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超级霸主-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章蓟县之战
在凌云与田楷的兵马在暗夜里相持的时候,杨奉带着十二万白波军杀至居庸城下。而公孙范带着两万人马,正在逐渐接近燕山大营。
这段时间凌云花费了不菲的通讯费,清晰地掌握了各地的情况。由于太史慈在短时间内击溃了黑山军,凌云紧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虽然田楷的四万大军就在城外,他却一点都不担心。倒是赵云驻守的居庸城成为凌云最担心的城池。
杨奉率领白波军抵达居庸城后,立即让大军从四面攻城。此时黑沉沉的夜空中兀自下着雨,月黑风高下雨夜,刚好适合攻城。若是延误了时间,天上的雨再停了,反而对他们不利。
杨奉比张燕要幸运一些,二人所采用的攻城方式完全相同。可是二人攻城的时间却相差很大。
随着大军呼喊着向城墙杀去,居庸城中的守军在赵云一声令下,立即发起攻击。
黑夜之中,巨弩手率先发射,他们看不清白波军的情况,当然白波军也无法躲开巨弩的攻击。巨弩射程远,白波军又十分密集,大多数巨弩发射的箭矢都射中了进攻中的白波军士。
此时杨奉的表情比张燕犹有过之,他看不清城头上的情况,为对方在雨天还能发射箭矢感到特别震惊。
随着大批白波军的不断进攻,城头上开始点燃火把向城外扔去。雨水中燃烧的火把,很快就落在积水的地面上熄灭了。但借着火光明灭的空当,他看到城头上影影绰绰的草蓬。
杨奉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对方早有准备,用那玩意遮雨。他根本没把这东西放到心上,催动大军加紧攻城。
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张燕已经从泉州狼狈溃败,否则他会重新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接下来的进攻与黑山军攻打泉州有些相似,守城的弓弩手都投入了战斗。投石机也派上了用场,到最后百姓把滚开的热水一桶桶地拎到了城头又一桶桶地倒了下去。
杨奉指挥大军攻了大半夜,依然没能攻进去。他心中极度恼火,十二万人攻打一座县城居然如此费力?还造成大量的伤亡,照这样子,要是每座城池都如此攻打,等不到他打败凌云,就得把这十二万人全留在幽州。
他心中开始出现了动摇,但后来也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肯定凌云在蓟县安排了重兵把守,如此一来对方后方肯定空虚。
距离蓟县最近的城池是昌平,杨奉犹豫再三,决定带一万骑军奔袭昌平城,其余人马暂停进攻,围住蓟县,不让对方有机会送出消息。
赵云率军在暗夜中防守,不比太史慈在白天防守那样轻松。城墙目标大,白波军可以照着目标随意进攻,而他的防守却受到了夜晚的限制。
好在提前做了准备,有草蓬遮雨,弓弩能照常发射,又有投石机和百姓给烧的开水。
他与耿忠、展熊分别指挥大军防守,虽然打得艰苦,终究没能让白波军登上城墙一步。
现在白波军突然停止了进攻,潮水般地退了回去,鼓声却一阵紧似一阵。
赵云站在城墙上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进攻到这个程度再退去,相当于前功尽弃。莫非对方耍什么花样?
