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30章

问镜-第30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管事!”

旁边有人叫了起来。不过,刘管事是回应不得了,他惊愕的表情非常明显,但已经彻底僵硬脸上,没有半点儿生机,喉咙上是一条细细的红线。

黄泰脑子也是空白了半晌,然后突然醒过来,吼道:“魂镜呢,魂镜呢?”

有经验的武士便上前察探,才举起刘管事犹有余温的手,黄泰满腔火气兼着浑身的力气,瞬间都给抽了个干净。

魂镜没有,便连储物指环也不见了。

上面又传来嘶叫声:“他这儿,这儿,刘管事让他给杀了,杀了……”

“你祖宗八代!”

黄泰突然爆了,他咆哮着挥袖,嗡地一声响,千道刺目如火的尖针撕裂云雾,直冲向嘶叫声响起的方向。无数细碎的爆炸声响起来,那是火针与山石碰撞的声音,然后……只有那嘶叫声沉了下去。

剩下十来位武士噤若寒蝉,不敢有任何动静。黄泰也沉默,半晌,他才晃悠悠地举步,嘿嘿笑。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里,他摆摆手:“走,都走,走他妈去球!”

说罢,他先前向上攀爬,不是朝着事的地点,而是径直向上,再不回头。

第57章问题

第57章问题

余慈才不管白日府众人是如何惶惶难安,他几乎复制了当初斩杀毒蛇和尚三人的过程,一击得手,然后远遁。其实原本的计划还要复杂一些,但他看到照神图上,两名管事激烈争吵,乃是绝佳的机会,便立刻修改计划,断然出手。

果然一切顺遂。两个管事都被怒火蒙蔽了心窍,又碰上余慈观察良久,蓄力而为,焉能不败?

夺过来魂镜,只是为了自身安全,和照神铜鉴相比,这玩意儿和废物也没什么区别。倒是刘管事的储物指环,他临时起念拿了回来,概因有一样东西,他很有兴趣。

那便是刘管事多次使出的“一气三呼”之术。

刘管事的储物指环,也与上次胡柯身上捡来的一样,蒙着一层禁制。不过,现余慈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

破除禁制的良方,就是他理解日深的剑意。

这个由叶缤女仙赠给他的礼物,正日益显示出其珍贵的价值。余慈每日参详其道理,剑术修为自然与日俱增,而且因其探究剑意,总要落脚到元神驭剑之上,也就不可避免涉足到神魂领域。

神魂分为元神、隐识、显识三层结构,而随着神魂滋润壮大,内层的元神会放射出“神意”,穿透外围的隐识、显识两层藩篱挥作用。

神魂受剑意影响,受其滋润和淬炼,其变化是由内而外,全面又深刻的。这个过程里,元神作用外的力量“神意”,也必然要产生变化。而众所周知,探查、开启储物指环,用的就是“神意”分化出的神识和神念。

这种情况下,余慈寻到破解储物指环上禁制的方法,实是顺理成章不过。

此时他神意运化,已经不再是当初“挥动锤子”式的粗糙,而是有意的控制下,有所增减变形。此时的神意,像是一把“刮刀”,储物指环外围的禁制上,一层层地刮下去。

储物指环上的禁制本身也不见得多么高明,敏锐程非常有限。余慈便是抓住这个缺限,运用神意刮刀,轻巧地削去禁制外壳,又不触动其核心的触机关,“一刀刀”地将禁制刮开。

这是个笨法子,可是天底下也没有多少人能像余慈这样,受叶缤剑意影响,神意操控从一开始就成功走上运化入微的路子。他现对神意的运用还比较简单,不过控制得已经比较精准,这么“一刀刀”下去,禁制也拿这种笨拙的手段没有办法。

当然,看似笨拙,一念生灭又是何其迅速。即使余慈小心翼翼,控制得极其精微,但神意运化刮下千刀万刀,也不过就是小半刻钟的的时间。手储物指环“咯”地一声响,禁制已被破除。

