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223章

明末传奇-第223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狱卒突然进入到提牢房。

“县丞大人来了。”

典吏愣了一下,他是接受知县大人的命令,前来提审徐佛家的,这个时候县丞来干什么,不过县丞大人不是他这个典吏可以得罪的。

对着两名正准备动手的狱卒挥挥手,示意暂时不要动手,典吏走出去迎接县丞大人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不一般的算计

眼睁睁看着徐佛家被应天府衙的人带走,典吏气的身体都颤抖了,依照他的身份和地位,到秦淮河去了,根本无法见到徐佛家这样的青楼女子,更不要说顾横波等人了,这次徐佛家被关押在大牢,眼看着机会来了,可以饱口福,可关键时刻,却被应天府直接将人带走了。

酒楼,陈贞慧、冒襄和侯方域三人正在笑着饮酒,方以智已经离开南京,回家去了。

兴致最高的还是侯方域和冒襄,相对来说,陈贞慧表现沉稳一些,毕竟年纪不一样了。

雅间里面没有其他人,甚至没有伙计在一边斟酒,酒壶放在中间,三人都是自斟自酌,他们正在商议事情,不希望有外人在场。

虽说被称作四公子,可并不是说四人时时刻刻都在一起,都是非常熟悉的,陈贞慧老家在苏州无锡,冒襄的老家在扬州如皋县,方以智的老家在安庆府,至于说侯方域,老家远在河南归德府,按说这样的四个人,基本是难以有碰面机会的。

不过有一个地方,却将四公子联系起来了,而且让他们之间有了不一般的联系,那就是南京国子监,四人悉数都在南京国子监读书,同时四人都是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的成员,这就让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联系。

侯方域本是准备到京城国子监去读书的,不过其叔父侯恪曾经是南京国子监祭酒,因为积劳成疾。崇祯七年病逝,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三岁的年纪,为了纪念侯恪。侯询最终决定让侯方域到南京国子监去读书,而不是到京城。

共同的追求,又都有些才气,家庭的出身都不一般,典型的士大夫家族,让四人在国子监走的很近,加之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的吹捧。时常在一起的四人,慢慢有了四公子的美誉,这也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密。

“定生兄。辟疆兄,徐佛家这次可不要想着矜持了,到了大牢里面,怕是吓得什么都说出来了。”

侯方域说完。冒襄跟着开口了。

“那是不用说的。怕不要司吏典吏开口询问,人家说什么就要承认什么的。”

陈贞慧微微皱了邹眉,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以如此的口吻说出来,让人不习惯。

“辟疆,朝宗,此次我们出手,对付一个青楼女子。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不管徐佛家在大牢里面什么表现。都不值得我们去评说,此事要绝对保密,若不是为了那个郑勋睿,我们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有辱读书人斯文的。”

陈贞慧的一席话,让冒襄低下头,不过最为年轻的侯方域,却不会这样看,他毕竟才二十岁的年纪,血气方刚,加之曾经在京城为父亲的事情活动,取得成功,更是认为自身能够做好一切的事情。

“定生兄,我可不是这样看的,郑勋睿当年在秦淮河的时候,与天如兄、子常兄割袍断义,甚至侮辱了孝开兄,那个时候他郑勋睿可曾想到读书人的颜面,到淮安出任漕运总督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排挤淮北的东林学子,这等的独断专行,利用手中权势打压读书人,哪里是读书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哪里还有一点读书人的斯文,我们这样做,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无需有什么愧疚的心理。”

侯方域的一席话,让陈贞慧微微点头,冒襄也抬起头来了。

四公子之中,可以说侯方域与郑勋睿之间的矛盾是最大的,这当然不是因为个人之间冲突导致的恩怨,侯方域是复社领袖之一,是在张溥的扶持之下,成为领袖之一的,故而张溥的对手,就是他的对手,张溥的敌人,就是他的敌人。

