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朝1566 >

第105章

大明王朝1566-第105章

小说: 大明王朝156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舆的右侧,列着手执法器的玄都观观主和一应道众。

徐阶率领六部九卿堂官还好跪候在大殿的门外,三品以下的官员便苦了,虽然有恩旨让他们站着,但毕竟都站在殿外的石阶和殿坪上,无一人身上不是落满了积雪,所有的目光都昏眊地望着洞开的玉熙宫殿门。

灯火通明的玉熙宫大殿的正中摆着一座好大的铜壶滴漏。

静寂中,大铜壶的滴漏声清晰可闻。

大殿的各个方位上都站着捧执御物屏息静候的太监。

只有一个人这时在大殿里走动,虽然步伐极轻,气势依然逼人,这便是陈洪。但见他一会儿步到通精舍的那道大门口听一下里边的响动,一会儿步到那座大铜壶前看一眼慢慢上浮的刻木,如此往返,片刻不停。这就使得跪在门外那些内阁大员和六部九卿堂官身影矮锉,突兀得陈洪一人飞扬。

殿内殿外这时都在等着酉时末刻的到来,等着精舍里嘉靖帝敲响那一声铜磬。彼时,景阳钟便将敲响一百零八下,朝天观玄都观的道众都将齐奏仙乐,然后铳炮齐鸣,整个北京城都将听到,当今圣上龙驾腾迁了。

精舍内也安放了一座铜壶滴漏,黄锦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铜壶边紧盯着上浮的木刻,目光一刻也不敢移开。

嘉靖换上了那件绣有五千言《道德经》的道袍,头上依然束着发,只系着一根玄色的绸带,盘腿坐在蒲团上,正看着手中一道贺表。

一顶偌大的香草冠静静地摆在他身边左侧的茶几上,那座铜磬摆在他身边右侧的紫檀木架上。十几道已经看过的贺表叠摆在他身前矮几的右侧。

嘉靖看完了手中那道贺表,往矮几右侧那叠已看过的贺表上一扔,目光射向了矮几左侧剩下的最后一道贺表,却不再拿它,突然问道:“贺表全在这里了?”

黄锦目光本盯着木刻,这时连忙转过头来答道:“回主子,全在这里了。”

“再没有了?”嘉靖问这句时脸色已经十分难看。

黄锦其实也早就在等着他问这句话,也早就担心他问这句话,还是按照事先跟徐阶商量好的口径答道:“奴才糊涂,惦记着吉时起驾,竟把这个事忘了。徐阁老送贺表来时便叫奴才转奏皇上,因担心每个官员都上一道贺表太过劳累圣上,因此只叫六部九卿部衙各上一道贺表,既不使主子太劳累,也转达了我大明所有臣民对主子的忠爱之心。”

嘉靖笑了,笑得好阴森:“每个官员上一道奏疏不怕劳累了朕,每个官员上一道贺表倒怕劳累了朕?无非是看朕盖了几座屋子,年前有些人挨了陈洪的责打,在心里骂朕,不愿意上贺表罢了。黄锦,徐阶用这个话来蒙朕,你也跟着蒙朕?”

黄锦立刻跪下了:“主子!主子是天下的君父,君父有了安居之所,天下的臣民只有欢喜的道理,怎会如此没有天良。大吉大喜的日子,臣子和奴才们都欢喜着呢,主子是仙佛降世,应该生大欢喜心才是。”

嘉靖眼里哪有半点欢喜的神色,本想再驳斥他,见他满目乞求的神色,便不再看他,将目光转向精舍里面那道门,穿过正对着那道门洞开的南墙窗口,望向远方天际闪烁的星斗,突然喃喃地顾自念起了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黄锦大惊失色:“主子,大吉的日子,主子万万不可……”

“闭嘴!”嘉靖已经闭上了眼睛。

黄锦也只得闭上了嘴。

大铜壶的滴漏声越来越响!

