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679章

问镜-第679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这是应有之义。有沈掌柜在,定然会安排妥当。”

白秀峰看起来倒是很明白自己的权责,但他随即展颜一笑:“只是眼下,容我越俎代庖一回……”

说话间,他目视左右,当下便有人引来一座辇车,其形制轻巧,车壁仅遮半身,通体镂空,有飞仙之图,其内空间约可乘两到三人,辇上覆曲柄罗伞,其色青碧,通体倒也雅致。

不过最醒目的,却是挽引辇车之人。

那是四位青衣女子,均是容色上佳,着短襦长裙,臂挽丝带,袖纱通透,香肌光泽隐现,看起来个个纤细柔弱,偏行此劳力之事,反衬得几分别样意味儿。

白秀峰便道:“船上空间广大,会客之所,远在二十里外,当有一代步之物。”

“哪有这么娇气?”

余慈是不以为然的,二十里路,也就是几步路的功夫,这样拿捏姿态,有什么意思?

刚刚还觉得白秀峰此人没有商贾之俗气,没想到这里又露了形迹。

白秀峰却是笑道:“敢叫真人得知,其实这也是敝人借机做一桩事:是谓‘物归原主’。”

“哦?”

“真人请看,这车壁之上,降真飞仙之图……”

在白秀峰的指引下,余慈上前几步,仔细观察,但见图中描述的景致韵味,确实都是玄门气象,不免就想,难道是上清宗鼎灭之时,流失出去的宝物?

虽是这么想,可要余慈辨识出辇车的来历,可就真的难为他了。

还好,白秀峰没有刻意绕弯,吊人胃口,很快就公布了答案:“此架‘虎辇玉舆隐轮之车’乃是当年贵宗遭劫之时,流落江湖,后来由敝人购置收藏,聊为纪念。如今真人重归北地,敝人谨愿以此车略壮行色,祝真人重立山门,再续上清一脉恢宏气象。”

“白掌柜有心哪。”

既然有此因果在内,余慈自然不会不收。只是他对当年上清宗的认知,实在有限,一时半会儿,却是想不出此架辇车的来历和妙处。

也在此时,旁边沈婉趋前,轻声赞道:“原来白掌柜这些年来,一直收藏此车。据说,此乃上清魏祖师成道之前,仰参道韵玄机之物,成道后,则用来封召仙真神明,便是历代宗主,也多有乘此辇车,遨游四极八荒的……余真人,传说真是如此吗?”

余慈瞥她一眼,没有回应,随即扭头对白秀峰道:

“既然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

白秀峰略微欠身,又笑道:“且不说这本就是上清旧物,其实此车在我这里,也见不出任何神异。传说中‘白虎登空,仙人列从’的奇景,都是不见,如今只能以人力相牵,或许只有真人这等上清真传,才能尽得其妙。”

“但愿如此。”

余慈再不客气,径直登车,四位青衣美婢都蹲身行礼,待他坐稳,才又挽起丝带,垂首待命。

车旁白秀峰又道:“辇车中符纹只能由玄门正宗真罡催动。四位女子,本都是此界玄门宗派弟子,因师门毁于魔劫、大劫之下,流落江湖,敝人将她们雇了来,专事挽车之用。”

余慈闻言细察四女身上气机,果然都是玄门正宗,尤其可贵的是,四人都是还丹修为,且根基扎实,便是在玄门大派中,也是合格的四代弟子。

他也不免感叹,随心阁果然是财雄势大,手段高明。

还丹修士,此界当然所在多有,可像这几位女修,年岁也不甚大,能将玄门正宗心法修炼到还丹境界,分明都是下过苦功的,心志想也不凡,在一些偏僻地域,甚至足以开宗立派,可如今竟然甘为挽车奴婢,里面的弯弯绕绕,非比寻常。

