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483章

明末传奇-第483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下定决心再次进攻北直隶,一方面源于从京城得到的情报,另外一个方面源于顾君恩的建议。

京城方面得到的情报,这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大明朝廷已经陷入到粮荒之中,不仅仅是老百姓粮食严重不足,就连驻扎在各地的军队粮食都严重不足了,而且北直隶各地肆掠的疾病,夺取了很多人的性命,也严重影响到了朝廷大军。

这不是李自成决定再次进攻北直隶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李过对南直隶情况的描述。

李过回到山西之后,详细描述了进入南直隶之后见到的所有情形,脸上和嘴里都透露出来羡慕的神情,仿佛南直隶就是天堂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李过描述的情况,被顾君恩听进去了,李自成也听进去了。

郑家军将是义军最为厉害的对手,想想郑家军生活在富庶的南直隶,再看看义军,生活在贫瘠的北方,这样的情况得不到改善,最终的结局不用说都知道了。

顾君恩首先提出了建议,义军必须抛开一切,果断的对北直隶发动进攻,能够占领北直隶甚至是大明京城,那么义军掌控的地盘大大的增加,地盘增加了,才有扩充实力的可能,而且占领了富庶的京城,义军的补给得到了保证,也就有了抵御郑家军的可能。

李自成经历了多年的征伐,明白这里面的道理,让他犹豫的是进攻北直隶,有可能遭遇到顽强的抵抗,让义军造成重大的损失,那样的情况之下,义军就算是占领了北直隶甚至京城,也无法抵御郑家军的进攻。

顾君恩一句话让李自成下定了决心,那就是等待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这句话点醒了李自成,北方的乱局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郑家军为什么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人家就是在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郑勋睿若不是聪明绝顶、异常的睿智,也不可能一手创建出来强悍的郑家军,反过来说,按照以前的分析,义军也可以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可惜的是,北方土地贫瘠,义军已经陷入到缺粮的境地,若不是从南方采购三十万石粮食,根本无法维持。

从这个层面解释,郑家军的等候,可以等来义军甚至是朝廷大军的崩溃,而义军固守等待,实力将愈发的弱小,一旦南方不再交易粮食,则义军很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崩溃。

义军等不起,唯有主动出击,才有活路。

李自成不是没有决断的人,造反这么多年,不知道遭受多少的打击,最惨的时候身边只有十几人,还不是发展到如此的规模了,李自成也不怕损失,只要损失是值得的。

与顾君恩数次商议之后,李自成下了决心,倾尽全力进攻北直隶,义军没有退路了,唯有拿下北直隶,拿下京城,才有继续抗争的资本。

如此情况之下,李自成麾下的义军突然发动了对北直隶的进攻。

进攻刚刚开始的时候,李自成也是非常担心的,毕竟谁也不愿意遭受过多的失败。

不过战斗的顺利,让李自成没有想到,兵分两路的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真定府和大名府,给与官军大规模的杀伤,猝不及防的官军放弃了真定府和大名府,朝着保定府的方向撤离。

这一次李自成不再管河间府了,也不去思考漕粮的事宜,如今正是冬季,漕运早就停止了,分兵进攻河间府无疑是愚蠢之举,他给刘宗敏下达了命令,大军全部朝着保定府的方向进攻前进。

很快,义军包围了保定府城。

李自成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官军全部龟缩到府城里面去了,外围没有任何的抵抗。

一路的进攻,李自成也见识了北直隶的破败。

沿路几乎见不到活人,整村整村都看不见什么活人,就连土匪都看不见。

北直隶的粮荒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了。

这让李自成的信心大增,刘宗敏率领的大军赶到保定府城之后,李自成决定马上对保定府城发动进攻,这个建议再次被顾君恩阻止了。

顾君恩的意见很明确,大明朝廷出现了粮荒,那么保定府城一定也是缺粮的,只要死死围困,城内短时间之内就会断粮,到了那个时候,拿下保定府城就很简单了。

顾君恩同时还提醒李自成,义军包围了保定府城,大明朝廷一定会派遣援军前来的,义军此刻需要重点做的事情,就是打败前来驰援的官军,保定府城之内的官军得知增援的大军被打败了,就没有多少抵抗的信心了。

