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师-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整个中原的郡兵全部调往北方?
“哎,此事应当即刻报之陛下,若不及早做出对应,吾大汉危矣。”在场中的太尉黄宛一脸急色的站起身来,对着在场的众多官员说道。
“无妨…”卢植看了一眼黄婉,摇了摇头说道:“此次大战,泰儿心中已有计策,何须我等烦恼?”
“啊?”在场百官一个个面色惊愕的看向刘泰,实在想不出去,刘泰到底有何方法退敌,二十多万鲜卑大军啊,可不是二十万蚂蚁。
刘泰见百官们一个个注视的眼神,苦笑的摇了摇头,告罪一声说道:“此计策不宜说出,万一被鲜卑在我大汉的内应知晓,怕是北疆真要危矣…”
见刘泰不肯说,在场的百官也是心知肚明,计策再好,若被所有人知道,那又有什么用?鲜卑与大汉常年交战,互相的探子,间谍多的去了,若真被得到消息,在场的众人都没有好果子,自然也不敢为难刘泰说出来,否则的话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刘泰还真没有什么好计策,只能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如今刘泰还没接过二州军政大权,不知二州中的兵马到底如何,如果鲜卑真的南下,刘泰不一定有信心能打的过鲜卑,但是单单防备鲜卑突破长城和并北防线,刘泰还是有信心的。第五十七章改革(第二更)
公元17年,光和元年,十二月
蓟县
在并州接过军政大权的刘泰,直接回转蓟县收掉了刘虞在幽州的军政大权,待刘虞离开蓟县回转洛阳之后,下令荀攸为并州别驾,荀彧为幽州别驾,主掌两州政权,随后刘泰将自己的治所搬迁到了蓟县,蓟县属广阳郡,东临渔阳,西接涿郡,北方上谷,南下是渤海,乃四通八达之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历来是幽州的军事政治中心。
收归了两州军政大权的刘泰,正式在汉末崭露头角,麾下百姓过千万,带甲之士不下五十万,超过了曹操袁绍等人太多太多,何况是名号都还无人知晓的刘备?
诸事完毕后,刘泰一刻都没有歇息,与黄忠交谈一番后,将高顺以副手的身份归到了黄忠麾下,因高顺在军中没有什么威望,刘泰也没有那么快的提升他为兵部尚书,而是认命其为三军总教头,掌管二州五十二万兵马的训练之事。
虽然刘泰麾下有五十二万带甲之士,但却多是老幼掺杂,很多部队更是连起码的兵器甲胃都没有,大怒的刘泰直接下令大规模整军,将所有四十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军士全部剔出军队,得精兵三十九万五千人,命名为正规军。而那些被踢出军队的老幼,刘泰也并不是无视其生死,将其命名为屯田军,负责为官府开垦荒地,若战时,防务士卒不足,可临时回归军队,过后再为其补偿。
正规军编制为以十人为一班,任命班长一名、副班长两名,五十人为一排,任命排长一名,副排长两名,一百五十人为一连,任命连长一名,副连长两名,四百五十人为一营,任命营长一名、副营长两名,一千五百人为一团,任命团长一名、副团长两名,一万人为一师,任命师长一命,副师长两名,三万人为一军,任命军长一名,副军长两名,三十九万大军共分十三军,余五千人为锦衣卫,锦衣卫算是刘泰的亲兵,十三军队中,每年表现最佳的十位士卒可以编入锦衣卫,而每位锦衣卫的待遇等同营长。
军事改革之中,为使士卒奋勇杀敌,刘泰又颁布了诸多新政,最大化的为士卒谋得利益,比如每一户人家中,有一人为军中士卒者,赋税减三成,每口多得十亩良田,不过这十亩良田是官府借租的,虽然不要交租费,但士卒退役后,良田要奉还官府,当然若士卒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则无条件送于烈士的家庭,恩,照样不得买卖,家庭成员绝后或死绝,土地照样收归官府所有。
第二条,为士卒分发粮饷,每人每月可得一石粮,一百文钱,一年下来就有一千两百斤粮食(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一千两百文钱,再加上田地里的出产,足够三口之家一年之用还有多余许多了。
