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403章

明末传奇-第403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排布置完毕一切之后,贺人龙再次派遣斥候,沿途去找寻增援大军的踪迹,这对于斥候的考验是很大的,斥候必须要避开流寇,才能够探查到增援大军的踪迹。

刘宗敏派遣的斥候,早就抵达了朱仙镇,他们扮作了寻常的百姓,侦查朱仙镇发生的一切,贺人龙抵达朱仙镇的消息,以及在朱仙镇的一举一动,刘宗敏完全知晓了。

刘宗敏曾经想着率领义军将士,在贺人龙立足未稳的时候,发起突然的袭击,但他的这个想法被顾君恩否决了,刘宗敏率领的前锋军,人数也就是两万人左右,不敢保证击败贺人龙,若是过早的发动进攻,让贺人龙警觉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按照顾君恩的要求,刘宗敏命令斥候对驻扎在朱仙镇的官军进行了详细的侦查,通过一天多时间的侦查,发现贺人龙麾下的官军人数也就是两万人左右。

得知这个消息,李自成和顾君恩都很是高兴。

贺人龙的大名他们是清楚的,与当年的曹文诏是有一比的,若是义军能够打败甚至是斩杀贺人龙,那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能够狠狠打击官军士气的。

李自成立刻做出了安排,以八万义军精锐的军士进攻朱仙镇,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打败贺人龙及其麾下的官军。

战斗由李自成亲自指挥,先锋官为刘宗敏。

顾君恩负责指挥剩余的十万义军军士,这些军士同样需要做好战斗的准备,一旦八万义军军士进攻不是特别的顺利,其余的十万军士也是要投入到战斗之中的,当然更加重要的是,官军很有可能增援开封府城,这十万军士需要随时抵御增援的官军。

贺人龙在朱仙镇驱逐商贾和百姓的时候,李自成和刘宗敏亲率大军,开始朝着朱仙镇进发,为了避免被贺人龙派遣的斥候发现,李自成非常的小心,每日里行军的时间严格把握,都是在清晨和傍晚,他希望能够达到突袭的效果。

八万义军将士绕过了尉氏县城之后,李自成不再要求大军隐蔽行踪,而是加快行军步伐,朝着朱仙镇而去,到了这个时候,隐匿八万人的行踪,不是很现实了,唯有争取时间,让贺人龙不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场大战即将在朱仙镇爆发,李自成是带着必胜的信念的,他甚至想着斩杀贺人龙,以八万人对阵两万人,这样的战斗厮杀应该是没有多大悬念的,至于说增援的官军,就算是五省总督孙传庭支援开封府城,一时半会也无法抵达朱仙镇,只要义军把握战机,贺人龙就是孤军奋战,得不到任何的支援。

第七百一十二章朱仙镇之战(2)

贺人龙铁青着脸,看着跪在面前的斥候。

流寇过了尉氏县城,朝着朱仙镇扑来了,斥候才侦查到消息,尉氏县城距离朱仙镇不过百里地,而且是一马平川,这就预示着流寇最多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朱仙镇了。

贺人龙有些后悔,前两天的时间,麾下的军士帮助朱仙镇的百姓搬迁,几乎所有人都想到劫掠钱财,包括斥候也不例外,这恐怕导致斥候侦查不是特别的仔细,脑子里想到的都是怎么多弄一些钱财。

这个时候埋怨没有用了,把斥候赶回来禀报的时间算在内,流寇顶多还有一个时辰,就可以抵达朱仙镇,一场大战在一个时辰之后就要爆发了。

贺人龙甚至没有时间惩罚斥候了。

游击将军以上的军官,悉数都集中到中军帐。

贺人龙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

“流寇已经朝着朱仙镇的方向扑来,据斥候的侦查,他们的人数接近十万人,我们只有两万人,如何抵挡流寇的进攻,有人也许说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抵挡,或许你说的是不错的,两万对阵十万,胜算太小,可惜我们没有丝毫的退路,一旦我们从朱仙镇撤离,就算是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撤离,也来不及了,流寇若是跟随在我们后面追杀,我们只有被全部歼灭的命运,我们没有丝毫的机会进入到开封府城。”