时间不长,北城那边来人,报说远处亮起火光。
火光是赵云派出去的探马点燃的,为了防止白波军绕过居庸偷袭后方,他特意派了多批探马监视。
见白波军居然敢孤军深入突袭昌平城,赵云快步走下城墙,点齐五千军马打开东城向外杀去。
白波军没料到居庸城的守军居然敢主动出击,被赵云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北城外大约有两万白波军,黑暗之中他们也不知道杀出多少人马,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抵挡赵云五千铁骑的冲击。
等另外三个方向的白波军得到消息赶来支援时,赵云已大肆冲杀完毕,擒了几名将官模样的人返回城中。
这一场冲杀,赵云一马当先,击杀白波军有三千多人。
回到城中,赵云立刻拷问那几名将官,得知奔袭昌平城只有一万人后,他放心了。
昌平城的守将是吴逢,城中有四千左右人马。当初凌云调动兵马的时候特意没有调昌平的兵马,就是想在蓟县告急的时候能用上这些人。
这件事,赵云知道,四千对一万,比他在蓟县对比白波军的十万人马比例高得多。至于昌平是否有准备,这一点他丝毫不担心。
因为凌云能远程传递信息,这个神奇功能他已领教了多回。
甚至凌云能弄来投石机,能给守城军配备了千余台巨弩,这些事情赵云事先一点都没听到风声。现在的赵云对凌云越来越佩服,越来越感觉到他这位结拜兄长深不可测。让他震惊的事情,让他敬佩的事情,出乎他想象之外的事情越来越多,多到让他逐渐感觉到麻木,让他不经意间产生一种错觉,无论凌云做出什么事情,他都觉得很正常。
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凌云与他主动联系,按时间推算,兄长应该会询问这边的情况了。只要和凌云联系上,那么他就可以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
赵云等着和凌云联系,但他并没有干等着。不时地带着兵马出去冲杀一阵,而后回城。然后再出去,如此往复。有时会在某一处城墙上击鼓,然后从别的城门出击。也有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总之是真真假假弄得白波军首尾难以相顾。
此次杨奉带来的骑军有一万三千人,杨奉带走了一万,剩下的骑军根本没有守军多。有时赵云带出去五千,有时带出去八千,有时让展熊也带人冲杀。
无论如何冲杀,他们都遵循了凌云的最低原则,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
如次一来,白波军被赵云搞得死伤许多人马,整个疲惫不堪。他们再也不敢分散在四面围着城池了,而是全都聚集在北门外。
这个方向是通往昌平的方向,按杨奉的意思,他们主要是阻止城中守军支援昌平。等杨奉拿下昌平后,这些军马全都撤往昌平。
到那时,估计其余几路大军都已攻下各自的城池。几路大军联合再战蓟县的守军,他们白波军就会少损失些人马。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只可惜他没料到张燕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从泉州大败而逃。
而他依仗的另两股人马,全都自身难保。
攻打燕山大营的公孙范还不如张燕呢,他的两万人马基本和守军差不多。还没等公孙范靠近大营,就遭到了杨昭的伏击,损失了四千多人。
等他们靠近大营城墙时,守军的反击更加凌厉,攻了许久不但毫无成效,而且伤亡过万。
公孙范没想到燕山大营居然有这么多的人马,眼看两万人都没什么战绩,又看看仅存的数千人马,再也无心进攻。
当他率领残兵退走时,杨昭率领大军在后面疯狂掩杀。公孙范惶惶如丧家之犬,趁夜在燕山中逃窜。
而在蓟县的田楷在天色将明的时候终于接到了探马的禀告——张燕攻打泉州失利,已经败退。
当田楷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莫名震惊,十万大军居然就这样败了?
