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尘没再理会空降兵,迅速接上通信设备,将摄像机拍下的录象发了回去。
“抽烟吗?”传输信息时,夜尘掏出了香烟,“美国货,我可是千里迢迢带过来的,就剩下这一包了。”
几个空降兵都围了过来,各要了一根。
众人点上烟的时候,夜尘将无线耳机与贴片式麦克风分别别在了耳朵与脖子上。
“明白……是……”
听到夜尘与后方通信,李东石等得了好处的空降兵自觉退开两步。
“是……明白……弹头怎么处理?”夜尘抽了口烟,朝李东石点了点头,“明白……知道了,按照计划行动。”
李东石丢掉了刚抽两口的香烟,美国货并不见得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已经确认,这是日本的核弹头。”
“这么简单?”
夜尘淡淡一笑。很多时候,他觉得没有必要向这些不太懂技术的空降兵详细讲解。用来拍摄核弹头的摄像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像机”,而是综合了辐射探测与内部扫描功能的多用途摄像机。也就是说,夜尘发回去的不仅仅是核弹头的外表图像,还有核弹头的辐射信息与内部结构图像。依靠这些信息,军情局的技术人员就能确定放在夜尘面前的是不是真正的核弹头。
“现在怎么办?”李东石也没多罗嗦。
“按计划行动。”夜尘看了眼手表,“刚刚四点二十五分,与预定的时间完全吻合。上尉,从现在开始,在军情局前来接手之前,由你负责核弹头的安全,没有我或者军情局的直接命令,谁也不能靠近核弹头,更不能带走核弹头,明白吗?”
李东石点了点头,说道:“怎么确认来的人是军情局的人?”
“到时候我会与你联系。”
张志骐迟了一下,问道:“老兄,你能确定那里面没有装定时装置,或者类似的引爆器吗?”
夜尘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你认为核弹头是路边炸弹?不但有密码,而且是两套密码,没有密码谁也无法启动核弹头。放心吧,不会引爆的。”
张志骐迟了一下,朝李东石看了过去。
“我会看好弹头。”李东石胆子大得多,“直接交给军情局,是吧?”
夜尘点了点头,将如何保管核弹头的方法告诉李东石之后,才离开仓库区,返回机场控制中心。
卷八 百年积怨
第55章 外太空作战
确认核威胁已经解除,王元庆命令军情局尽快派遣核武器专家前往台北,将核弹头运回大陆军事基地。作战行动不需要王元庆操心,项铤辉正在按照早已制订的作战计划向各级参战部队下达作战命令。
离天亮还有大约2个小时。
在这短短2个小时内,3大军种与3大独立兵种的数百支参战部队的数万名官兵,将按照总参谋部下达的作战命令开展行动。战役难度之大、指挥之复杂,即便算不上绝后,也能算得上空前。
首先投入战斗的不是一线作战部队。
4点40分,位于长白山山区的“战略防御指挥中心”收到总参谋部的作战命令,部署在数十处洞库基地内的上千名天兵官兵立即按照作战计划开始行动。
谁也无法想到,一支距离战场数千千米、连枪械都没有配备的部队会如此重要。
4点50分,数十台外形怪异的武器被拖出洞库,来到露天发射平台上,将硕大的抛物面天线指向万里无云的夜空。2分钟内,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三向稳定平台完成定位,抛物面天线在高精度侍服电动马达的驱动下瞄准了数百千米、乃至数千千米外的外太空目标。随着各级指挥机构下达攻击命令,数十道极为明亮的蓝绿色光芒刺破黑暗的夜空,以每秒三十万千米的速度冲出大气层、奔向瞄准的军事卫星。10多秒后,刺眼的光芒不见了踪影,发射平台上的天兵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将武器设备拖入了洞库。
作战行动完成,成立仅仅3年的天兵完成了作战任务。
3年来,为了打造世界上第一支天兵(美国的空天作战部队隶属于空军,没有成为独立兵种),共和国总共投入了近万亿军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王元庆的话来说,国家的巨额投入是否值得,看的不是技术是否先进,而是能否在战斗中克敌制胜,为赢得战争提供帮助。
虽然天兵的战斗仅仅几分钟,但是足以决定战争走向!
