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98章

问镜-第98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间里,余慈先用“贯气法”锻炼符法,又拿出一点儿时间,祭炼照神铜鉴和道经师宝印两件法器,后以“归虚参合法”调适心境,又启动“心内虚空”,察看里面天龙真形之气与自家神魂元气的同化程。这是每日例行的功课,整套做完,已经是午了。

按着习惯计划,午餐过后,就是重整理、钻研剑意的时间,一边揣摩一边练习,一般会持续到晚上。不过今天,余慈忽然想换换花样。

他把刚到手的“息光遁法”玉简拿出来,以神识扫视一遍。感觉,这门遁法确实比较简单,玉简寥寥千个字配上几幅简单图像便说得清楚,有通神初阶的修为便可尝试修炼。

息光遁法共有个基本势子,包括飞纵、奔跑、翻滚、上蹿、下扑、矮身、横移、倒跃、静止等条。这个势子有一个总纲式的心诀,而每个势子又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行气原则,大约就是飞纵时凝气于何处,横移时气脉如何震荡等。

玉简上记载详细,又没有故弄玄虚,搞些云山雾罩的理论,看得出来,制作此枚玉简的人,就是要传授一门“实用技巧”,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余慈有“先天一气”傍身,经络气血几无窒碍,稍一存思,便知道这些气脉运转方式对他来说毫无困难。不过他也注意到了,这里面掺杂着一些基本咒术,隐约与五行遁术相通。

这并不奇怪,世间遁法,向以金、木、水、火、土之五行遁术为基础,据说能轻易与天下任何一门遁法融合。像是余慈见的“息光遁法”,近于身法挪移,再不勾连五行遁术,便要有点儿名不符实了。

虽说五行遁术是修士基础的基础,但余慈对此并不精通。他走的是野路子,对五行遁术,只止心观的时候接触了一些,也就是把土遁练成“穿墙术”的水准。

此时着手练习“息光遁法”,别的都没什么,就是涉及到五行遁术的这块儿,结合起来颇有些生涩。房间空间又小,练习很不方便,稍稍比划了两下,他便摇头,不再进行下去,只脑揣想疑难。

山腹难知日月时辰,但机关消息解决了这个问题。申时初,屋内铜钟清鸣。这便是要余慈接班值守的信号了。

余慈也不耽搁,整束得当,往泊阵枢行去。他前面值守的是闫皓,只是当余慈走进枢所时,这个老实人的脸色实不怎么好看。

“怎么回事?”

“刚刚绝谷泊阵有凶兽闯进去了。”

运用圆光术,房间墙壁上的镜子上,显出绝谷泊阵的现状。这个停泊接引云梭的绝谷,确实有凶兽其,而且不是一个,是两头。尤其倒霉的是,这两头凶兽都是身躯庞大,还激烈搏杀,浑不知它们之间的战斗,会对泊阵的符纹安排造成多么大的破坏。

余慈看得摇头:“得,我去把它们解决掉!”

这种事情迟疑不得。拖得越久,对泊阵符纹的破坏越大,修复起来就越困难。码头里就闫皓一人有修复泊阵的能力,若是工程太大,耽搁三五个月也不是不可能。余慈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生。

转身想走,忽又停住:“还要绕圈子啊……”

要到绝谷泊阵,正常通路是从山腹上层走到下层,再进入接泊区,打开与绝谷联通的甬道,这才能进得谷,这样算起来,去一趟怎么也要近十息的地间,那时候,凶兽肯定又把泊阵破坏不少。

不如,直接过去好了!

初时只是一个念头,但经过对“息光遁法”一下午的存思揣想,甚至于实践,余慈此时的思维、肌体均处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就是这么个念头,将那份活力激。

余慈全没多想,身形一纵,竟是直接撞向厚厚的岩层。

没有撞击声,余慈的身体像是一波无有实质的烟气,瞬间渗入崖壁。

闫皓反射性地去看墙上圆镜,只见绝谷,两头拼斗的凶兽颈侧突然飙射鲜血如雾,庞大的身体没有消去冲势,重重的对撞一起,就那么交叠抽搐,进入濒死状态。

旁边垂立崖壁的阴影,余慈的身形从模糊到清晰,终现身两头凶兽旁边,看着尸身呆。

第177章雷吼

第177章雷吼

两头凶兽都是大块头,身长都丈二以上,狰狞凶恶,然而此时尸体交叠,汩汩鲜血很快便摊开一地,死得再干脆不过。

余慈自家知道自家事,他的土遁之术粗浅得很,穿透厚厚的岩层不是不可以,速肯定提不起来,但刚才从泊阵枢穿出时却是无比流畅,便像是穿透了一层水膜,阻力微乎其微。那必然是“息光遁法”的功效。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余慈不得不重视起来。他蹲下身去,指尖探入剑气撕裂的伤口,搅了两下,心若有所悟。

