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土匪-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詹总?您看大概多久能够完工?”余飞看着山坡下这条一眼望不到头的人龙,对着身边的詹天佑问道。
目前,余飞已经在太原承办了一个宏达铁路建设公司,是余飞一手创建的,他已经想好了,现在这个公司是赚的国家的钱建设的铁路,等到他这个铁路修好之后,配上他和罗伯斯一起研制的新型蒸汽机车,相信可以把火车的速度提高三成,到时候山西省肯定会因为方便快捷的运输而吸引很多人,到时候肯定会有大把省市来抢着来找宏达建铁路,而余飞着手兴建的那个军工厂到时候恐怕光是建造火车就能忙的黑天黑地的。
不过这一切都要看眼前这个詹天佑了,虽然火车的改造不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你有了火车没有了铁路那也是白忙活啊。所以余飞最紧要的就是什么时候能把这铁路修建好。
大概是因为心中的报复得以实现,此时的詹天佑整个人显的神采奕奕,浑身好象有用不完的力量,这十多天他是一边勘查铁路线,一边领着几个助手进行初期兴建规划。
本来他以为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完成了,对詹天佑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思意的,但是事实就发生自己眼前。
本来詹天佑还对余飞这个巡抚要亲自带人跟着自己勘察铁路线感到不屑一顾,虽然在太原的这些天里,詹天佑也听说了关于余飞这个百事通的种种传说,但是一直以来他总认为那有些夸大其词了。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哪里会有人真的什么都懂呢?更何况据说这个巡抚还是土匪出身。
所以后来在听说这个巡抚要跟着自己去勘察铁路线的时候,詹天佑嘴上虽然不好明说,只是心里却已经认为这个巡抚是想跟着自己游山完水。
“哼,翻山越岭的辛苦哪里是你这种人能受的了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詹天佑和余飞等人一同上路了。
很快这种想法就在詹天佑的脑子里彻底消失了,现在的余飞在他的眼里已经成了一个神人了,一个真正的神人,虽然詹天佑并不相信诸天神佛。
但是如果不是神人的话,哪里会有人根本不需要测量就能很随便的指出最适合修建铁路的地方。
本来詹天佑对此根本就不相信,但是当余飞站在山顶指着下边,如同指点江山一般说出了几个修建铁路的地方,不信邪的詹天佑仔细一测量,却发现这些地方果然是最适合修建铁路的。
于是后来的行程就变成余飞指点几条路,而詹天佑这个专业人员则只是进行一下测绘就OK了,长时间下来他对于余飞这种奇异的能力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过,别看余飞表面上好象很轻松似的,岂不知他为了能回忆出后世自己坐过的山西境内的铁路线,他可是快把脑子都想炸了。一边要对照那根本就算清楚的地图,一边还要凝神沉思,回忆路两边的山川湖泊,如果不是余飞有阵子经常在山西忙活,都已经熟悉了,恐怕要弄出这么长的一段铁路还真的很有麻烦。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总共才只有不到一千公里的铁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铁路居然才不到一千公里,那么山西这个有山的地方,他的铁路线有多长恐怕就可想而知了。
这让在二十一世纪已经习惯了时间就是金钱的余飞,如何能忍受那慢的如同蜗牛的速度和黄土路的颠簸。
更何况大同的煤矿已经成为余飞心中的宝贝,怎么才能让这个宝贝走出大山,卖到全国各地,难道要靠那些挑夫吗?那要卖到何年何月。
说起矿产,山西的金属矿的储量也是很丰富的,余飞记得以前在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好象说过,山西除了煤之外,其他已经探明的矿产就有120多种,不过老师好象同时也很惋惜的说,正是因为山西地下分布的矿产太丰富,导致疯狂的采挖,使得山西境内的树林大量的被砍伐,从而使得山西的水资源也变的匮乏起来。
人均用水量不但大大低与世界平均人用水量,就是在中国也排的很靠后,现在余飞既然已经是山西的老大了,那么他怎么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不过环保这种问题,想想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算了,还是先等那些探矿的人回来在说吧,已经去了这么多天了,又有自己标注好的地图,想来他们也应该快回来了吧。
余飞一边看着下边忙碌的施工现场,一边在脑子里天马行空般的琢磨着运输问题。这样一来铁路就成了余飞的首选。
什么?修公路?进行汽车运输?
