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无双-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诔I胶途蘼拐髡俦恚巴ぷぴ胛髅娴氖房煞ǎ娴恼培A连成一线。”
“是。”完颜宗望不在,此事则由郡丞诸葛瑾记下。
“耿武何在。”
耿武闻言,一步迈出:“末将在。”
李王点头:“此役你统管粮草,未曾出现纰漏,正所谓有功必赏,但我决定暂时将你的封赏压下,如何。”
耿武看不出喜怒,自己是投效而来,也不必争这一时。
李王接着道:“如今黄河南北********紧张,除了首阳山到平丘一线的粮草补给将由上党直接支出,其余太史慈和侯君集所部,将由你统管粮草调配,如何?”
耿武心底大喜,这可是肥差,比升官还来得直接,但面上不卑不亢道:“但凭主公吩咐。”
李王点头,没有提及平丘派谁去驻扎,在李王心里,有心以此试探曹操,曹操如今添为豫州牧,他如果领了皇命,只能攻伐平丘这一路。
李王极重感情,三年来与曹操协同并进,很有默契,李王是真心不想在此时与其对上,要战,也是在曹操巅峰时刻,雄踞司隶、豫州、兖州等地的时候。
李王拍案问道:“诸位还有要事吗,如果没有便各自散去吧。”
诸葛瑾赶紧一步站出来,拱手道:“主公如今东征西调,修葺邺城的流民、民工一度达到十万,但这十万人日行半个工,对我们并州一地的开支不小,已成重负,恐怕难以撑到年底,况且主公有要求在三年后恢复邺城往日两倍的繁华,至少还得三万人加入修葺工作,才有希望。”
李王手指点在桌案上,眉头紧锁,半晌后才有了一个办法:“李进在吗?”
宇文成都拱手道:“李进正与王双一道,加强州牧府的防御。”
李王一愣,差点将王双这个未来的猛将忘记了:“成都,你稍后让李进和王双在西大营点齐两千人马,即刻前往邺城张榜,按照五万大军的标准征召兵卒。”
贾诩、李靖等人双目一亮,各自有些佩服李王,看来是明白李王的想法了。
诸葛瑾却皱眉道:“主公,虽然修葺邺城的绝大多数都是流民,每日三餐都用米粥带过,如今再征召五万大军,粮草辎重就不提了,饷银就是一大笔开支,恐怕我们并州再难以支付。”
李王大手一挥,笃定道:“不必忧心,如今正值七月底,这半岁就过去了,邺城征召五万大军为预备人员,不是在编军人,我们大可令其继续修葺邺城,米粥每日只管一餐,直言相告粮饷两季一发,条件大可开出等同我并州军的七层,我想他们定然趋之若赴,待年底岁钱收上来,全部扣下,回复朝廷的说辞你自己想,到时候在一并发放,我想此困局并不难度过。”
李王这一解释满堂将士尽皆恍然,这就跟屯田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说起这屯田制古来有之,并非曹操发明,只是曹魏时期兵马多达数十万,神州经历战乱,入不敷出,曹操大规模施行屯田制,规模空前绝后,才被重点载入史册。
众将士齐声唱道:“主公英明。”
李王大手抬起,忍不住伸了个懒腰,想想内院妻妾,瞬间又兴奋起来了。
但总有不开眼的,贾逵突然出列道:“主公,末将有一事,需要主公亲自过问。”
李王脸色一黑,你在后方享福能有什么事,不过瞬间反应过来,说起来贾逵还真有一个重任:“讲。”
贾逵双掌一合,连拍几个巴掌道:“进来吧。”
两个兵卒分别扛着两个布袋走了进来,放到地上后才拱手退了出去。
贾逵忍不住笑道:“幸不辱命,主公,真定县的土豆和长治的辣椒,这一季开的很好,土豆收成足够两万人半月的吃食,还请过目。”
李王忍住兴奋,直接将布袋撕开,好多圆锥形的辣椒和土豆落了出来,李王吩咐宇文成都扛起两个袋子,向偏门走去。
