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变天 >

第181章

变天-第181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沈从云必须在现在就想好解决办法。执政几十年,通过一系列的战争胜利,固然使得国家利益和国民信心得到了巨大地提升,但是也必将会形成一个举国上下好战地习惯。从长远来看,好战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必须要通过宣传工具,使举国上下都形成一个概念,不是政府要打仗,而是有人要把战争强加给中国政府。这一点沈从云这些年基本上还算是做到了,每一次战争尽管都是有备而为,从表面上来看,还是在被动迎战的。

必须要在全军上下灌输一个观念,中国不是好战地国家,但是我们必须做好迎接任何挑衅的准备。中华民族绝对不能在漫长的和平过程中消磨了血性。

这一夜沈从云想了很多,依旧迟迟不能作出决断。尽管有历史的先知,真的要做决断的时候,沈从云对各种假设依旧很难得出权衡之后结果。实际上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已经改变了大的历史格局,很多事情即便是按照历史的脚步来到了,但其结果已经变的无法预测了。这也正是沈从云感觉到迷茫的地方。诚然,沈从云这些年也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智囊团,这个团体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国际走向的判断上,还无法给予沈从云太多的帮助。毕竟沈从云不能直接跟大家说,相信我,明年下半年协约国和同盟国肯定打起来,大家现在就好好想一想,我们加入那边才好。

沈从云唯一能做的是含蓄的向智囊团表达一下对欧洲局势的担忧,强调一下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让智囊团搞一个实力对比的分析结果出来而已。

同样是这一个夜晚,一个肥胖的身躯,满意的从伯尔尼市郊区的一家农庄里出来,上了一辆汽车,悄悄的趁着夜色回到中国大使馆。

按照赵星龙的身份而言,这件事情本不需要亲自出马。可是沈从云一再强调事情的重要性,对赵星龙本人外任何人都不放心。

事实上赵星龙对于沈从云这个命令真正的含义,并不是完全的理解。从赵星龙的思维角度来看问题,中国政府出面帮助一个被俄国流放的政治犯。最大地好处就是让这些对沙皇统治不满的激进分子,没事给俄国捣乱。减缓一下俄国在远东带来地压力罢了。对于这些俄国的激进分子,给点钱赞助点武器就很够意思了。

可是,沈从云居然提出了在蒙古专门弄出一块地方来,给俄国的激进分子做武装暴乱的基地,这一点在赵星龙看来显得不同寻常。

“也许,大人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吧。”赵星龙在车子里想到这一点时,不由的低头看看手中的文件包,这里头是一个月来与那个名字很长的俄国光头商议出来地结果。

“弗拉基米尔。伊里什么来着?”赵星龙苦笑了一声,彻底放弃完全记住这个人名字的可能性。

来到欧洲的这半年来,赵星龙也算是知道了许多关于共产国际的事情。从目前来看,这个组织的力量还非常地弱小。所以,赵星龙在提出暗中资助俄国革命的时候。列宁最初并不太相信,或者说对赵星龙真实的目的有所保留。

赵星龙很大方的表示,现阶段并不想从列宁身上得到任何的好处,只是单方面的付出。给予资金支持,在蒙古开辟基地帮忙培训军事人员,需要的时候提供武装暴动需要地武器装备等等。这些好处让列宁无法拒绝,至少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俄国革命偃旗息鼓的时候。列宁无法拒绝这些援助。

正如历史上的情况那样,德国人不过是帮助列宁回国并控制了政权,就获得了俄国三分之一的领土。不过现在沈从云抢先动手了,估计也没德国人什么事情了。沈从云也不打算让德国人通过这件事情获得好处。当然了,未来德国人在俄国退出战争地时候,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那就看德国人的本事了。至于沈从云内心深处思考过的,在欧洲战局大局已定的时候。抛开德国单独与英国和谈的想法。更是只有沈从云一个人才去这么想过。

完成了沈从云交给地任务后,赵星龙也是一身轻松。如果一切都不出问题地话,一个月后第一批革命者,将乘坐轮船前往中国,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至于蒙古地现状,赵星龙倒是不需要太担心的。目前在蒙古战局主导地位的几个王爷,都是中国三大情报部门一手扶持起来的。为了防止某一家独大,再冒出一个成吉思汗来,情报部门之间相互通气,指使这些王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有事没事掐几架,免得他们太悠闲了。事实上关于外蒙古的问题,沈从云一直没有全力以赴的去控制,也没有精力去收拾这帮地头蛇。除了在库伦(乌兰巴托)设立了外蒙古自治行政区,派遣了官员代表中央实行管理,摆了一个陆军师的兵力作为震慑力量外,外蒙古草原的实际管理者,还是大大小小几十个王爷。当然了,部署在东北的几十万大军,只要蒙古地区稍有异动,随时可以长驱直入。通往乌兰巴托的铁路,也在修建过程中,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这条铁路必须要在1917年前建成通车的。

实际上在1913年初,在外蒙古自治区曾经发生过所谓的活佛主张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一举动并没有获得太多蒙古王爷的响应,很快就被蒙古王爷们配合下的驻军给镇压下去了。那个叫折部丹尊巴的活佛以及他的一干党羽,也被驻军本着民族友好政策,派专人送到了沈阳,要给他们安排下足不出户养尊处优的生活。有一点要顺便提一下,活佛的一干亲信,身体实在是太差了,从库伦到沈阳这一点点路程,居然都染病身亡了。真是一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啊!