从这个方面来说,侯方域与郑勋睿之间的矛盾是最深的,加之侯方域的父亲侯询是朝廷的内阁大臣,这也让侯方域有恃无恐,就算是得罪了郑勋睿,也有老头子会出面摆平的。

陈贞慧和冒襄的表情变化,侯方域当然能够看见,话说到这里,他的疑惑也来了。

“定生兄,辟疆兄,我有一事不明,郑勋睿毕竟是太子少保,漕运总督,平白无故的说他勾结流寇,而且是徐佛家揭发出来的,这不可能让朝廷相信的,迄今我都不敢将这件事情告知父亲大人,这样的事情若是传到朝中去,怕是适得其反啊。”

冒襄也不是很明白,看向了陈贞慧,整件事都是陈贞慧谋划的,按说这等的谋划,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不能够算是成功,要是朝廷派人来复查,还有可能出事情的。

陈贞慧笑了,笑的很是令人捉摸。

“辟疆,朝宗,这么多天过去,你们终于问到这个问题了,我还以为你们一直都没有考虑过,还感觉到失望,今日你们既然询问了,那我就详细给你们说说。”

“不错,仅仅凭着徐佛家的这份证词,根本不能够动郑勋睿,若是郑勋睿这么容易就被扳倒了,那他就不是郑勋睿了,不要说朝廷之中没有人相信郑勋睿会勾结流寇,就连南京都不会有人相信的。”

陈贞慧说到这里的时候,冒襄和侯方域都瞪大了眼睛,既然没有任何的作用,那使用这样的计谋有什么作用,弄得不好得罪了郑勋睿,人家会报复的。

“我分两个层面来说,首先说徐佛家,徐佛家一旦承认郑勋睿是勾结流寇的主谋,她就死定了,朝廷不会相信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派遣御史前来调查,到时候徐佛家就算是翻供,可诬陷朝廷大臣的罪名就坐实了,徐佛家是什么身份,不过是青楼的掌柜,说白了就是青楼女人,这样的身份敢于诬陷太子少保,还有活命的机会吗。”

冒襄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侯方域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白,陈贞慧的意思他们当然明白,不管事情如何发展,徐佛家是死定了。

“第二个层面,对郑勋睿的影响,表面上看,这件事情对郑勋睿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可你们知道,郑勋睿掌控的郑家军,骁勇无比,数次打败后金鞑子,朝中的大人会不担心吗,会不上奏折吗,皇上不会相信郑勋睿勾结流寇,但担心郑家军啊。”

“御史查明郑勋睿没有勾结流寇的事宜,皇上本就不相信,不会追究,可这样的奏折上去了,谁能够保证朝中的大人会不会提到其他的事情,我们在南京造出来的声势,最终是要在京城引发波澜的,到了那个时候,天如兄他们岂不是可以趁机弹劾了。”

“再说徐佛家和郑勋睿之间的关系很不错,当年秦淮河的事情,众人都是知道的,若是柳隐知道徐佛家遭遇到危险,肯定是要求郑勋睿出手相救的,郑勋睿若是出手相救,救下了诬陷自己的青楼女子,外人会怎么看。”

“郑勋睿为了避嫌,不好出面相救,如此情况之下,徐佛家保不住性命,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了,外人会怎么看郑勋睿,薄情寡义的名声是少不了的。”

“郑勋睿出手相救难,不出手更是不行,我倒是想看看,这位大明最为年轻的殿试状元、最为年轻的太子少保,能够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陈贞慧说到这里的时候,侯方域拍了巴掌。

“定生兄的思虑正是缜密啊,滴水不漏,郑勋睿是东林书院的敌人,就是要想到这样的办法对付,否则将来他进入内阁了,岂不是要像当年阉党一样打压东林书院。”

冒襄看了看陈贞慧,神情有些奇怪。

四公子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平日里也是时常在一起畅谈,相互之间的想法大致都是知晓的,陈贞慧的年纪大一些,看问题深刻一些,故而成为四公子领头人物,可是从心机方面来说,陈贞慧并非是那么成熟,毕竟平日里重点钻研的都是文章。