白秀峰还在解释:“以人挽车,也只是权宜之计。她四人催发符纹,轻举入空,就算受辇车加持,速度其实也不过日行三万里,比之步虚中人,也不过在中游罢了,只得一个悠闲自在而已。他日真人尽得此宝之妙,便不必再用这等法子。那时,这四人也可来服侍起居,近沐真人德行玄理,对她们,也是一番造化。”

余慈至此方知,白秀峰真要翻动口舌,也是一等一的强手。

他哈哈一笑,不再回应,手敲车壁,四女当即会意,挽动丝带,引车前行。

沈婉和白秀峰都停在原地,没有跟上来。

辇车行不数丈,其上明暗相间的符纹已经彻底催动,在车下化为一层模糊的光雾,半掩车轮,四女脚不沾地,飞腾起来,飘悠悠往上层甲板而去。

余慈坐于车中,微瞑双目,感受玄门真罡激发符纹后,车中细微玄妙的变化,恍惚之中,身体的重量都似消失不见,微风袭来,便似穿身而过,五脏六腑都清凉通透,确如白秀峰所言,悠闲自在,

当年,上清历代宗主,或许也是如他此时一般,乘风驭云,遨游四海,飘飘然于九霄之外。

可那时又有谁能想到,偌大宗门,万千弟子,便在魔劫之下,死得七七八八,一门英杰高士,殒落殆尽,到最后,竟然是由他这位“外人”撑起上清声名,维系遗脉。

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四)

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四)

余慈坐在辇车上,便感觉到自己心态放松,思路清晰,较常态胜过一筹。心知这一架从上清立派之初就传承下来的宝物,应该有些特殊的用途,只是一时看不太分明。

二十里路能有多长?

余慈也就是转几个念头的功夫,辇车已经到了。

恰好,飞魂城使者也是刚刚登船到此,正往会客的正厅里走。见到余慈下车,当下止身,遥遥行礼。

余慈回了一礼,见这位使者身形矮壮,脸盘很大,五官较小,仿佛都挤在一起,又是个秃头,看上去颇为丑陋。

而他正是飞魂城大巫之一,仓攸。

只要有“大巫”之称,最起码都是长生真人的级别,可仓攸不愧常为使者,游走四方的人物,礼数见得周全。

虽说他要比余慈早到半步,却是让开道路,无论如何要让余慈先行,姿态做得很是到位。

余慈也不与他过份客气,当先入厅,登了主座,仓攸则依礼数,谢座之后,又站起身来,向余慈行过一礼,开口道:

“敢叫余真人得知,敝人奉我家城主夫人之命,先期来通禀碧霄清谈事宜,送来一些节目单子,请真人先一步品鉴。”

说着,便取出一本半尺见方的玉册,交由侍婢,转呈上来。

其实他理由再合理,也都是虚的。

余慈很清楚,这根本就是夏夫人对自家当前地位的响应。

否则当初还是让一个刚刚招揽的客卿送信,如今为何又要派出仓攸这等大巫,不辞万里而来?

里面的待遇,自然是有差别的。

世情如此,余慈也不以为意,接过玉册,随手翻开,上面写的都是那日碧霄清谈预计参加的人物身份,预设的题目等等。

其中最为醒目的,当然是与“博彩”相关的虚空世界资料。正如当日苏双鹤所言,共有七处。

余慈记得,里面有一个死星,据说是上清宗原有之物。便定神观看,果然在第二项中便是。里面述及了“死星”在外域中的位置,看介绍,距离真界不知多少个亿万里,若纯凭飞行,恐怕要成百上千年才能飞到。

外域之深邃无尽,可见一斑。

余慈注意到的是,文中分明是以不那么肯定的语气提及,该“死星”或是上清宗所遗,上面发现了相关的痕迹,让各方参与“博戏”的人们注意。

对此,余慈不动声色,待概略看过一遍,方道:“我已知晓,夏夫人有心了。”

仓攸呵呵一笑,进一步解释道:“夫人所设碧霄清谈,往往言及玄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四)

