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482章

曹贼-第482章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辽东的天气和环境更加熟悉。最好是先熟悉一下这里的气候,而后在准备与高句丽交锋,此方为上上策。

事实上,攻克辽东,已经达到了曹操的目的。

有张辽牵制高句丽,缓解吕氏汉国的压力,也算是仁至义尽。

而且,入辽之后,曹军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土不服症状。虽说有所准备,可面对这穷山恶水,曹操也只能改变主意。

最重要的,还是郭嘉派人带了一句话。

“丞相可做好了承担起高句丽数百万民众的责任?”

人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这治天下,首先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高句丽原本就是一个苦寒之地,没有妥善的安排,曹操还真不敢轻举妄动。之前,他留下并州不打,而强攻幽州,也正是因为这民生问题。消灭高干容易,可承担起并州百万民众的衣食住行?曹操还没有做好准备……

既然而今不适合攻打高句丽,那就只能暂时放弃。

不过,即便如此,曹操还是留下了张辽,并任曹彰为北中郎将,镇守辽西,平定乌丸,同时监视鲜卑动静。

曹彰此次出征,功勋显赫。

且不说其他,单就说征伐柳城,他斩蹋顿,杀袁熙,可谓首功一件。

只是,那位原本负责领路的田畴,在白狼山之战中战死,令曹操感觉好生可惜。原本他打算让田畴留在辽西,辅佐曹彰。可现在,田畴却战死于疆场之上。好在,曹操手下能人不少虽失了一个田畴,却还有渔阳人田豫……曹操任田豫乌丸校尉,留袁氏降将,牵招、解俊二人辅佐。郭嘉建议,在辽东郡沓氏设立船坞,建造舟船,加强与吕氏汉国之间联络。

建安十二年十月,曹操在沓氏登船,离开辽东。

在回程路上,曹操途经碣石,于是弃船登高,眺望大海,豪情大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颂毕,曹操心生无尽得意。

他回身与随他一同登高眺望的典韦笑道:“昔日袁绍雄踞河北,可知孟德有今日之快意乎?”

想当初,袁绍何等的厉害。

可是,他能想到,有朝一日,我会登临此地吗?

言毕,曹操仰天大笑。

却不知在一旁的郭嘉,脸色微微一变,露出一抹苦涩笑容……

丞相,似有些得意忘形了!

只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言语。虽然明知道曹操此时志得意满,却无法开口劝谏。

待有机会,再与丞相知晓。

“对了,南阳情况如何?”

下碣石山,曹操踏上回程之路。

他把郭嘉荀攸唤来,询问南阳郡的状况。

之前,曹操忙于征战,所以无暇顾及南阳郡。而今,他横扫幽州,雄踞辽东,再无后顾之忧。

至于高干?

不足为虑……

“南阳郡,尚好。”

“呃?”

“据文若传来消息,阿福已夺回宛城,全面占领南阳郡。只是,刘表将刘备召回,却派出兵马,进驻新野,意欲和阿福决战。”

“刘表,好不晓事。”

曹操闻听,勃然大怒。

“此前,刘景升屡次与我作对。我念他汉室宗亲,故不与其计较……可他却不知进退,着实该死。奉孝,即刻传我命令,让程昱在邺城开凿湖泊,操演水军。你我即刻返回许都,商议讨伐荆州事宜。”

要对荆州开战了吗?

郭嘉闻听,眉头一蹙……

……

当晚,曹操夜宿昌黎。

他宴请文武,在昌黎大摆酒宴。

酒宴之上,曹操壮怀激烈,豪情满满。

就在他与众人推杯换盏之时,忽有小校前来禀报:“丞相,许都来人。”

“啊?”

曹操连忙止住鼓乐,命人将许都信使唤来。

“丞相,下官奉荀尚书之命,六百里加急传报:十日前,刘表病死于荆州荀尚书请丞相,速返许都。”

第625章荆州兵(一)

刘表死了?

没错,刘表的确是死了!

