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347章

大汉帝国-第347章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枚乘和庄忌一扯司马相如的衣袖,忙道:“皇上,长卿心事重,还请皇上恕罪。”

“什么心事?”汉武帝微觉奇怪,随口一问。

“这个……”枚乘微一迟疑,这才道:“皇上,长卿年过三旬,至今未娶,非不愿娶,实是无可娶之人,世间知音少呐!近日,听一川中同乡所言,蜀中有一寡居女子,叫卓文君,才具不凡,其文清雅如醇酒,长卿由是醉矣!”

“哈哈!”汉武帝倍觉新鲜:“以文佐酒,你们这些文人才做得出来!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趣了吧?”

“皇上有所不知,这卓文君,真的是文才斐然,长卿心慕之,却又归不得故里,不能亲近芳泽,只能饮酒解思。”庄忌不住摇头。他对司马相如极是看重,为司马相如惋惜。

一个名重天下的文人,竟然为了一个没有见过面的妇人,弄得神魂颠倒,这也太匪夷所思了,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卫绾他们不住摇头,暗想唯有这些文人才弄得出这等事体。

“司马相如,最近蜀中诸夷、夜郎有些不安份,朕可以命你为使者,为朕招抚之!”汉武帝却是没有笑,微一沉吟之后,为司马相如安排差事:“如此一来,你既为朝廷立了大功,又可以与你那相思的美丽妇人相会了。”

这话听在申公他们耳里,倍觉好笑,汉武帝也真是的,竟然如此戏谑国事,把如此安边之事交给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不能谋国的文士。

可是,司马相如听在耳里,却如惊雷闪电,酒猛的就醒了,睁大眼睛,原本站立不稳的身姿,竟然跟木桩一样稳健,打量着汉武帝:“臣领旨!”

“先别忙着领旨,你得先为朕写一篇文章!”汉武帝摇手,直说正事:“你们还不知道,姐夫早在一月前,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直奔龙城……”

“直捣龙城?”枚乘、庄忌、司马相如震惊无比,这可是天大的消息呀,乍听之下,谁能不震惊?三人直接石化了。

“没什么好惊奇的。”汉武帝扫了三人一眼,接着道:“姐夫把龙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匈奴是插翅难逃!如今,大胜在即……”

“需要一篇勒石之文!”司马相如打断汉武帝的话,一口道出汉武帝的用意。

“没错!你三人是文坛巨匠,当今名文,多出你们之手,你们这就写来!”汉武帝微微颔首:“写好了,重重有赏!”

“臣愿效力!”这是千年等一回的机会,谁愿错过?枚乘、庄忌、司马相如三人欣然领命,然后,三人又异口同声道:“还请皇上把经过细说一番,臣等好运笔。”

了解战事经过,有助于他们的文思,这很有必要,汉武帝把这事交给了口齿便给的主父偃。主父偃领旨,把战事细说了一番。

“大帅用兵如此之神奇!用区区二十五万军队,就把近两百万匈奴给围住了!”司马相如、枚乘、庄忌三人震惊无比,嘴巴成了圆形。

“自此以后,倍则围之的兵家准则要改改了!”司马相如无书不读,虽是以文学见长,并非不了解兵法。

“是呀!是呀!”枚乘、庄忌、申公他们齐声赞同这说法。

“姐夫说过,阵而后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姐夫把打仗这事,用得出神入化!”汉武帝想起周阳第一次上朝说的话,不由得赞叹不已。

一句赞扬的话,博得众人一致赞赏。

“你们能写此文?”汉武帝的目光落的枚乘、庄忌、司马相如三人身上,问询起来。

“皇上,此文非同小可,臣文思迟缓,非数日,甚至半月之功,方能写成。”枚乘微一沉吟,如实回答。

都知道枚乘的文章不比司马相如的文章逊色,他的《七发》更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可是,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写文章很慢。象如此文章,他十天半月未必写得出来。

“庄忌呢?”汉武帝知道枚乘的特点,转而问庄忌。

“皇上,此文一定要雄文,臣暂无才思。”才思灵感这种事,不是说来就来的,没有也不能勉强,庄忌老老实实的回答。

“长卿呢?”汉武帝最后问司马相如。

“拿笔墨来!”司马相如一边捋袖子,一边朝短案矮几行去,一副才思涌动的样儿。

“好!”汉武帝他们同声赞好,都知道司马相如才思敏捷,不似枚乘那般迟缓,不由得精神一振。

司马相如跪坐在矮几上,汉武帝蹲下身,为他研墨。司马相如吓了一跳,忙道:“皇上,这可使不得!”