第三条,士卒若在战场上牺牲,可得官府一次性五十两银子(相当于五万钱)、一头牛,一百石粮的补助,名字刻入本地英雄碑之中(每个乡级都要建立英雄堂,英雄堂立竖立一块英雄碑,若士卒是村里人,名字刻到所属乡的英雄碑之上。)
第四条,年满十八岁必须要到当地官府报名,接受兵役,满两年者,可申请是否退役,退役者收回所发的良田,有十两银子的遣散费。
军事改革大致的就是这些条,接下来就是民生教育方面,刘泰下令颁布生育措施,鼓励治下百姓多加生育,补充二州人口,自新政颁布起,凡生下两个子嗣者,可得到官府每月一石粮食,钱五十的补助,期限为五年,凡生下至四个子嗣者,可得到官府每月二石粮食,钱一百的补助,期限六年。
若生下五个或五个以上子嗣者,可得到模范母亲的称号,一次性得官府补助五十石粮食,五千文钱,一头耕牛,一头家猪,以后每月官府都会补助粮食五石,钱五百的补助,期限十年。
教育方面,刘泰模仿后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每个乡级治所,必须要开一所小学学堂,凡满六岁者,都要进入小学学堂学满六年后,进入县级初中学堂学满三年,其后成绩出色的学生,由县府举荐入郡府大学,每个郡府必须要设一个能容纳三千人的大学学府,郡太守担任学府的副校长,校长只是个名誉,所有郡府大学的校长都是刘泰,刘泰可不想出现个后世的黄埔学院。
郡府大学成绩出逸者,学满三年,可酌情由郡府太守举荐到蓟县北疆大学,凡每一个学生在北疆毕业后,下放地方任官,得到出色政绩者,举荐的郡太守可得官府的嘉奖和一部分金银奖励,视被举荐者担任官员后的政绩为准。
流民政策(临时应用),凡外地州郡流民欲进入二州长期居住者,登记造册后,官府为其选乡选县入籍,不得官府允许,不可轻易搬迁,否则将会受到朝廷的逮捕,而流民入住后,从事生产,初期无粮果腹的,朝廷都会补助一年的粮食,为其渡过难关,得官府粮食补助的流民,不可私自买卖补助粮,若发现者,照样处以重罚,轻者罚钱,重则入狱。
而流民的耕地比原住民每户每口少十亩,也就是每口可得四十亩地,不得私自买卖,不得出租(本地人可以出租的),私自荒废田地不事耕种者,收回所需田地,取消官府所有补助。
接济流民的政策,只在法令颁布起,十年内有效,十年后,流民归为本地民,外若无大灾,再有流民进入两州,只有钱粮补助,没有田地分发(考虑土地有限)。
罪民新政,法令颁布,凡杀头以下罪犯,每县举荐三名有名望的族老与县丞同时审理,由投票决断所犯罪行的审判,族老出三名,有三票权,官府有两票权,若官府徇私舞弊,三位族老可上告上一级官府,若事情属实,县丞即刻交出官印,逮捕归案,由上一级官员审理,若上一级官员徇私舞弊,同上,继续由族老出面上告上一级,直到告到刘泰为止,族老每三年换届,同一位族老,不可上任两次,必须换人。
而犯死罪的罪民,被判后,官府押解送往蓟县交由三堂(刑堂,法堂,民堂)再审,重审之后若无差错,方可服刑,而三堂意见不同的,可以交由刑部侍郎审理,刑部侍郎意见不同上交刑部尚书,刑部尚书无法决断,交由刘泰。第五十八章祖神教(第三更,求推荐)
教令新册,法令颁布起,由官府出面建立新教,取名为祖,凡祖教外,二州所有教派在一个月期限内必须解散,或教民离开二州,若不尊令者,视为叛逆,官府出面逮捕,屡教不改者,直接发配边疆以服劳役。
祖教主要以祭拜祖先为主,立三位神祖,分别是上古时代天皇伏羲,地黄神农,人皇轩辕、下携十三位祖神分别是开天祖神盘古,圣母祖神女娲,太清祖神李耳(老子),玉清祖神孔丘(孔子),上清祖神孙武(孙子),天河祖神大禹、商王祖神商汤,文王祖神姬昌,武王祖神姬发,秦皇祖神赢政,汉皇祖神刘邦,神帝祖神刘彻,天帝祖神刘秀。
祖神下列一百零八位名祖,多是历代名臣良将,就不一一列举了,刘泰任第一任教主位,负责祖教主持祭天事务,而祖教每年的三月三日,都要举行祭天大典,而开教大典也被定在了来年的三月三日。
刘泰立此一教,不到三月时间传遍大江南北,二州各郡县开工建庙,百姓们争相拜祖就不说了,而整个天下士大夫阶层也哗然了,为什么哗然?上三位神祖和盘古女娲,大家都没什么好争议的,但是道家太清祖神老子怎能排在玉清祖神孔子之上?如今天下可不是汉朝开国时代,道家主政的时候,而是儒家思想遍布天下的时代,孔子被排在了老子之下,那些个儒家子弟,怎么肯服?