他在城外击鼓一是故弄玄虚,搅乱守军的军心,另一方面也是做出攻城的假象,做给白波军和黑山军看的。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他立刻做出撤军的决定。
随着一声号令,大队人马立刻向范阳郡方向撤退。田楷同样让他带来的八千骑军断后,行出数十里之后,他见蓟县方向没有什么动静,心里才稍微安定些。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连着下了两天的雨终于停了下来。
太阳一扫天空中的阴云,发射出温暖的阳光。田楷的军士几乎一直都在雨中挨了两天浇,早已又冷又饿。虽然没有吃的东西,但能看到太阳也让他们的心情大好起来,禁不住爆发出阵阵欢呼。
第一百二十一章俘敌
温暖的阳光给田楷的大军带来了好心情,却没能给他们带来好运,相反恰恰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大军在阳光下还没走出十里的路程,蓟县方向大批骑军便尾随着追杀过来。这些追兵不只是蓟县的守军,其中还有太史慈和秦涛率领的泉州援军。
田楷带着他的人马离开蓟县不久,太史慈等人便赶到了蓟县。大军饱餐之后,凌云给太史慈的部分人马配备了连弩和弓箭,而后两支人马兵和一处,出城追杀田楷。
太史慈的大部分本来都带着弓弩的,但一路冒雨行进都给浇湿了。蓟县城存
有部分弓弩,但数量不足以把四万多人全部更换上。其中只有一万人左右得到了能正常使用的弓弩。加上凌云的一万兵马,弓弩手则达到了两万人。
凌云只留下二百人守城,其余人马倾巢出动,掩杀田楷大军。
虽然太史慈的人马连夜赶路,都有些疲惫,但较之田楷的兵马却强了许多。五万多人的骑军,在数量上都超过了田楷的总兵马,更何况田楷的兵马大多数都是步军。
又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凌云的五万多大军刚一冲到,田楷的兵马就呈现出溃败之势。而凌云的兵马横冲直撞,更凭借着弓弩的远程攻击,杀得敌军落花流水。
追杀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除了一些骑军逃跑外,其余的兵马或者被杀,或者主动归降。而田楷早在混战之初就见势不妙,带着亲兵开溜了。
归降的人马大约有一万多人。,对于那些归降的军士,凌云思量了好一会儿。按照他原来的想法,是想敲山震虎,将敌军全部击杀,不收降军。
但那是在混战的时候,如今田楷几乎全军覆没,再看到跪倒在地上的那些人,他心中有些不忍。
以杀止杀的事,他没有选择的余地,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杀掉那些不想让你生存的人。但这一万多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你一句话,他们或许可以继续活着,或许就人头落地。
最后凌云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把他们编入太史慈军中,跟随太史慈赶往居庸城。这些军士又累又饿,又惊又怕,谁都不敢违背凌云的命令。他们也知道这是凌云给他们的一个考验,如果让凌云满意了,或许他们就会获得新生,成为凌云众多军士中的一员。如果他们表现得不好,命运堪忧啊!
蓟城中没有太多多余的战马,好在方才追杀的时候得到了数千匹战马,凌云让那些降军乘骑,又从军中调出了一些。
而后凌云率领六千兵马赶奔昌平,让秦涛带着其余人回转蓟县守城。
天明之后的居庸城阳光普照。
昨天晚上和白波军折腾了大半夜,赵云忙里偷闲回去好好睡了一觉。清晨醒来神清气爽。
到南城墙一看,白波军还在远处聚拢着,有站着的,有坐着的。看那些坐着的军士不知在屁股底下垫着什么东西。雨后的地面依旧泥水混合,他们没带帐篷,连躺着的地方都没有。
不用想,这一夜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目光一掠间,赵云看到城外遍地都是白波军的尸体,满满地铺了一层,重重叠叠,血水混合着雨水,把城外染得红彤彤的。
