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毅答道:“怕什么,力量不足,那就先给他们把架子搭起来,然后从各个师中择优选拔军事尖子加入,重新整训!每个军区,调拨二十名苍狼作为骨架,在两年的时间内,务必使各个集团军拥有不低于四百人的苍狼大队!”
得到了张毅这样的承诺,张孝淮自然是欢喜无限,喜滋滋的离开了总统府。
张毅向着唐绍仪说道:“少川,现在我们的议会大选筹备的怎么样了?这可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大选,可是一定要把好关!”
唐绍仪答道:“坚之放心,我已经将梁启超与章炳麟召集了回来,再加上革命党的宋教仁,他们三个人负总责!这三个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现在的我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未来几年之内,国内各省省长的人选配置上了,唉,你也知道啊,现在全国加在一起,差不多有着三十多个省,每个省都要安排一个优秀的领头羊,谈何容易?”
张毅笑道:“少川,你就不要抱怨了,原来咱们没有人还情有可原,现在还没有人才?这些年,陆续留学归来的留学生,只怕都已经数万人了,这里面精英可是不少,再加上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我就不相信了,咱们还搞不定!”
唐绍仪苦笑一声,答道:“是,人才是不少,但是他们也不都是搞政务的人才啊,既要懂民生,又要懂经济,作为一省的省长,可不是那么容易,这些人实在有些太年轻了,经验不足啊,看看卓如他们几个人,也不过才三十出头啊,后面的留学生年纪就更小了……。”
张毅正色道:“少川,咱们要的就是他们的年轻,现在虽然国家蒸蒸日上,但是在官场上,特别是南方各省的官场依旧是死气沉沉,只有年轻人的朝气与血性,方才能够将现在的官僚体系给冲击的支离破碎,如果我们依旧全部依靠这些清政府遗留下来的老人,那南中国的社会经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起色!”
1269。第1269章 新扩军计划!
不过,政务上的事情还没有敲下来,国防事务的部署却是火速的敲定了下来。
这得力于徐怀瑾的能干,早在一年之前,徐怀瑾就已经在着手准备军事改革的事情了,现在战争已经全面结束,推动改革正当其时;另外,就是华夏革命军中人才济济了,战争是塑造优秀将领的最佳平台,经过一番番大战的锻炼,现在华夏革命军人才济济,特别会中高级优秀将领比比皆是,给了张毅与徐怀瑾从容布局的基础。
首先确定下来的,就是高层军事架构。几乎华夏革命军所有的高层将领全部到了北京,张毅在会见了大多数将领之后,一个全体会议就确定了要成立华夏民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思路。
华夏民国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华夏民国所有的国防军事事务,在军事委员会之下,直接确立了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以及总装备部三个执行机构。
张毅亲自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徐怀瑾作为副手负责革命军事委员日常的事务,同时兼任总参谋长,负责所有的军事行动与军事训练。
段子玉出任总后勤部的部长,负责后勤事务的协调与组织;段子玉出任总装备部部长,负责华夏革命军所有军事装备的研究与生产。
紧接着委员会依照张毅的提名,推选张一虎、巴根、凌传青、段子玉、莫琪、张孝淮、蒋百里、蔡锷以及徐树铮、孙德峰、刘歩蟾等人为军事委员,整个华夏革命军的最高指挥体系,完全建立了起来。
华夏民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已经成立,张毅就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动作,接连下达总统令,一系列的措施被推进了起来。
首先,一号令:华夏民国依据天然的地域界限与地区特点,成立九大军区。
沈阳军区,负责东四省的军事防务,总司令张一虎,原本张毅与徐怀瑾想要让吴佩孚接替张一虎的位子,将张一虎调到陆军部来担任陆军部长的,结果,这个家伙死活都同意,就想守着第一集团军过日子,张毅与徐怀瑾也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下来;
蒙古军区,负责内外蒙的军事防务,总司令巴根;
兰州军区,负责整个西北的军事防御,总司令段祺瑞;
成都军区,负责整个西南的军事防务,总司令张孝淮;
南京军区,负责整个东南的军事防务,总司令蔡锷;
洛阳军区,负责整个中原的军事防务,总司令徐树铮;
北京军区,负责京畿地区的军事防务,总司令吴佩孚;
广州军区,负责整个南中国的军事防务,总司令蒋百里;
同时,将华夏革命军扩编为十个集团军,分别进驻各个军区。
第一集团军下辖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以及军属坦克旅与炮兵师,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人,总司令依旧是头号悍将张一虎,总参谋长则是第一师的郭烨兼任。
第二集团军下辖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以及一个坦克旅,总兵力六万余人,总司令莫琪,参谋长林啸,驻扎在北京南部;
第三集团军下辖骑兵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以及第二炮兵师,总兵力八万人,总司令巴根,参谋长张琰,驻守大蒙古军区;
第四集团军下辖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以及军属炮兵旅,总兵力七万人,总司令莫琪,参谋长张恩远,驻守京畿军区;
第五集团军下辖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三师及军属炮兵旅,总兵力七万人,驻守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司令徐树铮;
第六集团军下辖第十四世、第十五是、第十六世以及炮兵师,总兵力八万人,总司令段祺瑞,参谋长柳泽煜,驻守西北军区;
第八集团军下辖第十七师、第十八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以及炮兵师,总兵力十万人,总司令蔡锷,参谋长驻守东南军区;
第九集团军下辖下辖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时第二十三世第二十四是以及一个炮兵师,总司令张孝淮,副司令张春平、参谋长东方凯;驻守西南军区;
第二道总统令,成立战略空军,任命孙德峰为空军司令,计划在三年的时间里,现有第二代飞机及第二代改进型飞机必须达到八十架,空军飞行员不低于五百人!
