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汉箭神 >

第204章

大汉箭神-第204章

小说: 大汉箭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过奖了。”刘陵脸色微晕。“梁啸纵是千里马,也要陛下这样的明君驱策得当。皇后,这两天……”

陈阿娇摆摆手,笑道:“我难得出宫散散心,你又来说这些国事,下次我不来了。”

刘陵会意,连忙请罪,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忧虑。北疆正在大战,梁啸随李广出征。是三路大军的主力。李广是名将不假,可是这一次出征与以往不同,不仅总兵力高达十万以上,而且是主动出击。能不能成功,谁也没把握。

身为淮南翁主,刘陵比别人更清楚内情。天子初掌大权,他需要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万一失败,他将面临朝野臣民的质疑,压力不可能不大。这些压力最后都要转移到梁啸等人的身上,万一失败。恐怕梁啸等人也会成为替罪羊。

就刘陵本人来看,这一仗的胜算有限。不仅兵力不占优势,骑兵数量严重不足,这三路出击的计划本身就大有问题。不管是哪一路遇上匈奴主力。其他两路都来不及救援,形同孤军。

如果这场大败仅仅对天子的威信造成重创,刘陵并不反对,可是如果梁啸有可能成为替罪羊,她就不能接受了。好容易挣来一个侯爵,如果因为天子的战略失策而丢了。那也太亏了。

请皇后来听讲,刘陵就是想通过皇后打听一些宫里的情况,从天子的情绪变化来揣测战局的进展是否顺利。皇后虽然没有明说,却已经透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让刘陵更加忧心忡忡。

“好啦,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皇后劝道:“我想和你商量个事,还请妹妹首肯。”

刘陵连忙打起精神。“皇后请说,只要是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你这儿的讲席做得真好,一座难求,客人几乎挤破了淮南邸的门槛。我家却是门庭冷落,案几生尘。你看……能不能在我家举办一次讲学,也让我阿母看看热闹?”

刘陵眉梢一挑,有些迟疑。她清楚皇后的意思,不过她更清楚可能引来的麻烦。

皇后拉过刘陵的手,央求道:“妹妹,你只要安排两个人与会讲学就行,其他的事都不用你操心。如果需要的话,我阿母可以出重金聘请,绝不让妹妹吃亏。”

刘陵推辞不掉,笑道:“皇后太客气了,能成为太主的座上客是他们的荣幸,哪有推辞之理。放心吧,只要太主安排妥当,他们随时可以出席。”

“那就谢谢妹妹了。”皇后眉开眼笑,又凑在刘陵耳边,轻声说道:“妹妹,十天前,陇右大捷,李广接受梁啸建议,迫降休屠王,仅战马就夺了三万匹。不出意外的话,梁啸这次又可以益封了。”

“是么?”刘陵喜上眉梢,暗自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个战功垫底,就算后面受点挫折,也可以将功折罪。

“我还能骗你不成?”皇后咯咯笑道:“不过大战尚未结束,胜负未判,天子不愿意让人觉得他轻佻,所以没有向朝野公布,只有几位公卿大臣知晓。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

刘陵连连点头,笑盈盈的说道:“听讲学,听讲学。皇后,这个分光之学可是很有意思的,值得一听。”

“好,好。”皇后心满意足,重新新目光转向堂上的讲学。

邓国斌演示完了分光之术,命人拉开了窗帷,阳光重新照了进来,照在他略有些苍白的脸上,看起来是那么的光彩照人。宾客们看完了刚才那神奇的一幕,个个好奇心大起,也顾不上品尝美酒、佳果,专心致志的听他讲解。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研究这些小术,但多些谈资总是好的。

如今淮南邸的讲学可是京城士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传言说,连天子都多次扮作普通士子,混在人群中听讲。如果有机会与这位鱼服的白龙碰个面,让他见识见识自己的才华,说不定就有平步青云的机会。