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陈贞慧就想到了如此滴水不漏的计策,这好像不大可能。

不过冒襄不会开口询问,陈贞慧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为了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四公子和郑勋睿之间,没有私人之间的恩怨,甚至没有见过面。

冒襄的表情被陈贞慧注意到了,他端起了酒杯。

“辟疆,朝宗,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着让你们明白,博弈是很残酷的,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朝廷之中的博弈更加的残酷,我们时常议论朝政,可有一点必须要明白,不管我们怎么议论,若是不能够参与到朝政之决策,那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唯有参与其中,能够说话,甚至是一言九鼎,才有可能真正改变局势的。”

陈贞慧的这番话,让冒襄和侯方域震惊,他们的确没有想到那么多,甚至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以为通过复社和应社,号召天下读书人建言献策,就能够真正改变朝廷的很多决策,现在看来,不能够参与其中,恐怕说话没有多大的作用。

想要进入朝廷,想要决定自身的命运,还是必须走科举这条路。

雅间里面沉默下来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警觉

殿试之前,杨廷枢算是秦淮河的常客了,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南直隶的读书人大都是这样,不过进入朝廷为官之后,杨廷枢从来没有涉足秦淮河,也没有机会涉足了,出任南京户部尚书之后,身份不一样了,杨廷枢同样不可能到秦淮河去,所以有关秦淮河的传闻,他也是不关心的,但盛泽归家院被查封,还是引起了杨廷枢的注意。

秦淮河所有的青楼,杨廷枢印象最深的就是盛泽归家院了,和掌柜徐佛家也是比较熟悉的,所以盛泽归家院被上元县衙查封,杨廷枢马上就注意到了,特别听闻县衙查封盛泽归家院是因为勾结流寇的原因之后,感觉到匪夷所思。

两天之后,盛泽归家院很快开业,但掌柜徐佛家被关押在上元县大牢里面,据说是因为勾结流寇的事宜,乃是徐佛家个人的作为,与盛泽归家院没有多大的关系。

得知了这个消息,杨廷枢感觉到很好笑,徐佛家不过是盛泽归家院的掌柜,素无野心,怎么可能勾结流寇,再说流寇远在北方,根本就没有到过南京,人家就是想着勾结也没有机会的,难不成是徐佛家得罪了什么人,遭遇他人的报复了。

既然关心这件事情,杨廷枢自然就要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很快一些准确消息传来,徐佛家在秦淮河为人一直都很是谨慎,没有得罪什么人,更不用说是得罪权贵了。秦淮河的女子眼睛很毒,一眼就能够看出客人是什么身份,也知道该如何的应对。她们是万万不会得罪权贵的。

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陈贞慧等人宴请钱谦益、黄道周和瞿式耜的时候,徐佛家参加了,可能当时的情绪不是很好,拒绝了陈贞慧提出来伺候黄道周的要求,不过后来顾横波主动出面,愿意伺候酒醉的黄道周。这件事情也应该算是解决了。

杨廷枢感觉到奇怪,按说这么一点小事情,不至于让陈贞慧等人报复的。陈贞慧身为四公子之首,素质怎么说都是不错的,不至于为这么一点的小事情出手,那样岂不是自毁清誉。再说秦淮河的姑娘。大凡有一些名气的,都是有着一些脾气的,不愿意出面接待或者伺候某个人,也不算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

杨廷枢是户部尚书,还是有着不小权力的,掌控南直隶的府库,故而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人,考虑到事情的特殊性。他决定插手过问一下了。