说起来,刘表的身体在进入建安十二年后,就一直是时好时坏。入夏时,他再次病倒,而且病情非常严重。虽说在暮夏时节,刘表的身体有些好转,可是入秋便再次病倒,而后一病不起。

刘表的病情很严重,随之天气转寒,病情日益恶化。

也就是在这时候,荆州与南阳全面开战。他召回刘备,把刘备安排在樊城,形同软禁。而后,他收回了新野等地,与曹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战线从章陵,一直延绵至安众。刘表调集数万大军,集结于新野一线,并且派出了得力战将,如文聘王威等人督战前线。

然而,曹朋却在这时候,停下了攻势!

用他的话说,秋收之时,不宜交战,当以民生为重。

夕阳聚救险,为曹朋赚取了不少分数。南阳许多豪强世家,都表示了对曹朋的赞赏。如曹朋所言,荆人事,荆人治。关键时候,外人不足以依持。穰城等地的豪强,都或多或少的表达了对刘表的不满。他们认为,发生了这么大的洪涝灾害,刘表非但不闭门自省,反而强行开战,绝非明主所为。为此,以邓迪、岑绍等为首的南阳名士,在南阳真理报上发表了文章,对刘表进行强烈的批评。刘表素重名声,被骂的狗血淋头,自然是无比的愤怒……

可偏偏,刘表手中没有南阳真理报一样的喉舌,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解释!

曹朋一边发动舆论战,一边加紧收拾残局。

南阳虽然遭遇天灾,许多地方被洪水淹没。可由于曹朋早有准备,从颍川征调大批粮草作为储备,所以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死亡。相反,在曹朋刻意的安排下,各地百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疏散和安抚。原先人口最为密集的几处县城,在曹朋的指示下,进行了难民分流。

将难民输送到灾情较轻,人口较少的地方。

同时,又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补偿。

比如,原本穰城这些地方人口密集,土地相对紧张……经过分流,重新安排后,许多难民,特别是那些没有什么家产的难民,被安排到了人口相对较少,诸如丹水县这样的县城。

作为官府,除了会安排迁徙之外,还会给予土地补偿。

如此一来,像穰城这种土地相对紧张的县城,就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而似丹水这种有不少闲置土地的县城,又增加了人口,使土地可以妥善的利用。总之,曹朋在进驻宛城之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于处理灾情上面。同时,他的每一个步骤,又通过南阳真理报,告之所有人,以争取大家的理解。这些行为,又得到了南阳人交口称赞,对曹朋更是赞不绝口。

曹朋的威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而刘表,却面对着曹朋精心布置起来的防线,束手无策。

建安十二年九月末,庞德公受曹朋之邀,出鹿门山,前往宛城拜访。他对曹朋来到南阳后的所作所为,非常满意。并且,在庞德公的劝说下,此前在棘阳被邓芝所俘虏的宛城名士陈震,也同意归降。当然了,以陈震的名声和地位,断然不可能臣服曹朋。他归降,是归降曹操。毕竟,论年纪,论辈分,论资历,曹朋都不足以收服陈震。不过,曹朋却以南阳百废待兴,需人协助为理由,将陈震留下,为南阳郡从事,协助曹朋,来治理南阳的灾情。

随后,庞德公在南阳真理报上发表了文章,痛斥刘表,不顾百姓死活,一意孤行……

刘表在看罢了庞德公的文章之后,竟怒极攻心,再次病倒榻上。他这一病,也使得南阳郡前线的战事,不得不终止下来。蒯越蒯良,以及蔡瑁张允等人,再一次占居上风,掌控权柄。

建安十二年十月,刘表病情加重,病死于襄阳!

……

刘表这一死,却使得整个荆州,陷入了慌乱之中。

谁将接掌刘表之位?

这也就成了一个为所有人关心的话题。

论年纪,自然是该刘琦接掌荆襄。他不仅是刘表的嫡长子,更早在刘表进驻荆州时,一同前来,陪同刘表经历了最初的艰难时光。所以,勿论年龄资历,刘琦都足矣担当荆州牧之职。

可偏偏,刘琦还有个兄弟!