“这篇文章赛过千军万马,你一定要写好!快写!”汉武帝的语气并不严厉,却是自有一股不可置疑之气。

司马相如告声罪,提笔在手,微一凝思,笔行龙蛇,只听轻微的沙沙声不住响起,一个个字迹出现在绢帛上。

汉武帝、枚乘、庄忌、申公、周亚夫他们个个打量着绢帛,眼睛瞪得滚圆。司马相如才写了数个字,一片叫好声响起。

看着司马相如用笔,就象剑术名家舞剑一般,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心情舒畅。不多一会,司马相如就写好了,众人已经不知道叫了多少个好字。

“痛快!痛快!”众人齐声大呼。

“酒来!一定要痛饮千杯!”汉武帝一遍又一遍的欣赏起来,一脸的陶醉之色:“奇文佐酒,正此谓也!传给姐夫!”

张骞领命,把《破龙城》绑在飞鹰上,传给周阳。

“皇上,臣这就去蜀中,为皇上定巴蜀!”司马相如一口饮干佳酿,一副迫不及待。

他此去,是为美人,众人有些好笑,却没有指责。

“要兵马几何?”汉武帝端着酒杯问道。

“何须兵马?臣一支笔足矣!”司马相如信心十足,向汉武帝施礼告别。

司马相如并没有吹牛,他此去,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谕巴蜀檄》,传檄而定包括夜郎在内的蜀中诸夷,拓地千里,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文章抵得上千军万马的传奇。

当然,在这之外,还有“举案齐眉”、《凤求凰》的爱情故事。

XXXX

龙城,战鼓如雷,汉军一队接一队的开了出来,在龙城下列成阵势。阵势整齐,盔明甲亮,人欢马嘶,汉军气势如虹。

将士们欢喜异常,精神抖擞,赛似下山猛虎,他们知道,他们敬爱的周大帅把他们集结在一起,只为一件事:掘匈奴的祖坟,隳龙城!V

第八十三章 刻石勒功

掘匈奴的祖坟,毁掉匈奴的圣地龙城,这是将士们眼前最喜欢最想做的事情了,谁叫匈奴那么可恨呢?

想想匈奴,当年横行时,奸yin掳掠,无所不用其极,毁人家园,挖人祖坟的事情多不胜数,层出不穷,今日以其治人之道还施其身,那才叫痛快!

这种痛快,比起决战之际,屠杀匈奴更加让人舒畅。将士们理解不了周阳的想法,是长远深谋,在他们眼里,这是报复匈奴的最好方式,谁能不欢喜呢?

要不是周阳的号令极严,他们早就欢呼起来了。周阳的号令极严,将士虽然欢喜异常,却是没有出声,庞大的军阵,鸦雀无言,展现出了汉军过人的素质。

“得得!”

急骤的蹄声响起,只见周阳一马当先,李广、程不识、卫青、张通这些将领紧随其后,簇拥着周阳,疾驰而来。

周阳身着盔甲,背后一件披氅,骑在追风驹上,格外威武。周阳没有戴头盔,而是夹在胳肢窝里,脸露在外面,一脸的肃穆,不怒自威,这是纵横万军之中养成的气质。

“大帅!大帅!”

