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骨 >

第337章

铁骨-第337章

小说: 铁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长叹一声:“好、好……没想到他们做得这么细。平时谁也不留意可听到这个数字才让人感慨万千。安毅他们几个打仗那么聪明亡一直都是全军最少地。可也都死了一万七千多人差不多是两个正规师地人数。其他各部就可想而知了一路打下来死了多少将士啊!从这儿也可以看到安毅他们地严谨作风和治军方略。北伐到现在。我们地军政各部连个粗略地总体伤亡统计都没有。失职啊!”
    “回校长。学生已经将此事以报告形式上呈军政部。军政部也准备下文让各部上呈伤亡统计数字。”康泽低声汇报。
    蒋介石点点头:“虽然晚了点儿,但也来得及,目前各部分都相互谦让达成了共识,番号重复的几个军也都调整完毕,我第一军、第九军、第三十二军的建设步子要加快,各军各师党代表的派遣工作你们要抓紧……安毅的独立师重建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俞济时呈上安毅的来信:“安师弟说一切顺利,他向校长致谢,信中说恢复了名誉,所有将士感激莫名,士气高涨。”
    蒋介石看完信皱起了眉头:“他唯独看上鲁逸轩和赵瑞这两个人,还力荐两人担任团长,这家伙到底怎么想的?给了他三百人的名单,他居然只挑了八个人,而且其中六个还是搞政工的……”
    “鲁逸轩和赵瑞二人均毕业于我黄埔,又都是前
    留学回来的尖子,只不过性格内向,表现平平,估会施展才华吧。两人跟随济时和衷寒他们到南昌与安毅见过两次面,其中一次一起上山打猎,估计相互间一见投缘也未可知啊!
    从安毅要人的名单上看,他非常注重政治教育,重视我黄埔精神的传承,很好地体会到了校长的建军精神和殷切期待。”
    陈立夫对安毅大量吸收政工人员的聪明之举颇为赞赏。
    “说起来鲁逸轩与安师弟还是师兄弟呢……”
    贺衷寒随即便把安毅和鲁逸轩师从俄国射击教官柳申科夫的情况向蒋介石作了详细汇报。
    蒋介石微微一:“原来竟有如此渊源,怪不得毅这么提携鲁逸轩,情有可原啊!”
    贺衷寒小心建议道:“校长,生以为安师弟所言颇有道理,一直以来他的内部军官培训卓有成效原独立师中,营级以上主官除了积功晋升的老兵之外,大部分为我黄埔同袍,小部分为投诚的江浙各省讲武堂毕业生他的参谋长杨斌和炮营营长廖民林这几个都是讲武堂出身再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安师弟所部各级主官的军事素质很高,否则也没有一系列显赫战功。
    这次重组立师,安师弟麾下营长以上的老兵仍有十七人,其中黄汉乾等六人均出自我黄埔,四人出自保定军校,安师弟能够从三百名候职同袍中接纳八人,而且都给予营级以上职务,与其他各师相比经算是很够情义的了。
    校长也许没看安师弟来的第三页,他建议校长派出十二名黄埔师兄弟接手南昌征募处,担任主任及各科正副科长,再派出十二人进入尹继南师弟的警备师筹备处,从士兵招募开始参与部队的整个建设过程。
    学生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这样的锻炼机会非常难得且安师弟他们从征兵到训练再到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拥有一整套严密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良制度,管理和训练水平远在各军之上,学生相信,只要派遣过去的师兄弟在尹师弟的领导下完成警备师组建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收获。”
    蒋介石看完信缓缓放下:“有道理毅想得还是很周到的,不过他现在才招募到七千人,看来他仍然坚持他那套严苛的征兵标准,实在太慢了!你们要催催他加快进度,必须在二月底之前组建完毕开来南京报到天也不能再拖了。”
    康泽笑道:“校长请勿担心,安师弟要求再高也不会缺兵源自从他得到校长批准建立牺牲将士纪念碑之后,各大报纸广泛报道卦洲如今形同集市,人满为患国各地赶到八卦洲义务劳动的青年学子多达五千余人,其中半数青年天天缠着尹师弟要求加入模范营,加入独立师。
    原本在逃亡途中失散的百余名独立师老兵听到消息,相继从江北各地赶来重归队伍,其中不少人身后跟着数十名至上百名青壮,两千余名老兵相互见面之时,如同隔世相见一般抱头痛哭,哀声遍野,把周围数千民众感动得泪如雨下,记们趁机拍摄照片大肆渲染,弄得舆情鼎沸全国皆知,某些人恐怕再也不敢轻易开口了。
    ”
    众人会心一笑,蒋介石满意地望向天花板:“干得不错!很不错!安毅的无声宣告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效果,安毅也因为这一义举不缺兵员了,相得益彰啊!”