理大义,而少涉实利,便是有,也不过是三五老友,聊以为戏罢了。此次实是北地形势与他日不同,七处虚空,个个紧要,又事涉多门,一时没有调解之策,在几位旧友的催促下,才临时决定,拿‘碧霄清谈’为渠道,临时调和一番,若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余真人见谅。”

余慈只是一笑,不置可否。

夏夫人图谋之事,他暂时还捉摸不透,自然不会太早表明态度。

不过他也注意到了,仓攸此来,似乎不只是送来一本玉册而已。

果不其然,待看完一页,顺手再往后翻的时候,指尖有些凝滞。

稍一用力,气机流转,将册页掀开,当下就毫光放出,如夜明之珠,如美玉之质,其中有简洁线条曲折流转,形成一个大概的形状,而且还在不断地添加丰富之中。

看到线条搭起的轮廓,余慈就有熟悉之感。

这是……北地三湖?

错不了,这就是北地三湖的地形图。可见此图北起拦海山、黑水河一线,西至阴山、云中山,南至沧江,东至东海,其中玉带湖、五链湖、洗玉湖及其供水支流,山川平原等,标识清楚,比例恰当,只要对北地稍有了解的人,就能一眼辨识出来。

不只如此,该图给人的感觉,也让他有些熟悉,

稍一动念,平面的图形骤然“立”了起来,就像是当年第一次运使照神图,平平的图形当即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相比之下,玉册所显示的范围要大得多,也要简略得多。而且不是实景,倒像是高明画师的手笔,是模拟实景的图形。

虚影图形一角,写着碧霄玉册、北地舆情八字,随即隐没。

有趣!

余慈难得看到一个近似于照神铜鉴的新奇之物,下意识就按照那种控制法门,转动念头,说也凑巧,果然生出变化,

随他意念的集中,图册所描画的范围急剧缩小,其中山水地形却是愈发清晰,那微微毫光,便似滚滚云雾,掩映景致。

给人的感觉便似从高空疾速飞下,大地山川不断接近。

可惜,到了一定程度,这种变化戛然而止,无论再怎么动念,都不会再放大了。

这就是到了设计的极限,可这个时候,也像是俯瞰大地,壮阔之景,铺面而来。

“有趣。”

余慈再赞一声:“这是夏夫人造出的法器吗?北地山河,都在掌顾之中。”

仓攸应道:“这一册北地舆情图,确实由夫人首倡,以本城‘山海图录’变化而来,请百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四)

炼门许宗主、千奇宗柳宗主等多位炼器宗师合力造出,不只北地三湖,也涉及阴山、云中山一线,其中虽好,但只一份山川地形之图,还未能阐尽其妙。”

“哦?”

“其中最妙之处,乃是由心楼、连湖等六家专事消息贩卖的宗门,合力输入的北地舆情消息,其中不录宗门内部事物,只涉及当前局势、步虚修士以上突破或死亡讯息、相关情报分析等,实时变化,不敢说详尽,但已经算得上一等一的及时。”

听着仓攸的讲解,余慈看到,他关注的位置附近,确实有一个血色的“亡”字,如龙眼大小,不管怎么放大、缩小视角,都不会变化。

这似乎就是说明,有值得注意的死亡事件。

余慈意念触及,当下就有数个留存的蜃影,显示出原本在碧落天域的战场,还有摔落下去的,已经不见人形的残骸。

在蜃影之畔,有标名为“连湖注”的注释。观其字义,大概是由著名的情报组织“连湖”标注之意。

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完)

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完)

余慈再动心念,触及那边,便见新的蜃影翻出,拟化人形,一列十余人,乃是说亡者的出身宗门、修为境界、精擅法门等基本信息。

又有一个情报组织,叫“地化院”的,以“曰”字留言,加以分析,说是此地魔劫爆发,南下魔头部分有回流趋势云云。

此外还有些一些组织,包括洗玉盟内的宗门,都如地化院般,留下信息。各类信息依序排列,位置、格式都有一定之规,在没有意念碰触前,便如排列的珠串,大小错落,或有等阶之分,看上去倒也清楚明白。