李王站定,吩咐道:“贾逵,你将土豆归类返仓,这一季的土豆应该都发芽了,不能食用,你再继续培植,明年务必让我治下一层的百姓都能享用到,只要培育得当,我李王麾下,将不会再出现因为饥荒而饮恨的人。”
李王豪兴大发,贾逵知道自己的赏赐跑不了,开心的应是,李王接着道:“至于这辣椒,因为口感辛辣,可在长治县的周边慢慢施行,若是不懂怎么食用,你可以派遣兵卒到廊桥阁学习制作的方法,我有传授过,之后让他们再传授给乡邻便是。”
李王边说边走,直接进了偏门,消失在众人眼前。
众将士面面相觑,拿不住李王的意思,齐刷刷望向资历最老的张居正。
张居正笑道:“都下去吧,主公今日大胜归来,自然还有要务需要处理。”
将士们恍然,还以为张居正是说李王是要去内院见过妻妾,这也是人之常情,众人心照不宣,倒是赵云一步走到张居正身前,将其扶住:“先生,我送你。”
张居正没好气道:“我才五十出头,还没有老到走不动路。”
赵云嘿笑一声,低声道:“先生风采依旧不假,但我似乎听到了先生肚子的咕噜声……”
张居正闻言,紧张的将赵云的手背一压,示意不要乱说。
赵云好笑的看了眼张居正,此时的他却像个小孩一般护住自己的心爱玩具。
倒是周瑜隔得近,听到了赵云所言,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偏门……
第一百七十九章 猫儿闻腥
李王兴冲冲的跑到厨房,吩咐下人清理辣椒、土豆等食材,这些东西自然不用李王亲自动手,对于一个受够了汉末菜肴的人来说,多了一味辣椒,等于多了一片天地。
教会了厨匠细节后,李王没有多做停留,直接向内院走去,这时候甄宓怀胎也有四个月了,自己却只陪过他一次,还真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李王来到门前,掌灯丫鬟赶紧行礼,李王示意他们起身,推门而入。
“妾身(奴婢)参见将军。”
李王看向二人,正是赵无双和有过一面之缘的上官婉儿,挥手道:“不必多礼,宓儿如何了?”
上官婉儿曲腿道:“夫人近来听闻将军连打胜仗,心情极好,对胎儿的成长有所助益,此时正在休息,这也是每日必须进行的事。”
李王点头,声音随之小了许多:“无双,在州牧府住着可还习惯。”
赵无双甜甜一笑,深深的酒窝煞是动人:“双儿自从进了州牧府,师师姐和甄姐姐对双儿都很好,师师姐闲暇时便在院内教习我练舞,甄姐姐也抽空指点我做女红,只是双儿之前是贫困人家的出身,有些笨手笨脚,不讨小乔妹妹的欢喜。”
李王心头一软,分明在赵无双巧笑嫣然的背后,看到了一丝我见犹怜,这时候也不避讳上官婉儿在一旁,拉起无双的手拍了拍道:“小乔自幼丧父,性格有些调皮古怪在所难免,今后你们同处一堂,当携手并进才是。”
赵无双微不可见的向前挪了两小步,高峰隔着衣物有意无意的轻触李王的胳膊,脆声道:“双儿谨记于心,将军放心便是。”
李王点头,任由柔软在手臂处摩擦,非常受用,转而看向上官婉儿道:“张叔大派你照顾宓儿起居,我看数月来你做的滴水不漏,颇有章法,今日起我就命你为我内院总管,可协助我爱妻甄宓管理内院,只要是正事,大可向诸葛瑾提要银钱,不必委屈了自己。”
上官婉儿赶忙躬身行礼,感动道:“幸蒙将军看中,婉儿定然会配合好夫人,打理事务。”
“是夫君来了吗?”
内室中突然响起一道微弱的声音,李王听了心头一暖,赶紧两步并做一步,向内室走去。
就在看到甄宓甜甜的笑容时,李王心头一暖,赶紧坐到床沿,双手将甄宓递来的手放在掌心。
李王凝视了甄宓半晌,柔情道:“宓儿,辛苦你了。”
甄宓嘴角一勾,似乎很少看到李王如此轻言细语,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的好奇宝宝,对着李王一阵打量。
李王尴尬的用手抹了把脸:“宓儿在瞧什么,莫非我脸上有异物?”