不过刘泰也有解释,祖教神明皆是按顺序而来,老子排在孔子之前,并不代表比孔子高明,位于同列,没有高低之分,而儒家主政本就在道家之后,儒家子弟无奈,嘴巴再大,也大不过刘泰的铁拳,不得已也只能息事宁人,不过经此一事后,祖教在天下所有人心中的位置猛然提高了一大截,恩,黄教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提到黄教,那就说说黄教吧,黄教的创立者乃是张角,而张角被尊为天师、大贤良师,信奉黄帝和老子,以天下大同为宗旨,招收流民,散播信仰,却不事生产,整天神神叨叨的到处招摇撞骗,可问题是黄教没有官府作为后盾,经济来源也不多,最多也不过是一些豪门大族帮帮忙而已,信民吃饭都成问题,饿死信民无数,怎能敌的过坐拥两州之地,子民千万的刘泰?
刘泰为了驱逐黄教,费了无数力气,甚至亲自来往各地多番召集黄教的信民来一次大演讲,教导百姓务实创造希望,而不是单凭信仰活下去,而且当场戳穿了黄教子弟蛊惑百姓的那一套后世杂技表演,随后分发大批粮草,将这些对信仰开始动摇的百姓们,分批送往各地郡县,交由祖教当地的负责人教导。
可以说,在刘泰的努力下,幽并二州的黄教信民不是没有,但却大部分都被打散了,至于在幽州传播黄教的张角子弟,有好什么说的?赶不了就抓,抓了不改就发配各地修路铺地,你不是说要天下大同吗?那就先为幽州大同献力吧。
黄教在幽并二州的信民损失惨重,几乎所有传播教义的子弟,全部被驱逐的驱逐,抓捕的抓捕,气得冀州张角三兄弟恨的牙痒痒,但奈何刘泰终日被五千锦衣卫好手保护着,黄教的屡次刺杀,根本豪无结果,还赔进去不少人手。
张角三兄弟,见黄教教义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无奈之下,将目光看向了南方荆杨益交四州,这四洲之地远离中原,受刘泰祖教的影响并不大,为了日后的起事,张角带着麾下的弟子们,悍然远赴南疆,为自己的信仰而“光荣献身”。
当然,张角的离去,刘泰是不知道的,如今刘泰烦恼的却是另一件大事,刘焉被调离冀州,回转洛阳升任太常去了,冀州刺史位如今被袁家袁逢所得,袁逢是袁绍和袁术的亲生父亲,汉末三公之一,而袁逢在历史中,可没任过什么冀州刺史,历史的车轮在刘泰的到来后,缓缓被改变着。
手中拿着一丝密简,刘泰眉头深深皱着,看向一旁老神在在品着茶水的荀彧问道:“文若,以你看,陛下此意为何?”