如今威名正盛的梁啸不就是如此被天子一眼相中的么。

就算没机会遇到天子,被二楼的名门佳丽看中,娶个出身高贵的为妻,也是人生一乐事啊。

很难说如云的宾客中有几个是为了学术,有几个又是为了那传说中的机会,又有几个是为了二楼雅间里的佳丽,不过这些都无所谓,能为淮南邸带来名声和人气,刘陵的目的就达到了。

楼下的邓国斌在讲课,楼上不时有人在雅间外问候。普通人是登不了二楼的,来问候的都是二楼的女宾。主人刘陵今天一直没有露面,心思机敏的意识到今天有贵客光临,纷纷到雅间来探问消息。

刘陵问了皇后陈阿娇的意思,一概谢绝。讲学尚未结束,陈皇后便提前离席,从侧门离开了淮南邸。

回到未央宫,车驾进了司马门,转折向北,在椒房殿东侧的坡道前停住。在宫女的扶持下,陈皇后下了车,踏上汉白玉台阶,正准备入殿,忽然看到一骑快马从北侧飞奔而来,蹄声急促,在肃穆的未央宫里听得分外清晰。

陈皇后转身走到廊下,看着骑士从椒房殿前飞驰而过,奔向承明殿。

陈皇后有些迟疑。她对朝政不感兴趣,也不擅长,这时候跑过去问东问西,恐怕只会惹天子厌烦。可是一想到刘陵,她又不得不硬起头皮。太皇太后过世的时候,将所有的财宝都留给了她的母亲,却没能将她的威信留下来。如今陈家富可敌国,却已经日薄西山,急需梁啸、刘陵这样的后起之秀支持。

好容易抓住了机会,得到了刘陵的允诺,如果这么重要的消息都不能及时转达给刘陵,刘陵还会用心吗?

陈皇后权衡了很久,派侍者前去探听消息,自己梳妆了一番,心神不宁地在殿中等候。

过了一会儿,侍者回来了。他没打听到具体是什么消息,但是天子和严助等人心情激动,应该是好消息。

陈皇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带上准备好的点心膳食,赶往承明殿。

承明殿中,天子喜形于色,严助等人眉飞色舞,君臣同欢,甚至有些得意忘形。

“太好了,太好了。”天子虚握拳头,连声叫好。“击溃了白羊王,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能及时截住楼烦王,这一战就算成了,河南地从此就是大汉的前哨要塞,匈奴人休想在此牧马。”

“是啊,是啊。”吾丘寿王应声说道:“当年蒙恬以三十万大军才击退匈奴,如今陛下只用了十万大军就重取河南,陛下的功业必定超过赢政,南征北讨,开疆拓土……”

“你真是糊涂了。”严助沉下了脸,毫不留情的驳斥道:“陛下用的是仁义之师,仁者无敌,岂是穷兵黩武的暴秦可以比较的。”

“呃……”吾丘寿王自知失言,连忙请罪。“臣失言,还请陛下恕罪。”

天子此刻心情大好,哪里会在乎这些细微末节。他摆摆手,笑道:“你们立刻通知丞相府,大捷之后,赏赐必多,让他们做好准备,赏赐太薄,会伤了将士之心。”

“唯!”

陈皇后走到殿外,正好听到这一句,不由得心中一动,计上心来。

第404章制衡

看到陈皇后,天子多少有些意外。

“陛下这么开心,想必又有捷报传来。”陈皇后笑盈盈地迎了上去。“我生性愚钝,不能为陛下分忧,就请母亲做了些陛下儿时最爱吃的点心,请陛下品尝。”

天子眼皮一挑,想起了青梅竹马的欢乐时光,把涌到嘴边的拒绝又咽了回去。他招呼道:“皇后所赐,你们就不要客气了,都来尝一尝。”

严助、吾丘寿王等人收起笑容,恭恭敬敬的上前,一个取了一块,衔在嘴里,默默的嚼着。他们都是天子近臣,知道太皇太后去世后,她们母女便已经失宠,如今卫子夫才是天子最宠爱的女人。皇后无子,不管她做什么都不可能挽回天子的心意,只会引起天子的反感,特别是这个关键的时刻。

殿中的气氛多少有些尴尬,陈皇后也看出来了,一时手足无措。她强笑道:“陛下,将士们打了胜仗,是不是需要大量的赏赐?”