发生在1913年的事件中,因为历史的变化,许多在历史上有记载了,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人物,已经泯然众人也。

沈从云主政的1913年12月,一家民间电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居然是一部反应中国出兵印尼的故事,这一点和历史相似,有完全的不同。电影这一新生事务,来到中国地时间表实际上提前了许多。政训部就有一个专门的纪录片团队。这一其间,全国大大小小地电影院。放映的除了一些美国电影外,更多的是播放政训部拍摄的纪录片。

对于“新民公司”的成立,政训部倒是有专门的报告递交给沈从云过目的,沈从云并没有对这一民间公司的诞生刻意去左右一点什么,采取了顺其自然地态度。很多东西,在沈从云看来,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当然有一点,沈从云是一再强调的。那就是任何一家电影院,都要买进政训部拍摄的纪录片的拷贝,并且每一场电影正式播放之前,都要放映纪录片。事实上,就当前地国民情绪来看。走进电影院的人们,每每放映纪录片的时候,似乎显得热情更高。尤其是那些表现我军在印尼英勇作战的纪录片,更是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关于这一点,沈从云曾私下里对李维说过:“很多时候,我们要给民众看到的,是政府需要的真相。”事实上,不单单是中国政府在这么做。生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大致都会有这样地经历,看一场露天电影的时候,前面肯定先要看一段展示祖国形势一片大好的纪录片。尽管。那个年代在露天看电影的孩子们,肚子就没有吃地饱的时候。

尽管新中国因为沈从云的缘故实际上是一党执政,这一年的议会议员选举中,还是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党派出现,并参与到议员地选举中来。并却似乎他们都取得了成功。分别在议会中占据了一两个席位不等。有了议员地身份,就可以对国家的政策有发言权了。

关于这一点。很多国家社会党地骨干,都表示出了担忧,并且这些话也传到了沈从云的耳朵的。可是沈从云对于这一现象,丝毫没有反应。似乎还给人一种感觉,沈从云在有意识的放纵这种局面的出现,放纵议会中出现不同的声音。

年底的国家社会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沈从云也没有出席,副主席唐绍仪做了关于《新时期我党工作重点的报告》,报告的最后,唐绍仪含蓄的点了一下议会中出现的新声音,提醒全体党员要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

很多在政治上比较敏感的人,似乎都察觉到了一点什么。几乎就在国家社会党结束的同时,《中央日本》发表了一篇关于进一步整顿吏治的评论文章,其中转载了一段总统沈从云说的话。

“治国就是吏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这无疑是一个信号,一个强烈的信号。当然,以上这一段话的出处,目前只能算到沈从云的头上,历史上真实的说番话的人,或者可能还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吧,又或许不在。总之,沈从云完全没有去惊扰这些在真实历史上左右这个国家走向的伟人们。

1913年的年底,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的吏治整顿,正如许多人预料的那样,如期而至。打击贪污腐败,加强民间监督,成为这一整顿的主题。

一大批国家社会党的官员,在这一行动中纷纷落马。新中国成立20年来,出现了暮气沉沉苗头的官场,在这一次风潮之中,风气为之一正,大批的年轻官员走上了政治舞台。

西方国家的媒体,在评论这一整顿事件时,大多数言论都还是围绕着中国一党执政的现状进行争论。很多媒体都持一个观点,一个国家如果只能一党执政的话,监督力度自然不足,贪污腐败现象的大规模,自然不可避免。(以上的问题,大家千万不要在书评里展开有针对性的争执,免得给河蟹了。这也就是老断的一家之言。)

一个货真价实的独裁者,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向外界释放了一些看起来有点不太寻常的信号。有心人在1913年的年底来临之际,不会不多想一想这些事情背后暗示着什么。

1914的新年,夹带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北京城。天刚刚亮了一点,睡的并不算很好的沈从云哧溜一下从床上坐起来,抬手撩开窗帘,窗外的大雪依旧没有停止的意思,鹅毛雪片在疾风中漫天遍野的落下,伴随着大风发出呜呜的声响。

沈从云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样一场大雪对很多家庭绝对是灾难性的,不知道民政部门有没有行动起来,李耀国这个市长这时候是否还躺在被窝里睡大觉。

看了看对面的座钟,时间指在六点三十分。身边的柳婷这时候被沈从云的动作惊醒了,眯着眼睛看了看时间道:“还早呢,再睡一会吧,这大冷的天,要赏雪也得等这风雪停了不是?”