“你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军官,几乎都是从南京京营来的,你们若是继续在南京京营,不会遇见如此的生死战,面对这样一场生死未卜的厮杀,有胆怯的现在就站出来。我允许他逃往开封府城,不过一脚跨出这个中军帐,我们就一辈子不要相见了。”

贺人龙说出这些话之后,中军帐里面非常的安静,没有任何一个人迈出脚步。

贺人龙有力的点头。

“好,既然你们都决定与我一起在朱仙镇厮杀。那就怀揣视死如归的气势,和流寇拼尽全力厮杀,流寇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以前也和流寇交过手,他们人数的确很多,可战斗力并不强悍,他们以前就是一般乌合之众,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要说十万人。就算是二十万人全部扑过来,我们也能够抵挡。”

“我们不是孤军奋战,五省总督孙大人已经率领十二万大军,朝着朱仙镇的方向而来,只要我们死死的坚持,不让流寇跨过朱仙镇,一旦孙大人率领的大军抵达,就是流寇溃败的时候了。所以诸位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

“战斗部署诸位都清楚了。我不多说了,我仅仅强调一点,战场上军法无情,不管你是普通的军士,还是军官,一旦临阵脱逃。不问理由,不问原因,杀无赦。”

诸多的游击将军陆续离开中军帐,悉数都去准备了,最后留下来的就是四名参将。

这四名参将是贺人龙的心腹。也是常年跟随贺人龙作战的。

“你们都听着,这是一场恶战,李自成也是经历了多年厮杀的,他摆出来的架势,就是想着打败和歼灭我们,我们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朱仙镇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我们与流寇的厮杀就是硬碰硬,我们搭建起来的防御工事,或许有一定的作用,不过战斗厮杀到了关键的时候,依靠的还是拼命的厮杀。”

“我相信我们能够打退流寇的进攻,但也要预备万一,若是我们被流寇打散了,那么你们就率领各自的麾下,朝着陈留县的方向撤离,你们记住,一定不要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撤离,那样极有可能被流寇追杀,流寇的目的是开封府城,不会往陈留县的方向追击。”

“可你们也要记住,我说的是万一,不到最后一步,我们绝不撤离朱仙镇。”

“好了,你们都去准备,厮杀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都是我最为信任的兄弟,两万军士都看着你们,打起精神来,狠狠的杀流寇。”

朱仙镇已经变得一片萧瑟。

驻守在防御工事后面的军士,表面上看是平静的,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人脸色发白,大概是知道流寇的人数不少,不过各级军官的神色都有些坦然,这个时候,军官的情绪极其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军士。

很快,队伍有些骚动起来,不少人纷纷扭头朝着后面看去。

众多军士看见了骑着马的总兵大人贺人龙。

贺人龙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居然来到了阵地的最前沿,这对于诸多军士来说,是最大的鼓舞,跟随在贺人龙身边的,是指挥最前沿军士作战的参将。

参将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贺人龙挥手制止了。

“诸位兄弟,流寇马上就要开始进攻了,我贺人龙与你们一起杀流寇。”

短短的几十个字,犹如重锤,敲击军士的心,总兵大人和他们一起战斗,还有什么值得害怕的,拼尽全力杀流寇就是了,横竖就是一条命,老天爷要收回去也没有办法。

贺人龙慢慢的在最前沿的阵地巡查,他走过的地方,军士神色变得坚毅起来。

孙传庭率领的两万军士,日夜兼程,歇息的时间很少。

他们抵达叶县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十八日,叶县距离朱仙镇,尚有近五百里地。孙传庭很清楚,他们已经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若是要及时的增援朱仙镇,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行军,争取在两日到三日之内抵达朱仙镇。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避开大规模的流寇,直接抵达朱仙镇,在军士短暂歇息的过程之中,孙传庭一直都在查看地图,和左良玉等人商议,李自成不笨,在进攻朱仙镇的同时,肯定会派遣流寇阻拦增援的大军。