徐佛家被关押在上元县县衙的大牢里面,杨廷枢通过关系。得知徐佛家被单独看押在一间牢房里面,连续几天过去,都没有提审,如此的情形不符合常理。

勾结流寇是重罪,羁押之时就要提审的,弄清楚事情的缘由,盛泽归家院已经开业,上元县衙给出的答复是勾结流寇仅仅是个人的缘故,这就说明县衙已经掌握清楚了情况,至少是得到了徐佛家个人的口供,徐佛家承认了勾结流寇的事宜,并且明确说是个人行为,与盛泽归家院无关,但被关进大牢的徐佛家,没有提审,县衙就给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早就有人给徐佛家定好了罪名,不承认也得承认。

为了证实自身的判断,杨廷枢迅速找到了盛泽归家院背后的老板,南京的某位大商贾。

这位大商贾见到杨廷枢的时候,态度很是低调,一再解释说盛泽归家院被上元县衙查封,不过是误会,杨廷枢当然要询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遭遇查封的,商贾居然一问三不知,什么都不知道,说到徐佛家的表现,这位商贾是俺不绝口,并且说到了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徐佛家几乎没有离开过秦淮河,唯一的一次还是到淮安去的,不过已经是年前的事情了。

与商贾的交谈,如同利剑划过杨廷枢的心头,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商贾离开之后,杨廷枢思索了很长的时间,决定插手这件事情了,他马上给郑勋睿写信了,详细说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对于事情的判断上面,郑勋睿是有着不一般的预见性的,相信郑勋睿看到这封信之后,能够做出判断。

杨廷枢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让徐佛家离开上元县的大牢,大牢里面是什么情形,他非常清楚,一旦把鞋酷刑上身了,徐佛家不一定能够承受,若是被迫承认一些事情,那就晚了。

徐佛家被套上勾结流寇的罪名,而且点名是资助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流寇首领,这样的罪名是不小的,想着将徐佛家马上从大牢之中揪出来,可能性不是很大,这样做也很是莽撞。

仔细思索之后,杨廷枢将目光集中到了应天府衙,将徐佛家羁押在应天府衙的大牢里面,自己出面专门打招呼了,这样就没有人敢逼迫徐佛家了。

说干就干,杨廷枢马上做出了安排,亲自找到了应天府尹林宗辉,林宗辉曾经是杨成的心腹,得到了杨成的大力举荐,与杨廷枢之间的关系很是不错。

林宗辉没有犹豫,马上答应下来,亲自开出公函,派人将徐佛家从上元县衙大牢提出来,带到应天府大牢看押,因为是杨廷枢专门打过招呼的,故而林宗辉亲自过问,暂时不要将徐佛家关押到大牢里面,而是安置在大牢外面的客房,每日里好好的照顾。

如此情况之下,也就出现了前面的一幕,徐佛家被应天府衙来的人带走了。

徐佛家被带走的时候,几乎失去了知觉,她不知道还会遭受什么样的凌辱,不管是在上元县衙的大牢,还是在应天府的大牢,结局都是一样的,孤苦无依的她,这个时候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被带到应天府大牢的时候,徐佛家没有被关押到大牢去,枷锁也被去掉了,狱卒非常客气,说徐佛家暂时住在大牢外面的客房里面,同样是单独的房间,只是平时不要四处走动,不要离开房间,否则大家都不好交差。

房间里面没有怪味,狱卒早就收拾过了,府尹大人亲自做出的安排,他们是高度重视的,况且刑房的司吏和典吏都专门来强调过了,床上的被子等都是新换的。

徐佛家有些恍惚,暂时没有明白过来,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改变。

很快狱卒送来了饭菜,都很是精致,可以看出是从寅宾馆出来的菜肴,而且还有一小壶酒,狱卒说话很是小声,看样子是很怕得罪了徐佛家。

徐佛家不是傻瓜,她很快明白,有人出手了,不过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气候,能够改变她的状况,要知道她的罪名是勾结流寇,这可不是小的罪名。

遭遇到惊吓之后,骤然看见希望,徐佛家的心情可想而知。好长时间没有好好的吃一顿饭,更不要说喝酒了,略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