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龟大陆-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与国之间的大局势,是政治和文化所决定的,我们王者和军人无法改变,这些东西虽然和行军打仗的兵道没有直接的关系,有时候却是比兵道更为重要。自古以来,强国强权,弱国无外交,如果王者指挥的军队一开始就处于小国的地位,那么如果失败,则可能。
下面我要给你叫的三篇兵法,则是和兵道有关。
什么是兵道?兵道就是一种无形之形,无形之势,形势之间,有用兵所必须遵守的原则,遵守就可以顺应形势,就能够胜利,不遵守就会败亡。
第四篇讲的是客观的原则,第五篇讲的是主观的原则,第六篇是对这些原则的运用。
先说第四篇《军形篇》,先祖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艺术中国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意思是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部队就象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上最高明。正如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
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既能打胜仗又不出任何闪失,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战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潜心研究致胜之道,修明政治,坚持致胜的法制,所以能主宰胜败。
兵法说: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量,即推算物资资源的容量,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资源的容量决定可投入部队的数目,部队的数目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双方兵力的强弱得出胜负的概率。
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胜利者一方打仗,就象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善用兵的王者,修道保法。将夜,你老师云无心的兵道不败战法,就是符合这“先求己之不败,再求敌之可胜”,所以你们玄武宿的兵道为人所著称的就是你们的沉稳,厚重,无懈可击。善用正,尤其是表现在防御之上,可以称之为守则藏于九地之下。
白虎宿的兵道则是以飘逸和灵动著称,善用奇,可以算是攻则动于九天之上。
朱雀宿的兵道,最是刚猛暴力,攻击之强,为四宿之首,可算得上“不失敌之败”,只要抓住敌人的就能够将敌人一举击溃。
青龙宿兵道以完美和老练睿智著称,可以算得上是“能为不可胜”,自己没有什么漏洞,进攻和防守都趋于完美,两者之间保持中庸,不像玄武兵道过于偏重防守,而朱雀兵道过于偏重进攻。
之所以将军形看做是兵道,那是因为形已经脱离了战术的层面,而进入了道的领域。
所谓大道至简,用兵达到高明的境地的人,也能够进入如同得道的高深境地。所以说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
大道不易,所以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这是战争的客观规律,是不会变的。
大道的变化无穷无尽,所以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能够以兵法入道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师,用兵如行云流水,无迹可寻,难以简单破解。如果没有形成兵道,而只是精通兵法,还有迹可寻,可以被人用兵法针对。
将夜听完这一篇军形篇的讲解,只觉得以前自己的兵道现在又被梳理了一遍,尤其是这一段“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专门诠释了太极兵道和不败战法,为将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同时,以兵法入道,他对于道的感悟也更深了一层。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可以理解为先雄厚自身本源,感悟大道之基,然后才可以沟通天地,天人合一,如此一来,这兵道和懒人之道也就相仿了。
恍惚之间,将夜感应到火种小球震动,能够看到的新的一章!
这火种小球姑奶奶,自从上次吞掉他十二星星分身之后,就一直对他不理不睬,除了对将夜说了一大堆他一点都不懂的话,其他一点好处都没给,小气死了。只能说,这天道,还真是不亲。
懒人心经第四十八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思是: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懒人心经的解释是:有事如吹风,过之则已,无事可睡觉,如同冬眠,所以懒人有什么好受伤的呢?