噗呲,甄宓突然展颜一笑,喏喏娇声道:“夫君连连征战,皮肤黑了不少,还好胎儿是在之前怀上,否则也不知他出生那天,会不会是个小黑娃~”
李王没好气的摇头,伸出食指在琼鼻上一刮,弄得甄宓又不敢乱动,只能耸耸鼻梁。
二人的甜言蜜语传到偏房的赵无双耳中,神色有些黯淡,低声道:“让夫人和将军单独相处,我们下去吧。”
上官婉儿点头,冲内室施礼,随后便退了出去。
……
甄宓如今的肚子已经微微凸起,李王也不知道是幻觉还是什么,每每贴在其上,都能感觉到有一个小生命在跳动。
二人聊了半个时辰,李王便离开了,既然回到了上党,自然要为妻子弄上一顿美食。
土豆片用来煮火锅,在后世深受大部分女性的喜爱,但甄宓吃不得辛辣,李王便打算弄些清淡又不失营养的菜肴。
日落西山,七月底的烈日总是下落的很晚,戍时之后,也就是后世的十九点过后,天色依旧有些蒙蒙的蓝。
李王为内院准备好吃食后,便独自坐在偏院的石案上等待,满满当当一桌子生菜,有牛肉、羊肉等等,古时候几乎不吃猪肉,正好李王也不喜猪肉,就用牛肉和羊肉来涮火锅也是上品。
不长时间,外院围墙突然传来几声低微的响动,一个脑袋露了出来,正是张居正。
要是有谁在外面看到这一幕,定会哑然失笑,张居正不会武艺,自然翻越不了州牧府的围墙,这时候赵云撅着屁股趴在墙上,张居正就踩在其肩膀上,费劲的攀上围墙。
赵云将其送上去后,纵身一跃,接着手抓之力,直接落到了里面,一把将张居正抱住,放到地上,低声道:“先生,你我为何不走正门,兄长想必也不会拦着的。”
张居正没好气的敲了一下赵云的脑门,道:“今日我观那两个布袋不过十余斤重,主公肯定会先让内院夫人享用,剩余的定然不多,要是你我再大张旗鼓的从正门而入,被李靖、周瑜几个知道了,还不等于野猫闻到了鱼腥?”
赵云恍然,他和张居正一直以为这辣椒是主食,可以直接吃的,可不知道他的做法数十种,那一袋足够使用很久了。
“咳咳。”右边的草丛中突然响起两声咳嗽,李靖尴尬的走了出来,拱手道:“张先生,赵将军,真是好巧……”
张居正脸色一黑,不过天色昏暗,看不出来:“李药师,议会完毕后,为何不回首阳山值守,你这样可不行啊。”
李靖老脸一红,道:“药师此举正合主公之意,想来并无大碍……”
张居正哼了一声,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既然你来的早,为何不直接进去?”
李靖这下是真的脸红了,讪笑道:“恕我愚昧,几次入州牧府都未走远,不知此时主公身在何处。”
赵云二人忍俊不禁,还是张居正说道:“算了,也不怕多双筷子,随我进去吧。”
话音落下,前方突然传来一声怒喝:“何方宵小,竟敢在我值守州牧府的第一天造次?”
