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苏备战边境
中兴11年,11月20日。
在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八天后,苏联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蒙古地区的兵力调动。六十万的主力已经枕戈待旦,两个装甲军,加上其他的师旅级的坦克加起来有近千辆。各口径型号的火炮,更是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量。不说那些中小型火炮,就是那些重型榴弹炮和加农炮,就达到了两千门。(105MM算重型)斯大林为了能和中华好好扳下手腕,在陆地重火器方面,准备十分充分。斯大林很自信,要是这六十万苏联红军拿着这些武器装备去进攻朝鲜,绝对能把日本赶出朝鲜,将朝鲜变成苏联的土地。
只不过面对中华,斯大林少了很多自信。不然也不会等在聚集了这么多的力量后,才开始有了新动作。在他看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把中华的实力打出来就够了。
苏联是动作不断,中华境内反而十分安静,没有大规模的军力调动,仿佛对苏联的动作不屑一顾似的。
对此,朱可夫疑惑不已。苏联的军事调动没有丝毫的隐蔽性,没有理由中华方面还是如此安静。在连续派出去了许多情报人员后,朱可夫都没有得到丝毫有用的消息。连续多天以来,还是向他传递,中华军队没有丝毫的调动。
面对如此诡异的事情,朱可夫这些天来,就一直皱着眉头。他实在是想不通,别人都把刀枪架好,摆在你的家门口,为何还如此沉得住气,中华到底仗着什么底牌呢?可是情报人员每天传来的消息都是千篇一律,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现况。
只是中华真的没有动作吗?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早在开始抓捕苏联政工时,中华军队就已经在秘密调动中。特别是空军力量,蒙古库伦周边几个大型机场一到夜间,就有不少飞机降落。
而那些苏联情报人员,不管是那些以前就待在中华的情报人员,还是朱可夫刚刚派遣进来的,都已经被间谍监控起来。
他们在中华所取得的情报,都是间谍细心为他们准备的。在各个军营的配合下,那些情报人员取得的情报,自然都是中华还是按兵不动的消息。
实际上,蒙古军区已经把绝大部门的力量都集结到边境地区。数量没有苏联的六十万那么多,只有一个半的集团军规模,三十万人。虽然人数是苏联的一半,但质量上绝不是苏联可以比拟的。
一个集团军加半个集团军都是现役集团军,最主要的是,当中那半个集团军还是中华陆军中坚力量,装甲集团军的一半力量。半个装甲集团军的力量,绝非苏联那一千辆坦克可以对抗的。
早在斯大林皮痒时,陈绍就做出指示,用蒙古军区一半的实力来对抗。并且还要打出中华的威风,让斯大林看看中华军队的实力。而且还有让斯大林知道,数量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实力。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弥补数量上的差距。
中华现在有两支完整建制的装甲集团军部队,一支在蒙古,一支在东北。一个装甲集团军拥有两个装甲师,外加一个装步师。蒙古军区司令李宗仁上将本来是决定派出最少连个集团军,去对付即将到来的军事冲突。不过被国防部否定了,一个机械化步兵集团军,加上半个装甲集团军就够了。
而那所谓的半个装甲集团军,甚至只出动了一个装甲师。加上军区配备的独立炮兵集群,才算是半个集团军。
六十万人VS三十万人。
苏联指挥官朱可夫上将,中华一个半集团军指挥官粟钰生中将。
朱可夫VS粟钰生。
双方陈兵边界,战争的阴云笼罩两国边境地区。
恰克图,此时已经变成苏联重兵集结点,60万的部队都集结恰克图周边地域,朱可夫的指挥部也设立在这个地方。
朱可夫站在地下指挥部中,看着挂在墙上的大地图,眉头始终都拧在一起。指挥部中,炉火正在燃烧着,将外面的寒冷驱赶出去。
手指轻轻的敲打在旁边的桌子上,朱可夫心中有些犯难,他现在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的插入点。此时外面的天气可以用很糟糕来形容,并不适合大规模用兵。而且这样的天气,飞机也无法起飞。并且中华哪里情况太诡异了,朱可夫担心是不是中华在搞什么阴谋。
“命令前沿部队,不要轻举妄动。”朱可夫对身边的副官命令道。
“是。”
指挥部中,无线电的嘀嘀声不绝于耳,朱可夫又开口道:“命令两个装甲军(前面写错了,此时的苏军没有装甲师,只有装甲旅和装甲军,在这里改正一下)从现在起,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
此时朱可夫就算不知道中华的打算,也能感觉到空气中的火药味。两个装甲军是朱可夫手上的主要突击力量,也是这次苏联和中华爆发冲突的信心来源。一个装甲军就有五百辆坦克,两个就是一千辆。