不过后斩断触机关的时候,还是出了些问题,储物指环上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裂缝,里面的储物空间也变得不太稳定,余慈忙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杂物之类的直接扔掉,丹药、法具什么都放一边,余慈关注的就是其出来的几枚玉简。

刘管事这些玉简,有记事的、有记人名的、也有一些零零碎碎记载有修炼心得的,对余慈来说,价值都不大。惟有一枚,里面是一段完整的法诀,且正是余慈看得眼热的“一气三呼”之术。

将玉简的信息大略扫了一遍,余慈便现,这法诀并不甚难,或者说,它不过就是一个稍微复杂些的技巧,只要有相应的修为水准,谁都能加以运用。修行界,类似于这样的的法诀,被称为“应用法门”。

所谓“应用法门”,对增长修为无益,又会分薄精力,影响修行,故又称为“杂学”。就是以余慈这样贫瘠的修行知识,也知道“杂学”多修无异,只需要拣适合自己的几样练习就好。

现,余慈觉得自己就找到了一个:“一气三呼”对魂镜有效,对照神铜鉴如何?

“如果将‘一气三呼’作用到宝镜上……”

一般而言,修行界祭炼之法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一器一法”。即按照法器、法宝的实际情况**设定和调整祭炼手法,针对性强,对特有法器、法宝的祭炼进非常迅速,但同样的祭炼法放到别的法器上便不适用,甚至会造成伤损。余慈获得的照神铜鉴祭炼法,便属此列。

二是“一法千器”,即不管什么法器法宝,我只以一种方式祭炼。这种思路来源于符箓禁制,是以层层叠加禁制的方式,达成法器、法宝与自身神魂元气的沟通协调。这里面著名的,自然就是太古一代地仙宗师哈十一创立的“天罡地煞”祭炼法,经过数万年的展,各代人增益,已展成为修行界的主流,也形成一个庞大精深的体系。

所谓“天罡地煞”,即是以天罡祭法和地煞炼法为代表的一整套祭炼手段,前者要叠加三十层符咒,后者则是七十二层,彼此并无高下之分,却各有所长,二者结合,几乎适用于一切法器的祭炼。传说天罡地煞相合的一零八层祭炼大圆满,能使一件普通的法器一跃成为可移山填海的法宝,而法宝基础上形成的大圆满,其威力则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境地。

这种祭炼手法的优点当然是适应性强,展前途远大;但也有缺限,先就是耗时耗力。此种炼法毕竟属于“杂学”,对修为并无增益,反而会耗掉宝贵的修行时间;其次就是缺乏稳定性。由于符咒叠加的控制力不同,同样的十层禁制叠加,一件法器威力骤增,另一件法器却可能依旧平庸,又或者性质生不可测的变化,给操控带来难,不如“一器一法”那般,一开始便心器相通,彼此增益。

无论是“一器一法”还是“一法千器”,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故而实际运用,此界修士往往都是交掺互用,二者也隐隐相通。具代表性的就是,后者的“天罡地煞零八层”,几乎就是修行界通行的标准,人们往往想一切办法,将用“一器一法”祭炼的法器、法宝,换算为符箓叠加层数,便于了解和把握。

回到“一气三呼”上来。

“一气三呼”之术就是建立“天罡地煞”祭炼法的基础上。其基本理论就是,以后天呼吸调控气血,体内运化神魂元气,形成所谓“飞精”,喷所祭炼的器物上,强行提升祭炼层次。

比如一件法器祭炼层次为八层,运用“一气三呼”之法后,可暂时将层次提到十层,威力大增。但消耗非常大,多次使用,元气亏乏倒其次,还有极大可能损伤神魂根本,必须非常小心,而且多次作用同一法器上,很有可能拉低原本的祭炼层次,甚至对法器造成损害。

其实这门杂学的原理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粗糙,大概这也是它后遗症巨大的原因。

余慈没用多大功夫就掌握了这种技法。照神铜鉴要谨慎,魂镜没被他祭炼过,他只好试探着用纯阳符剑上,哪知三口气喷下去,符剑内积存的煞气便给轰声引燃,险些就破开封禁,白白损失一口好剑。