将夜笑了,有事吹风,无事睡觉,还真像是自己的作风。
结合刚刚学习到的兵道,将夜也知道善于用兵的人,为什么能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那是因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而不善用兵的人,会“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那是因为他们“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战场之上,得到不败的本源,所以能够无死地。没有得到不败本源的人,就是出生入死了。
刀和流袖倒是没有发现将夜发了一会儿的愣,同时嘴角有浅浅的笑意。刀继续讲第五篇《兵势》,而流袖则在边上仔细倾听。
第三百四十四章奇正以为势
第四篇军形讲的是兵道中客观的形,而第五篇就讲兵道中主观的势。客观的规律需要遵守,无法变化。而主观的势则可以由王者自己营造出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兵圣云: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中国古籍全录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意思是说:治理大军团就象治理小部队一样有效,是依靠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指挥大军团作战就象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到位,是依靠明确、高效的信号指挥系统;整个部队与敌对抗而不会失败,是依靠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攻击敌军,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关键在于以实击虚。
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象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象江海一样永不枯竭。象日月运行一样,终而复始;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听不完;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尝不完。战争中军事实力的运用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奇正相生、相互转化,就好比圆环旋绕,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使它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势能;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势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蓄势,“节短”正如搏动弩机那样突然。
旌旗纷纷,人马纭纭,双方混战,战场上事态万端,但自己的指挥、组织、阵脚不能乱;混混沌吨,迷迷蒙蒙,两军搅作一团,但胜利在我把握之中。双方交战,一方之乱,是因为对方治军更严整:一方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一方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强大。治理有序或者混乱,在于其组织编制;士兵勇敢或者胆怯,在于部队所营造的态势和声势;军力强大或者弱小,在于部队日常训练所造就的内在实力。
善于调动敌军的人,向敌军展示一种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跟从;给予敌军一点实际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从而听我调动。一方面用这些办法调动敌军,一方面要严阵以待。
所以,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木石的性情是处于平坦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象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
刀说道:“所谓兵势,正奇而已,以正当敌,以奇制敌,兵势一成,方可一击破敌,若兵势不成,还需韬光养晦,静以待机。”
将夜难免要问,怎样才能够形成兵势?
刀的回答是靠不断的调动敌人,让敌人暴露出软弱之处,而自己在不败的前提先不断的积累实力,最后形成大势。势有,胜势之说,优势只是在正面对敌之时有优势,就像是钢铁碰上石头一样,并不能完全让敌人粉碎,而胜势则是钢铁碰上石头,一击即溃,摧枯拉朽。
往往胜势不是轻易就能够得来的,是要不断的积累一点点小优势,才能够转化为胜势。
流袖则问,怎么的部队和敌人想必才算是有胜势?
刀的回答是,首先看部队的人数和敌人相比是否有优势,所谓人多势众,以多击寡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威势。人多势众不一定代表真实的战力,比如天朝人类在大战的时候加上民兵的战力,民兵很快就会变回民兵,但是敌人看见民兵就必然会有想要撤退的冲动。
还有就是幻象权杖这件先天神物级的宝物,可以给自己的部队制造幻象,将幻象掺杂在自己真实的部队之中,会形成人多势众的假象,比如地元亡灵的部队中有一只冰霜巨龙加入,在幻象权杖的作用下,会增加三只冰龙的幻象,四只冰霜巨龙突然降临战场,会给敌人以极大的震慑。这就是兵法中所说的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
其次要看军队的精良程度,如果军队之中加入强大的高级部队,也会形成一种威势,让敌人胆寒。比如说成群的狮鹫骑士,成群的亡灵毁灭,成群的嗜血带毒风骑士。
最后就是高等级英雄带来的威势,比如说高等级的高攻击力剑圣,以及高等级的巫妖加死亡骑士,他们的物理攻击和魔法攻击都会让敌人非常的害怕,时时防备,无形之中,也形成一种威势。这种威势含而不发,就像上游积水蓄势,一旦决堤,就能够将敌人淹没,陷入我方的汪洋大海中。
将夜问道,兵势和奇正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呢?
刀点拨道:正以蓄己之势,奇以消敌人之势,正奇合用,循环无端,意思是有时蓄己方之势就是消除敌方之势,而用奇消敌方之势恰好给自己积累优势创造了时间。正和奇不断轮转,可以循环无端。
将夜心中了然,果然还是要慢慢积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流袖问,正有哪些方式,奇又有哪些方式呢?
这个问题问得似乎有点大了,刀想了一会儿才回答道,正是不不断的发展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正面抵挡住敌人的进攻。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手中的经济和资源,召唤更多的配置合理的兵力。也可以通过利用防御塔稳固自己的防御,让己方有一个稳固的后方,然后安心进行剿匪。不过关键的一点还是不要让自己的防御出现,而让地方有可趁之机,同时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
至于奇么?可以是小部队的游击骚扰,也可以是英雄的强行骚扰,或者是大部队的偷袭。无论哪样都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