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我是男儿当卫国 >

第124章

我是男儿当卫国-第124章

小说: 我是男儿当卫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嫌扰乱了你们南征军的军心啊!好了,你们不是不要我们吗,逼得我们没办法,我们也只好回宜昌城去,再开妓院,为日本人服务!”

这些话,深深地刺激着韩行的心里。是啊,她们是中国女人,如果我们不去管理她们,难道说让她们再给日本人服务!?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来说,是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的。

韩行看了看李大中,对李大中说:“李排长,你认为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办?”

李大中说:“别看她们只是民团,可是在战斗中都是尽了力的。原来是1000多人,打到了现在,连逃跑的带阵亡的,也就只有300来人。如果我们好好训练、培养,我相信,会成为一个好兵的。”

韩行遂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对肖貂蝉说:“肖貂蝉呀,我们南征军是**、八路军的部队,是有着严格纪律的。你们如果真到了我们的队伍里,能受得了严格的纪律约束吗?”

肖貂蝉一听还有希望,大胸脯一挺,坚定地说:“军有军规,家有家法,哪里能没有纪律。如果我们到了你们南征军队伍里,当然得服从南征军的纪律,谁要是触犯纪律,那是她个人的问题,自有军法处置。”

韩行只得再次和刘致远与侯大山叫到一边商量。韩行对他俩说:“民团二团在这次战斗中也是有目共睹的,人也不多了,只有300来人,我想把他们愿意加入南征军的,编成一个连,好好管理。当然,困难也是很多,希望你俩支持我。”

侯大山本来就以韩行马首是瞻,一看韩行说话了,赶快改了话头:“我看行,凭着我们八路军的纪律,很快就能把她们炼成好钢。”

刘致远却说:“我看困难很大啊!但是既然韩司令支持这个事,那就试一试吧!”

于是,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了。肖貂蝉听到了这个好消息,高兴得和她那些姑娘们都蹦了起来,一阵子嗷嗷大叫。民团二团还剩下300来人,有100多人愿意加入南征军,韩行决定把她们编成一个连,由南征军的司令部亲自指挥。

南征军撤退的事情也定了,由空中运输线撤退到寇县根据地。唯独游向前的坦克营撤退比较困难,他们辛苦了一些,开到了南阳飞机场,从南阳飞机场用运8…运输机把他们空运到了寇县根据地。

正文 第220回 武工队再下武平县

南征军顺利地撤退到了冠县根据地桑阿镇,张维翰以最高的规格欢迎了韩行南征军的胜利归来。

筑先纵队也奉命进行了改编。1940年6月,先遣纵队和筑先纵队奉命合编为新八旅。旅长张维翰,副旅长王近山,政治委员肖永智,参谋长王波,政治部主任王幼平。

南征军是筑先纵队派出去的,也就是现在新八旅的部队,欢迎会,记功总结会,联欢会等等的会议开过去了,应该休息的也休息了几天。韩行又找到了张维翰。

在司令部里,张维翰和王幼平接待了韩行。张维翰不用说了,是韩行的老领导了。王幼平也不是什么外人,在筑先时代的时候,他就是筑先纵队的前身10支队的政治部主任,以后由于范筑先的卫队营事件,不得不为了10支队的前途,背了“黑锅”顶了责任,才不当了10支队的政治部主任,另调他处。

两个人给韩行沏上了一杯茶,当时条件差,来了客人都是一碗白开水,要是能沏上一杯茶,那是相当高的规格了。

韩行对张维翰说:“张司令呀,我一个大头兵,还沏得什么茶呀,有一碗白开水喝就不错了。”

张维翰指着韩行的鼻子说:“韩司令呀,有牢骚是不是,肯定是有牢骚。”在筑先纵队的时候,战功卓著的韩行就是个参谋部的作战科长。那都是因为韩行的身份特殊,有个军统的身份,上面对韩行的职务一时也是拿不定主意,才暂时委屈他当了一个小小的科长。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考察,上面对韩行的身份仍然不好把握。如果把韩行安排到更高的位置上,既有军统的身份,还不是个党员,确实是难以安排。但如果仅仅给安排个科长,又有点儿大材小用,所以说还不如暂时不安排。