刘琮年幼,却一直为刘表所宠爱……

而且,在刘琮背后,有庞大的荆襄世族为靠山,支持他接掌荆州。

荆州水军大都督蔡瑁,是刘琮的舅父。荆州二十万水军,尽在蔡瑁手中,成为刘琮最大的依持。

同时,刘琦远在江夏,被李通于禁二人缠住。

他虽请来了关羽和马良相助,但想要击退李通于禁,却非短时间可以成功。这也使得,刘表病故时,刘琦不在身边。他不在襄阳,就无法掌控时局,也就成了他目前,最大的软肋……

“主公,刘表即亡,此天赐荆州为主公基业,切不可错失良机。”

樊城县廨中,诸葛亮急切的看着刘备。

而刘备则露出为难之色,轻声道:“孔明,今景升方故,我便取他基业,未免失于道义吧。”

“主公!”

诸葛亮急了,“而今之时,切不可犹豫不决。

曹操已斩杀袁熙,平定辽东。若他回师,必取荆襄九郡。况乎曹朋,狼子野心,于南阳郡虎视眈眈。景升公活着,他还有几分顾虑。可而今景升公故去,他也断然不会坐失良机啊。”

“那……”

刘备轻声道:“只怕蔡氏,未必肯答应。”

诸葛亮道:“我有一计,可使主公兵不刃血,谋取荆州。”

“孔明,计将安出?”

诸葛亮点了点头,沉声道:“今刘荆州病故,襄阳混乱。

主公可借口吊唁刘荆州,率部前往襄阳。伊机伯在襄阳城内,可为内援。到时候,内外夹击,趁蔡氏尚未稳定下来,一举夺下襄阳城。而后令叔至持虎符前往长沙,使子善往武陵,占居荆南四郡。那时候,主公再请大公子返回襄阳,使二将军镇守江夏,则荆州唾手可得。”

正所谓,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先夺下襄阳,然后迎奉刘琦返回……

以刘琦之命执掌荆襄,就算是那些荆襄世族,也无可奈何。

可事实上,刘琦一旦返回襄阳,就很难再掌握主动。这也是刘备目前,最好的一个选择……

诸葛亮这条计策,可说是奉天子以令诸侯的另一个版本。

奉刘琦,以治襄阳。

刘备沉吟不语,片刻后,他一咬牙,似下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就依孔明之计。

不过,你尚需派人,与伊机伯联络。

七日后,你我与机伯先生里应外合,夺取襄阳……切记,不可坏了二公子性命,只除首逆。”

这首逆,便是蔡瑁张允等人。

诸葛亮顿时感觉轻松下来,躬身道:“主公放心,亮省得轻重。”

……

这几日家中客人不断,琐事繁多。

故而,老新在保证不断更的前提下,会尽量更新,还请原谅。

马上就是春节了,老新恭祝大家春节快乐,2012,万事如意,龙马精神!

第626章荆州变(二)

襄阳城内,愁云密布。

伊籍疲惫的返回家中,情绪显得有些低落。刘表的病故,令荆州群龙无首。以蒯越蒯良刘先为代表的荆襄世族,与蔡瑁联手,意欲将刘琮推为荆州之主。这其中隐藏的含义,使伊籍感到心惊。蒯越蒯良兄弟的意向尚不算清晰,故而一时间难以推测。但蔡瑁张允,以及以刘先为首的大部分荆南豪强,都有意归降曹操,以换取荆州免受战火肆虐,令一方平安的目的。

如果刘琮一旦为荆州之主……

而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伊籍更倾向于支持刘琦继位,可是刘琦却在江夏,被李通于禁死死拖住,短时间内恐无法返回襄阳。

这也使得山阳旧部,陷入群龙无首的状况。

而蔡瑁咄咄逼人,一力要立刘琮。为此,伊籍和蔡瑁争吵激烈,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

若刘琦再不回来,必然会有巨变。

每每思及此,伊籍就感到万分头疼……

“父亲,孔明先生已恭候多时。”

伊籍一进家门,长子伊阳便迎上前来。

伊阳,是伊籍的嫡长子,年三十有七。其人才学普通,按照伊籍的评判标准,属庸人之姿。

不过,伊阳有一个优点,就是孝顺。

也因此,而被举荐孝廉,在刘表帐下,出任从事。

“孔明来了?”