一见周阳的面,将士们再也忍不住了,发出阵阵欢呼声。周阳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名将,率领将士们征战,从无败迹,哪怕当年的长城大战,汉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也没有败仗,将士们见到周阳,就象见到亲人似的,欢腾不已。

周阳右手轻挥,示意将士们不要欢呼。可是,他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他一示意,反倒是惹得将士们吼得更加欢了。

策马来到阵前,周阳一拉马缰,追风驹似是感受到了这股子喜悦劲头,仰首向天,长嘶一声,这才四蹄刨地,打着响鼻,停了下来。

李广、程不识、卫青、张通这些将领,策马来到周阳身后。

周阳扫视一眼将士们,虽然他们戴着头盔,看不见他们的脸,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们屁股都是欢喜的。这也难怪,刚刚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将士本已欢喜无已,更别说了,还要掘匈奴的祖坟,毁掉龙城,将士们没有放声高歌,已经算克制的了。

“弟兄们:今日,我们在这里聚集,不是庆祝胜利!”周阳对将士的心情非常理解,大声训话了:“我们今日要见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时刻!我们要掘掉匈奴的祖坟,要毁掉匈奴的圣地龙城!”

“大汉万岁!”

将士们发出惊天的咆哮声,直上九重天,震得天上的浮云为之碎裂。

这事早就知道了,当从周阳嘴里说出来,仍是具有振奋人心、让人热血如沸的力量!将士们挥着胳膊,扯起嗓子,吼动山河!

吼声持续了老一阵,这才停歇下来,周阳接着道:“冒顿老贼,平城围高祖,遗书谩高后,华夏之辱,前所未有!是时,大汉草创,国力衰弱,不能与匈奴争锋,高祖、高后忍辱含垢,行和亲之策,为大汉争取时间。如今,大汉已强,破匈奴于龙城,歼灭匈奴一百七十余万!匈奴已破……”

“大汉万岁!”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起,打断了周阳的训话。

击破匈奴,是华夏无数志士的夙愿,他们奋斗了上千年,都没有实现。如今,给汉军实现了,这份激动,这份喜悦,远非笔墨所能形容,将士们几乎陷入了疯狂之中,挥胳膊的挥胳膊,挥刀的挥刀……激动到疯狂的所有举动悉数显现。

汉军将士们也是人,在如此巨大的激动袭来之时,哪能不吼叫,哪能不陷入疯狂?

“呜呜!”在将士们的欢呼中,不断传来哭泣之声,那是将士们激动得哭了。

击破匈奴已是既成事实,可是,当周阳当众宣布出来,告知将士们,那就是正式结论,仍是具有让人激动的力量。话一出口,周阳激动得不住打颤,双拳紧握,紧抿嘴唇,脸上泛起了红光,眼中精光暴射,这是周阳来到汉朝最为激动的时刻了,尽管周阳经历了很多,激动的次数也不少。

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哪一个不是如周阳一般激动呢?李广、程不识二人更是掩面而泣,他二人深知这胜利得来之不易。

激动持续着,直到过了许久许久方才渐渐平静下来。周阳平抑一下心神,接着训话:“从此以后,匈奴不能再为祸边关,百姓不用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北地安宁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是你们用鲜血、用性命换来的!你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你们的子孙,将以此自豪!你们的英雄故事,将会永远被传颂!”

在周阳的演说中,将士们人人热血沸腾,做出如此伟大的功绩,被后人传颂那是铁定了的,还有比这更让人欢欣鼓舞的么?

不可能有了!

“汉军威军!”将士们激动的吼起了战号,冲天的战号直上云霄!

“弟兄们:我命令你们,把冒顿老贼的坟墓掘了!挫老贼的骨,扬老贼的灰,要老贼死亦不得安宁!”周阳猛的一扭头,右手朝着龙城西北一指,威猛不凡。

“挫老贼的骨,扬老贼的灰,要老贼死亦不得安宁!”对这事,将士们最是欢喜了,谁叫冒顿当年太强横,把前所未有的耻辱强加给汉朝呢?

在将士们的欢呼声中,周阳一拉马缰,追风驹欢嘶一声,撒蹄便奔,来到山脚下,周阳飞身下马。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跟着跳下马来,站在周阳身后。

“上山吧!”周阳一声令下,拾阶而上。此时的山道上,早就给清理出来了,匈奴的尸体给搬走了,冰雪也给清理了,这都是匈奴在汉军的监视下完成的。

李广、程不识他们随着周阳上山。在他们身后的是,战功卓著的将士们,他们此战砍下的人头不下于一百,或是抓住了匈奴的大官,特的给周阳挑选出来,参与这次盛典。

掘匈奴祖坟这事,千古之未有!不要说千古未有,自三王五帝以来,三千年华夏历史上就没有过,这是盛典中的盛典,将士们无不以参与此事而自豪!

