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124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124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不是不清楚这件事的分量,但英国现在自顾不暇,所以就顾不上这些了。

希特勒德国已经露出了狰狞的面容,而英法两国现在只能躲在家里瑟瑟发抖,祈祷着魔鬼希特勒去进攻苏联。

这次,照例,美国又成了保人,保证这批技术资料真实可靠。

考麦斯心里升起过一个念头,他想同英国人联手,在这些技术资料中篡改一些关键数据,但念头刚起,就又熄灭了。

数据改的少,没什么大用;改多了,又容易被发现。

一想到韩立洪发现被骗,考麦斯就感到脖子凉凉的。

韩立洪不遵守任何他们熟悉的规则,一言既出,九死不悔;韩立洪只信人一次,对背叛绝不原谅。

韩立洪对美国或许没什么办法,但对他,甚至是对他的家族,那绝对是噩梦中的噩梦。

那个被千刀万剐的酒井隆,他死了就死了,但他的三族以内的亲朋家人却再也睡不了一个安稳觉了。

追杀令没有给一个明确的时间,而这恰恰是最可怖的。一年是它,十年是它,百年还是它。

考麦斯有一个感觉,黑神军就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大黑帮,即便被打败了,地盘没了,这个大黑帮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他可不想自己的家人子孙生活在如此恐怖的噩梦之中。

不怕流氓武功高,就是流氓有文化,而黑神军这个大黑帮,有的又岂止是文化这么简单?

黑神军的见识,别说是哪个人,就是一国的政府又有哪个比得了!

黑神军有了这批东西,军工制造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用不了几年,就有得***人头痛的了。

突然,想到这儿,考麦斯心头一震:***人!

对这个变化,***人会怎么反应?

***人阻止不了英国人把这批东西交到黑神军手里,这既是因为同英国人交恶,也就等同于与美国人交恶。而且,只要英国人想给,即便***人全力阻挡,英国人也总有办法把东西交到黑神军手里。

所以,***人不会强力阻挡。

***人阻挡不了这批东西落入黑神军的手里,但是,***人也绝不会坐视,所以,接下来,消灭黑神军就是***人唯一的选择,***人为此一定会不顾一切。

狡猾,英国人真是大大地狡猾,这一手借刀杀人玩的太漂亮了!

如果***人剿灭了黑神军,这既为英国人报了仇,雪了恨,同时又等于黑神军的勒索对英国人而言毫无损失。

而且,就算这批东西最终落在了***人手里,英国人也同样毫无损失,因为那批东西对***人毫无用处。

高,实在是高!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考麦斯越想心里越亮堂,突然,他站起身来,走到办公桌后坐下,开始给国务院写报告。

――――

三月二十五日,东京,大本营。

大会议室里,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军令部长伏见宫博恭王、陆相杉山元、海相米内光政、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等俱都在座。

在***,真正有权势的就两个人,一个是参谋总长载仁亲王,一个是军令部长伏见宫博恭王,他们两个人一个实际上掌控陆军,一个实际上掌控海军,而且他们都是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分子。

这次会议将决定战局的走向,也将决定***的走向。

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也在。

支那战事之艰困,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最不看好支那战事的石原莞尔。

在座的,包括石原莞尔,没有人把中国当作对手,他们之间的看法,唯一的差别就是征服中国的难易程度。

石原莞尔认为,中国虽然不配作为帝国的对手,但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征服中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有苏联这个大敌的情势下,不应该把力量消耗在征服中国这件事上。打服苏联之后,中国就是帝国碗里的肉,怎么吃怎么是。所以,暂时不妨做出些退让,除了满洲,其他的都可以归还中国。

这种意见自然不会被采纳,但支那战事出乎意料的艰困,帝国最优秀战略家的光环重又套在了石原莞尔的大脑袋上。

大会议室里,气氛异常凝重,这会儿,往昔的叫嚣一句也听不见了。

上海会战,伤亡十万,而且,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却并没有摧毁支那军队的有效抵抗。

接下来,如果继续打下去,就只能取南京,攻徐州,与华北派遣军施行南北对进。

原本这个方案是备用的,是第二方案,第一方案是取南京,下武汉,迅速逼迫南京政府投降。

现在,第一方案是绝无可能了,因为要想实施第一方案,只有在支那军队不堪一击的基础上才行。

但是,就是执行第二方案,结果如何,这些位叫嚣三个月灭亡支那的帝国精英,现在心里也全都没底了。

会议开的很沉闷,因为今天大家集体都没打鸡血,所以精神都有些萎靡不振。

载仁亲王坐在一旁,神色看似云淡风轻,但心里实际上极为焦虑。现在,支那之战,已经势成骑虎,可这个局又必须破解。

没有人想放手,但打下去,结果又实在堪虑。

上海会战虽然胜了,但实际上,这是对帝国的一次重击,因为战果与原本的期望相差太远,而支那放弃南京不守,就是对帝国的第二次重击,这使得帝国失去了大量歼灭支那军队的大好机会。