这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汽车呢,根据历史中国第一辆汽车好象是1902年袁世凯为巴结老佛爷,而买的早期的奔驰轿车。
你让余飞现在就开始修建宽敞平整的柏油路,给谁用了,别说是专门跑马车的啊,太浪费了,还是火车比较实惠,而且运输量也大。
不过由于时间上的仓促以及资金上的不足,余飞目前只能修建一条从北边的大同到太原然后在从太原到南边的解州这条铁路线,而最初这条铁路则是准备靠朝南方输送煤矿和运输其他物资为住,至于客运则要等到运行一段时间后在进行调整。
而此时,余飞正是站在这条从太原直达大同的铁路工地,询问身边的詹天佑,看看自己的这条运输着整个山西的煤矿和金属矿的财宝之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
第111章整治山西下(二))
更新时间2006…3…3110:44:00字数:2375
看着下边这将近万人因为身边这个巡抚一句话就光着膀子干活的士兵,詹天佑斟酌了一会说道“按照现在这样的进度,加上中间两条山洞隧道,整条四百多公里的铁路完全修好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詹天佑从来都没有想过,中国修建铁路会出现这么大的场面,要知道在早几年洋人修建个铁路,马上就被人给偷偷破坏掉,但是现在却有近万人一同来修建这条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
这个数字在以前根本就是詹天佑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实现了。
士为知己者死。
现在的詹天佑就种找到了知己的感觉,从外国学成归来这么久了,却还从来没有在中国碰到一个认同他的人,而现在他找到了。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尽快完成余飞的任务,詹天佑已经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把工程进度缩减到了最少。
看着那些满头大汗平土拉砖干个不停的人,詹天佑觉得这才是自己梦想中事业。
“三个月,那好……阿大,以后这些人全都交给你带,这几个月你要跟着他们一直从太原修到大同,这条路对我非常重要,我坚决不容有失。恩……一路上闲的时间不要忘记练兵。如果有身强力壮的人为求口饱饭加入,你感觉可以的话就收下来把,如今这世道连饱饭都难得吃上……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士兵分批替换下来。”
“啊……”自己怎么说也算是个人物了,现在却要跟着去修铁路,满脸郁闷的阿大,刚想说点什么,可是一看见余飞那严肃的脸色,顿时什么都不敢说了。
看出了阿大的不乐意,余飞呵呵一笑道“不用那么烦,等到太原到解州的路线勘探好,马上阿三也要带着人去修建,只要这两条铁路修建好,以后的都可以慢慢修建,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手下来报,勘探队回来了。
余飞一听大喜,连忙拉着詹天佑一同过去了。一路上他心里那种喜忧参半的感觉随着越接近勘探队而变的越发强烈。
他喜的是希望能勘探出目前自己所最缺少的几种金属,忧的事害怕以他们目前的勘探水平根本就勘探不出来。而这也正是余飞所不熟悉的一门学问,所以他自己也拿不出注意来。
勘探队长是一个姓赵的老人,据说很早就跟着祖辈在山里寻矿,后来更是为覆灭的清朝勘探出许多的铁矿和铜矿。可以称的上是目前中国最有经验的勘探人了。如果连他都勘探不出来,那么余飞短期内也只能是蹲在地上,望矿兴叹了。
“赵叔,矿勘探的怎么样?”余飞说这话的时候,虽然表面上一片的平静,可是其内心的紧张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那个被余飞称做赵叔的人,听余飞叫喊声后,连忙一个大步迈到余飞面前,大声说道“余大人,幸不辱使命,你所说的那十三个矿区,除了四个实在探测不出来之外,其他的已经分别探测清楚了。除了铝矿和铜矿之外,还探的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还有镁、盐、芒硝、钾长石、石灰石。这些可都是目前最紧缺的物资啊。”
赵叔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喜悦之情发自肺腑,可想而知一个终生以矿藏当作事业的人,忽然之间发现了这么多的矿,那就跟色狼进了皇帝的后宫没什么区别。
现在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把这些矿给开采出来,当然这也是此时的余飞所想的。
…………
刚才余飞听说勘探队回来的消息,立刻急急忙忙的就跑开了。却不知道阿大一听说连阿三也要跟着修铁路,那心情马上就转晴天了,脸色也跟着好了不少,心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阿三你小子也跑不了啊。
在太原城正忙着指挥修建军工厂的阿三,此时猛的连打好几个喷嚏,打的那叫一个痛快啊。“谁又在咒老子了,哼,不是阿大的话肯定也不出阿五和阿六他俩。”想到这里阿三报着宁可错骂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心态,恶意的诅咒了三人一番。
“都加把劲啊,已经要干完了,老大说了,等军工厂一竣工,立刻就请大家吃好的。”阿三扯开了嗓子拿着简易话筒吆喝着。
已经基本具备了雏形的军工厂里顿时出现了整天的吆喝声,有些没有听见阿三话的家伙,在打听清楚之后,也干的更加卖力了。