低头紧盯着滴漏木刻的陈洪猛地抬起了头,快步走到大殿门口,做好了准备发令的手势。

徐阶那些官员都挺直了身子。

殿外大坪里两班道众都拿起了法器仙乐。

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陈洪那只高举着的手,只等那手往下一按,便山呼万岁,鸣钟奏乐。

陈洪高举着手,左耳简直竖得都拉长了,单等精舍里那铜磬一响。

黄锦两眼直着,铜壶木刻上“酉”字的最后那一道木刻已经浮出水面,“戌”字透过水面已经能看见了。

黄锦强堆出满脸笑容从铜磬中捧出那跟磬杵高高举起双腿朝嘉靖跪了下来:“天地吉时良辰,奴才启奏主子万岁爷起驾!”

嘉靖慢慢睁开了眼睛,望向黄锦捧在自己面前的那根磬杵,却一动没动。

铜壶的滴漏声更响了,嘉靖依然一动不动,黄锦感觉到铜壶里滴下的每一颗水珠都落在自己的脑门心上,那水珠又变成了汗珠从他的发际沿着脸流了下来。

嘉靖终于慢慢伸出了手,抓过了那根磬杵,瞟了一眼身侧的铜磬,突然举起磬杵往地上一摔!那根磬杵,立刻断成数节,好些碎片迸溅起来!

黄锦跪在那里眼睛都直了!

只听到里面有一声响,陈洪那只手刚要往下按,亏他立刻又停住了——面露惊愕之色!

那一声跪在门边的徐阶等人也听见了,不是铜磬在敲,而是砸碎东西的声音,所有人都惊愕住了!

所有的目光都望向精舍那个方向。

从大殿的大门可以看到,静候在大坪里那些人众也都惊愕在那里。

一切又都归于沉寂,漫天的大雪这时竟也小了,那上应天罡下应地煞一百零八只灯笼便突然亮了许多。

谁也不敢动,谁都在等着,等着下面发出的不知是什么声响。

嘉靖从袖中掏出一份不知何时早已写好的御旨朝跪在地上的黄锦扔去:“出去宣旨!”

黄锦省过神来,连忙捧起那道御旨,磕了个头,爬了起来,踉跄着向精舍外走去。

陈洪终于听见了精舍传来的脚步声,接着看见黄锦走了出来。

陈洪立刻迎了过去,压低着声音:“怎么回事?”

黄锦看也没看他,径直走向殿门,走出殿门外站在那里。

无数双目光都投向了站立在殿门口的黄锦。

黄锦何时有过如此大的气场,这时站在那里就像一座大山,压得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黄锦展开了圣旨:“上谕!”

“万岁!”所有人立刻有了反应,同声答了这一声,原本跪着的大臣都趴了下去,原本站在石阶和殿坪上的人都跪了下去。

陈洪本还在殿内门口生黄锦的气,这时也只好在殿内跪了下去。他身后满殿捧着御物的太监们都跟着跪了下去。

黄锦事先也不知道这道旨意里的内容,颤声读道:“朕御极四十有五年矣!敬天修身,卧不过一榻,食不求五味,服不逾八套,紫禁城广厦千间避而不居,思天下尚有无立锥之民也。故迁居西苑,唯求一修身之所,以避风雨而已。奈何建一万寿宫永寿宫竟遭天下诟病,百官竟无一人上贺表者?且以野有饿殍官有欠俸迁怨于朕,朕之德薄一至于斯乎!朕将两京一十三省百兆臣民托诸尔内阁及各部有司,前因严嵩父子及其党羽天下为私贪墨而害民,今尔徐阶等大臣举止无措踟蹰而误国。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

读到这里黄锦已经满脸流汗,口舌干燥,已经读不下去了。

徐阶等一应大臣全都匍匐在地,无不惊惧莫名。

黄锦好不容易运出了一口津液,润湿了舌头,接着读道:“百官诟朕,朕其病也!民有饿殍,朕其忧也!万寿宫、永寿宫朕尚忍居之乎?着尔徐阶等人会同裕王筹一良策,安我大明,救我百姓。天下一日不安,百姓一日不宁,朕一日不迁居万寿宫永寿宫。钦此。”

——为了给他修这两宫两观,徐阶等人绞尽脑汁不惜东墙西拆,挨了多少唾骂,误了多少大事。如今到了乔迁之时,他又突然不搬了,而且骂尽百官,罪及众人,原因只是挨了毒打之后在京诸官没有都上贺表而已。都道天有不测风云,毕竟础润知雨,月晕知风,有迹可寻。可这位皇上如此变幻莫测,岂止不润而雨无晕而风,简直是旱天惊雷,冰雹打头!