好在韩行也不大在乎职务的大小,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能在南征军里独领风骚也就够了,至于回到了根据地里,无所谓的,不操心,也倒能休息一下,他知道这种休息也不会有多长时间了。

“请领导给安排一下工作?”韩行直接就要求工作干了。

张维翰看了一眼王幼平,说:“这阵子这么辛苦,在家里歇歇多好,吃好喝好,把身体养好了,才能工作呀!”

韩行摇了摇头说:“在家闲不来呀,这几天光睡觉,头都睡大了。光吃不干的,成了猪啦!”

张维翰看了一眼王幼平,对韩行说:“真要出去散散心。”

韩行说:“是呀,光闲着要闲出毛病来的。”

王幼平点了点头,张维翰才给韩行商量着说:“去年的时候,你到武平,打开了武平县的局面,可是今年,形势更加严峻了。小鬼子占稳了地盘,更加猖狂了,汉奸们也更加疯狂,在鬼子的支持下,队伍更加庞大。国民党的队伍,也更加不着调,他们是消极抗日,积极**,弄得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王幼平接着说:“三方的形势仍然是敌强我弱,要想战胜敌人,只能是比敌人更聪明,军事上更有能力。清平、武平、茌平一带,你也熟,要去的话,就带一支部队去,全部是便装,依靠当地政府和群众,和敌伪顽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韩行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叫我当武工队的队长是不是,带领着武工队,去协助当地政府,和敌伪顽展开斗争。”

张维翰点了点头说:“对了,对于职务上是小了点儿,可是这个活一般人干不了,又得有军事韬略,又得有军事实力。有困难吗?”

韩行说:“没有困难,就当是到根据地外面去散散步呗!”

张维翰又问:“你准备带哪支部队去?”

韩行说:“当然是警卫营了,带起来顺手。”

张维翰说:“一个营多点了,人多了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最好是一个连。”

韩行点着头说:“好,我从警卫营里挑选一个连,全部换成便衣,就和老百姓一样,再到武平县去。”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韩行从警卫营里叫张小三挑选一百多人,组成武工队,跟着自己再下武平县,这些人里头,当然吴小明和李大中是少不了的。

韩行把张小三、吴小明和李大中又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来开会。这时候,他三个人全都是一副便衣的打扮,为了早早适应武工队的角色,他三人早都换了装了。

韩行对他三人说:“从今以后,我们就是武平县武工队了,我们四个人都是老战友了,彼此就省略了介绍了,从今开始,我们四人是武工队的领导小组成员,大事情都由我们四人商量决定。

我呢,就当这个队长,张小三同志是副队长,吴小明是第一小队小队长,李大中是第二小队小队长。我们的武器,除了重机枪不方便带,别的武器还是原样,另外,再多配上一些二十响的德国造盒子炮。

我们的活动范围,也不一定局限在武平县,清平县,茌平县,都是我们活动的地方。”

张小三一直都是韩行的粉丝,这会儿高兴地说:“南征的时候,跟着韩司令闯天下,在根据地的时候,还是跟着韩司令闯天下。只要是跟着韩司令,没有打不赢的仗。”

吴小明也高兴地说:“韩司令是我们的老领导了,大战、恶战没少打过,别说这几个小鬼子了,就是再多的鬼子,韩司令也有办法摆平是不是。”

李大中也想:“韩司令呀,你想怎么打,就给大家说说吧?”