    康泽继续汇报:“校长,昨晚雨农兄对学生说,这半个月来,尹师弟不知用什么方法,让一千二百余名各高校的男女学生回去搬来行李,于昨日傍晚欢欢喜喜地乘坐包船赶赴老南昌,转入即将开学的江南医学院和理工学院继续学习。
    之前三天,尹师弟已经把一千三百余名青壮送上江南公司送来物资的货船,看样子是前往老南昌接受新兵训练。
    从今天算起,再有半月工程完工,期间很容易就能招到四五千新兵,照这个情况看,学生认为很可能安师弟他们早就预测到所产生的影响,否则不可能干得这么干净漂亮。”
    众人连声附和,纷纷说安毅越来越狡猾了,只要是机会就没见他错过的。
    蒋介石难得地笑起来:“你们别忘了你们的师弟是干什么出身的,连静老和庸之先生这些前辈名流都对他的商业天赋赞赏有加,他会做亏本生意吗?哈哈……就这样吧,把鲁逸轩这八个人立刻派到南昌去,让他们向安毅报到,另外,济时你给安毅去个电报,就说我答应他的请求了,同意那个在‘一一二事件’中为党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黄应武担任他的党代表,军衔嘛,就从上校晋升少将好了。
    这个黄应武十六岁就当兵,身经百战,军龄很长,在北伐中战功卓著,又是政治学校的期毕业生,果夫对他赞赏有加,视为亲传弟子,完全具备晋升少将的资历和功绩。”
    “是!”
    俞济时低声回答,跟随弟兄们一起悄然离开,安毅师重组的最后一个难关,就这样轻松地闯过去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四〇一章 决胜于千里之外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10…1…7 17:43:16 本章字数:7224

    铁骨   第四〇一章 决胜于千里之外
    报告:南京总司部来电。(),”身材高大有张坚方|立师新任通讯科长罗站在会议室门口。报道完毕大步走向安毅。恭敬的递上电文。
    安毅点了点头。摆摆手示意他随便找个位置坐下。随后仔细端详起来。看完后。安毅眉头舒展。对着满将帅扬起了手里的电文:
    “好消息啊。校长和总司令部已经同意了我独立师的编制计划和各级主官任命名单。看来贺师兄和师他们没少帮忙啊。现在大家理解我什么会对我那些师那么好了吧?应武。”
    “”
    黄应武一脸振奋的站了起来。
    “恭。你小子升少将了。”安毅非常开心。这下就没有空降的党代表向自己指手画脚了。胡家林杨斌众兄弟齐声向黄应武致喜。黄应脸上堆满了笑容。对夏俭和詹焕琪拱拱手说道:“别只恭贺我了。两位老兄不也都升将军了吗?一个是堂堂的省保安司令部的参谋长。一个是赣中司令部的司令。啧啧。这名头比起咱们老大都威风。何况小弟这个末学后进?”