恐怕谁也想不到。共和国天兵刚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外太空目标地大规模作战行动。
首先打击日本地军事卫星,正是共和国新式战争思想地制高点。
孙子兵法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占领制高点。永远是战争地主旋律。空军诞生之后。谁控制了天空。谁就掌握了战争地主动权。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太空成为新地制高点。虽然早在美苏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签署了不在外太空部署军事设施、不攻击对方外太空设施的条约。但是旧的国际局势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形成。共和国与美国没有签署任何类似协议。也没有与其他国家签署类似协议。
为了尽量缩小影响范围。此次攻击的只是日本的军事卫星。
在制订作战计划地时候。项铤辉就明确提出。必须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打掉日本的所有军事卫星,让日本丧失利用外太空设施的能力。从而摧毁日本的军事通信系统、瘫痪日本的军事指挥系统。
总参谋长如此重视外太空作战,与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日本的航天能力不容低估。
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的航天技术不但不重视成本因素,还以“民用航天”为名、秘密发展军事航天能力。比如从H…2开始,日本放弃了更有经济效益的氧液体燃料火箭,转为发展经济效益不太明显、更具有军用价值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别的不说,X…1型弹道导弹就是在H…7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强大的航天能力,日本肯定不敢在2021年悍然迈过核门槛,成为有核国家。
航天能力为日本发展外太空军事力量提供了雄厚基础。
独岛战争之后,日本启动了“外太空军事建设五年计划”,按照该计划,日本将在5年中拥有独立的卫星通信、卫星侦察与卫星定位系统,发射140多颗各种用途的军事卫星,打造仅次于美国与共和国的军事卫星网络系统!虽然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的五年计划并未完成,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军事卫星没能按时发射,但是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实力不容小觑。
军事通信方面,日本在5年间先后发射了3代12颗通信卫星。其最先进的JC…3B型通信卫星的上行带宽达到24Gbps、拥有240条通信线路、初步具备实时战术通信能力,以该卫星为基础的军事指挥平台能够保证后方指挥官与前线作战部队保持实时联系,从而拥有战术网络指挥功能。
军事侦察方面,日本在5年间先后发射了2类6型共计24颗侦察卫星。其最先进的雷达成相卫星与光学成相卫星的分辨能力分别达到了0。5与0。15米(均为南北向),能够准确辨别军用设施。由24颗侦察卫星组建的“星座”能够对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目标每2小时侦察一次。
军事定位方面,日本的“太阳神”卫星定位系统与美国的GPS…3系统相仿,采用“星座”方式部署,在6条轨道上各部署4颗工作卫星与1颗备用卫星,能够对除了南北两极之外的全球所有地区提供卫星定位信号。其采用的“双轨制”工作方式,不但能够为民用客户提供精度为3米的定位信号,还能为军用客户提供精度为1米的定位信号。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3套军事卫星系统都是日军的“力量倍增器”。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军事航天系统的共和国,非常清楚军事卫星系统对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也难怪项铤辉将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当作首要打击对象。只要打掉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日军就将成为瞎子、聋子、哑巴与路盲,从而失去战争的主动权,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做出错误判断!
共和国不惜耗费重金,全力打造天兵,目的也是占领战争的制高点。
当然,反卫星作战,并不是有几套武器系统那么简单的事情。
战役开始前,天兵利用部署在共和国各个方向上的“太空监视雷达”精确测量了日本军事卫星的运行轨道与运行周期,基本上掌握了日本军事卫星的活动规律。随后,还得用高精度大气层外探测雷达确定日本军事卫星的准确位置,为地基拦截系统提供目标的准确飞行参数。
战斗开始后,才轮到“地基激光拦截系统”登台表演。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地基定向能武器系统,“低级激光拦截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对付以军事卫星为主的外太空目标。
最初时候,“地基激光拦截系统”的针对目标是弹道导弹。
在设计测试阶段,工程师发现,定向能武器在对付弹道导弹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大气层对激光束的干扰与衰减效应。对飞行在上万米高度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来说,大气干扰与衰减效应还不是很明显。如果有必要,“空基激光拦截系统”还可以部署在高空气球上,将部署平台的高度提高到20到40千米,最大限度的减弱大气层对激光束的影响。“地基激光拦截系统”却没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即便海拔高度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只有8000多米。一般情况下,“地基激光拦截系统”均部署在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的地区,不得不考虑大气层的干扰与衰减效应。
