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397章

国策-第397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是,导弹快艇的独立作战能力并不强。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导弹快艇就因为过小的排水量,性能受到很大限制。除了在中东战争期间击沉过驱逐舰之外,导弹快艇再也没有惊人的表现。归根结底,都与导弹快艇的“特殊性”有关。

小型舰艇有小型舰艇的好处,比如速度快、灵活、不容易被发现等等。随着技术进步,导弹快艇的这些性能很难在战争上得到发挥的机会。速度再快,也快不过反舰导弹;机动性再好,也好不过直升机与作战飞机;即便非常不容易被发现,在各种各样的探测装备面前也难以藏匿行踪。

舰体过小,带来的问题却永远无法克服。与任何一种大型战舰相比,导弹快艇的作战能力都非常单一,作战用途更加单一。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就再也没有研制小型舰艇,而是全力打造大型战舰。虽然共和国海军曾经拥有一支令所有敌人生畏的“海上猛虎”,但是在共和国国力逐渐增强,有足够的能力打造大舰队之后,导弹快艇也逐步退居二线,不再是海军的主力作战舰艇,只能承担近海巡逻与近海防御任务。如果不是局势所迫,没有充足经费;战舰建造周期过长,3年内难以建造太多的大型战舰,共和国海军也不会用导弹护卫艇组成“预制舰队”,执行战略封锁任务。

要想发挥导弹快艇的战斗力,必须有足够的协助力量与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为此,共和国海军岸基航空兵与空军向前线派遣包括预警机、反潜巡逻机、联合指挥机、加油机与战斗机在内的数十架战机,为执行封锁拦截任务的导弹护卫艇提供全方位支援与协助。

日本海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天还没亮,空军司令部送来最新情报,之前还在津轻海峡东部海域活动的2支导弹快艇群已经离开巡逻地点,正在向东航行。

8点不到,到达作战海域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发现了正在向运输船队靠近的导弹快艇。

“伊吹”级导弹快艇上没有配备远程对空搜索雷达、也无法配备系统总质量达到数百吨的大型雷达,自然无法发现远在数百千米之外的预警机与远程海上巡逻机。虽然日本海军为大部分“伊吹”级配备了近程防空导弹(陆军的单兵防空导弹),但是这种导弹最多只能对付视野范围内的直升机与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根本够不着在数千米、甚至上万米高空飞行的作战飞机。

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日本导弹快艇群的一举一动都发送给了迎战的导弹护卫艇。

毋庸置疑,共和国海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打,还是不打?

决策权不在海军手里,也不在总参谋长手中,在王元庆的手中。

各参战部队的官兵都在焦急等待攻击命令的时候,王元庆却在等待军情局的消息。

肯定要打,只是必须掌握好打的时间!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拦截行动,既然美国船队没有在此之前听从警告,也不会在此之后听从警告。要想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必须打痛敌人、打怕敌人。做出决策的时候,王元庆就明确了“打”的宗旨,只是格外强调打的方式。

美国想给共和国制造麻烦,共和国也想给美国制造麻烦。

谁能笑到最后,不是看能够击沉多少日本舰艇与多少船只,而是能否在打了之后拿到十足的理由,让美国哑巴吃黄连!

王元庆并不担心什么,船队的速度只有24节,最快也要到傍晚才能到达日本港口。

10点过,王元庆通过军情局的保密通信线路联系上阎尚隆,让外长在巴黎做好谴责美国有意破坏停战谈判的准备工作。

接到电话的时候,阎尚隆还有点惊讶,似乎不太明白元首的意思。王元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首席助理焦魃山向阎尚隆简单解释了一番,然后让阎尚隆按照最高决策做好相关准备。

11点30分,李存勋来到总参谋部。

收到军情局的评估报告之后,王元庆没再迟疑,立即让裴承毅按照军情局制订的相关计划安排作战任务。

战略封锁是彻底打垮日本的“王牌”,岂可儿戏?

拿到军情局的计划,裴承毅才明白了元首迟迟不下达作战命令的原因。作为军人,裴承毅不得不佩服元首的战略眼光与政治头脑。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斗,而是一场注定会对众多国家产生影响的战斗!

12点过,作战命令下达到各作战部队,拦截行动开始倒计时。

    卷八 百年积怨

第119章 人赃俱获

第三次确认坐标后,刘宣江让通信兵向近在咫尺的美国船只再次发出警告。

表示前方禁航的3颗红色信号弹升空之后,通信兵用架在桅杆上的探照灯对准最近的美国商船发出了“停航、接受核查”的灯光信号,随后还通过高音喇叭向美国船只喊话,要求停航接受核查。

所有警告措施无效之后,刘宣江下达了转向脱离的命令。

得知由总参谋部直接指挥这次拦截行动之后,刘宣江就知道要出大事了。其实在与美国船队遭遇,三次警告均没有收到效果的时候,刘宣江就猜到,上面肯定在考虑是否以致命武力拦截美国船队。