摆在孙传庭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找到属下的向导,避开李自成的大军,直插朱仙镇,要么就和流寇面对面厮杀,杀开一条血路,增援朱仙镇。

第一个办法当然是最好的,可是仓促之间,无法找到熟悉路径的向导,再说小路绝不好走,开封府周遭几乎都是平原,小路本就不多,就算是有捷径,两万大军想着顺利的通过,恐怕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弄得不好迷路之后,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第二个办法就是直面流寇,通过厮杀冲出一条血路,抵达诛仙镇,这个行动充满了凶险,孙传庭率领的毕竟只有两万人,面对的是十余万的流寇。

孙传庭已经做好了杀开一条血路的准备,他麾下的两万将士,对于朱仙镇周遭的地形不熟悉,何况李自成麾下的流寇,已经经过了襄城和许州等地,谁知道李自成是不是在地方上安插了奸细,这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经过了长时间的思索和斟酌之后,孙传庭下定了决心。

看着左良玉以及其他的几个军官,孙传庭不容置疑的开口了。

“我们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唯有和流寇面对面的厮杀,杀开一条血路,抵达朱仙镇,这样做的确冒了巨大的风险,毕竟流寇人数众多,我们很有可能深陷其包围之中,不过我想过了,驻扎在朱仙镇的贺人龙总兵,麾下有两万军士,流寇既然想着进攻开封府城,就必须要打开朱仙镇这条通道,流寇若是抵达了朱仙镇,会派遣重兵进攻,这就留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出其不意的展开进攻,流寇的主要注意力只要集中在朱仙镇,就不能够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从即刻开始,我们每日里歇息两个时辰的时间,其余时间全部急行军,吃饭都在马背上解决,我们必须在三天之内抵达朱仙镇,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若是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让流寇能够从容的进攻朱仙镇,那我们的增援就失去了意义。”

孙传庭说完之后,看了看左良玉。

左良玉连忙抱拳行礼。

“属下遵从大帅号令。”

其余的军官也纷纷抱拳,表示遵从号令。

诸多军官离开,仅仅剩下了左良玉。

神色有些忧虑的孙传庭,对着左良玉开口了。

“左总兵,我们面临的困难巨大,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王总兵率领的大军,至少需要七天到八天之后,才能够抵达朱仙镇,我们率领的两万军士,包括贺人龙麾下的两万军士,一共是四万人,必须要阻止李自成麾下近二十万流寇的步伐,这场兵力悬殊的战斗,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结局,你记住,若是我们抵达朱仙镇,贺人龙及其麾下的军士已经被打散,我们也不要在朱仙镇停留,直插开封府城,我们能够进入开封府城,就能够帮忙防御,只要王总兵率领的大军抵达开封府城,我们就有底气和流寇展开决战了。”

左良玉看了看孙传庭,很快开口了。

“大帅,若是贺总兵被打散了,属下愿意率领军士断后,护卫大帅前往开封府城。”

孙传庭摇摇头。

“我是大帅,不可能临阵脱逃,要走也是在最后走,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一旦贺人龙大军被打散了,你即刻率领大军,摆脱流寇的纠缠,赶赴开封府城增援。”

第七百一十三章朱仙镇之战(3)

远处扬起了漫天的灰尘,密密麻麻,几乎看不清楚天空,大地在微微的震颤。

贺人龙手持单筒望远镜,默默看着这一切,长期征伐的他,非常清楚这漫天灰尘和大地微微震颤的含义,他麾下的各级军官,同样明白其中的含义。

贺人龙麾下的大军,以前配备有火绳枪,不过贺人龙全部淘汰了这些火绳枪,改为以弓箭和弓弩防御为主,火绳枪发射的速度慢,杀伤力都不是很大,且经常出现炸膛的问题,一旦对手攻击到近跟前,火绳枪就和烧火棍差不多,没有丝毫的用处,弓箭和弓弩就不一样了,杀伤力是巨大的,也是令对手胆寒的。