第三道总统令,扩编海军令。刘歩蟾依旧担任海军总司令,同时将海军扩编为北方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方舰队司令萨镇冰,东海舰队司令刘永清,南海舰队司令李斯孝,同时计划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将华夏海军主力战舰由现在的十五艘扩充到三十六艘!大力推进海军陆战旅建设,在一年的时间内,海军陆战旅必须满编,达到一万人!不得不说,海军的投入力度是最大的,三年时间,二十艘主力战舰需要建造或者采购,这给华夏革命军海军的压力无疑是巨大,刘歩蟾重任在肩,这个海军总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第四道总统令,成立战略机动集团军,总司令陈海,参谋长张胜起,负责整个国家的应急防务;这支军队将包含一个坦克师,一个步兵师、一个空军大队,一个苍狼战队、一个骑兵旅再加上一个炮兵旅!虽然这支部队只有仅仅五万人,但是强悍的坦克师再加上全部机械化的装备,使得它的战斗力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地位!只怕是在敌军四五个整编师面前也绝对是稳占上风,这就是未来震慑全球的杀手锏!也代表着张毅未来战略思想演进的方向!
第五道总统令,立即着手筹建军事工程大学,将军事大学中的相关技术院系剥离出来,以其为主干,建立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要求的军工大学,有总装备部部长段子玉兼任校长,推动军事科技的技术研究以及军事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短短的一周内,张毅就连发五道总统令,彻底拉开了军事革新与扩编的大序幕!
1270。第1270章 梁启超的难题
华夏民**事扩编的规划确定了之后,紧接着就是高层政治的调整,想要全面复兴华夏民国的社会经济,没有一支廉洁、高效、能力出众的执政团队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是不行的。
首先,经过了一个月的酝酿时间,中国第一部宪法在梁启超、杨度、林旭以及宋教仁等人的主持下终于制定成功,予以颁布,紧接着,作为国内威望最高的人物,康有为老夫子,被直接选举为上议院议长,林旭被选举为下议院议长,两个人分别主持华夏民国的立法事务。
其后,宪法规定了国体、政体以及三权分立的根本原则,从法律上确认了华夏民国确立了全国一共包括北京、上海两个中央直辖市以及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奉天、吉林、黑龙江、外兴安岭、内蒙古、外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西藏、青海以及台湾一共三十个省级行政区域。
经过唐绍仪的提名,张毅一口气将谭延辏А⒌硕鞴獾热鋈朔直鹑蚊魇∈〕ぃ凑崭葱说匙橹康奶崦舛烁魇」丶恢玫闹饕僭保龌拿窆魇⌒姓沟目蚣艽罱似鹄础�
紧接着再有唐绍仪提名,张毅有任命了中央政府二十五个直属部委的部长,分别负责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事务。
历经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一众华夏精英方才将整个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确定了下来。
但是,随之而来的,第一项难题如约而至。
先是教育总长梁启超径直打上门来。
梁启超拿着华夏民国国家教育规划,直接找到了张毅与唐绍仪,叫道:“坚之、少川,你们说说,你们说!五年时间,我们要完成整个中国六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全国范围内每一个县都至少有一个中等教育学校,近百所小学,每个省内最少建成三所大学!这、这也太过分了吧,先不说我们的教育经费能不能够支撑的住?就是我们的师资也难以支撑啊,我们去哪里寻找这么多的老师?”
看着梁启超满脸愤愤的表情,张毅笑道:“卓如,这可就是你的不是了,当初我们民国未建之时,那可是你嚷嚷的,即便是累死你,也要将华夏民国的教育推动起来,这不,现在机会来了,你倒是好,竟然畏难起来……”
唐绍仪也是呵呵直笑。
梁启超答道:“坚之,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咱们东北与华北倒是还好说,但是南中国呢,特别是西北与西南,哪里都是民智未开呢,我手里没有那么多的老师,即便是我心比天高,也扛不住着命比纸薄啊……”
唐绍仪皱皱眉头,沉吟道:“嗯,这个计划,却是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卓如,这个教育计划不是你亲自制定的吗?”
