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92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92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面前的日军军旗,韩立洪沉思不语。

日军军旗是由日本国旗太阳旗演化而来的,旗面有16道血红的光芒线,所以又被称为“旭日旗”。

军旗三个边饰有紫色流苏,木制烤漆旗杆顶部是一个三面体的镀金大旗冠,三面均为日本天皇家族的十六瓣菊花纹浮雕族徽图案。

军旗是日本军队精神的象征,最是重要不过。

军旗为天皇亲授,仅为建制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才拥有,所以也称为联队旗。

按日本陆军的规定,军旗在则编制在,军旗丢则编制裁,所以,军旗在日军是一个不得了的要紧东西,要挑选联队一名最优秀的少尉军官担任旗手,专门设一个军旗护卫中队来保护它。

在整个二次大战,不论是中国军队,还是盟国军队,领军的将军没有不渴望缴获过一面日军军旗的,但没有人成功过。

日军在被消灭之前,都有机会焚毁军旗。

他们之所以能缴获这面军旗,就是因为迅雷不及掩耳的骑兵突袭,让日军来不及毁掉军旗。

密室里,还有燕子、妖精和张小齐。

妖精盯着日本军旗看了会儿,问道:“你怎么这么重视小鬼子这破旗?它有什么特殊的?”

韩立洪稍微讲解了一下,然后道:“没有什么能比缴获军旗更能打击小鬼子气焰的了。”

又看了一会儿,韩立洪让张小齐把军旗给唐旭送过去。

现在中国风头最劲的人物是谁?那毫无疑问,绝对非唐旭唐部长莫属。

作为黑神军的外交部长兼新闻发言人,唐旭那风头出的,老鼻子了。

这些天,似乎全国的记者,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到保定来了。

除了这些记者,一些风云人物也都相继云集保定。

冯玉祥来了,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来了,鉴湖女侠秋瑾的女儿、少有的女飞行员王灿芝来了,电影明星周旋来了……

来保定最多的,还是那些满腔热血的青年学子。

冯玉祥、何香凝等一些政界学界报界名人正在闲谈,这时,唐旭进来了。

冯玉祥和唐旭是老熟人了,一见唐旭,他就道:“老弟,你什么时候安排我们过去?”

唐旭陪笑道:“大将军,您别急,现在还不是时候。”

冯玉祥很是气恼,不过,他气的不是唐旭,而是他自己,是气自己不能参与其中。

这时,何香凝问道:“唐先生,是不是又有什么好消息了?”

唐旭道:“不是,我是来请大家看电影的。”

看电影?所有人都愣了。

“诸位请。”唐旭伸手让道。

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电影,众人都随着唐旭向门外走去。

放映室是一间大会议室临时改装的。

他们进来后,又有不少国内和国外的记者进来。

人都来了,唐旭站在台上,激动地道:“诸位,马上要放映的片子效果不太好,请大家原谅,但我保证绝对值得看,因为它是真实的。”

唐旭讲完,走下台子,跟着,灯光暗了下来。

寒光如水人头落。

这是在黑风口山谷,黑神铁骑屠杀中山联队的场景。

从美国购买的货物中,韩立洪特别指示,买了五套电影摄影机。

激战时,五台机子都用上了,在特别修建的暗堡里,从五个角度把这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整个记录了下来。

所有人都惊呆了。

影片不长,只有十分钟,但,足够了。

灯光一亮,冯玉祥第一个站起身来,用力地拍着巴掌,连声赞道:“好!好啊!痛快!”

这里,没有人比冯玉祥更能意识到这十分钟影像的价值。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蒋介石最可恶的一点就是在国人心中塑造了日本人不可战胜的阴影,但只要这十分钟影像一出,这些年,日本人自己,还有我们伟大的蒋委员长努力营造的皇军无敌的形象就全毁了。

影片中,小鬼子惊慌失措,而黑神军则如魔神肆虐。

冯玉祥,心里说不出的那么痛快!

灯光亮了,蒋委员长脸色铁青。

三天前,他不得不放下正如火如荼的剿匪大业,赶回南京坐镇。

剿共,从没有剿的这么痛快过,军事天才的感觉也从没有这么强烈过,真是醉人啊,但是,保定的事儿已经出圈了,他不得不回来,他必须回来。

一开始,黑神军缴获五百多辆汽车,俘虏了些日本人,蒋委员长没什么感觉,小伎俩而已。

及至,黑神军全歼中山联队,消息传来,蒋委员长先是不相信,坚决不相信,最后,虽然不得不相信,但心里的感觉依旧是难以置信。

紧跟着,更劲爆的消息又来了,黑神军又全歼了鲤登联队,而且还缴获了二十多架飞机。

蒋委员长跟做梦似的,怎么可能?

再来,最无敌劲爆的消息,黑神军把将近四万最精锐的日军给团团包围了,而且更离奇的是日军竟然冲不出去。

现在,看过这段影片,梦幻隐去,全都是现实了。

黑神军越能打,就越可怕,这一刻,蒋委员长终于把黑神军上升到心腹大患的高位。

当然,黑神军还远比不上共产党,但是,黑神军却远比共产党更可恶。

因为,太打脸了!