李自成再次采纳了顾君恩的建议。

保定府城被牢牢的围困起来。

李自成没有着急进攻,此次他携带了充足的粮食,大军足够维持,而保定府城之内的官军,就不一定能够维持了。

再说前面的战斗,李自成发现不少官军的脸上都是菜色,明显是粮食不足。

围困保定府城不过几天的时间,李自成就得到了斥候的禀报,河间府城的官军前来驰援保定府城了,官军的人数不少。

一切都被顾君恩说准了,李自成也有了充足的准备,他命令刘宗敏率领二十万义军军士,继续包围保定府城,自己则率领二十万义军,往高阳城方向前进,他要在高阳打败前来增援的官军。

几个月的时间,局势完全扭转,李自成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朝廷大军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样的情况没有人能够想到,京城里面的皇上,此刻还在期盼着杨嗣昌再次带来大胜的消息,可惜这一次大明朝廷注定是难以得到好消息了。

第八百五十三章绝唱(1)

战斗厮杀在高阳县城附近的官道展开。

杨嗣昌和李自成都是主动展开进攻的,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是充满必胜的信念,杨嗣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杨嗣昌的麾下是不足六万人的朝廷大军,而李自成麾下则是气势汹汹的二十万大军,按说这样的战斗不存在什么悬念,不过厮杀真正开始的时候,没有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空旷的平地上面,激烈厮杀的双反谁都没有退让,朝廷大军人数虽少,可还是展现出来势不可挡的气势,而他们的大帅杨嗣昌,更是亲自披挂上阵,毫无顾忌的与流寇捉对厮杀。

杨嗣昌已经存了必死的信念,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更提不上害怕了。

杨嗣昌的拼命极大的鼓励了诸多军士的士气,在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之下,所有军士奋勇厮杀,场面上竟然不占劣势。

满怀信心的李自成,真的有些愤怒了,从人数上面来说,义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以往很多的战斗,义军都是依靠人数上面的绝对优势,依靠人海战术打败官军的,可这一次为什么会如此的艰难,难道说杨嗣昌真的是那么厉害吗。

战斗厮杀开始之后,李自成发现了杨嗣昌,他也专门派遣军士去斩杀杨嗣昌,无奈杨嗣昌身边的亲兵太过于厉害,几次这样的冲锋都告失败,李自成甚至准备亲自率领亲兵前去进攻,只要斩杀了杨嗣昌,官军一定崩溃,但他的这个准备被顾君恩制止了。

李自成已经非常信任顾君恩,既然是顾君恩反对,他也就听从了劝阻。

一整天厮杀下来。双方没有分出胜负,战场上遗留下来无数的尸首。

天色已经黑下来了。

李自成在中军帐里面来回走动,脸色铁青,以二十万大军对付官军,一天下来居然没有能够击溃官军,这样的结局是他没有想到的。大军的士气是遭受到重创的,不知道翌日展开的进攻,会不会取得胜利。

其实在战斗持续到下午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发现部分义军军士习惯性的准备后退,要不是指挥作战的军官当机立断,果断斩杀了十余人,怕是早就有人后撤了。

李自成最为担心的是战斗不能够迅速取胜,又出现几个月之前的局面,若真的是这样。那就是义军与朝廷大军相互消耗实力了,今后义军将更加难以应对郑家军的进攻。

顾君恩坐在一边,脸色较为平静。

“老顾,你说说,明日的战斗我们能够取胜吗。”

“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顾君恩的笃定让李自成感觉到奇怪,内心也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多年的筹谋,让顾君恩的能力已经非同一般,加之多次筹谋的准确。更是让其有了巨大的自信。