    众兄一听都不由笑了起来。一时间群情激奋。欢声笑语不断。这时坐在黄应武身边的罗眉飞色舞的恭贺:“恭喜师兄了。”
    黄应武乐呵呵的掏香分发一圈。最后给罗点上:“师弟。你别着急。只要死心塌的的跟着咱们老大干。就不愁升不了官。我从士官到将军才用了不到年时间。你能力比愚兄强多了。说不定打上一两仗你这少校军衔就上校了。努力吧。”
    罗点;头咧嘴一。在弟兄们的笑语中翻开文件夹提笔书写。
    罗毕业于黄埔二期政治科。随被抽调跟随俄国教官学习无线电在中央党部干了一年无线电报务。再到陈果夫主持的中央政治学校进修。与半路出家的黄应武是同期同班同学。将近一的相处。两人从相识到相知感情日渐深厚。在反对李宗仁特别委员会而发起的游行示威活动中两人都差点儿命。经此一难两人的情谊更为深厚。
    此次安毅师组。率先的到消息的罗再也不愿留在沉默而幽暗的中央党部里耗费自己的青春。悄悄给返回老南昌的黄应武写信请求调到独立师。黄应武早就想把精通无线电并拥有扎实军事基础的罗挖过来接到信立刻找到安毅汇报。当时|凭黄应武如何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安毅都没有答应而是悄给陈瑜发个电报让他请求龚茜帮忙查询茜的回电只有八个字:诚恳稳重。才兼备。
    安毅接到回电的第二天。黄应武怀揣安毅的亲笔信赶赴南京找到老师陈果夫。硬着头皮接受陈果夫的一顿教训之后拿到批准手谕。大喜若狂的黄应武告别陈果夫立刻钻进人事处。仅用二十分钟交际就让一群喜笑颜开的“老头老太太”给他办完所有手续。
    当罗看到突然出在自己办公室门口的黄应武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属于中央党部的人了。被黄应武拖进门口的轿车开到总司令部再到第一军军部之后才知道|份子罗激动之余。连向师兄黄应武致谢黄应武却非常恼火说军部这帮***大老爷太苛刻了。只给师弟定了个少校军衔。
    罗就这样来到老南昌。一周来对安毅所部弟兄间浓浓的情义倍感温暖。相对于死气沉沉却又尔虞我诈的中…部。这里的一切对于祖籍山东性格耿直的罗来说简直是个天堂。特别是被安毅破格任命为师部通信参谋兼通讯科的重要职务后。罗心中的那点儿隔阂瞬间消除。对安毅钦佩不已满|感激。
    安毅看到比自己大五岁的罗一脸郑重的表情。心里对这个新加入的弟兄十分满意。
    看到差不多了。便举起手示意弟兄们安静。随即朗声问道:“老罗。西面有消息了?”
    罗收聚思绪。打开面前的文件夹从容通报:“虎头长官和丁大队长来电。“下贺丸”号万县卸下了枪支弹药等物资随即顺江而下。目前正在亭码头装载木。预计该船将在明日凌晨起航。另。黔西北的石珍长官来电。其搜小队尚未遇到四十军派遣的联络官。并请求给予二十万元援助。”
    众弟兄全都望向安。安毅沉思片刻走向身后的大型的图。杨斌和胡家林也站起来走到安毅身边。三个人对着的图指指点点商讨片刻。再次回到座位上。安毅望向军需科'保芳。大声命令:
    “老常。你给重庆的江西会馆账户转入二十万。他们知道怎么办。石珍大哥南面是周西成大军。北面是打的不可开交的川军各部。他正处于最困难也是发展机最好的阶段。此时不支持更待何时?”