他连忙抹消法术余波,明白纯阳符剑威力虽大,但也就是法具的层次,潜力不足以支撑“一气三呼”的激,这才出现问题。但看起来,“一气三呼”之术确实是有效果的。

三口气喷下去,余慈全身元气当即少了三分之一,便是神魂也有虚弱的感觉,他没有继续尝试,只用照神图扫了眼黄泰等人的动向,见其确实回返,干脆就瞑目调息,争取早恢复状态。

握住照神铜鉴,体内先天一气起伏波荡,活泼泼运转不停。余慈已经习惯了将祭炼和修行放一起,就当是多了一个窍穴回路,神意驱动下,元气来回搬运,镜剔除真气杂质,同时增益修为。

等他再睁眼,云雾天色黯淡,看情况,应该是傍晚时分。

瞥了眼照神图,果然,天裂谷上方,残阳将坠,映得千山如血,煞是壮观。这情形让余慈联想到了金焕的太炫极阳法,只不过和府主的神威不同,黄泰一行人竟然还没有脱出照神图的范围,仍天裂谷艰苦跋涉,与层出不穷的猛禽凶兽做斗争。

余慈咧嘴一笑,不再管他,继续扫视照神图,看附近有没有什么目标。很现实的情况是,他饿了!

但此时,照神图出了问题。

初,是图景大大地跳荡一下,余慈以为是幻觉。但等到第二次跳荡、乃至一圈扭曲的波纹自下方幽暗地域边缘处冲击上来时,他实给吓了一跳。

余慈现位置,大约是三十里深的层面上,距离幽暗地域已经不足十里。

此时的照神图,像是一幅正被火焰吞噬的画卷,“火舌”是扭曲的,波及的范围,几乎就是照神图的半边,它所经之处,就是一片虚无。照神图的映照范围便是这样被大口大口地地吞掉,有那么一刻,余慈甚至以为照神图会就此完蛋。

事实上,“火舌”的波及范围早已经超过了正常的限,几乎就是他“脚底下”熊熊燃烧。下方的图景支离破碎,心念移换过去,那片天地便像是要崩溃了一般,慑人心魄。

余慈站了起来,下方出了什么事?

第58章魔乱

第58章魔乱

即使有照神图做依仗,余慈也从来没有下降到四十里深以下。因为那里的环境实太过恶劣,除了危险的猛禽凶兽之外,昏暗的光线、险峻的地势,还有时不时从深处卷上来的阴风寒潮,都注定了那片区域及以下地带,是个要人命的地方,必须慎之又慎。

“也许,是一场风暴?”

定山壁上,余慈感觉到了强烈的上升气流,还带着谷独有的寒气。可是寒气之,还有一层很呛鼻的气味,属于生灵,确切地说,是属于肉食性野兽的腥膻气。

而且,气息还是混杂的,仅从这方面看,不知有多少猛禽凶兽下方聚集。

沉思片刻,余慈从袖拿出照神铜鉴,抚着微凉的镜身,做出决定。

他先关闭了照神图,随后深深吸气,直至小腹微涨,后天之气通过神意运化,调动气血精元,穿关过窍,口鼻间略一蓄积,便喷射而出。

“哼、嘿、哈”连续三声,到“哈”声时,“飞精”如流,闪烁着炽白微红的光芒,打镜面上,刹那间,照神铜鉴青光剧盛,映得人须皆碧。

余慈动“一气三呼”的时候,结合照神铜鉴的结构性质,这口精气正喷宝镜央“窍穴”之上,与早先一步灌注进去的精元之珠生反应,像是迅速拨动转盘的手,带着精元之珠,飞速转动。

明明是稳握着镜身,余慈却觉得镜子飞速旋转,转得手心烫。一层可以目见的光波以镜面为心,向外扩散,也此时,他开启了照神图。

扩散的光波蓦地掀起大震荡,像是巨浪翻涌的大海,而照神图便是海浮起的仙山,这“仙山”底部,还有一片巨大的幽暗区域,成为山的基座。而波荡的青光,便如潮水般涌进去,照彻这片区域。

成了!