从10日夜间拖到11日下午,10个小时下来,“万州”号上的官兵都很疲惫。只能说疲惫,因为在海军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与空军的战斗机到达之后,官兵就不再感到紧张。天上有战机、海面上有战舰、水下肯定有潜艇。如此多的作战力量,别说对付一支没有武装的船队,就算对付一支舰队也绰绰有余。

13点30分,“万州”号转向后大约15分钟。用雷达确定了船队的距离、航向与航速等必要数据后,刘宣江让军械长为C…809反舰导弹输入了火控信息。

作为专门为601级导弹护卫艇设计的反舰导弹,C…809的很多性能都不算先进。在绝大部分反舰导弹的射程超过400千米的情况下,C…809的最大射程只有区区80千米。不是601艇无法携带更大的反舰导弹,而是没有这个必要。设计601艇的时候,海军也曾考虑为其配备最大射程达到350千米、最大速度超过3马赫的C…808L,也就是C…808K空射反舰巡航导弹的舰载型,出口到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埃及、叙利亚、伊朗、阿根廷等国的601艇携带的就是C…808L。权衡考虑之后,海军还是选择了质量不到C…808L三分之一,最大速度进有0。95马赫的C…809反舰导弹。原因很简单。C…809更便宜。而且以导弹快艇地对海探测能力。导弹射程再远也没有用。对共和国海军来说。轮到601艇“冲锋陷阵”地时候。要么已经打垮了敌人。要么已经退守近海。不论哪种情况。601艇需要对付地都是敌人地小型舰艇或者遭到重创地战舰。C…809反舰导弹地性能足以保证601艇完成作战任务。对付商船。C…809更是绰绰有余。

军械长为导弹输入火控信息地时候。刘宣江亲自控制战术信息系统。与其他导弹快艇协同行动。

与空军地战斗机一样。导弹快艇也配备了战术数据链。通过战术数据链。“万州”号可以与“达县”号交叉攻击目标。避免重复攻击某个目标。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弹地威力。

协同作战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需要技术基础与实际操作。

13点45分,12艘601艇以交叉攻击的方式各自锁定了4个目标!也就是说,每艘导弹护卫艇发射4枚导弹,每艘商船都将遭到导弹的攻击。商船不是战舰,建造标准比战舰低得多,几乎没有抗打击能力。即便是排水量最大的VLCC,被2枚C…809导弹击中后都会沉没!

按照总参谋部下达的作战命令,用导弹锁定目标后,刘宣江发出了“就绪”信号。

14点,作战指令下达。

2分钟内,12艘导弹护卫艇完成了导弹发射工作,48枚导弹一同射向30千米外的美国船队。因为距离太近,导弹离筒之后就能用弹载主动搜索雷达发现攻击目标,所以不需要导弹护卫艇为其提供目标信息。刘宣江没有下达返航命令,而是让“万州”号将航行速度降低到40节,向美国船队靠近。

30千米,C…809将在90秒后命中目标!

在此之前,另外一轮打击行动已经开始。

为了给导弹护卫艇开路,发扬“扬长避短”的战术,攻击“伊吹”导弹快艇群的任务没有交给导弹护卫艇,由海军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与空军的战斗机负责。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601艇诞生后,共和国与日本的军事迷还就两种导弹艇的性能在网上争执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所有国家都承认601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艇,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向数个国家销售数十艘,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多的导弹艇,但是日本军事迷一直认为601艇的性能不如“伊吹”艇,特别是601艇配备的C…809反舰导弹属于“20世纪产品”,比“伊吹”艇配备的SS…6C反舰导弹差了许多。

实战是检验武器装备性能的最佳方式。非常可惜的是,两个“死对头”错过了唯一的交战机会。

当然,这也再次证明,战争不是某两种武器、或者某几种武器的“决斗”,而是整个军事系统的“竞赛”,系统化的作战行动自然由作战系统的性能决定高低!

用远程海上巡逻机与战斗机对付“伊吹”艇,完全是大材小用。虽然远程海上巡逻机不属于“作战飞机”,更像是“支援飞机”,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远程海上巡逻机都具有强大的对海攻击能力。以美国P…8A为例,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携带多达24枚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作战任务,其对海攻击能力甚至超过了战略轰炸机。共和国海军的SH…8B不比P…8A差多少,可以在机翼下挂载14枚反舰导弹、在弹舱内携带12枚反舰导弹,对海攻击能力与H…9BH旗鼓相当。只是在绝大多数时候,远程海上巡逻机的主要任务不是对付海面战舰,而是协助其他作战飞机执行作战任务。毕竟海上巡逻机携带的电子设备远不如轰炸机,独立作战能力相对欠缺。在高强度海战中,没有任何海军会用海上巡逻机顶替轰炸机与战斗机,错过稍纵即逝的攻击机会。对付导弹快艇,SH…8B自然游刃有余。

空军派来的J…15C战斗机更不用多说。因为“伊吹”艇没有像样的防空能力,所以J…15C没有携带价值昂贵的反舰导弹,用的是便宜得多的激光制导炸弹!