这会儿,打脸不打脸的,蒋委员长已经顾不上了。

现在,蒋委员长头疼,疼极了,因为根本无法预测形势会如何变化,而这方面形势的变化极可能发展到最恶劣,他最不想见到的一步。

第二卷  二二六章 空中战神

二二六章 空中战神

形势发展最恶劣的一步就是中日全面开战。

一旦中日全面开战,那剿共、整饬地方军阀,统一全国的大业必将毁于一旦,会成千古恨事。

中日开战,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发生。

但,怎么才能避免呢?

黑神军把四万日军围住不放,日本必然大举增兵,而自己这一方呢,已经让黑神军搅得是火星子四射,稍有差错,就极可能爆发中日之间的全面大战。

这就是他不得不回南京坐镇的原因所在。

陪委员长看电影的,左边是首席智囊杨永泰,右边是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

何应钦赶回南京,也是因为事态严重。

半晌,蒋介石向两人问道:“畅卿、敬之,他们把日军围住,到底想干什么?”

何应钦撮了撮牙花子,他也不解。

黑神军能把日本围住,这已经就不可思议了,但要说黑神军能把围住的日军歼灭,那就是打死他,何应钦也是不相信的。

所以,问题就来了:黑神军想干什么?

一旁,杨永泰脸色阴沉似水,他缓缓地道:“委座,这是不是共产党的毒计,想借此挑起中日战争?”

蒋介石脑袋忽悠一下。

这事儿,他本来应该能想到,但心太乱了,现在经杨永泰这一提醒,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其中的险恶所在。

黑神军围住日军不放,而日本必然大军增兵,如果这期间,黑神军在搞出点什么出人意料的事儿,那真是随时都可能引爆中日之间的大战。

尤其是,保定四周大大小小的军阀林立,他们各怀鬼胎,更容易为黑神军,不,是共产党所乘。

如此一想,所有不能解释的环节就都有合理的解释了。

“娘希匹!”

太阴险,太恶毒了,蒋介石猛地站起身来,来回在屋中快速地踱步。突然,他停下脚步,看着杨永泰,问道:“畅卿,现在该怎么做?”

蒋委员长起身的时候,杨永泰跟何应钦也都站了起来。委员长垂询,杨永泰道:“委座,我们必须加强跟日本方面的沟通。”

点了点头,蒋介石道:“畅卿,你亲自去做。”

杨永泰是最著名的亲日分子,与日本高层一向关系良好,由杨永泰出面,那是最好不过。

这时,侍从副官进来,他是给委员长送报纸的。

蒋委员长一回来,就下了令,凡是新出的报纸,凡是有关黑神军的,必须立刻送过来。

接过报纸,一入眼,蒋委员长就差点气吐血。

《南京政府会派兵把日军从黑神军的“魔掌”中解救出来吗?》。

这是头版头。

稳了稳气血,接着往下看。

看着看着,就见蒋委员长的手都在轻轻哆嗦。

真是字字诛心!

整篇文章充满了各种假设,在蒋委员长看来,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都是在恶毒地挑起中日大战。

他的手哆嗦,不是气的,而是怕的。

因为,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下去,势必要跟日本人做一些妥协,那文章中提出的诸般假设很多就会变成现实。

所以,也就可想而知,这必然就会带来方方面面空前的压力。

太阴险了!

太恶毒了!

杭州,笕桥航空学校,317宿舍。

屋子里,烟雾缭绕;桌子上,杯盘狼藉,酒瓶子东倒西歪。

桌子旁,五个年轻人眼睛红肿,明显是哭过,但神情却都极为激昂。

“志航,走吧!”

“志航,要是过去了,说不定你还能和嫂夫人重新团聚。”

五个年轻人,四个人一起劝其中一个。

这五个年轻人都是东北人,确切地说,他们原本是东北军的空军飞行员。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的三百多架飞机一弹未放,就全部给日本人缴获。之后,很多东北军的飞行员背井离乡,到了南京,加入国民政府的空军。

他们都是。

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加入国民政府的空军之后,考验才真正开始。

加入国民政府空军之前,他们一般都有了几年的飞行经验,尤其是高志航,拥有整整五年的飞行经验,而且他十九岁的时候就是少校飞行员了,是东北军中的空中之星,是无人可以望其项背的顶级飞行员。

但是,加入国民政府的空军之后,高志航不再是那个人人称羡的少校飞行员,他一下子连降三级,成了空军少尉,后面备注:见习。

见习,就是实习生,只拿军饷,不参加飞行,而且,就是军饷也拿不全,只能拿七成。

实际上,如果仅仅就这些,还没什么,最难让高志航这些东北军的飞行员忍受的是其他人的蔑视。

当时,由于东北军一失东北,再弃锦州,三丢热河,最后弄得连栖身之处都没有了,使得东北军的名誉糟糕到了极点。

所谓墙倒众人推,等到落魄的时候,就没几个肯拿正眼待见他们的,皆称他们为“误国军”。

有人讽剌说,中国不是拿不到诺贝尔奖吗,依我看,至少有一个奖是有希望得的,那就是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把这个奖授给他们的少帅才是。