    “是。”
    重回独立师的上校科长常保芳大声回答。
    安毅转向罗:“立
    珍大哥复电:款项三日内即可到达重庆。虎头老不需要回复。只需等候他们下一步的消息即可。诸位。各部的野外拉练和实弹射击训练继续进行。老廖。你的炮团不要担心消耗弹药。新配备的三十门卜福斯火炮尽管性能优异。操作简单。但是你麾下新加入的弟兄不打上几炮心里终归还是没底。操典背的再熟也是纸上谈兵。你尽可把库存的炮弹全打完。了南京我会想办法给你们上。”
    “是。有师座这话下放心了。炮兵团绝不会辜负师座的期望。”
    新任炮兵团长廖民上校霍然站。他很清楚安毅和胡家林等长官对炮团的重视。炮团如今拥有比各友军先进的卜福斯火炮。每门价值两万四千大洋是安毅在一个半月前咬着牙自掏腰包买下的。总司令部运来的二十四门半新旧牌火炮三万发炮弹。早就被安毅送给夏俭的保安部队了。
    安毅示意廖民林坐下:“各部要对新兵多加照顾。从严要求。教导员绝不能放松新兵的思想教育工作。回去之后要对半个月来“一带一”的训练成果进行考核评比把成绩突出者报上来。我们将在出发前给予表予以奖励。
    一周之后。各团各营必须把涌现出来的优秀士兵送到教导大队进行最后选拔。各部输送秀士兵人数的多寡。将成为在座各位军事考评的一个重要内容。散会”
    “”
    全体起立大声答
    弟兄们走后。毅胡家林杨斌詹焕琪夏俭等人围在的图前猜测顾长风和丁志诚率领的特种分队将会如何下手'众人商量片刻。均认为顾长风和丁志诚会在亭水域展开行动。但是谁都不能确定行动的具体方式和步骤。
    胡林颇为难过的说道:“虎头作为特种大队的首任主官。这次主动提出要求率队行动肯定是因为即将离开。心里面舍不的了。眼睁看着特种大队一分为二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
    杨斌笑了起来:“胡子你是不是不愿意让老丁下来啊?”
    “这倒不。老丁和老李留下来协助你是应该的。老南昌是咱们的根。不守好可不行啊。何况咱们的训基的在老南昌。常需要他们这样优秀的教官。小弟只是一时半会儿不习惯罢了。
    ”胡家林解释道。
    安毅哼了一声:“有什么不习惯的?们总不能整天守着个独立师吧?人往高处走水往处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还想你们个个都当师长军长呢你们都上师长了。老子不就是军长了吗?说不定再进一步当上集团军司令了呢。夏俭这破司令算的了什么?”
    众弟兄听了堂大笑。夏俭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反而仰起脑袋非常意:“小弟这司令论怎么破。好歹也是个司令。而且是咱们独立师所有弟兄中间开天辟的的第一个司令。老杨虽然比小弟职务高。但是名义上也只是副司令。吧?”
    众弟兄被逗的捧腹大笑。杨斌笑完说夏俭这小子回来之后像变了个人。估计是有了孩子心胸宽阔了。
    凌晨五点。在万县销售了数千支质量低劣且已被日军淘汰的村田步枪二十五万发子弹百支德制驳壳枪大批红丸和仁丹的“下贺丸”号货船。装上满满当的珍稀楠木。将一个个衣衫褛的搬运工人赶下船。收起跳板解开缆绳。徐徐驶离简陋肮脏的亭码头。
    大副鸠山俊一对负责安保的池田等人嘀咕几句。走进驾驶室低声叫醒睡了半个晚上的船长。恭恭敬敬的向他装载的货物情况。
    小雪下个不停。负责货船安全的池田望着后方越来越迷糊的港口吐出口浓痰。对船上的四名手下大声吆喝几句。独走向船。
    池田在船堆满篷布和缆绳的甲板上走了一圈。看到一切正常。就要回到底舱好好睡一觉。刚走到舱门角。一阵凛冽的江风吹池田脑袋上的帽子掉在甲板上。池田咒骂了一声。弯腰拾起帽子。突然感觉一阵刺骨的疼痛和冰冷的疾风从自己左肋直透心脏。转过头看到一张黝黑的面孔和那双冷酷的眼睛。身子一阵痉。随即软绵倒下。哼都来不及哼出一声。
    顾长风小心翼翼放|池田的身躯。拉起他的棉衣按住伤口。缓缓拔出一尺长的工业用三棱刀。举刀对微弱的光线看了一眼。非常满意。心想回去说服安毅多买一些这德制工业刮刀来。只需改装一下握把。就是最好用的暗杀利器。
    顾长风半蹲着靠在冰冷的舱门边上。静静等待左的安晋和丁志诚。伸出脑袋望了一眼半开的沉重舱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