而这些信息中最是醒目的,却是侧方一个古篆“德”字,这颗“珠子”看上去最是醒目,较其他标识足足大上一圈,周边云气混沌,玄妙无尽。

余慈月前刚与楚原湘大战过一回,立时就觉出,那分明就是清虚道德宗的气韵法度。

一念至此,意念再触。

当下就有数列文字流出,字体呈淡金色,偏是古拙天然,上面却是一个建议,道是在此地立点设防,清除魔头,与另外一个据点连成一片,继续搭建黑水河、拦海山防线,将魔劫砍成两半,分别击破。

不只如此,在百余字的建议之时,分明还盖上印记,其中是“道法自然”四字,色泽鲜红,气韵流动,真实不虚。

难道是“原初印”?

对此清虚道德宗总摄一切道法威仪的法印,余慈也是闻名已久,却不料在此图册之上,见到相关的印文,一时有些失神。

仓攸又道:“这一册北地舆情图,四年前刚刚炼制成功,全天下不过两百余册,只有洗玉盟‘人’阶宗门以上,还有周边一些大宗门阀,方可获得。”

洗玉盟是北地三湖成千上万宗门的会盟,分天、地、人、盛、和五个品阶

其中“和”阶几乎没有门槛,挂个宗门的牌子就能进来,没什么义务,也没有任何权利;

“盛”阶则要背负一些责任,可随意性还是很大;

至于天、地、人三阶,才是中坚力量,是洗玉盟的骨架。

夏夫人让仓攸携来此物,就算仍没有真正表明立场,可态度已经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余慈知道其中深意,不过,眼下他对玉册上的信息,更感兴趣。

他看到,在清虚道德宗留言盖印的信息之后,至少近百个大小宗门跳出来,一发地表示赞成。

可在此之间,却有个同样醒目的标识,卡在中央。那是“山”的异形字,那阴郁沉重的色彩气韵,一看便是阴山派的风格。

阴山派不是洗玉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完)

盟的成员,却是北地举足轻重的大宗之一。

此时,那边就对清虚道德宗的建议直接提出了否定意见。说是阴山一线压力已是极大,同时开辟两处战场,很可能会造成全局崩盘。

这条信息同样盖印,显示出是宗门行为。

虽不能与清虚道德宗那一呼百应的声势相提并论,可也得到了一些宗门,尤其是最北部几个宗门的赞同。让人看到,洗玉盟内部,绝不是铁板一块,像阴山派这样的外人,对洗玉盟的种种决策,也颇有影响力。

真是有趣的局面。

余慈摆弄着手中的玉册,继而询问:“我该怎么在上面发话?”

“目前,还不成。”

仓攸低下头去:“此图册虽是由夫人起了个头,可毕竟是诸宗合力创制之物,想要加入,一要有那几个情报组织公认,二要有盟中各宗门赞同,三还要承诺每年在上面公布一些关键消息……”

余慈听他解释,不再说话,只看着图册,久久不语。

见他如此模样,仓攸便知道,此来的目标已经完全达到,再说几句闲话,便提出告辞。

仓攸离去已有小半个时辰,余慈立身船头,看前方分流两边的滔滔云海,从船头向前直指,千万里之遥,就是此刻魔影纵横,兴衰难定的洗玉湖。

那图册仍在他手中,无意识摆弄,实是心绪难平之故。

其上各类评语、印文,错落而出,又随他意念扩张、消减,层次变化,甚是分明。

世上少有图册是如此有趣,可这又哪是什么图册,分明就是主宰北地的权柄!

理所当然的,是居于此地的强者应有的待遇。

余慈自认不是太过看重名利之辈,可此时依旧心绪澎湃,不类往日。

情绪就是这样微妙,只因为一个诱因,便兴波起澜,更激身心变化,形成奇特难以自持的波动。

如果是玄门修士,此时就应该收束心神,心如止水,惟精惟一;

若是魔门强者,恰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