这时雪都停了,寒风又起。听完了旨,徐阶等人身心俱寒,都僵在那里。

众人都懵了,身为首辅徐阶却必须表态,勉力双手撑在地上,抬起了头,大声说道:“臣徐阶等尸位内阁,举止无措踟蹰误国,上遗君父之忧,臣等愿受天谴!伏乞我圣上龙驾迁居万寿宫永寿宫,以补臣等不可或恕之罪于万一。不然,臣等万死难安!”说到这里悲从中来,万般委屈化作了一声号啕,老泪纵横!

内阁其他三员,六部九卿各位堂官也是委屈万分,此时被徐阶这悲声一放牵动了衷肠,一齐号啕大哭起来!

站在他们面前宣旨的黄锦这时也转身跪了下来,跟着放声哭了出来。

站在大坪里那朝天观玄都观两个观主这时另有应变之策,二人对视一眼,大声念起了符咒。紧接着他们身后的道众一齐跟着念起了符咒。

一时间大哭声念咒声与深夜越来越大的寒风并作,玉熙宫大殿在灯光中摇曳,仿佛要被这潮浪般的声音浮了起来!

第三十四章

从大兴回来后,海瑞突然病倒,竟至人事不省,在海母近五十年的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一婆一媳家无三尺应门之童,可怜两个妇人一老一孕半拖半抬将海瑞就近搬到了海母的床上,替他盖上了海母平时盖的那床薄被。海妻情急之下求告对面那户近邻,那近邻知这海老爷是位清官,当即受托派人去告知了王用汲。王用汲闻讯带着一个长随先去了裕王府,叫出了李时珍,赶到海宅,已经戌牌时分。

海瑞躺在床上依然未醒,双目紧闭,牙关紧咬。李时珍默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三指搭上他的手腕。

海妻这时也顾不得避嫌,站在一旁不停地淌泪,海母就坐在床边儿子的脚头,一手捏着儿子的手,一手不停地抹泪。

王用汲也是满脸忧急,紧盯着李时珍给海瑞诊脉。

李时珍松开了手:“准备几样东西。”

“什么东西?”王用汲抢着问道。

海母海妻都收了泪紧望着李时珍。

李时珍:“把家里的棉被都搬来给他盖上,再搬个火盆来,生一盆大火。”

“我去拿被!”海妻连忙走去。

王用汲立刻对站在门外的长随吩咐道:“去厨房,搬火盆搬柴!”

那长随应着立刻朝客厅正门奔了出去。

“他今年都五十了,从来就没有这样。”海母说着又淌泪望向李时珍,“怎么会突然病成这个样子?”

李时珍:“太夫人不要担心。刚峰兄原是个极阳之体,本身极能抗受风寒。可骤然到了极寒之地,由于几日几夜不食不睡,极阳尽而极阴生,风寒侵入了肌骨,因此这样。”

海母立刻变了脸色:“要紧吗!”

李时珍急忙接道:“有我在,不打紧。先发出一身大汗,再准备一碗热粥,喝下去我再慢慢给他调理。”

“厨房现就有粥,我去热。”海母立刻站了起来。

王用汲一把扶住她:“太夫人,我去吧。”

海母:“粥是我热的,我知道在哪里。拜托你帮我陪着李太医。”

“那太夫人走好了。”王用汲只好松开手让海母走了出去。

说话间海妻已经搬来了一床被子,王用汲连忙接过,盖在海瑞身上。

“不够。”李时珍说道,“有多少被褥都请拿来。”

海妻低头站在那里,眼里又淌下了泪:“家里也就这床被了……”

李时珍和王用汲碰了一下目光,二人心里都是一酸。

王用汲当即将搁在椅子上自己那件披风和李时珍那件披风都抄了起来盖在海瑞的被上。

那个长随正搬着生燃了的一盆火进来了。

“把火生大些!”王用汲一边对那长随说道,一边又去解身上的棉袍。

那长随赶紧趴下身子吹火,那火熊熊燃了起来。

王用汲已将身上的棉袍又盖在海瑞身上。自己只穿了一件内布长衫和一件厚布夹衫。

“再搬些柴来,再烧大些。”李时珍大声说道。

那长随又奔了出去。

李时珍这时也解下了身上的棉袍,盖在王用汲那件棉袍上。

海妻眼泪刷刷地直淌,也去解身上的腰带。

“万万不可!”王用汲连忙阻住了海妻,“嫂夫人有身孕的人,可不能再感了风寒。也去厨房帮太夫人吧,这里有我。”