韩行说:“不是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毕竟这么长时间我们没有到武平县了,一时一个变化,我们必须依靠当地政府,打到敌人的要害,别到时候帮了倒忙。”

“怎么会帮了倒忙呢?”张小三不理解地问。

韩行给他解释说:“情况是相当的复杂,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我们在武平县的时候,也了解了一些当地的情况,别看有人穿着黄皮,有人穿着八路军的衣服,可到底哪是敌人,哪是我们的人,不是内行能分得清吗!只有当地政府最了解。所以说,我们不能帮了倒忙。”

张小三说:“明白了。”

韩行说:“武平东边有罗兆荣,西边有徐冠五,这两个人都是我们的劲敌。我们向哪边去吧,还请大家讨论一下。”

张小三不说话了,他跟着韩行依靠惯了,有些事情不大愿意动脑子。李大中呢,也是个粗线条的人,打打杀杀可以,要是动谋略,他也不大行。最聪明的要数吴小明了,他能想得比较细,考虑得比较周到。

吴小明说:“我们和徐冠五的斗争,始终处于又打又拉的状态,我们和他又斗智又斗勇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徐冠五呀,真是茅房的石头又臭又硬,双方已经保持在一种暂时平衡的形势,这种情况恐怕一天两天不会改变的。

至于这个罗兆荣,又凶狠又顽固,再加上罗庄据点修得又坚固,一时半会儿对他也不能怎么样。但是我们始终处于对他打压的状态,也把他吓得不轻。这个刽子手,没少杀了我们的党员和家属,但是也被我们用以抓对抓的策略破解了。

我的意见啊,还是往武平县的东边靠,为什么呢?因为武平东边就是茌平县,茌平县里有两大根据地,一个茌南根据地,一个是茌北根据地。这样我们的活动范围也更大,实在不行,还可以往北一跳,跳到清平县去。”

韩行高兴地点了点头,不禁为吴小明的讲话鼓了一下掌,而张小三和李大中呢,却没大听明白,只是稀里糊涂地看着韩行鼓掌了,也跟着拍了几下巴掌。

吴小明的分析比较精辟,万事谋划在先,如果没有对双方形势的深刻分析,没有对以后的行动大致地做出一个概括,那就成了无头的苍蝇,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了。不论部队也好,现在的武工队也好,都需要吴小明这样的人。

韩行说:“太好了,我们就以吴小明说的办,到武平县的三区去,过去我们去还驾店,现在我们还是去还驾店,先找三区的区长王安玉。休息一天,明天晚上就出发吧!”

第二天晚上,韩行带着武工队,还是在武平县老交通员齐老庆的带领下,向武平县的三区进发。

夜晚的青纱帐,感觉虽然有些阴森,有些恐惧。但是,当你融入它的怀抱,它是那样充满神奇、那样的浪漫、那样的惬意,大有相见恨晚,一见钟情的感觉。

一场夏天的透雨,鲁西平原的大地被涂上了满眼绿色,在黑暗中就成了墨绿色。谷子、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与村头路边的树木,榆、柳、槐、杨,以及池塘里的芦苇连成一片,一望无垠,郁郁葱葱,茁壮地生长。

去到夜晚的田野上,像是在与一位少女约会,你的人生感觉都是丰盈的,饱满的,在田野上散步,感受夜色中的诗意,空气里有甜润的气息。这是来自庄稼和泥土,来自夜晚独有的气息,这气息也是来自生长的欢唱,只要你能感受到,就能让自己丰富起来。

正文 第221回 进入还驾店

在夜晚的田野上,走近那些默默站立的庄稼,在外围看着它们,就像看着一位熟悉的老朋友,因为白天太熟悉它们了。 自己仿佛是站在一户人家的大门口,朝里面张望,不管有人没人,打个招呼,算是问候。

夜色中自己只是站在庄稼的边缘,自己曾抚摸过幽暗中的庄稼叶子,即使在有月光的时候,那些叶子看上去也是幽暗的。它们在幽暗中站立,摸上去有种沁凉潮润的感觉。

自己想到它们也许感到寂寞,而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没有寂寞,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凡是生命就会对这个世界有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我们不能理解是因为我们与它们保持了距离。