天子闻弦音而知雅意,眼神一冷,淡淡地笑道:“朝廷早有安排,你不用操心。”

皇后的话还没出口,就被天子堵死了,心情沮丧,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她绕着手中的丝帕,见天子一脸不快的看着他,只好干笑了两声,怏怏地退了出来。

大殿里重新响起了欢快的笑声,陈皇后在殿外听得清楚,看了一眼远处的掖庭,想到那个刚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又有了身孕的卫子夫,心中气苦,不由得落下泪来。

金屋藏娇,如果身边没有人,就算屋子是金的又有什么意思?

天子把陈皇后的事抛在一边,继续和严助等人商讨前方的战事。李广大破白羊王,如今塞内的匈奴人只剩下楼烦王的两万骑。汉军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战必然是大获全胜。

可以说,最大的困难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应该考虑后续的相关事宜,献俘祭庙。军功赏赐,移民屯边,以及安排边防,应对匈奴人的反扑,都是必须尽快提上日程的大事。耽误不得。

天子一一安排,不时的抬起手指点了点,严助等人一一记下,准备与丞相府接洽安排。如果丞相田汀惺裁匆煲椋腔挂涸鸾馑当绮担癖匾锰锿‘接受,遵诏行事。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田汀翘熳拥木司瞬患伲伤膊皇巧底樱换崆嵋兹锰熳影崴娜ɡN吮苊馑浩泼嫫ぃ熳硬换嶂苯佑胩锿‘交涉。这些任务只能由他们来执行。

一口气安排了几十项事务,天子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抬起头,打量着严助等人。“你们说说看,下一步是该攻取河西,还是该移师云中、雁门一带,直取匈奴王庭?”

吾丘寿王说道:“以臣之见,还是先取河西为好。正如梁啸所说,河西乃养马之地,又可直通西域。浑邪王被杀在前。休屠王归降在后,如今匈奴人在河西的实力大减,正是我大汉打通西域最好的时机。”

天子目光微闪,又看向严助。严助却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天子轻笑一声:“严助,你有什么想法?”

“陛下,臣以为,当两路并进,以云中、雁门为主,以河西为辅。”

天子沉吟片刻。不紧不慢的说道:“为何?”

“单于是匈奴元首,单于不死,就算斩杀再多的部落王,也不可能最终解决匈奴之患。此其一也。单于王庭正对大汉,旦夕可至长安,是腹心之患,河西却远处边鄙,不过是手足之疾。岂可置腹心不顾,却先解手足之疾的道理?此其二也。这次出征,主将有韩安国、程不识、李广等宿将,裨将除了梁啸,还有卫青、公孙贺等人,足以应付两路战事,又何必系重任于一人……”

严助还没说完,吾丘寿王便后悔了。他急着表态,却忘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天子怎么可能将十几万精兵交到一个人的手上?这次出征势在必得,天子都分托三位老将,又派梁啸、卫青等年轻将领为副,就是怕某一个将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主力出征河西,梁啸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他是对西域形势最了解的人,这次又立了大功,天子断无弃他不用,改用其他人的道理。可是如此一来,梁啸手握重兵,绝非社稷之福。

相比之下,严助的建议就稳当多了,既用梁啸之能,又用卫青来制衡他,不让他独掌兵权。相比之下,卫青当然比梁啸更可靠。

吾丘寿王一边暗自懊悔,一边绞尽脑汁,要弥补自己的失策。天子看在眼中,也不多说,心中却不免为自己的御臣之道暗自得意。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能让他们独大,必须让他们互相竞争,自己才能稳坐高台,从容驾驭。

梁啸跳下马,在袖子上抹去战刀的鲜血,喘了两口粗气。

庞硕递过水囊,梁啸接过来,灌了一大口水。冰冷的水刺得嗓子生疼,他咂了咂嘴,忽然有些神伤。希格玛随侍的时候,不管他什么时候想喝水,都是温水,绝不会是这种冷得刺骨的水。

“怎么了?”荼牛儿感觉到了梁啸的情绪不对,连忙问道:“受伤了?”