关于装甲部队,当年在了解并参与了中华的阅兵式后,朱可夫就坚定的装甲部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朱可夫认为,装甲兵应集中起来投入战斗,并建议苏联最高领导层建立以装甲兵为核心的大规模机械化军。在朱可夫的积极倡导下,在时间刚刚步入三十年代时,苏联组建了继中华之后的世界上第二批机械化军,每个机械化军中编制有2个机械化旅,1个步兵机枪旅和1个独立高炮营。到1936年初,苏联机械化军的总数已达到8个,每个机械化军大约集中了500辆坦克、200辆汽车,这样一来装甲兵的力量就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集中,就好比是散开的手指攥成了一个拳头。
中华在组建装甲机械化部队方面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斯大林当年向中华购买坦克,就是为了迎头赶上。同时期的德国只有5个装甲机械化军,至于其他国家的装甲兵部队无论是在编制规模上,还是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较之苏联更是相差甚远,更别说和中华对比了。
苏联现在已经有了完完整整十个装甲军的坦克部队,五千辆坦克,是斯大林敢于去试探中华的底气。这个时空,斯大林并没有再最后摒弃朱可夫的建议,把装甲军打散,以营或者连的单位,补充进步兵单位,当成步兵支援单位。而是在朱可夫的坚持下,当成陆军的拳头。这里有中华的刺激,也有朱可夫影响力力比后世来得更大的原因。
朱可夫两个命令下达下去,是不想现在就和中华起冲突。因为天气的关系,还有前面事态不明朗,让他不敢轻启战端。
只不过,事情往往无法顺从人的意愿,当你希望这样的时候,事实却是那样。
和朱可夫一样,身为这支三十万部队的指挥官,粟钰生正在指挥部里看着地图,并且时不时的望着指挥部外面漫天飞雪的场景。和朱可夫不一样,粟钰生可没有半点皱眉的意思。而且,现在中华军队在暗,而苏军在明,所以粟钰生并不着急。
粟钰生很珍惜今天这个机会,因为这是他百般坚持才取得的。此时他一回想起几天前在军区司令部,他们几个老战友在争抢这个指挥官名额时的场景,内心就充满笑意。
指挥三十万的部队,去和苏联六十万部队交手,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粟钰生得到了指挥权,自然是格外珍惜。这些天以来,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打好这一仗。指挥三十万人,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少挑战性,因为他现在就是陆军现役集团军司令。一个半集团军的部队,那支完整的机械化步兵集团军就是他的队伍。
只不过是要面对苏联六十万人,特别是还有大量飞机坦克支援的苏军,并且粟钰生也想打好这场战争,拿出一个完美的胜利。正如陈绍交代的,打出中华军队的威风。
而在粟钰生的内心中,还有更多的想法是去回报陈绍的知遇之恩。作为中华军校的首届毕业生,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达到中将军衔,并且还是主力集团军的司令。整个首届毕业生几百人,也就那有限的几个人,在今天走到这个位置。
说到战功,其实他并不比别人高多少。说到资历,也不算很高。粟钰生很清楚,有了今天的地位,都是陈绍给予的。师生之情,知遇之恩,对他而言,有了这两点就足够了。
“命令全军,从即刻起做好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准备,枪弹不离身,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粟钰生呡了一口热茶,对身边的传令官道。
粟钰生也能感觉到战争已经不远了,因为苏联已经全部准备完毕,或许这场大雪一停,就是战争开始的时间。
这点倒是和朱可夫不谋而合,大雪天,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可两人都没有想到一点,或许他们并没有去注意那些小地方。大雪天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但对于小规模冲突,就没有多大影响。而大规模的冲突,往往是从小冲突演变而来。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苏之战序幕
天空正飘着洁白的雪花,大地白茫茫的一片。蒙古地区靠近恰克图的周边地域,人迹罕见。因为蒙古人全部都前移到南边库伦周围居住,这里只留下一个小村庄。当初居民迁走时,就连这个村庄都差点荒废,还是边防部队拾起,将这个村庄变成驻地,不至于让这里荒废。
中苏两国哨兵在巡逻时,经常碰面,以前都还算克制,虽然鸡犬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最近这阵子局势就变得微妙多了。
乌云弥漫,大雪纷飞。能见度很低,就算是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但天色还是灰蒙蒙的。摆在恰克图最前沿的一个隐蔽哨所内,一个班的战士正在里面烤着火,吃着午餐。地上,还趴着一条军犬。
距离换岗换岗的时间还早,这种天气也没有办法出去巡逻。班长乔书在哨岗里,拿着望远镜监视着远处茫茫的雪地。
当然,还有一条军犬,警惕地望着屋外的雪地,鼻子时不时的嗅一嗅。
有吃饱的战友前来接替乔书的监视工作,他舒缓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蹲坐在火炉旁边。接过战友递过来的食物,慢慢的吃起来。还有一份肉食摆在军犬前面,它没有迟疑,便大口大口的撕咬起来。