昨天晚上连箭矢带石头,杀伤了大量的白波军,后来多次冲杀,又使对方伤亡了不少。
但具体杀伤了多少敌军,赵云没个准确数字,当然了,现在他也没有准确数字,因为他只看到了南面的战场。不过从尸体上判断,对方伤亡很大。
等军士用完早饭,赵云再次点齐兵马出城。
这次出来,比夜间要方便得多,视线明晰,天色晴朗,正是弓弩手的天下。此时的白波军尚余七八万人,赵云带着五万铁骑遥遥攻击,白波军无丝毫还手之力。
白波军中也有弓箭手,只是他们的弓经过连日的雨淋,已不能发射。他们人数虽多,却只有挨打的份。
当初杨奉带军来攻居庸城时,只带了两日的干粮,本以为居庸城定会手到擒来。没想到一切和预想中的绝然不同,军士所带的干粮已经吃完,正处于山穷水尽的地步。
此时的他们根本经不住赵云的军的猛烈攻击,他们的首领胡才见势不好,率领大军直向昌平方向败退。
按杨奉的交待,他们需要坚持到午时才能退往昌平。只是杨奉想不到居庸城的守军居然敢主动出击,他更没料到雨会在清晨的时候停下。
一边退,一边追,赵云这次并未冲进对方的军中混战,只是让弓弩手在后追赶发射。
跑在后面的都是步军,他们如何能有马匹跑得快,大量的白波军被射杀掉。一些落在后面的军士被轻易斩杀。
开始时,胡才还指挥军士分做三路撤退,到后来这三路人马全被赵云的岂军给圈了回来。三路人马又合并成一路,是跑也跑不掉,打也打不过。
胡才身边有三千余骑军,若是他丢弃这些步军,还能逃得出去。只是军中有一些人是他的乡人,他无论如何都不肯平白弃这些人于不顾。
眼看着对方疯狂地追杀,大批的军士战死,就连有些跪地求饶的军士也未能逃得一命。胡才长叹一声,圈马向追兵迎去,边跑他边大喊道,“住手,统统住手,在下胡才愿率军归降。”
他的声音在急促的马蹄声和惨叫声中传出很远,白波军听到他的喊声,立刻向他跑了过来。
赵云勒住白龙马,止住大军,“若诚意归降,立刻放下兵器,否则后果自负。”
“将军,若我等归降,可能饶过这些军士性命?”胡才没有贸然让军士放下兵器,他还有些不放心。
赵云一摆手中涯角枪,“这个自然。”
胡才还有些犹豫,“不知将军尊姓大名,能否为此事做主?”
“哈哈哈,胡才,你还有别的选择吗?”赵云用枪指着胡才道。
胡才心知赵云所说的绝非大话,他的军士就算拿着兵器也难逃一死,人家的军队太强悍了。
想到这儿,他下令道,“众军听令,立刻放下兵器,全部归降。”
随着他的话音,军士迫不及待地把兵器扔到了地上,他们都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
赵云令降军站好,派出人手清点人数。过了好一会儿才清点完毕,降军共有四万三千人。
这个结果出来,赵云才知道,从昨天到现在,他已经杀掉六万多白波军。以区区五万多兵力,毙敌六万,俘敌四万,实在是一场重大胜利。
赵云带人押着俘虏返回居庸城,等待凌云的消息。
第一百二十二章退路
赵云回到居庸城不久便接到了凌云新的命令。
命令是通过赵云随身带的亲兵传送的,为了与后收纳的将领联系方便,凌云分别给他们配置近百名自兵营购买的亲兵。当然了,这些亲兵还有另一种耳目的作用,再者就是做他们的随身护卫。
凌云命令赵云与展熊、耿忠兵分三路,每路三万人马。赵云率军攻打上谷郡的涿鹿,潘县、下洛三县。而后长驱直入穿过上谷郡地界进入代郡,尽最快速度拿下代郡的城池,能拿下多少算多少。
展熊率军在居庸城附近拦截公孙范的残余人马,而后进军攻占上谷郡的宁县、碓瞀、沮阳三县,而后进入代郡支援赵云。
耿忠率军攻占燕国的广阳、军都、安次三县,然后与太史慈兵合一处进军范阳郡。
上谷郡共有八县,其中居庸县早已被凌云占领。还有一县名为广宁县,位于上谷郡的最北方,再往北就是鲜卑地界。为了争取时间,暂时放过这个县城。
燕国共有五个县,其中昌平和蓟县已被凌云占据,仅余广阳等三县,凌云交给了耿忠。
白波军的降军被平均分散到三支人马中,胡才暂时被留在居庸城,由专人监管。
三支人马领令各自出发,方信将运粮队分为两支分别向上谷郡和燕国境内运送粮食。
此时的凌云一边调兵遣将,一边指挥军士围剿杨奉的残余人马。
说来杨奉比较命苦,在居庸城没讨到什么便宜便想去攻占昌平城。不料他赶到昌平城时已是早晨。雨过天晴,昌平的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