“恩?主公是指袁逢被调任冀州刺史之事吗?”荀彧砸了砸嘴,摇头晃脑的说道,自从刘泰令下面的官员找得有种茶树的地方,炒出茶叶后,以荀彧为首的一帮文官,时不时的到刘泰这里混茶水喝,刘泰也是习惯了。
“是啊,陛下以袁逢为冀州刺史,明显是在提防泰啊。”帝王心术不可测,刘泰此时深以为之,脑中刘宏对自己的承诺,仿佛还历历在目。
“自以为来,为帝王者,主要便是掌控平衡,主公如今虎踞幽并二州,手握三十九万雄兵,在二州之内大肆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虽然二州地处北疆,门阀士族不多,但与朝中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西,比如上党的王阀,涿县的卢阀,都是当朝大员的家族,受各大门阀的压迫,陛下无奈之下,也只能以四世三公的袁阀压制主公。”荀彧嘴角带着微微笑意,一脸轻松的将如今朝局的状况说出口道。
“哎…一个个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丝毫不顾百姓的死活,门阀,门阀!!!!。”刘泰一脸怒容的咬牙切齿说道,随后看向坐在荀彧一旁,看着书简的小郭嘉问道:“嘉儿,如今北方的鲜卑有什么动向?如今已过去三个月了,怎么会没有一点动静?”
原来刘泰回转蓟县已有三月之久,如今已是公元180年,光和二年三月初,而鲜卑前番一次在雁门关小小的挑衅后,根本就没了声息,仿佛檀石槐之死的大仇,都被鲜卑人放下了。
郭嘉放下书简,抬起小脑袋,歪了下头说道:“主公哥哥,据探子来报,鲜卑后方的匈奴残族又开始闹腾了,和连无奈之下,只能先率大军平息匈奴之患,方能南下与我军对战。”
“哦?漠北的匈奴人不是和鲜卑言和了吗?”刘泰眼神一亮,嘴角带着一丝喜意的说道。
“切…”郭嘉一声不屑的撇了撇嘴说道:“那些草原蛮子素来就没什么信义可讲,鲜卑大军刚刚集结没多少时间,匈奴人就背信弃义,南下劫掠鲜卑靠近漠北的部族,鲜卑损失惨重之下,怎么还敢南下掠边?”
说道这里,郭嘉停了一停,喝了一口茶叶水后,砸了砸嘴巴,继续说道:“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嘉得报娄邑那边也开始闹腾了,传闻好像是什么鲜卑大王和连要娄邑献上什么神药,娄邑拿不出来,和连大怒之下令慕容风率军三万攻打娄邑,不过娄邑也不是吃素的,根本不与慕容风正面交战,靠着地处林海,四处与慕容风打游击,弄的慕容风叫苦不迭,但又不能退兵。”第五十九章马钧(第一更,求推荐)
“神药?什么神药,有准确的消息吗?”刘泰眉头皱了皱,一脸疑惑的出声问道。
“不知”郭嘉摇了摇头后说道:“听说这种神药能让人痴迷不已,服过几次后,根本摆脱不了神药的控制,人常会在神药的迷幻下,犹如进入仙境一般,恩,听说好像鲜卑的那些王公贵族,都品尝过此神药,如今和连手上神药用完了,受王宫贵族的压迫,和连无奈只能起兵讨伐娄邑…”
“神药…”刘泰吞了吞,满脸愕然的嘀咕道:“白粉?冰?大烟??”
“什么白粉???”荀彧和郭嘉一脸疑惑的看着刘泰犯傻的摸样问道。
“没有,没有…”刘泰摇了摇头,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随后一脸认真的看着郭嘉吩咐道:“小嘉子,记住,关于这神药方面,你要派人大力去查,一定要给泰查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是带一些神药的样本回来,当然,如果你能从娄邑那里搞到制作神药的秘方和所需物,泰定会重重有赏!”
“知道了,主公哥哥,嘉一定会全力去查。”见刘泰一副认真的摸样,郭嘉也是正经的回答道,虽然郭嘉不知道这神药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刘泰既然想知道,负责情报的自己,自然会全力去查。
“报…主公,军师戏先生有事求见主公。”一位甲士,在大堂外,对着刘泰下拜大喊道。
“让志才直接入府就是。”刘泰苦笑不得的挥了挥手,自从洛阳回来之后,麾下文臣武将的态度变化了许多,尤其是文臣,一个个越来越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