李自成看着顾君恩,不再开口说话。等着顾君恩的解释。

“官军今日的厮杀的确很是骁勇,而且杨嗣昌亲自上阵厮杀,想必是给与了军士极大的鼓励,不过我认为,仅仅依靠这方面来支撑是不行的,再说杨嗣昌又能够支撑多长的时间。今日的厮杀之后,明日他已经没有体力继续坚持厮杀了。”

顾君恩说的很是直白,李自成频频点头,今日的战斗的确依赖杨嗣昌的坚持,这与几个月之前的战斗如出一辙。不过顾君恩如此的肯定,难道不担心出现几个月之前的那一幕。

或许是知道李自成的担忧,顾君恩很快接着解释了。

“几个月之前的情形与现在大不一样了,就算是杨嗣昌亲自率领大军作战,而且亲自参与厮杀,也不能够挽回败局,其实义军包围了保定府城,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义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一定能够拿下整个的北直隶,直至拿下京城。”

“官军已经没有了几个月之前的气势,他们退守保定府城的时候,就表明了态度,他们只想着死守,根本没有想着进攻,如此情况之下,仅仅凭着杨嗣昌个人的能力,不可能扭转什么,顶多就是拼死挣扎一下子而已。”

听见了顾君恩的分析,李自成终于放心了。

“你说的不错,应该是这个道理,不过你看我们是不是能够招降官军,这样我们也能够避免更多的损失啊。”

“我觉得不行,这次一定要彻底打败官军,最好是能够生擒或者斩杀杨嗣昌,那样大明朝廷就失去了希望,一旦义军打败了杨嗣昌,攻陷了保定府城,对于朝廷的打击是致命的,他们就没有了抵抗的决心,这样义军才能够以最小的损失拿下京城。”

顾君恩的话语,让李自成的脸上升腾起来光辉,要是能够拿下大明京城,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甚至可以实现那个最为耀眼的理想了。

李自成的命令迅速下达下去,所有军士寅时吃饭,卯时开始进攻。

杨嗣昌的心情是异常沉重的,今日的厮杀,虽说朝廷大军抵抗住了流寇的进攻,可没有谁内心有必胜的信念,这与几个月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毕竟年纪大了,毕竟是文官,虽说在战场上没有卖力的厮杀,可杨嗣昌还是感觉到身体的酸痛,天黑之后,他咬牙坚持巡视大营,同时要求所有将士都要吃饱休息好,粮食短缺的问题很快就能够解决,京城马上就要运送过来粮食了。

回到中军帐,杨嗣昌的脸色苍白,巡视大营的过程之中,他再次感受到了无力。

大半天的厮杀下来,大军损失还是有些惨重的,阵亡超过了五千人,伤者暂时没有统计,这样的伤亡对于大军的打击是很大的,朝廷大军的人数远远比不上流寇,流寇的伤亡明显大很多,可人家无所谓,因为流寇习惯采取人海战术。

朝廷大军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流寇主动前来迎战,这是杨嗣昌没有想到的,也是他不愿意看见的情形,可事到如今,根本没有后退的余地了,若是他率领的大军朝着河间府的方向撤离,则流寇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保定府城,保定府城一旦被攻破,凭着他麾下的几万人,根本无法抵御流寇的进攻,到了那个时候,流寇就可以直接进攻京城。

杨嗣昌只能够硬着头皮与流寇死拼。

夜深人静的时候,杨嗣昌想到了皇上,想到了朝廷,想到了京城,他想的更多的是家乡以及郑勋睿,骁勇的郑家军在南方和北方蓄势以待,一旦北方出现大乱,郑家军肯定是要出动的,想想郑家军的骁勇,流寇是无法抵御的。

郑家军驻扎在陕西,流寇驻扎在山西与河南境内,这么长的时间过去,郑家军为什么按兵不动,就连后金鞑子蹂躏北直隶的时候,郑家军也是采取观望的态度,想想朝廷面临的局势,想想可能出现的结局,郑勋睿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