沈从云叹息一声,淡淡的苦笑道:“这大雪对于很多人家来说,可是要命的。我得出去转转到处看看,可不能像大清朝那会,满大街都是冻死的人。”

沈从云这么一说,柳婷彻底的惊醒了,跟在沈从云身边久了,很快就适应了沈从云的思维方式。说话间柳婷飞快的从床上下来,对这偏室内喊了一声:“来人啊。”

值夜的丫鬟应声而出道:“夫人有何吩咐。”

“老爷要起来了,赶紧去准备准备。”吩咐丫鬟的时候,柳婷拿起架子上衣服径自穿戴上了,丫鬟想上来伺候,柳婷挥手道:“下去准备,我自己能行。”

穿戴洗漱完毕后出了房间,院子里头一片安静,地面上厚厚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沈从云的心越发的紧了紧,抬眼看见几个侍卫已经等在回廊里头。

“大人,要和夫人一起出去么?属下这就去被车。”

沈从云回头看看,柳婷想了想道:“妾身还是找紫玉姐姐商量一下,赶紧的找场子开个粥铺才是要紧的事情,这鬼天气好多人家指定揭不开锅了。”

连早餐也没顾得上吃,沈从云直接奔着市政府就去了,一路上沈从云看着车窗外的屋檐上厚厚的积雪,心道市中心这一带还好一点,崇文门外的寻常百姓家,指不定有多少屋檐被压塌了。尽管现在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过的好多了,可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实际上过的日子也并不能算好。这一点沈从云显得有点无奈,这是一个国家大变革的年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期,国力的积累远远还没有到沈从云去考虑改善国民福利的时候。

“李市长一夜都没睡,天还没亮就出去了。”沈从云来到市政府,不想闹出太打的动静影响正常的工作,所以连车都没下,直接在院子里让李耀国下来。保镖上去没有找到李耀国,领了一个副市长下来回话。

看着在风雪中年纪不过四十出头的副市长在簌簌的发抖,却又万分恭敬的微微的弯着腰站在那里说话,沈从云不由微微的感慨权利的可怕。

“李耀国去哪里了?你不会不知道吧?”

“李市长走之前交代办公室的人说,他去东交民巷一带的旧城改造的工地上去了。那一带有不少搬迁之后临时的安置房,他有点不放心亲自去了。临走的时候还交代,让属下监督民政部门赶紧四处派人检查灾情,以便及时救助。大人您来的时候,属下正准备到民政部门去。”

这个答案让沈从云感觉到一阵欣慰,年底开始的整顿吏治的行动,看来是初见成效了。现在整个中国的官员,恐怕都在战战兢兢之中吧,很多人这个年不好过了。

第六部

第十七章《中俄互不侵犯条约》

官员们的年不好过,老百姓的年才会好过,不然搞吏治整顿就没意义了。别的地方现在沈从云还不清楚,至少在这天子叫嚣,沈从云不想听见老百姓的叫苦声和叫骂声。

李耀国这个市长无疑是称职的,这一点从一夜没睡,一到早又出去忙碌上可以看的出来。

一大早离开市政府后,李耀国心里头开了锅似的,一刻也没有消停过。古老的北京城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呈现出截然两种建筑文化的对立。东交民巷的旧城改造,是李耀国上任以来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城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忠心,在二十年的飞速发展过程中,老城区已经露出了承受能力的疲惫。

站在古老的城墙上,看着工人冒着大雪在清理着道路,李耀国把目光投向城门。窄小的城门和高高的城墙,在过去是防卫这个城市的主要屏障,如今则已经成为道路交通顺畅的一块绊脚石。

“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拆除城墙呢?”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李耀国的心不由猛烈的一阵跳动。一阵猛烈的风迎面吹来,李耀国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城墙以前可是保护皇家的,如今这北京城门虽然24小时都是开着的,可是每天都有军队在门口执勤守卫的。提出这个建议,假如沈总统生出猜忌之心呢?

李耀国正在彷徨之际,远远的三辆黑车的轿车,冒着风雪而来。看着眼熟的车子,李耀国的心不由再次猛跳了几跳,顺着阶梯飞快地从城墙上下来了。

沈从云地车李耀国再熟悉不过了。跌跌撞撞的一溜小跑往小车跟前跑。急的身后的秘书和警卫一阵急追。

“大人,您慢点!”秘书紧张的一头是汗,跟在后面喊,生怕李耀国摔着了。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啪嗒一声李耀国就快到车跟前时,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的。秘书吓的脸都白了,连忙追上去要扶。没等秘书跟上,李耀国麻利的从雪地上爬起来了,三步两步冲到停下的中间那辆汽车跟前。熟练地打开车门。

这一下后头的秘书和警卫都猜到来的是大人物了,不然北京市长怎么可能这么殷勤,平时就算是见到了一般政府里的大员,也没见市长大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