接下来,如果继续打下去,必然要进行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帝国虽然仍然占有巨大的优势,最终获胜也是必然的,但与上海会战相比,优势却又弱化了很多,而这也就是说,徐州会战要比上海会战更艰难,伤亡更惨重。

支那有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而帝国不行,帝国消耗不起。

第二卷  二八〇章 形势陡变

二八〇章 形势陡变

听了一会儿,载仁亲王便失去了兴趣,这些人的话全都没什么营养,他的目光落在了一直默默坐着,一言不发的石原莞尔脸上。

这时,陆相杉山元刚刚发表完意见,载仁亲王开口了,他对石原莞尔道:“石原君,你的看法呢?”

石原莞尔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给载仁亲王施了一礼,然后道:“殿下,卑职认为,这一仗必须打下去。”

“哦。”载仁亲王吃惊地看着石原莞尔,问道:“石原君,理由呢?”

这些人,除了石原莞尔,其他全都是支持征服支那的激进派。虽然形势所迫,不得不把调门放低,但心里对石原莞尔这样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是很反感的。可谁都没想到,现在,他们的气焰被打下去了,石原这小子却反而扛起了主战的大旗。

人人都把目光盯在了石原莞尔脸上。

石原莞尔道:“殿下、诸位大人,我以前之所以主张除了满洲,放弃所有在支那的利益,苏联并不是最根本性的因素。”

包括载仁亲王,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

“最根本的因素是因为那时我认为支那不足虑,但现在,不一样了。”

“石原君,你这是什么意思?”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问道。

“阁下,”石原莞尔道:“支那这些年的经济虽然所有发展,但那都是皮毛的发展,不足为虑,因为支那没有发展重工业,一丝一毫都没有。没有重工业,支那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不管他们从外国买回来多少武器,都不会对帝国构成根本性的威胁。”

载仁亲王点了点头,他明白了石原莞尔的意思。

石原莞尔继续道:“黑神军虽然是一群土匪出身,但他们极有战略眼光,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军事重工业上。他们从美国买了榴弹炮的技术,从我们这儿勒索了制药的技术,而这次,更是从英国人那儿勒索了全套的关键性的工业制造技术。支那人有了这些,只要给他们几年时间,支那就会成为帝国真正的对手。”

“这种局面,是绝不能容许出现的!”

人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又打了充足的鸡血。这些人,没人愿意撤兵,但面对现实,他们又不得不低头。现在好了,石原莞尔这小子又给了他们把战争进行下去的理由。

“但是,这一仗虽然必须打下去,可方式也必须要改变,而且要严格控制规模。也就是说,苏联依旧是第一位的,在摧毁支那发展军事重工业的能力之后,帝国在支那战场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收缩。”

眉头微微皱起,军令部部长伏见宫博恭王问道:“石原君,你这是什么意思?”

石原莞尔道:“殿下,我们必须跟蒋介石,跟南京政府和解。”

所有人都傻了,都不明白石原莞尔什么意思。

“这一仗,如果就这么打下去,徐州会战必将极端惨烈,但如果我们跟蒋介石和解,或许就可以避免徐州会战。”

微微点了点头,载仁亲王道:“石原君,你说下去。”

石原莞尔继续道:“我们放弃上海,让蒋介石放我们去华北剿灭共产党跟黑神军。”

很多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在日本,尤其是在高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长江观点,认为上海以及长江流域是支那的经济中心,掌握了上海也就掌握了支那。

这个观念深入人心,现在终于夺取了上海,又让他们放弃,这如何舍得?

众人不语,都想载仁亲王看去。

沉思良久,载仁亲王抬起头,问道:“之后呢?”

石原莞尔笑道:“殿下,之后华北就是帝国的,只要我们不再冒进,不扩大战事,华北就能为帝国所用。”

又沉思片刻,载仁亲王点了点头。

―――――

黑神军强剃英国人的头,最关心这事儿的自然少不了谢晋元和他手下的四百多弟兄。

虽然被英国人软禁在租界里,但谢晋元依然严格要求部队,每日的训练都一丝不苟。

寝室里,谢晋元沉默不语,在他对面,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此人叫赵国礼,是谢晋元的同乡,他来找谢晋元是衔命而来,为的是劝谢晋元带着手下将士回归国民政府军的行列。

谢晋元和手下这一营士兵本就是国民政府军,回去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但很多人对国民政府很失望,所以不愿回去,而想去参加黑神军。