郑勋睿就是等着大明朝廷轰然倒下,接着才会出兵的。

或许到了那个时候,郑勋睿麾下的心腹会将其推上皇帝的宝座。

历史历来都是如此,也没有什么值得好奇的。

杨嗣昌倒是想着自身的选择,他选择效忠皇上和效忠朝廷,没有留在南直隶,这个决定现在看来,好像是不明智的,但杨嗣昌不后悔,他得到了皇上的信任,他几乎就能够改变整个的局势,可惜的是,朝中有他这等想法的大人太少了。

杨嗣昌在前面拼命的努力,后面却有数不清的人想着拆台,这样的情形,就算是神仙出面也是无可奈何的。

尽人力看天意,杨嗣昌只能够这样想了。

时间到了寅时。

诸多的军官进入到了中军帐,斥候也来到了中军帐。

斥候禀报对面流寇大营已经有了动静。

昨日战斗结束之后,双方各自打扫战场,拖回了阵亡军士的遗体,分别掩埋,虽然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没有发生冲突,可双方都很清楚,更加惨烈的厮杀将在翌日展开。

听完斥候的禀报,杨嗣昌知道流寇已经开始做进攻的准备了。

他吩咐军士马上开始吃饭,这一顿饭一定要吃的饱饱的,不要担心粮食不足的问题。

杨嗣昌走出中军帐的时候,天空之中还能够看见寒闪闪的星辰,正月正是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候。

大营被无数的火把照亮了,能够闻到米饭的香味,看来军士马上就要吃饭了。

杨嗣昌手持望远镜,看着对方不远处流寇的大营,同样被火把照亮了。

放下望远镜的时候,杨嗣昌突然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预感到今日的厮杀,一定能够得到最终的结果,要是是朝廷大军撵走了流寇,让流寇被迫撤离,要么是流寇打败了朝廷大军,他率领剩余的军士被迫撤离。

一阵阵的寒风吹来,杨嗣昌站在中军帐外面一动不动,周围的亲兵本来是准备请大帅去吃饭的,这个时候没有谁开口,害怕打扰了杨嗣昌的思维。

相聚不远的另外一个大营,李自成也同样站在中军帐之外,看着对面的大营,同样也是一动不动,所不同的是,李自成的身边有顾君恩陪着。

第八百五十四章绝唱(2)

崇祯十六年正月二十四日,卯时。

天尚未完全亮,惨烈的厮杀就开始了。

交战的双方没有试探性的进攻,没有客气,上来就是殊死的搏杀。

骑兵来回的冲锋,穿插到人群之中,步卒举着手中的武器,拼命的砍杀对手,双方好比是急红眼的赌徒,不要命的缠斗在一起。

鲜血洒落到地面,很快凝固,不断有冒着热气的鲜血覆盖上去,无数人痛苦的倒下了。

气候愈发的寒冷,简直到了唾沫成冰的程度,不少正在厮杀的军士,身上的鲜血也凝固了,变成了暗黑色的冰块。

杨嗣昌和李自成面对这一切的时候,脸色都是平静的。

大战开始之前,他们都做足了准备。

李自成拿出来的是钱财赏赐的政策,杀死一名官军,赏银五两,杀死一名军官,赏银五十两,若是有人能够杀死杨嗣昌,赏银五千两,正是这样的奖赏政策,让义军军士拼命的厮杀,谁都想着能够多得到奖赏,至于说在战场上殒命了,那就只能够怪自身的运气不好了,战场厮杀本来就可能随时丢失性命的。

杨嗣昌没有银子赏赐,他和几个月的做法一样,告诉身边的军官,此番的战斗若是失败了,众人都不要想着活命了,家人也彻底失去了依靠。

这是钱财与意志的较量和厮杀。

按说意志是原胜于钱财的,不过有些时候也不一定,战场上的蛊惑,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激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