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您看这事情是不是缓一缓,英法两国的诚意实在是……。”唐绍仪还是非常谨慎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沈从云听了点点头道:“好,这事情就按你的意思去办,暂停三国密谈。”
唐绍仪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里其实早就想给英法两国一点颜色看看了,这些年憋在心里的气可不少啊。
“大人,那么中德之间的新协议,是不是适时的公布的一下?”唐绍仪不失时机的顺着沈从云的意思来说,当然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沈从云脸上的怒色淡了下来,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表情道:“这个提议很好,你立刻吩咐外交部,与德国方面沟通一下,同时发布这个消息。另外,对外公布,中国军方最近将在东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戏。”
“哦?多大的规模?”唐绍仪会意的笑了起来。
“我已经下令,南方军区,中原军区,各抽调三个师的兵力北上,搞一个规模为五十万兵力的大演戏。”
沈从云似乎是想让世界知道,一个愤怒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公布中德协议,终止与英法的谈判,东北大演习,这三步等于是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出去,等于是给英法不切实际对华外交政策一计响亮的耳光。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美国总统连夜紧急召见了中国驻美大使,询问了一些关心的问题,得到的答案是模棱两可的无可奉告。
事实上,中国所有驻外使馆,都收到了国内传来的封口令。驻德、法、英、俄等国的大使,也都对各国的紧急召见,采取了沉默的态度。
《华盛顿邮报》在随后的报道中称,这是英法两国对华政策的重大失误,这一失误导致了欧洲军事竞赛的进一步加剧。
《伦敦邮报》则称,我们的政府都在干什么?这个时候激怒中国,真的让人怀疑政府里头那些靠纳税人养活的家伙们的智商。
德、奥报界表现出来的完全是一派大获全胜的姿态,报纸上接二连三的刊登这方面的消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从中国方面传来的第一手报道,大量的照片证明,中国方面正在往东北调集重兵。“尽管一直以来,中国在东北地区囤积了半数以上的国防力量,但是这一次中国方面明显的表示了,将进一步增加东北兵力的决心。”《柏林时报》上的这段话,成为了德国外交部最大的功绩。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想到一点,中国加大驻守东北的兵力,意味着一直以来威胁德国东部的俄国,一半以上的兵力将被拖在远东。
英法两国对于中国表现出来的强硬,多少有点始料不及的意味,两国政府还在为想方设法挽救这一失误做努力的时候,中国方面又采取了一个另英国倍感压力的举动。
“鉴于目前西藏独立有所抬头,为了显示我政府维护国家主权之决心,议会以全票通过沈从云总统之提案,从南方军区中抽调一个军的兵力,进驻西藏增加我军在西藏的军事力量。”
外交部新闻发布官的这段话,很有一点变本加厉的味道,一个军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比起之前中国在西藏象征性的驻军而言,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政府即将对西藏这个长期高度自治的地方势力动手了呢?又或者说,这是中国政府表达出来的又一个信息,毕竟西藏和印度实在是太近了。
世界格局,在1913年的春天,在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沈从云连续的作出了强硬姿态之后,变得微妙了起来。
第六部
第九章坑人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严复老先生一到早找到沈从云的总统办公室里来,见了面也不说别的,而是冲沈从云念了以上的这一段话。接着慢慢的从怀里摸出一把扇子来,往沈从云的办公桌上轻轻的一方,然后才慢悠悠的坐在椅子上面带沉峻的看着沈从云的反应。
沈从云有点不明白老先生的意思,打开扇子,上面写了四个字“戒急用忍”。
什么意思?沈从云很快就想明白了,这是严复先生表达担忧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在告诫沈从云有点操之过急了。
想明白之后,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慢慢的走到严复的面前,弯身长揖,然后微笑道:“谢谢严老先生提醒!”说着沈从云拿着扇子慢慢的走回桌子前,看着上面的四个字,沉思了一番道:“严老先生,沈某以为在对待英法两国的问题上,咱们孙子装的也够久了,总不能老这么装下去吧。买卖要一笔一笔的做,价钱要一次一次的开,一刀子下去太狠了,会引起严重不良后遗症的。”
严复听了微微一番思衬,笑着站起来,朝沈从云拱手道:“如此,老夫多虑了。不曾想总统大人早有盘算,冒昧了就此告辞。”
两人之间的哑谜,让在一边站着的李耀国看的有点不明白,一头雾水的样子。沈从云见了不由笑道:“李耀国,还没想明白么?”