在他们身后是几个身材壮硕的兵士,抬着一块沉重的石碑,正是“破龙城碑”,上面刻着司马相如的《破龙城》文。掘了冒顿的坟墓之后,就要把这块碑放在冒顿坟墓所在之处。

山道虽是给清理出来了,仍是不太好走,这是周阳不骑马而要步行的原委。众人秩序井然的来到山巅,周阳扭头一瞧,只见山脚下大军云集,一片红色的世界。旗帜漫卷,舒展如画,格下雄壮,汉军气势如虹,波澜壮阔,很是振奋人心!

“有此雄师,何愁匈奴不破!”李广欣慰无已。

这话有点晚,匈奴已经给击破了,可是,仍是得到众人的赞同,一片附和声响起。

兵士们赶来牛羊,开始摆香案,准备祭祀。今天要祭祀的不是别人,是高祖刘邦。因为他给冒顿围在平城,差点成了冒顿的俘虏,今要掘冒顿的坟墓,一定要祭祀他,不仅仅是礼仪,更是一种告慰!告慰那些为击破匈奴而奋斗不息的先辈!

军臣单于、伊稚斜、阿胡儿这些被活捉的匈奴首领、大臣、部落王给汉军押了上来,今日观礼,少不了他们。没有他们,就太没趣了。

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杀汉朝百姓如屠猪宰狗一般的凶人,个个耷拉着头颅,没有一点生气,个个胆颤心惊,胆大如伊稚斜也是脸上变色,不住发抖。

军臣单于仍是那般木木呆呆的,跟木偶一般,要他东便东,要他西便西,要他站就站。

香案摆好之后,李广充当起了司仪,大声道:“祀山川,祭高祖!”声音洪亮有力,让人振奋。

秦汉之时,对山川的祭祀很是重视,是以排在头里。周阳拈起一柱香,点燃,开始念祷词,祭祀山川。这祷词是周阳他们商议的结果,不算太好,没有文人写就的那般华丽,却自具一股自强之气,胜在雄奇。

“高祖在天之灵有知:臣周阳、李广、程不识、卫青、张通、公孙贺、公孙建、秦衣、秦无悔、丁隽,有功将士,告慰高祖在天之灵,匈奴已破!”周阳拈着香,大声祭告。

“轰隆隆!”

突然之间,一声惊雷响起,天摇地动,风云失色。

今日的天气虽然不是雪花飞舞,天空阴霾,却也不见太阳,有些阴沉沉的,还不至于打雷。冬日打雷,不是不可能,却极是少见,这让周阳他们大是惊奇,不由得抬头向天。

只见天空出现一朵巨大的火烧云,方圆数十里。原本天空是一片乌云,没有一点红色,更不可能有火烧云,这让周阳大是惊愕。

“那是高祖!是高祖!”李广他们仰首向天,看着天空的火烧云,欣喜难言,一脸的虔诚样儿,仿佛信徒见到上帝一般。

“高祖?”周阳大是惊讶,李广他们也太能扯了吧,把云朵认成*人物。再一细瞧,这火烧云还真象个人脸,就是大了些,突出的那是鼻子,还有嘴形,眼睛。

“这个……难道真是刘邦?”周阳有些怀疑了科学的真实性了。

“高祖是赤帝子,仗三尺剑,斩白蛇,揭竿而起……”程不识一脸的虔诚,突然之间,虎目瞪圆,指着天空,大叫起来:“那是白云,正给红云压着!是白帝子!是白帝子!”

周阳一瞧,果如程不识所言,天空上又出现一朵洁白的云朵,正好在红云下方。两朵云好象在打架似的,红云占了上风,白云在逐渐减小,一点点的消失,而红云却是一点点膨胀,越来越大。

刘邦有很多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斩白蛇一事了。刘邦本是泗水亭长,押送徒投去骊山,徒役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