弓弩已经架设起来,这是贺人龙巨大的依靠,弓弩的杀伤力是异常强大的,不管进攻的对手是骑兵还是步卒,弓弩一旦发射,还能够在精神上面给与对手极大的摧残。

大地开始震颤,黑压压的流寇,铺天盖地而来。

贺人龙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想不到李自成会采取这种异常突然的进攻方式,没有任何的间歇,没有任何的准备,抵达朱仙镇既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

前方的军士略有些骚动,大概是被流寇冲锋的气势所阵势,贺人龙放下了单筒望远镜,跃马朝着前方阵地冲过去,身边的亲兵也跟随冲过去,嘴里大喊大帅来了。

骚动很快自动消失,不少的军士已经看到了冲向前沿阵地的贺人龙。

士气在瞬间被激扬起来了。

刘宗敏率领的三万骑兵,展开了大规模的冲锋,既然官军只有两万人,那就用最为精锐的骑兵去冲锋,彻底冲垮官军的防线。只要做到这一步,官军就彻底失败了,因为接下来闯王率领的五万义军军士,会跟随冲锋,官军根本无法抵挡,也无法继续组织有效的防线。至于说两军摆好阵势的厮杀,这不是刘宗敏所欣赏的,也是不会采纳的。

义军军士刚刚抵达朱仙镇,甚至来不及喘气,就开始冲锋,这表明刘宗敏有着必胜的信心,相信义军一定能够打败官军。

刘宗敏冲锋在队伍的中间,并未在最前面,他身边的五百亲兵。紧紧跟随在左右,形成了一个品字形,至于其余冲锋的义军军士,是不会嵌入到这个品字形之中的。

冲锋的气势的确是很惊人的,如同一股洪流,义无反顾的朝着前方奔涌而去。

这样的冲锋阵势,让刘宗敏非常的满意,甚至有了一些骄傲。这就是他亲自带出来的骑兵,有了非同一般的气势。有了强悍的战斗力。

官军的防御阵地,刘宗敏心知肚明,那不算什么,一旦骑兵冲过去,战马很轻松就能够跨越那些围栏,他不明白官军为什么会设立这样的围栏。野外作战主要就是需要发挥骑兵的冲锋和厮杀作用,修葺这样的围栏,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对手的冲锋,但更大的程度上是限制了自身的冲锋,让骑兵难以发挥野外作战的主导作用了。

流寇的骑兵距离围栏只有两百米左右了。前排的军士甚至能够看清楚流寇的脸庞,黑压压的箭雨也开始出现,这都是流寇射出来的弓箭。

前排的军士迅速支起了盾牌,抵御箭雨。

贺人龙身边的传令兵,终于举起了手中的红旗,这是用弓弩开始进攻的信号。

“呜。。。。”

一米多长的弓弩,带着低沉的渗人的声音,朝着前方的流寇飞去。

弓弩的射程可以达到八百米,贺人龙早就可以命令军士发射弓弩了,不过他一直都忍着,等到流寇距离阵地只有两百米、流寇已经开始发射弓箭的时候,才下达发射弓弩的命令,发出这样的命令,同样需要强烈的自信,当然如此近的距离,杀伤力也是巨大的。

密密麻麻的弓弩,如同一条条平行线,朝着流寇飞驰而去。

没有谁能够抵御弓弩近距离的进攻,可以说近距离弓弩的杀伤力,甚至不屑于红夷大炮。

贺人龙对于这上千架的弓弩,是绝对保密的,没有任何的泄漏,故而流寇根本不可能侦查到大军携带有如此多的弓弩。

惨烈的一幕瞬间出现。

冲锋在前面的流寇,被带着低沉呼啸声的弓弩击中,弓弩巨大的撞击力,不仅仅让前面的骑兵被射的飞出去,甚至连战马都被掀翻在地。

前排被弓弩击中的流寇,带着弓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