云雾弥漫的天裂谷,毫不打折地将纵深五十里的广阔空间展现他眼前。一点儿也不因为天色转暗而有所变化。

余慈心念移转,随青光游了进去。他从未如此清晰地观察到四十里深之下的区域,幽暗地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空旷的,偶尔几只生灵,看上去危险凶悍,也都是来去匆匆。然而当光波顺着黑暗一路流下去,接近照神图下部之际,“入目”的情形,又令他毛骨悚然。

下面聚集的不是他猜测的猛禽凶兽,理所当然地不是!

那一瞬间,他像是看到了一只庞大的鱼群。只不过,那黑暗攒簇挤压的,不是无害的鱼儿,而是一堆丑陋妖异的怪物,密密麻麻地圈约里许方圆的空间内,没有一丝缝隙。

幽碧的光照下,余慈难以形容这群怪物究竟是何等模样,一眼扫过,这里面几乎就没有重样儿的。他只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那些怪物扭曲着肢体,挤压一块儿,就像是一堆注水的肉块被强行揉一起,再插上一些稀奇古怪的零件。

即使照神图无法显示声音,可这成千上万的妖异生命齐齐挣扎和嚎叫的场景本身,就形成一股慑人魂魄的冲击波,通过清晰的图景,传递过来。便是余慈这样的胆色,看久了也觉得呼吸不畅。是没有想到,天裂谷深处,竟然有这么一个鬼地方。

“那其实是通往血狱鬼府的入口!”

这是余慈能够想到的切实的答案。

“入口”孤悬距离崖壁近二十里远的虚空,完全是虚无开辟,上下左右都没有承托的根基。若强要说有,也只是周围扩散的苍黑色的雾气,好似抖动的幕布,时刻不停地波荡旋转,形成一圈清晰的漩涡。

不过余慈相信,那是“入口”处数以万计的怪物妖魔的吐息。

以万计的妖魔堵“入口”处,那情形分明就是想冲出来,但外围却似有一层无形的力量,挡住它们的去路。那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有些妖魔甚至被后面来的力量挤成了肉沫,也无奈屏障何。

一里方圆的“入口”处,时时刻刻都绽开这样丑陋的“血花”,但“血花”开的多了,总有一些例外产生。有些特别强壮的妖魔,真的就冲了出来,但等着它们的,又是全无立足之地的偌大虚空。

于是,绝大部分冲出来的幸运儿,又都直接坠入下方深不见底的深渊。只有极少数生就肉翅,具备飞行能力的家伙,才能幸免于难。而这些妖魔,似乎都具备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才一获得自由,便迎着狂风寒潮,振翅飞向北方。

这些家伙……大部分都是还丹修为!

依稀记得,止心观时,于舟老道曾讲起过妖魔的修行,似乎与人类修士层次明晰修行境界有些差异,里面有一个换算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类比。而且,此时受“一气三呼”之术的激,照神铜鉴的潜力暂时被开出来。除了强行将映照范围恢复到五十里,还使得范围一切图景纤毫毕现,以前“老大难”的“还丹雾霾”,此时也没有出现。

不过,余慈还是有判断方法的。

其实那也很简单。因为只要是具备还丹以上修为的,其身外便有一圈醒目且污浊的黑气弥漫,自觉不自觉地抵挡照神铜鉴所放射的青光,二者照神图进行着角力,看起来倒像是“还丹雾霾”的成形机理,这也是余慈确认其为还丹修为的大依据。

所谓黑雾大概这是强力妖魔特有的能力,时时刻刻都散,虽然暂时还是青光占据上风,不过,余慈也能感觉到,由一口“飞精”所激的力量,逐步损耗之。

“总共飞出来多少个?”

余慈不知道这恐怖的情形持续了多长时间,但仅就他目见,只这一波飞上来的妖魔,零零落落也有三五个,而北边,又是什么情况?

心念再次移转,却现那边恐怕已经超出了照神图的范围。不需多想,余慈立刻动身,追着那群妖魔去了。

他的速比那些会飞的怪物要差得远,崖壁上活动,也要碰到许多拦路的猛禽凶兽。即使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