从口袋中拿出一瓶烧酒,自己灌了一口,便递给其他士兵。虽说军队中能喝酒,但要看场合,在这样的地方执勤,喝点烧酒暖暖身子,这还是可以的。
不自觉的,乔书伸手掏进军服内袋中,拿出了个扁扁的小铁盒,小心地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拆开后叠好信和一张二寸的小照片。
照片上,一个抱着书本的女生,有些羞涩地面对着镜头,女孩子不算特别漂亮,但很耐看。
“真美。”
乔书虽然是初中毕业才参的军,但以他所知的形容词,很难形容心头的那种感觉,短短的真美两字就能抒发他心中的感觉。
“班长,又看你家媳妇了?”乔书身边的狙击手张飞国看到他又拿出照片,开口道。
每次午餐过后,乔书都会做同样一件事,拿出照片端详着,其他战士都习惯了。不过每次,张飞国都会开口发问,其实他也想家了。
“又是半年,怎能不想。”乔书淡淡答道。
一被问起,乔书总是回想起历次回去两人相处的时光,乔书和照片里的女生并没有结婚,他们两个是同乡也是同学。当年乔书毅然选择当兵,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六个年头。当起当年对她的承诺,乔书心中便是豪情万丈。“等我立下战功,我会带着荣誉娶你过门。”
“好吧,你这句话都说过一百次了。目前还不知道什么对面是什么情况,战斗随时都会打响。等我们立功了,到时候一人拿一个勋章风风光光的回去。”张飞国拿过自己宝贝,狙击步枪边擦拭边说道。
“你这句话也说了一百遍了。”乔书道。
身为狙击手的张飞国和其他很多狙击手不一样,只要不是在战斗中,他都十分健谈。仿佛要把狙击时保持的安静,在非战时补回来一样。
“好话不怕老,一想起对面的苏联人,我的手就瘙痒难耐,恨不得现在战争就开始。”张飞国举着狙击步枪,对着外面的雪地道。
“就你手痒,我的手也很痒,我的宝贝来这里都快生锈了。”一边的机枪手柳波摆弄着地上的重机枪道。
边防哨所中的士兵,除了巡逻外,检查武器和擦拭武器成为他们最大的乐趣。特别是这种大雪天气,不适合出去巡逻,只能待在哨所中摆弄自己的战斗装备。
“有你们出手的机会,别到时候看到苏联士兵手软就行了。”乔书收起照片说道。
“嘿嘿,到时候真的有战事,来比比谁的枪法好。”狙击手张飞国嘿嘿一笑道。
“比枪法没有意思,到时候比看看谁杀敌数量多,输的人洗一个月的衣服。”机枪手柳波道。
“谁和你比这个。”张飞国看了下柳波摆弄的重机枪,撇撇嘴道。狙击手是定点杀敌,哪里比得上重机枪扫射,不用比也知道结果。“如果要是比爆头数量,我就和你赌。”
“那算了,等我再练几年,到时候再试试。”柳波摇摇头道。和狙击手比爆头数量,他可不想大冬天的去洗衣服。
乔书微微一笑,并没有插话,其他的战士也都是在一旁边摆弄装备边听他们的对话。这两人是班里有名的话痨,他们都习惯了听他们两个在说话。对于打赌这种事情,两人每天都在说,特别是上面有指示称,随时会和苏联开战,更是激起两人打赌的欲望。
“有情况!”
就在此时,哨所中响起观察手的声音。
其他战士听到之后,便抄起武器,朝着哨所外的战壕跑去。哨所前构筑了一条地堡形式的战壕,战壕上用水泥浇灌封顶。只留下面朝苏联边境方向的一道射击口,一个班的弹药都储存在这里,哨所只是他们平时生活的地方,只是一间小木屋而已,战壕才是他们真正的战场。
乔书一来到战壕后,便抄起胸口的望远镜,望向远处。
飘雪中,一个包裹得紧紧的人影正向中苏边境跑来。由于地面的积雪,来人跑得不是很快。
乔书皱了皱眉头,来人包裹的太严实了,加上雪花阻挡了视线,根本看不清对方是什么人,国籍也没有办法分清。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枪声。战壕里的战士听到枪声后,随即展开战斗姿势,武器纷纷瞄准枪声的出处。
枪声中,还在往这里奔跑的人四周被子弹溅起几朵雪花。那人一听到枪声,跑得更快,放佛后面有噬人野兽。那人看到越来越近的边界线,眼中露出希翼之色。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树林,便又快速奔跑起来。
就在他距离边界线还有几十米时,身后的树林中窜出二十几个苏联士兵。这些苏联士兵看到他快要进入中华境内,纷纷把武器对准那人。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二十几把莫辛纳甘同时开火,苏联士兵头顶树梢上的雪花被震落了不少。
也不知道是因为飘雪阻挡视线的关系,还是这些苏联士兵枪法一般般,二十几枪只有一枪打在那人的大腿上。那人直接趴在雪地上,手捂着伤口,向边界缓慢爬行着。
二十几个苏联士兵开始向那人逼来,看样子是要活捉。
那人看到那些苏联士兵向他逼近,而他所在的地方距离边界线最少还有三十米,并且脚上还挨了一枪。根本没有办法在苏联抓到他之前,就越过边界。那人心中一急,便开口叫喊道:“救救我,我是中华商人。”其实他只看到那间竖着中华国旗的哨所,并没有看到有中华士兵。呼救声只不过是搏一下,至于有没有人听到,只能听天由命。
战壕中乔书等人都听到了那人的呼叫声,看到所有的战士都把目光望向自己,身为班长的乔书明白,现在是要自己表态的时候。此时就算是请示也来不及了,看到正在快速逼近那人的苏联士兵,乔书明白,现在是自己下决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