李耀国苦笑道:“严老先生地意思我是明白的,大人的意思还没想明白。”
沈从云笑道:“你见过蚕吃食么?”
李耀国恍然大悟道:“大人心志远大。出乎了严老先生的预料。”
严复担心的是沈从云急于在站队伍地这个问题上表态,沈从云则婉转的告诉严复,我不是要为站队伍地事情表态,而是想捞到的东西多了一点。
事实上英法两国也没有完全判断出来,沈从云这一次如此激烈的反应背后。真实的目的是什么。沈从云执政以来,对待英法两国的政策。一贯比较温和,也可以说有点软弱。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政府过去有点软弱的表现,让英法代表产生了一种错觉,中国还是可以适当的欺负一下的。即便是在当前英法迫切希望中国能加入到协约国地阵营中时,法国代表萨科奇还在习惯性的傲慢了一把,甚至还产生了一种幻觉,把越南的利益完全让出来,这是对中国的施舍。
沈从云作出了激烈的反应后。结果自然是引发了协约国方面的恐慌。一家法国报纸毫不留情的表示,“我们地谈判代表,也许出于某种目的,在这个时候激怒了中国政府,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别愚蠢地政客为了自身的利益,却要让民众为他们的愚蠢来承担后果。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四万万中国人。在其军事工业基本赶上欧洲后,他们能组建起多少个步兵师?结果我们应该不难想到。”
3月底!英法两国政府,进行了几次紧急磋商后。决定更换谈判代表,要求与中国重开谈判,但是遭到了中国政府的拖延。
巴黎的早春遭遇了一场寒流地逆袭,厚厚地寒霜一夜之间铺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巴黎郊外地一所军营内,中国军事友好考察团的一个分队。一大早从下榻的旅馆出发。来到这里进行“友好”交流活动。
政治就是这样,在双方没有彻底撕破脸之前。表面上的工作还是做的很不错的,至少因为国内强硬的姿态,军事考察团的待遇等级相当之高。
军营里的法国士兵,有的正在进行着密集队列的操练,也有的在进行白刃战的拼刺练习,看见插着中国国旗的汽车开进来的时候,法国士兵的喊杀声也跟着高了八度。
太阳才刚刚露头,排着密集队伍的法国士兵,在战鼓的节奏下,踩着步点喊着号子在练习着。在车子里还缩着脖子的杨志,跳下车的一瞬间,下巴微微的扬了起来,站在操场边上,冷笑着看着法国士兵的操练。
“看见没有,法国士兵是最优秀的,即便是在敌人最猛烈的火力面前,他们也不会乱了队形。”曾经在中国军队中呆过很长时间的弗朗索瓦,如今回到了法国,成为了一名陆军上校,这次是特意被调来兼职翻译和陪同。此刻看见杨志似乎对法军的操练挺有兴趣的,不由的自夸了一下。
杨志看着法军士兵操练这种队列,不由的露出微微的不屑。中国军队在装备了大量的自动武器和迫击炮以后,早就放弃了密集队形冲锋的战术,杨志实在想不到法国人还迷信这种攻击方式。杨志当然不会好心到提醒弗朗索瓦,这厮也是在中国军队里呆过的,居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怨不得别人了是自己该死了。就好比萨科奇那个猪头,明明知道现在协约国面临着德国人巨大的压力,绝对不希望把中国推到德国人那边,居然还傲慢的激怒了沈从云,不是该死是什么?