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的激光制导炸弹不但能够攻击固定目标与慢速运动目标,还能攻击如同直升机这类的低空慢速目标。导弹快艇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直升机。只要能够提供准确引导,激光制导炸弹*完全能够用来攻击导弹快艇。

执行引导任务的不是J…15C,而是飞在前面J…14C。

由J…14C“接力”,一是让“护航战斗机”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减轻J…15C的作战负担。在前期的战略轰炸中,空军的所有J…15C机群都参加了作战行动,而且承担了主要作战任务,各部队官兵都非常疲劳。虽然J…14C也在夺取制空权之后,携带炸弹与对地攻击导弹执行轰炸任务,但是J…14C机群的“状态”明显比J…15C机群好得多。这次又是“临时性任务”,空军临时抽调作战力量,只能让J…15C机群在完成作战行动后尽快返航,让J…14C机群分担更多的压力。

空中打击没有任何悬念。导弹护卫艇发射的C…809反舰导弹击中美国船只之前,SH…8B发射的空射反舰导弹与J…15C战斗机投掷的激光制导炸弹先后击中了准备与美国船只会合的18艘“伊吹”艇。导弹快艇不是大型战舰,无法像大型战舰那样携带大量的作战装备。“伊吹”艇连“电磁炸弹”都没有,面对反舰导弹与激光制导炸弹,连拦截与规避的机会都没有。

18艘“伊吹”艇无一幸免,最“脆弱”的在挨了炸弹后当场沉没,最“坚强”的也只坚持了不到5分钟。这也难怪,J…15C投掷的250千克级激光制导炸弹的威力不比重型反舰导弹差,如果考虑炸弹凌空打击的穿彻能力,威力还超过了反舰导弹。对于排水量不到500吨的导弹快艇来说,1枚炸弹就足以致命!

在没有看到敌人的情况下,2支日本导弹快艇群全军覆没!

12艘美国商船的结局不比“伊吹”导弹快艇群好多少,48枚C…809无一“脱靶”!

“万州”号导弹护卫艇赶到的时候,12艘商船中的7艘已经沉没,另外5艘也即将沉没。数百名船员借助救生艇与救生衣漂浮在海面上,等待救援。刘宣江没有迟疑,立即开始打捞落水人员,还让艇上的厨师准备了热饭热汤,让那些被冰冷海水冻僵的美国海员暖和压惊暖身。

此时,海面下,2艘潜艇正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没有让潜艇参加打击行动,一是潜艇携带的鱼雷过于昂贵、不能随便用,二是潜艇有更加重要的任务。

因为船队遭到攻击的海域在千岛海沟以西100米之外,水深不到500米,在“海豚”级潜艇的最大潜深范围之内,所以潜艇能够利用“海底地形规避声纳”扫描沉船遗骸,确认从船舱里散落出来的货物。

16点前,在导弹护卫艇接走了美国船员之后,2艘潜艇先后浮上水面,发出了消息。与军情局的猜测一样,除了3艘VLCC之外,其他9艘货轮上装载的都是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

收到这一消息,王元庆才松了口气。命令军情局尽快“审讯”美国船员,让海军派打捞船只前往交战海域获取“物证”之后,王元庆才离开总参谋部。

返回元首府的路上,王元庆再次联系阎尚隆,让外长按计划行动。

    卷八 百年积怨

第120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

最先“发布”消息的不是共和国、也不是日本,而是CNN电视台。

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点30分,在“中日战争24小时滚动专题新闻节目”中,CNN电视台率先报道共和国海军在北海道以东大约120千米处拦截从美国旧金山出发,向日本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队。

此时,距离战斗结束不到半个小时!CNN的反应如此神速,本身就非同一般。

虽然CNN与美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情报部门的关系非比寻常,但是私营新闻媒体毕竟不是国家电视台,在以往的报道中CNN的信息至少会延迟数个小时。CNN报道了相关消息之后,半岛电视台等众多“同行”就以暗讽的方式嘲笑CNN做得太露骨,妄图借此机会制造对共和国不利的舆论压力。

事实上,确实产了对共和国不利的舆论压力。

CNN发出报道后,其他西方新体也立即跟进,相继报道了相关消息。

似乎为了证共和国蓄意拦截运载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队,CNN等西方新闻媒体还在报道中拿出了大量证据,比如船队离开旧金山的时间、航行线路、到达横滨的时间、船员名单、在国际红十字会等机构备案的货运物资清单等。如果CNN等西方新闻媒体的报道属,共和国必将遭到全世界的谴责。

虽然共和国从未承对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队放行,但是按照不成文的国际惯例,如同国际红十字会、国际新月会等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可以不受战争约束,在战争期间向需要人道主义救援的国家与地区输送用于拯救战争难民的物资战国必须尊重与保护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下,全世界地注意力都转了共和国。等着共和国地回应。

也就在这个时候阎尚隆紧急约见了法国外长。

北京时间17点30分。阎尚隆从巴黎发回消息。相关证据已经送交法国外交部,法国外长已经向法国总统汇报相关情况。要不了多久。欧盟其他成员国就将获得由法国转交地消息事件真相。

似乎早就料到这一点。王元庆立即通知叶致胜。该国防部长登台唱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