海妻依然要解掉身上的粗布棉衫。

“够了。”李时珍也出面阻止了,“嫂夫人要再病了,伤了胎儿,我也没有办法救你们了。听王大人的,去厨房帮太夫人吧。”

海妻这才淌着泪,低头走了出去。

王用汲的长随又进来了,怀里却只抱着几根劈柴。

王用汲:“柴也没了?”

那长随点了下头:“还剩了几根太夫人要热粥。”

王用汲望向了李时珍,李时珍也望向了王用汲。

忧眼相对,四目黯然。

“刚峰清寒如此,我这个朋友没有尽到心哪!”王用汲自责了一句,转对那长随说道,“赶车回去,油盐柴米还有被子多搬些来!”

“是。”那长随立刻又奔了出去。

李时珍带着感动带着赏识望向王用汲。

“不会有大碍吧?”王用汲却避开了他这种目光,望向依然昏厥未醒的海瑞,低声问道。

李时珍:“难说。身病好医,心病难愈。刚才跟太夫人我只说了一半的病因,刚峰这个病更多是因心病而起。”

王用汲:“此话怎讲?”

李时珍:“他醒来后,你问他就是。”

又过了约两刻时辰,海瑞依然未醒,但额上已沁出密密的汗珠。

海母坐在火盆边,双手捧着那碗粥伸在火边,海妻站在婆母身后双手扶着她的两腋,王用汲站在脚边的床头,三人看见躺在床上的海瑞额上见汗,不禁都眼睛亮了。

王用汲从袖中掏出了一块手帕便要去给他揩汗。

“莫动他。”李时珍说道。一边将手伸到被里,又拿住了海瑞的脉,少顷,睁开了眼,从医囊里拿出一卷艾灸,走到火盆边点燃了艾灸,回到床边,抽下海瑞发髻上的发簪,拨开他脑顶上的头发,看准了天灵穴,一灸灸了下去,接着收回了艾灸。

海母倒吸了一口气。

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海瑞的脸。

海瑞的嘴慢慢张开了,像是从腹内极深处吐出了一口长气,那口长气还带着深深的一叹!接着,他的两眼慢慢睁开了,渐渐看清了站在身边的李时珍:“李先生。”

大病醒来,他说话却中气依然不减。

“不要这么大声。”李时珍微笑了一下,转对王用汲说道,“替他把汗揩了。”

海瑞这才又看见了王用汲说道:“润莲兄也来了。”

海妻已经扶着海母急忙走到了床边。

“母亲!”海瑞看见了母亲挣扎着便要坐起,抬起了头,身子却怎么也起不来了。

“躺着莫动!”海母急忙说道。

海瑞只好把头又贴回枕上,见母亲脸有泪痕,满眼关切,便强从嘴角露出笑容:“儿子没事……阿母千万不要担心。”

海母双手捧着那碗粥望向李时珍:“李太医,可以给他喝了吗?”

李时珍让开了坐的那把凳子,又移到了床的中间:“太夫人请坐在这里,慢慢喂他。”

海母在凳子上坐下了,舀起一勺粥,向海瑞嘴边送去。

海瑞张嘴接了那勺粥,咽了下去,接着望向王用汲:“润莲兄,帮我一把。”

王用汲连忙走到床头:“帮你什么?”

海瑞:“烦请扶我坐起。”

海母:“不许坐起。”说着又将第二勺粥送到他嘴边。

海瑞不再接那勺粥,强笑道:“儿子都五十的人了,母亲,让儿子坐起自己喝吧。”

李时珍接言了:“太夫人,让他坐起自己喝。”

海母这才不阻止了,让王用汲把海瑞抱扶着坐了起来。

海瑞双手接过母亲手里的粥碗,捧碗时手还有些颤抖,王用汲连忙用一只手帮他托住了碗底。

海瑞将碗送到嘴边,张开嘴竟一口气将那碗粥喝了下去。

几双目光都紧望着他。

海瑞又伸过了一只手,海母连忙将手中的勺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