张学良就是东北军的精神偶像,这种话就等于是在指着你鼻子尖骂人了。

坐冷板凳,外加经常遇到的冷言冷语,白眼那就更不用说了。所有这些遭遇令很多东北军飞行员无法忍受,他们退出了军界。

现在,高志航他们五个人是唯一留下来的东北军飞行员。

这几天,黑神军接连大胜,令他们激动的难以自抑,尤其是听说黑神军缴获了小鬼子的二十多架飞机,他们的心立刻就长草了。

在国民政府的空军里干,受不受气那倒是小事儿,关键是何年何月才有上战场跟小鬼子干的机会。

大家的心情都一样,高志航也是,但是,这个决定也不是那么容易下的,他现在不是那个见习尉官,而是航校的教官了。

躺在床上,眼睛瞪了一夜,第二天,高志航去递交了辞职信。

这一两年,不断有东北军飞行员退出,根本不算个事儿。尽管高志航现在也算个人物,是教官,但也没人理会。

高志航好不容易熬出头之后,就又标新立异,改变通行的空军战法,使得航校的高层很是不满。

所以,高志航要走,那就走好了,省得留这儿碍眼。

第二卷  二二七章 休妻书

二二七章 休妻书

高志航来了,要加入黑神军。

接到报告,韩立洪大喜。

高志航可不是一般人,是国民政府的空军第一人,被誉为“抗战天神”和“空军军神”,但是,太可惜了,抗战刚刚开始,高志航就壮烈牺牲。

三七年十一月,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根据命令,他率援助的战机飞至周家口,因天气恶劣,留原地待命。

十一月二十一日,周家口机场接到报告,有十一架飞机向该机场飞来,高志航立即下令作战,然而此时日军战机已飞至机场上空,同行俄籍飞行员及机场人员,都急于疏散,而日机已临空投弹。

在日机的俯冲轰炸下,高志航奋不顾身,冒险登机,但因北地严寒,而苏联飞机发动迟钝,开车三次均告失败,而高志航已中弹,壮烈成仁!

时年,仅三十岁。

想起组建空军的那一刻起,韩立洪就想到了高志航,现在一切准备就绪,他正要派人去杭州联系高志航,没想到高志航竟然自己来了。

当高志航五人下到地道,坐上吉普车,嘴巴干脆就闭不上了。

从地道出来,他们被领进了一个院子,一进院子,五个人全都傻了,尤其是高志航。

他们当初都是只身离家,但这一刻,院子里,竟然站着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兄弟,还有,妻儿。

噗通,五个人全都跪倒在地。

泪水流成了河。

叩拜过父母,高志航站起身来,目不转睛地看着站在父母身旁的妻子。

不,应该是前妻,因为妻子已经被他休了。

离家之后,几经辗转,经友人介绍,高志航找到了负责全国空军建设的中央航空署,拜见了航空总队队长毛邦初。

高志航万没想到,他要报国,就先要做出痛彻心扉的牺牲。

高志航的妻子是白俄流亡贵族,夫妻俩感情极深,但毛邦初表示,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中央航空署欢迎你,但是,航空署有规定,凡空军军官不能与外籍女子通婚。

这也就是说,高志航要在报国与爱妻之间择其一。

佳利爱妻:

9月19日一别,竟会成为我们的永别,昔日深情未及回报万一,然国难当头,又何以为家。我身为军人自当以身报国。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独立,民族的生存,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我决心毁家纾难,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儿女情长,一己之私,均置之度外,吾妻贤德,深明大义,窃以为不致怨恨于我,望吾妻自多珍重,并拜托养育女儿利利成人。

大德不遑言谢,深情无缘回报。届此即为路人,其感惶愧。然军纪严明,亦无可奈何也。权衡国家之难;自当舍家而为国矣。

高志航草于宁。

这封休书字字如刀,每逢夜深人静之时,每每都会把高志航割的鲜血淋漓。

休息三天之后,高志航被领进了一处密室。

密室里只有一个年轻人。

当介绍过后,高志航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黑神军的大当家,简直是吃惊到了极点。

韩立洪看重高志航,是因为高志航不仅有着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飞行技术,更代表了最先进的空军理念。

组建空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韩立洪仔细研究过,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个时代的空军理念竟然是如此的落后。

战斗机不重要,战斗机可有可无。

不仅如此,战斗理念也极其僵化,飞机战斗最讲究的是编队。

但,高志航不一样,高志航主张的是单机作战,鼓励冒险精神和进攻意识。

实际上,也就是为此,高志航和国民党航空高层发生了矛盾,促使高志航最终下定决心离开,投入黑神军。

别人不知道高志航的价值,韩立洪自然清楚。

一番长谈之后,高志航兴奋莫名,他的这一套理念没人认同,说出来得到都是讥讽和嘲笑,但韩立洪不一样。

黑神军离经叛道,来之前,高志航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的抱负会在黑神军中得到实现。

现在,果然如此。

韩立洪委任高志航为黑神军的空军司令,完全按照他自己的那套理论培训飞行员。

七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