月光像一片轻柔的白纱,将青纱帐包围起来,整个青纱帐都沐浴在这柔和的月光里。月光在田野里流动,一切都那么安静,似乎整个世界只剩下它那沉稳的心跳和轻轻的脚步。

一阵清凉的夜风轻轻掠过,它似一壶老酒,将青纱帐里的树、田野里的庄稼灌醉,它们摇摆着,发出欢快、活泼的“沙沙”声。田野里,蛙声、虫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呱呱呱”“嗡嗡嗡”,连接着一闪一闪的萤火虫也来凑热闹。

远处传来几声犬叫声,牛脖子下的铃铛“丁零叮零”作响,那是村庄里的共鸣。多么好听!这是一首独一无二的生物交响曲。

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把光辉洒满青纱帐。周围是一片寂静:树、庄稼都醉了,不再发出任何声音;青蛙和虫也停止叫喊了;犬不叫了;牛脖子下的铃铛也不响了,这首独一无二生物交响曲结束了。

月光下只有那娇嫩的花儿在开放,隐藏着一股独特的乡村气息。

想象是浪漫的,现实却没有那么浪漫。真是三里就是一个碉堡,五里就是一个据点,在日伪军的“强化治安”下,鲁西北已经成了一个人间地狱般的牢笼。

好在老交通齐老庆地理熟,又有青纱帐的掩护,躲过了一处处的碉堡和据点,从聊城县进入了武平县,然后从武平县的七区进入了六区,然后是五区,从五区进入了三区,然后到了还驾店村边上。

还驾店村是个有四百多户,一千八百多人口,并有十个大姓的村庄,它原名叫“来仪堂”。唐朝明宗东征凯旋路经此村,因此改名为还驾店。因村大又自然形成四片,因此它又分为前店、后店、东店、西店。

还驾店村在武平县城北10多公里处,村东紧靠高唐到武平的大公路,到高唐县城仅20公里。

还驾店只所以条件好,因为这里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过去的支部书记王安玉,早已经成为了三区的区长兼区中队的中队长。还有一个更为有利的条件,这里的基层政权早已经成为了“白皮红心”的政权,掌权的都是秘密党员。

齐老庆领着队伍来到了还驾店的村边上,他对着看似平静的还驾店村先来了三声青蛙叫:“呱——呱——呱——”

那边也响起了三声青蛙叫:“呱——呱——呱——”

齐老庆高兴地说:“没事了,走吧。”领着韩行的队伍向村里走去。

这时候,村里的暗处走出来了一个小伙子,背着一支步枪过来,对齐老庆说:“来了,叔。村里都准备好了。”

还驾店的村里,没有一只狗叫,村里所有的狗,为了开展游击战争,全都打光了。

这个小伙子领着韩行的队伍,来到了伪村长王广才的家里。还驾店这个村,韩行也算熟悉,王广才明着是伪村长,暗着是一名秘密党员。王安玉因为早已经暴露了,他的家里一般就不去了。

开了大院的门,王安玉早就等候韩行多时了,他一下子拉住了韩行的手,亲热地小声说:“韩县长啊,你可来了。我们早就盼着你哩——”

因为这是在院里,韩行也不敢大声说话,只是用右手食指指了指嘴,“嘘——”了一声,赶紧和他手拉着手进了屋里。

进了屋里一看,村里的好几个党员小组长都在哩!他们一齐和韩行握起了手,韩行也赶紧和这些老熟人一边握着手,一边说着亲热的话。

王安玉见他们亲热完了,赶紧对他们说:“以后有的是说话的机会,这么大老远来了,先叫自己的队伍住下,做点儿饭给队伍吃,以后再拉家常不迟。”

把他们安排好了,屋子里就只剩下王安玉,王广才,韩行和张小三了。韩行赶紧纠正王安玉说:“王区长啊,你就别叫我韩县长了,我现在不是县长,只是武工队长。”

王安玉一边有点儿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一边开着玩笑:“韩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