没有表态的杨志回头朝身边的沈一阳交换了一下眼神,朝弗朗索瓦淡淡的笑了笑道:“嗯!是不错!走看看那边去。”
说着杨志和沈一阳朝操场的另一端走去,一群法国士兵正在对着草人练习刺杀。从身材上来说,西方人比起东方人,实在是占了不少的便宜。杨志的身高一米七十六左右,在高大的法国士兵面前实在显不出来。
一个法国军官看见杨志他们过来,笑着朝弗朗索瓦走了过来,两人用法语交流了几句后,弗朗索瓦冲着军官连连摇头。
“你们在说什么?”杨志笑着过来。问了一句。弗朗索瓦有点尴尬的看了看那个法国军官,双手一摊用中文道:“很抱歉,我的同事错误的认为,中国士兵地拼刺能力远远不如法国士兵,他认为一个法国士兵在拼刺的时候。至少具备了对抗两个中国士兵的能力。”
杨志听了不由一阵微怒,回头朝沈一阳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沈一阳回了一个挑唆的眼神,杨志回头笑着对弗朗索瓦说:“你告诉你地同事,我有兴趣和法国士兵交流一下拼刺的本领。”
弗朗索瓦早就预料到杨志会有这反应,中国军队地拼刺能力如何,弗朗索瓦实在是太清楚了,早些年在越南,不就是让中国军队用刺刀给俘虏的么?
弗朗索瓦露出遗憾的表情,肩膀耸了耸,双手一摊对法国军官叽里呱啦的转述了杨志的意思后。法国军官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比自己矮了半个头的杨志,一番诧异后回头招呼一名高大法国士兵过来过来的法国士兵,整整高出杨志一个脑袋,看着杨志一脸嘲笑的语气,用法语对弗朗索瓦道:“长官,你确定这个中国猴子要跟我较量么?”
弗朗索瓦没敢照实翻译。回头对杨志笑道:“他问是确定要较量一番么?”
杨志点点头后,法国军官张罗着让人拿来练习用地木头枪,还有两套护具。杨志接过木头枪。却对拿着护具士兵摇手道:“中国士兵在练习刺杀的时候,从来不用这玩意,我们强调的是实战。”
高大的法国士兵听了弗朗索瓦的翻译后,露出一阵不屑的笑容,端着木枪走到场地中央。摆开了架势。
“嗨。你不提醒他小心一点么?”弗朗索瓦见沈一阳没有一点担心的样子,不由地问了一句。出发之前上峰可是一再打了招呼的。眼下中国政府和英法之间的关系正处在一种微妙地状态下,千万别再惹出别的不愉快来了。弗朗索瓦说这话,实际上是希望沈一阳来劝解一下杨志,毕竟出战的法国士兵,从块头上要远远的大于杨志。
杨志的拼刺什么水平,沈一阳可是亲眼见识过地,打哈鲁宾地时候,杨志一个人面对两个高大的俄军士兵,也没有落下风。俄军地拼刺能力,即便不如法军,也不会差多少吧,一对一沈一阳对杨志有绝对的信心。再说了,中国人的白刃战水平,哪里是西方人能理解的了的?
“呵呵,你还是为你的同胞担心一下吧。”沈一阳笑了笑,往后站了站,这时候一干中国军官也围了上来,法国士兵们也靠上来,众人围成了一个***。
一声开始后,高大的法国士兵号丧似的一声大叫,丝毫没有把杨志放在眼里的意思,猛冲了上来,大有一枪放倒杨志的意思。高大法国士兵的气势确实挺足的,看来也是这队士兵中拼刺功夫最好的一个,这一招出手立刻遭来了同伴的一阵喝彩声,仿佛已经看见了杨志中枪倒下的场面。
出乎预料的事情出现了,场中的杨志不过是轻轻的往边上一个侧步,接着用木枪轻轻搭住对手的木枪,然后借尽往边上一带,用力过猛的法国士兵身子往前一冲的时候,杨志的枪托闪电般的往上一抬,法国士兵的下巴好像主动往杨志的枪托上送一样,狠狠的挨了一样。
一声闷响之后,法国士兵疼的往后一仰,木枪也往上一抬,这时候杨志不慌不忙的一声大喊:“杀!”