为了降低大气层干扰,必须采用波长较长的蓝绿激光。激光的波长越长,功率密度就越难以提高。为了降低大气层衰减,必须采用直径更大的波束,比如通过用反射方式发射激光束,又将对波束的功率密度造成负面影响。
众多因素最终让“地基激光拦截系统”成为了专门对付卫星的武器系统。
相对而言,对付卫星要比对付弹道导弹容易得多。弹道导弹需要再入大气层,弹头部分有防热与隔热护罩。即便老式弹道导弹的隔热护罩并不牢固,随着定向能武器逐步具备实战能力,各国肯定会加强弹头的自身防护能力,从而使弹道导弹具备对抗定向能武器的能力。绝大部分卫星没有隔热护罩,也就无法抵抗定向能武器,自身防护能力比弹道导弹差得多,也就更容易对付。
在正式定型之前,“地基激光拦截系统”进行了多次试验。
虽然共和国从未公开相关数据,甚至没有承认在秘密研制地面定向能武器系统,但是从共和国在2025年之后大规模部署“地基激光拦截系统”来看,定型试验的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即便激光无法彻底摧毁卫星,也能使卫星丧失使用能力。因为卫星不像汽车,坏了可以修理,所以只要使卫星丧失使用能力,也就达到了摧毁目的。
天亮前,长白山地区的天兵又进行了数次拦截。
为了增强拦截效果,部署在东南武夷山地区的天兵也在天亮前投入战斗,对“漏网之鱼”进行了补充攻击。
总参谋部的命令很简单:天亮前,必须彻底摧毁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
卷八 百年积怨
第56章 准军事力量
天兵参战时,军情局副局长刘晓宾来到了位于共和国西北的秘密情报中心。
因为作战规模过于庞大,所以总参谋部不得不将部分信息战任务交给军情局。不管怎么说,军情局在职能上隶属于总参谋部,属于军事情报单位。当初,总参谋部决定成立电子信息战部队的时候,刘晓宾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电子信息战与情报关系密切,应该在军情局的权限范围内组建相应的机构。只是李存勋并没支持搭档,而是与项铤辉协商,在信息战部队与军情局之间组建一个联合指挥机构,尽量发挥情报与信息战部队的作战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军事资源。
最初,刘晓宾还有点不解。如果总参谋部成立直属电子信息战部队,军情局将面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处境。直到电子信息战部队成立之后,刘晓宾才意识到,李存勋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按照军情局长的建议,电子信息战部队只负责军事信息工作,情报信息工作仍然由军情局负责。在此基础上,军情局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强。2025年,军情局拿到一笔25亿元的拨款,在西北地区建立了情报信息中心。
因为情报本身就是信息,所以情报信息中心又被称为“情报中心”。
为了避免与军情局总部的信息分析中心发生冲突,搞浪费钱的重复建设,西北情报中心的主要任务不是分析情报,而是进行信息网络战。
从建设开始,刘晓宾就是这边的总负责人。
虽然李存勋以擅长技术工作为由,让搭档全权负责工作,但是刘晓宾知道李存勋不是没有技术能力,而是想让搭档在重要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老刘,你来了就好。”
“情况怎么样?”刘晓宾在曹雪华面停下了脚步。
这个海军退役军官不是搞技术的能手,却是搞建设的干将。当初曹雪华在没有半点基础的情况下组建了共和国的南美情报分站,能力得到充分证实,回到国内后,曹雪华一直在刘晓宾手下工作,主要负责军情局的各项建设工作。
“已经部署妥当了,只是那些‘平民’不配合。”
“为什么不配合?”刘晓宾皱眉头,朝信息中心走去。
“说我们的设备太落后。”曹雪华苦笑了一下,说道,“应该是他们找的借口,大概嫌弃这里的条件太简陋了吧。”
“妈的,一帮白吃干饭的家伙还有资格嫌弃这嫌弃那?”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的建设工作还未完成,很多配套设施没到位……”
“我去看看,把艾榆叫来。”
“也好,先到我办公室去,我去找人。”曹雪华加快步伐,赶到前面去。
在信息中心大门外看了一阵,刘晓宾才去了曹雪华的办公室。
情报中心的问题,正好反映出了军情局的问题。再先进的设备,如果没有合适的操作人员将成为摆设。
组建情报中心时,刘晓宾曾经打算从军情局的情报分析部门抽调技术人员,但是经过一番考核之后,发现大部分情报分析人员都精通情报分析工作,并不了解信息网络战。如果按照军情局的惯例,将在应届毕业大学生中招募技术人员或者以委托培训的方式与在读大学生签署聘用合同。按照这个办法,至少需要4年才能为情报中心提供足够的人才。现实情况决定了此办法行不通,因为情报中心必须在2027年6月前投入使用。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刘晓宾只能在“民间人士”身上想办法。
利用民间力量,也是军情局的传统。如果有必要,军情局长可以向元首提交申请,招募任何一名共和国公民。只是绝大部分时候,“民间人士”只参与外围情报工作,并不参与核心情报工作。
为此,刘晓宾特意设置了“考核”方式,既给列入招募名单的民间人士一个试用期。
结果让刘晓宾比较满意,如同艾榆这样的“红客”都是货真价实的网络高手,而且个个都有“民族主义情绪”。虽然作为真正情报人员,绝对不能被民族主义控制,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民族主义”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比如让情报人员更加忠诚。
让艾榆等“红客”攻击日本的通信网络,是刘晓宾给他们的最后一次考验。严格说,这次考验的难度并不大。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非常重视无线通信网络,却不太重视英特网的建设工作,其民用信息网络并不发达。比如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