满意的看着自己两句话带来的效果,阿三得意的提提裤腰,心说老大这招鼓励士气的方法我也学的八成了,想到这里,等众人卖力的吆喝声渐小,阿三这才又拿着话筒说道“不过大家可不能因为赶进度就不好好干,要知道,以后这个厂里造出来的东西可是都拿去打洋人的,如果你们干好,以后质量不过关,可是要出人命的。”
看着大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挑剔和严格而不满意,阿三越来越觉得先给点甜头然后再给个大棒,这种从老大那里学来的甜蜜痛苦相结合的方法很是好用。
看着这边已经每出什么差错,阿三紧了紧腰里的枪,一拽一拽的去了老大在太原城弄出来的什么临时研究院。
那里可是老大的命根子,不但周围防守严密没有手续不许任何人进入外,整个太原城里,目前能随意进入的就只有老大,师傅李三和他们这个几个李三的徒弟了。
不过阿三还是很喜欢去那里边转的,除了最机密的几个研究室之外,其他的阿三都可以进,特别是他们研制出来的新式玩意,阿三最是喜欢。
一边想着,阿三一边快步的朝着研究院跑去,今天早上听说他们完全按照老大的设计研制出了一种新式的交通工具,非常的简单轻便,但是却没有人该怎么用,好奇之下阿三来到了研究院。
第112章发展才是硬道理(一)
更新时间2006…4…110:46:00字数:2827
阿三通过重重检查来到研究院的时候,只见东院里面正传出震天的暴笑声。
好奇的他连忙穿过人墙走进去,这才看见研究员小李正从地上爬起来,一边小心奕奕的把车子扶起来,一边皱着眉头骂道“这玩意怎么用啊,这么细的两个轱辘怎么能立起来呢。”
旁边那些看笑话的听了小李的话,平时几个跟他合得来的连忙笑着问道“小李啊,是不是你把车轱辘给少弄了一个啊?不然怎么不能使唤啊。”
众人听了笑的更是大声了。
阿三看着这辆奇怪的拥有两个金属圆圈的东西,转了好几圈,可是连他也弄不明白这玩意该怎么用,更没有听老大说过。
就在阿三琢磨着弄清楚这个怪玩意的时候,站在小李身边的一个曾经在国外留过洋的,不到三十岁的男人说道“这叫脚踏车,现在我们国家可能只有在沿海一带地区才有人骑,他们那里应该叫洋车,不过我记得在国外好象是一个轱辘大一个轱辘小,不知道余大人设计的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
“他说的没错,这玩意呢就叫脚踏车,不过暂时还不算完成,只能说是半成品……”
余飞从外边走进来,话还没有说完大家都哗的一下全拥过去了,非要余飞给他们示范一下这个脚踏车不可。余飞正好也想试骑一下这个可以称的上是中国第一辆国产的自行车。
在大家注视中,只见余飞先是小推几步,然后漂亮的一个斜挎,整个人就闻闻的坐在了运动中的自行车上,试骑了几圈感觉还算可以,不过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车胎,余飞正在想办法找人制造。
所以现在是整个钢圈在地上摩擦,其平衡性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这个时候还没有水泥地,钢圈在地上摩擦起来,发出刺耳的嗄嗄声,要是地面有个小石头什么的,那就更夸张了,车子都之想飞起来。
余飞骑了两圈后,感觉和二十一世纪自己骑过的车子比起来,实在是太落后,这要是在土路上骑一会还不把腰给墩折了。
看来要赶快弄个内外轮胎厂才行,这样以后再研究出来的汽车摩托车也有轮胎用了。
想到这,余飞稍稍给那个研制自行车的小李交代一些改动的地方,就连忙又去了橡胶制品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就包括余飞需要研制的自行车内外胎,等余飞去的时候,一屋子的人正在围绕着一个橡胶圈在商量着什么。
余飞凑过头一看,咦,这不正是自己要他们研制的自行车内胎么?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啊?
在余飞疑惑不解的时候,有机灵的人看到余飞进来了,连忙大喊,这下子屋里人全看见余飞了,一个个余大人余大人的喊个不停。
研制内胎的老王头,满脸发愁的看着余飞,噘着一张红肿的嘴说道“余大人,这东西我们是制造出来了,可是这都一天过去了,我们谁都没办法把给吹起来。您看我嘴都给吹肿了。”一边说着,老王头还用手指着自己发肿的双唇,一副既委屈又无奈的样子。
“你……你们用嘴吹的啊?”余飞好气又好笑的说完,这才想起来自己当初并没有把事情给他们交代清楚,说来还都怪自己,不过……这时余飞才由想起来,有了车胎,还没有造气筒呢,再不赶快弄的话,恐怕以后别人买了自行车都要回家自己吹去了。
一想到人们用嘴吹气的样子,再看看老王头红肿的厚嘴唇,余飞就忍不住想放声大笑。
好在气筒这玩意比较好造,余飞找了个手艺精道的铁匠,用了两天时间打造磨制出了一个最简陋的气筒,也许,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国产气筒吧。
哈哈,想到这里余飞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又过了五天时间,中国第一辆国产自行车马上就要制造出来了,现在还剩最后一道工序——打气。
余飞踌躇满志的拿着气筒走到这第一辆国产自行车旁边,先是满怀深情的感慨了一番,不外就是说什么以后中国即将拥有自己的民族工业,中国人再也不需要使用昂贵的洋货了等等。这番话说出来自然是立刻博得热烈的掌声。
然后余飞这才拿着气筒在十几人的目光注视下走上前去开始打气,好在前几天已经实验过好多次了,比如暴胎,露气,或是气筒坏掉等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并且在私下也已经成功过好多次,不然的话余飞恐怕才不会上来丢这个人呢。
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原本干瘪的车胎迅速饱满了起来,最后纤细的车胎更是蹦的紧紧的,旁边那些看热闹的研究员,更是纷纷小声的议论,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