑兵居然还会对他们发起袭击,因为当时负责守夜的是土耳其入,结果中国入的骑兵杀入营中弄得营中大乱,一些土耳其入的营地里甚至出现了炸营的现象。

这次袭击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从此以后守夜全部由德国入负责,而负责警戒任务也成了转职工兵后,德国入的第二项任务…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这么两项任务的话,或许德国入还能接受,可是没想到在忍受这两项任务,还有那些在旁笑呵呵观看却从没想过下来帮手的土耳其入的同时,德国入居然又迎来了第三项任务,而且还是很有危险性的任务排雷…破坏桥梁也就算了,自从德国入负责警戒任务后,远征军的骑兵已经很少像最开始时那样直接杀入德土联军的营中,毕竞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哪怕是夜战,冲击一个严阵以待的军营也是很危险的。

不过想要拖延德国入的时间,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的…至少远征军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地雷”…地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防御武器,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防步兵地雷于1903年前后由俄国研制。这是最早的制式化生产的地雷,在日暮途穷俄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如此有效的武器,严光当然不会放过。

所以目前的军工系统内,虽然还没有研发出防步兵跳雷,但是一般的地雷和反坦克地雷却已经研发出来了。

这次远征高加索前,也曾经带过一些地雷来,只不过一直都没有派上用场,不过现在吗…带队的那个骑兵团长,带派入取了几千枚地雷过来后,就将这些地雷全部布置在了德土联军北上的路上…在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入也没想过路上居然会有地雷出现对这种武器德国入并不陌生,毕竞德国入和俄国入的接触也是很多的,只是先前远征军的骑兵并没有使用过地雷,沿途也没有出现过地雷,所以德国入并没有什么防备。

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所以很快德土联军就付出了数十入伤亡的代价,万幸的是德国入只有三个入被土耳其入飞溅的四肢弄伤,倒是没有什么太重的伤亡…不过因为地雷的关系,土耳其入是说什么也不愿意走了。

看着这些土耳其入的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