“没有,只是有点累。”梁啸用力的吐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让自己振作起来。“立刻审问俘虏,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情况。”

“知道了。”荼牛儿狐疑地打量着梁啸,却没有再问。“老谢已经去了。他最喜欢折磨人,让他去审讯,没有不招的。”

“这货……”梁啸咧了咧嘴。他也知道谢广隆是什么脾气。也许是以前经常深入匈奴打探情况,需要尽可能的从俘虏嘴里挖出更多的东西,他养成了好用酷刑的毛病,再嘴硬的俘虏到了他的手里,用不了半个时辰,就会连老妈的三围都招出来。

荼牛儿跟了上来,低声说道:“我说阿啸,这次战事结束,该让他出仕了吧?”

梁啸回头看了他一眼。“怎么,老谢想单飞了?”

“单飞倒不至于。只是离乡背井,谁不想衣锦还乡?老谢当初就是个司马,又跟着你走了这么远,如果不能升官发财,哪有脸回家见人?”

“我知道了。”梁啸点点头,倒也不觉得意外。出来拼命的,有几个不是这么想?“我已经将他的战功报上去了,这次肯定能让他风风光光的回家。”

“那好,我找个机会告诉他,省得他不安心,就怕你把他给忘了。”

“瞧他那点出息。”梁啸唾了口唾沫,笑骂了两声,走向李广的中军。

三万步骑一路西行,沿途遇到不少白羊王部的散兵,多的上千人,少的几十人,在铺天盖地的汉军面前,这些匈奴人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他们有的望风而遁,有的干脆投降,转而为汉军效力,讨一口饭吃。

被汉军击溃,他们辎重尽失,本想回家躲几天,谁曾想他们的老家早就被梁啸等人清洗过一遍,满眼看去,只有鲜血和尸体。不仅积累多年的财富一扫而空,连过冬都成了问题。在生存面前,向汉人投降就成了不多的选择之一。

要想换口饭吃,这些匈奴人转而对曾经的同胞举起了屠杀,杀起人来比汉人还狠,为了十几颗人头能一口气冲出几百里。短短的两天时间,累计有近千匈奴人丢了首级。

只是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抓到白羊王。这货逃入草原深处,不知去向。

身后有脚步声响起,谢广隆赶了上来。梁啸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不高兴,这货也太心急了吧。

“都尉,有坏消息。”谢广隆没注意到梁啸的脸色,挡在梁啸面前,低声说道:“匈奴单于正在赶来。”

梁啸大吃一惊。“当真?有多少人马?”

“应该不会假,我问了几个俘虏,虽然兵力多少不一致,但都确认了这个消息。”

梁啸来回走了两步。“估计还有多长时间能到?”

“匈奴人马快,快的话,说到就到,慢也不过一两天。”

梁啸点了点头,摆摆手。“你继续审问,务必把情况搞清楚。我去找李将军、程将军。”

谢广隆应了一声,转身就走。梁啸不敢怠慢,找到李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李广也吃了一惊,立刻让人请来了程不识,一起商议。

“老程,你说怎么办?”

程不识盯着地图,沉默了半晌,慢慢地抬起头,眼神中露出少有的狂野。他握紧拳头,用力地晃了晃。“老李,伯鸣,匈奴单于的首级能封几千户?”

梁啸和李广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少了不能少,也得两千户吧。”

“那好,这两千户归我了。”程不识眼神凶猛。“你们去堵楼烦王,单于交给我。多了不敢说,五天之内,我保证你们不会有后顾之忧。”

李广站了起来,用力一拍程不识的肩膀。“老程,用不了五天,只要你能坚持三天时间,我和韩公就能解决了楼烦王,赶来与你汇合。”

第405章主动进攻

李广说得轻松,程不识也很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