木枪头狠狠的扎在对手的肚子上,对手疼的顿时缩成了煮熟的虾子一般,双足往地上一跪,木枪往地上一丢,双手捂着肚子站不起来了。
丢下木枪,杨志轻松的拍了拍手道:“送他去医院吧,但愿他还能剩下一半的牙齿!”
说着杨志在一圈目瞪口呆的法国士兵面前,慢悠悠的挤了出来。沈一阳冲着杨志悄悄的竖起大拇指,杨志撇了撇嘴角笑道:“不是我强,是他太渣,而且还轻敌了。”
“装。你接着装!天津武备学堂连续三年的拼刺冠军!号称当代青面兽的,就是阁下吧?”沈一阳毫不留情的揭露之,杨志故作无所谓地笑道:“运气好而已,当不得真的。”
丢了面子的法国人,肯定是不甘心的。不过中国军官团是客人。总不好大家一起上玩群殴的那一套,再说现在中法关系微妙地很。乱搞的话上面也不答应。弗朗索瓦在杨志他们离开后,立刻上前去警告了一下那个吃瘪地法国军官。
这个军营很大,驻扎了一个法国步兵师。杨志和沈一阳都是带着任务来的,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表面上大大咧咧,实际对法军的训练情况,单兵装备火炮数量自动武器的数量等等,看过之后都仔细的记在脑子里,晚上回去都要整理出来,上报到代表团长段祺瑞手上。
这个时候的段祺瑞并没有跟着出来。而是与法国军方的高层进行会晤,具体谈些什么,杨志他们也没资格知道。尽管弗朗索瓦已经警告过下面的军官,可是效果并不明显。一个早上过去,杨志一招放倒对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军营。杨志走到哪里,几乎都会遭遇到挑衅地目光。法军官兵们的态度。让杨志颇觉奇怪,不就是打到了一个法国士兵么?有这么严重么?
弗朗索瓦这个家伙,毕竟是在中国军队拿过高薪的家伙。中午吃饭的时候,私下里悄悄的对杨志说道:“那个被你打倒的法国士兵,是这个师里的拼刺冠军。”杨志这才明白,一时地逞能已经严重的伤害了法国“友军”的自尊心。
下午地时候,杨志等十几个军官。被拉到一个射击场。这里正进行一场射击训练,趴在射击位置上的法军士兵。正在砰砰的操着各种武器射击。
看见一个目光中不怀好意的法国军官脸上带着假笑迎上来的时候,杨志便感觉到今天地事情还真有点小麻烦了。
“我听说中国军队地训练方式,全部都是仿照德军的训练方式,想必你们地射击水平一定很高。”
知道事情来了,弗朗索瓦翻译的时候,不断的给杨志打眼色,希望杨志拒绝法军军官的挑衅,谁曾想杨志脸上笑眯眯的说:“我军的整体射击水平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弗朗索瓦只好苦着脸给翻译回去,差点没把那个法国军官给气的晕过去,哪有这么不谦虚的家伙。其实杨志心里明白,今天的事情是不能善了了,这个军官绝对是有备而来的,就算杨志拒绝了比试,人家也会想方设法逼杨志等人就范,还不如顺水推舟的自夸一番。更何况,杨志对一干军官的军事素质,都非常的有信心。
“杨,他们希望你和你的同伴们下场表演一番,好让士兵们进行观摩。”弗朗索瓦无奈的转达了法国军官的意思,杨志笑眯眯的回头看看蔡锷等人,发现这帮家伙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