实际上,知道黑神军动了英国人之后,争论就开始了,而谢晋元一直没有表态。

这事儿很快就让蒋委员长知道了,于是,蒋委员长亲自下令,务必不能让这些人去参加黑神军,因为要是这些人真的加入了黑神军,蒋委员长的这张脸就又得被揍个鼻青脸肿。

谢晋元是陆军第八十八师的,师长是孙远良,赵国礼不仅带来了孙远良的亲笔信,也带来了蒋委员长的亲笔信。

谢晋元的心里很不好受,他们被英国人软禁之后,不论是蒋委员长他这位校长,还是孙远良这位长官,都一直对他们不闻不问,可现在倒好,一下子全都来了。

而最令谢晋元心头愤懑的,还是蒋委员长和南京政府对外国列强卑躬屈膝的态度。

还有,跟着蒋委员长打仗,能把人急死,更能把人恨死。

赵国礼苦口婆心劝了半天,腮帮子都说木了,谢晋元最终还是没表态。

赵国礼无功而返之后,谢晋元这儿就热闹了,真是门庭若市。最后,几天的功夫,他就从旅参谋主任一路升到了少将师长。

升官发财是连在一起的,除了升官,还有重奖,奖金高达五十万法币。

谢晋元越来越失望,如果说一开始他很犹豫,但随着官、财一路狂飙,他心里的犹豫越来越少。

谢晋元清楚,蒋委员长之所以如此卖力,唯一的原因是他们去黑神军会给蒋委员长脸上抹黑。

三月二十九日,当英国人来询问他们的去向时,谢晋元表示要去黑神军。

黑神军虽然没有来人,但英国人既然来问他们的去向,这也就表明黑神军跟英国人提了,去哪儿让他们自己选择。

四月三日,谢晋元带领二百八十九人登上了英国军舰坎姆斯号,而其他人则选择回第八十八师。

―――――

“娘希匹!”蒋委员长脸又气青了。

谢晋元是黄埔第四期的毕业生,而黄埔毕业生,只有前四期才是分量最重的,也只有前四期的学生,才有资格称呼他为校长。

所以,谢晋元的行为在蒋委员长看来,那就是背叛!

蒋委员长很生气,但没什么后果,所以他就更生气。

蒋委员长正气的不行呢,小委员长陈诚来了。

坐下之后,陈诚压低声音道:“委座,大河桥作刚刚来找过我。”

蒋介石知道大河桥作这个人。

大河桥作是生意人,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他属于民间外交人士。

所谓民间外交人士,就是官方不方便出面的时候,这些民间外交人士往来穿梭,为两国政府穿针引线。

日军占领上海,却迟迟没有动静,蒋介石正奇怪呢,所以一听大河桥作去找了陈诚,就立刻问道:“他想干什么?”

陈诚道:“他说日本政府并不想与我们为敌,之所以中日之间爆发大战,完全是黑神军、共产党挑唆宋哲元等人造成的。所以,他们想报复的不是南京国民政府,而是共产党、黑神军和二十九军。”

眉头紧紧皱起,蒋介石问道:“辞修,他们什么意思?”

陈诚道:“委座,大河桥作说日本政府可以把上海归还给我们。”

在整个中国,蒋委员长心中,就没有比上海更重要的地儿了,所以一听日本人要把上海还给他,心眼立刻就活了起来。

陈诚继续道:“而且,委座,日本人还可以放弃租界,以及在华的一切利益。”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何况是日本人,又何况是这种事儿,蒋介石问道:“条件呢?”

陈诚道:“日本人要去华北消灭共产党,消灭黑神军,他们希望我们能给他们让路。”

听到这儿,蒋介石的心彻底动了。

打死日本除外患,打死杂牌除内患,这一向是他的中心思想,何况这次,日本人打的不仅仅是杂牌,而且还是他的死对头共产党和黑神军。

这真是做梦都梦不着的好事儿,但是,慢着,这是不是日本人耍的诡计,日本人会不会骗他?

沉思半晌,蒋介石抬起头,看着陈诚,问道:“辞修,你怎么看?”

陈诚道:“委座,日本人所谓的让路也就是不想我们进行徐州会战,而进不进行徐州会战,完全是战略决策的事儿。”

思索片刻,蒋介石点了点头,日本人即便是欺骗他,后果也不严重。何况,日本人欺骗他实在没什么好处,如果日本人欺骗他,那他也会调动军队跟日军作战。

看来日本人这次应该是真心的。

―――――

李克农脸色严峻,急匆匆地走进了总理的办公室。

总理正在看报告,李克农进来,总理一抬头,楞了一下,问道:“克农,发生了什么事儿?”

李克农把一封电文递给了总理。

看过电文,总理的两道浓眉皱了起来。

电文的内容是蒋介石放弃组织徐州会战。

―――――

屋子里,气氛相当压抑。

形势真是急转直下,原来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一番商讨过后,朱老总道:“叶挺他们麻烦了,得要他们早作准备。”

日本突袭上海之后,共产党跟国民党谈判,在湘、赣、闽、粤、浙、鄂 、豫 、皖八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 ,陈毅为副书记,下辖四个支队,共一万余人。

如果日军当真放弃上海,蒋介石必然又得挑起内战,那刚刚成立的新四军就危险了。

把烟蒂扔在脚下,捻灭,太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