伊籍闻听,顿时大喜,连忙道:“快请他来书房……对了东升,今日不管谁来,就说我身体不适,不见客了。”

伊阳答应一声,忙退下去请诸葛亮前来。

伊籍回到书房刚坐下,诸葛亮就进了房门。只见他一进门,就拱手道:“老大人,别来无恙?”

“怎能无恙?”

伊籍顿时苦笑,摆手示意诸葛亮坐下,而后让伊阳退出书房。

两人寒暄几句后,伊籍便直入正题,“孔明此来,恐怕不是单纯的来探望我这么简单吧……刘荆州故去,荆襄动荡,人心惶惶。且新野章陵,战事不绝。若不及早安排,恐有大难。

孔明,何以教我?”

这个时候,伊籍已不需要在和诸葛亮客套,而是开门见山。

而今的情况很复杂,也非常的麻烦。伊籍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兜圈子,说完之后,他目光咄咄,凝视诸葛亮。我现在要向你请教,这解决荆州之乱的办法。你要是有主意,就别掖着藏着,对你我都没有好处。现在,我需要你的智慧,更需要你来为我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诸葛亮却笑了……

“机伯先生何惧之有?

以先生之能,足以独善其身,又何需慌乱?”

“我若欲独善其身,早先又何必帮你?”

伊籍脸色一沉,盯着诸葛亮道:“孔明,我之心思,想来你也清楚。当年,景升公入主荆襄,我一路随行。而今景升公故去,蔡瑁兄妹篡权,意欲归顺曹操。景升公大好基业,岂能落于他人之手?虽说琮公子也是景升公骨肉,但是我却不能赞同,由一介小儿执掌荆襄九郡。”

这一番话,也算是说开了!

我要支持刘琦,我不愿意归降曹操,我不同意刘琮继位。

这三点,也是伊籍的主张,伊籍的底线。诸葛亮听罢,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一直担心,随着刘表故去,山阳旧部会发生观念上的变化。而今,伊籍依旧坚决联刘抗曹,说明局势尚有挽回的余地。

诸葛亮轻声道:“玄德公,与曹贼势若水火,亦不愿坐视。”

“愿闻其详。”

“亮有一计,或可使大公子继位。

不过,而今蔡氏当道,若欲成事,少不得一些酷烈手段。只不知道,机伯先生的决心如何?”

办法我有,但不知道你敢不敢做!

伊籍不是傻子,一下子就听出了诸葛亮隐藏在话语中的深意。

蔡氏当权,酷烈手段!

诸葛亮已经说得非常清楚,那就是铲除蔡氏,谋取荆州,扶立刘琦……前两项,倒是不需要担心。刘琦如果想要继位,少不得会使出一些酷烈的手段。这一点,即便是诸葛亮不说,伊籍也有谋划。之所以一直没有动手,是因为伊籍手中,没有足够的力量,所以把握不大。

而且,不管怎么说,蔡夫人是刘表的妻子,而蔡氏在荆襄,声势极大……

若能有缓和余地,伊籍是万万不愿用什么酷烈手段。

只不过看而今之形式,却是不可挽回……刘备愿意帮忙,自然是好。可问题是,刘备能扶立刘琦吗?以刘备的心机,刘琦断然不是他的对手。弄个不好,这荆州只怕就要易主了……

这,却非伊籍所愿。

诸葛亮道:“玄德公之心,天地可鉴。

之所以来与机伯先生知,正是为解除机伯先生之忧虑。玄德公愿辅佐大公子继位,执掌荆襄九郡。这一点,机伯先生无需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