梁启超叹口气,说道:“前段时间,我不是前往南方各省推动复兴党分部的筹建了吗?但是教育部都是其他人在做主,就是这个时候教育部做出了这个教育规划,我详细一问,他们竟然说是在总统的授意做出的草案!坚之,你必须给我一个说法,五年教育计划,你那里来的这么大的底气,即便是我们发展教育,也要注意其中的发展规律才是,如此急功近利,怎么可以?”
张毅笑道:“卓如啊,我记的前年你就给我吵过一次啊,也是师资匮乏的问题,现在又是这个问题,您老先生能不能换一个话题?”
梁启超苦笑道:“坚之,这、这委实是我们现在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了啊,我们的人口太多了,四亿六千万啊,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全面普及教育,那得需要多少老师,您知道吗?”
张毅问道:“我们不是有欧美各国招聘来的老师吗,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大量的犹太人可以作为教师使用,这还不够?”
“不够,远远不够!”
梁启超斩钉截铁的答道,“你不要忘了,这些外国来的教师,其中大部分都是不会汉语的,他们可以在大学任教,偶尔有一部分可以在中学任教,小学以及大部分的中学怎么办?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翻译啊!”
额!
特么的,把这个茬给忘了!
张毅揉揉脑门,看看唐绍仪,问道:“少川,你可是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
唐绍仪沉吟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立几所专门的师范学院,专门培养教师人才,一则术业有专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二则,这样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师队伍迅速扩大起来……”
梁启超摇摇头,说道:“少川,你的方法是不错,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是,你不要忘了师范学院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看不到多少成效的!可是,你看一看,我们的要求是五年完成六年义务教育,而且在大中小三级学校的数量上还有要求,这、这远水也解不了进渴啊!”
唐绍仪闻言,也是一脸的愁容,不好办啊,一时之间,去哪里寻找这么多的老师去?
张毅沉吟片刻,说道:“这样,第一,我们在大学与中学中,有这很多的贫困学生,我们以免费免除所有学费以及生活费作为报酬,要求他们毕业后第一年,全部投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中去!想来,这些贫困学生绝对愿意前往的;第二、大力号召毕业的学生先行支援教育建设,任教的时间有他们决定,但是不能低于一年,政府将会在未来政府官员招募的时候,优先接收进行过支教活动的学生;第三,在五年间以每年两所院校的速度,筹建师范大学,培养各个级别、各个领域的专职教师!第四、先行完成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个区域的教育规划,然后再有四个区域全力支援西南与西北以及中部的教育事业,逐步推进!”
唐绍仪与梁启超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如果每年都有一群毕业的学生加入进来,充任老师的话,虽然没有职业老师的水平高,但是也聊胜于无啊,按照张毅的计划,最少有着八成的希望能够完成五年的教育规划!
1271。第1271章 火车头计划
得到了张毅的主意,梁启超兴高采烈的离去,既然大思路确定了,那剩下的事情就是教育部的事情了,现在梁启超手底下人才济济,如何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执行计划来,这个就轮不到张毅与唐绍仪操心了。
解决了教育的问题,剩下的是真正的重头戏,全国经济发展规划!
想要使华夏民国社会经济快速腾飞,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原来战局中国半壁江山,发展起来,能可以得心应手,但是现在扩展到全国,却是不容易了。
唐绍仪一口气将张謇、詹天佑、梁敦彦等经济领域的政要全部请了过来,进行商议。
不过众人都习惯了张毅发号施令,在张毅开口之前,尽皆沉默着,等待着张毅的发言。
张毅颇有些无奈,苦笑道:“我说诸位,这个经济发展可不是我的事情,你们不要总是指望着我给你们打头阵或者打开局面啊,我也不是神仙,如果有一天我突然嗝屁着凉了,难道这个国家还不转了?”
张謇笑了笑,说道:“坚之啊,这个,我们都习惯了,如果一件事情,没有你的意见出来,我们心中都没有底啊,更何况这是未来数年甚至十年的发展计划,更是重中之重,中国太大了,东北、华北、东南与西南、西北的经济发展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想要全面推动又谈何容易?”
张毅点点头,说道:“我倒是有一个思路,我给他起名叫做火车头计划,长长的火车,两三百米,全部靠着火车头拖着,才能前进,我们的经济也是一样,必须为他寻找出有驱动作用大的火车头来!”
唐绍仪眼睛一亮,问道:“坚之,来说说你的具体的打算!”
张毅来开墙上的帷幕,露出来了一副中国的地图,用手点指着地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