众人吓了一跳,看过去正是那李进。
李靖与他同姓,赶紧道:“李护卫休要声张,是我们。”
李进凝神一看,个个都认识,要说整个并州除了李王,谁的话能让人信服,一共五个,这时候除了贾诩和杨再兴,竟然聚齐了三人。
第一百八十章 大宏愿
当张居正几人来到大院的时候,发现贾诩和周瑜此时已经入席了……
李王眼尖,喝道:“偷偷看什么看,快过来入席,就等你们了。”
几人讪讪的走到石案前挨个坐下,张居正和李靖一左一右,加上宇文成都一共七人。
李王此次用的正是煤炭,铁锅放在上面烧,正好能将烧过的有毒气体从另外一方排出,比柴火方便多了。
铁锅中的底料沸腾,炸开的油花爆出香味,众人瞬间味蕾大开。
“动筷子吧。”
李王喊了一声,但是却没人夹菜,一个个愣愣的盯着满桌子的生肉,这次的火锅跟前几次张居正吃过的不同,虽然形似,但也不敢随便动筷子,要是出了篓子那就糗大了。
李王笑道:“叔大,有了这辣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涮火锅,都试试吧,不用拘束。”
张居正这才有底,率先夹了一块牛肉放到锅里烫,李靖、贾诩等人有样学样,毫不客气。
赵云吃了一块牛肉,只觉得喉咙如同火烧,一股爆炸的快感从胸口向四肢百脉扩散,瞬间侵蚀了全身,汗水直接流了下来。
周瑜暗叫一声好,抓起一旁的酒壶就要满上,却被李王一筷子打在手上。
李王没好气道:“你们以为我给的暗示,就是让你们来尝尝辣椒啊,错了,先把酒壶放下,听我讲。”
周瑜不甘的将酒壶放下,但是还有美食作伴,也不孤单。
“这次让你们前来,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叔大的变法之路。”说着李王看向张居正道:“如今方案可已经拟好?”
说起正事,张居正也严肃起来,将筷子放下道:“其中官制的方案已经整备好了,一些小问题倒是可以忽略,但尚有一个天大的问题难以克服,如果无法跨过去,将不得寸进。”
李王沉默了,他起草的两份制度,同属后世隋朝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之所以不用更先进的八股取士,是因为跳跃幅度大,相对的难度会成倍增长,李王就算有金手指网罗人才,也难以在汉末乱世得到施行。
相对的,六部制就简单多了,毕竟六部制从隋朝确立下来,一直沿用至清末,基本沿袭未改,而三省制,在三国时期就差不多有了初步的衍化,当今的尚书台便是尚书省的前身。
众人瞬间被二人的交谈吸引了,在坐的道听途说都知道张居正在主张变法,但尚未有文书流出,众人也没有报希望,此时听到讲的慎重,恐怕会有惊天的秘闻,纷纷竖起耳朵聆听。
李王道:“是来自朝廷的压力吗?”
张居正凝重道:“是也不是,如今三公九卿的势力正在膨胀,大多数门生还是握在士族豪门的手中,如果三省六部制推行,主公将会直接失去天下士族的支持,别看士族人数仅仅百不一二(不足1%的意思),但他们的话语权却达到了九层,这对我们现阶段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周瑜一惊,在坐的就他是士族出身,李靖植入身份顶多只能算是宗族,张居正一席话直接让周瑜心底微颤,莫非李王要对士族下手了?
李王不是神,当然察觉不到诸位的心思,道:“如今汉帝受人挟持,朝堂被杨彪党羽霸占,三省六部制只能暂时压下了…”
张居正也是一叹,道:“科举制的阻力也不小,虽然没有三省六部制来的复杂,但这关系着天下寒门的生死,同时也大大削弱了一部分学子的利益,所以主公想要施行,不能冒充朝廷的名号,倒是可以小规模的在并州施行,毕竟并州士族经过洗礼,大多是外来的势力,能忍让的方面更多。”
李王点头,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笑道:“叔大,其实你考虑的事情都是一点,那便是朝廷。”说着李王眼神一闪,低声道:“若是我有一日成了王呢?”
李王一席话宛如惊涛骇浪,拍的几人上气不接下气,纷纷呆住了。
张居正正身道:“主公休要乱说,如今冀、幽两州才将收复,民心不齐,怎能……”
李王挥手打断了张居正的话,也怪自己话没说全,赶紧将怀中的物件掏出来,递给张居正,这些个平时冠正貌严的将军谋士,一个个不顾形象,围在张居正的身后垫脚观看,因为他们看到了这卷绢纸的材质,正是皇室陛下专用。
没错,这正是昔日李王蒙难,伏寿连夜送交给李王的天子诏书,上面许诺李王只要雄兵解救献帝,就赏赐异性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