知道余慈解决了凶兽,山腹内也派人出来,帮忙收拾,领头的自然是赵希谯。处理妖魔凶兽尸身上,整个码头怕是没有人比他内行了。闫皓也跟了出来,他要实地确认绝谷泊阵的受损情况。

赵希谯他们都办事,余慈则是竖起那根沾了凶兽鲜血的指头,看得入神。直到闫皓觉他行为古怪,过来询问。

“没什么,我上去望风。”

余慈一笑,甩去指尖沾染的血渍,身形飞纵,这回他刻意用了“息光遁法”,上行的速未必有多快,但衣袂破空声却是越来越小,到了绝壁断彻底消失,连带着他的身影也阴影变得模糊。

“果然是这样。”

脚踏谷顶,余慈长长吁出一口气,呼气声像是从窄的缝隙穿出来,生成一段尖锐的哨音,暖热的气柱径不过两分,直迫出三丈开外,才渐渐消散。

借助此法,余慈散去了体腔内骤增的压力,之前以“息光遁法”穿透厚厚的岩层时,类似的感觉为明显,这股内聚之力是运使遁法时自然生成,体外,形成一圈隐晦的波动,大限地消去了破空声,可能也有消减阻力之类的功效。但同时也带给了身体极大的压力,甚至隐约作用于神魂。

其实压力没什么,余慈真正意的是,运用此法,剑上威力似乎有增强?

他对天遁宗“一击不,远遁千里”的遁法不感兴趣,但如果这遁法能够增加他剑上杀伤,就算是一点点,也能引起他足够的重视。

这两个月来,余慈一直努力使得手剑锋芒利,以符合自己的剑路。随着剑意调整重组,他剑上杀气渐重,爆力和杀伤力都有不小的增长。可毕竟达到了修为所限的顶峰,此后想再进一步都比以前要困难十倍。

却不想运用“息光遁法”时,那几个基本势子,会自然形成这样一种“内压”,挤迫脏腑之余,也催逼元气,使贯脉而出的气劲为凌厉,且似乎每一个势子都似为后面的突击做准备,使得剑时,杀伤力又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名为“遁法”,余慈倒觉得这像是一种极高明的蓄力法门。他不免感叹,天遁宗不愧是当世大宗,随便拿出些东西来,便不可轻视。如此想来,真不知那些高层次的“遁法”,又会是怎样的神通?

这时候,余慈不免想到诸老提起的蜃影玉简,如果那玩意儿真比“息光遁法”强过十倍,他都有点儿按不住心思……

挥去那滋生的念头,余慈谷顶站着。

绝谷谷顶方圆数十里内,算是高处了。站上面举目望去,苍山层叠,青蟒绵延,残阳似血余辉,披散开来,偶尔映得几只撕咬的野兽。夜幕已东边山脉头,也即夕阳照射不到边沿处垂下,并不断扩张它的领地。

原来不知不觉已是一个白日过去,码头周围不算平静,可比预估的情况要好上许多。那些骚乱东去的猛禽凶兽,此时仍有大部分未曾回返,码头附近兽类搏杀是有,却远不到先前评估的烈。

看到这情形,余慈也稍稍放心。他并非是干站着,而是用了“息光遁法”个基本动作,唯一一个静止不动的势子。他室内修炼时,倒把七八分力都用这势子上面,却没察出异处。如今心有所得,再体验时,果然现就是这个势子也能生成“内压”,只是要平缓得多。

力量一层层加上去,没有前几个势子的爆力,但堆积起来的合力,实际上要还要超出不少。“内压”加到极处,余慈隐约感觉一种对应的外烁之力,但未及深入体会,头上鹰唳声起。

绝谷死去凶兽残留的血腥气,即使经过及时处理,对各类猛禽凶兽也有极大的吸引力,甚至有可能引来妖魔。余慈站谷顶小半刻钟,头顶便有两三拔鹰、鹫之类的猛禽上空盘旋,只是绝谷的地形不太利于飞禽扑食,它们才隐忍下来。

但或许是滞留太久的缘故,这几只猛禽便有些焦躁,刚才突然爆了一场小冲突,随即这些扁毛畜牲就振翅高飞,追逐着转眼不见了踪迹。

余慈被惊醒,也知道现不是用功的时候,不过对上面的变故,他还是有些奇怪。正想着,脚下微微震动,他刚闪开了些,便看到诸老光秃秃的脑袋从谷顶土层下探出,再一冲,便拔身上来。

老头儿土遁倒使得顺畅,不算之前那一回,余慈可说是瞠乎其后了。

余慈笑问一句:“诸老也来透气?”

话刚出口,他就想通一件事,转眼再看已清净许多的天空,击掌笑道:“原来是诸老出手,怪不得那些猛禽走得这么狼狈!”

诸老修为精湛,已至通神阶的顶峰,论修为,是比余慈要强的。他一生精研神魂之道,对惑神之法颇有研究,出其不意,影响几头扁毛畜牲,不是难事。老头年龄他五倍以上,余慈偶尔奉承两句,也算尊敬。可惜诸老不予理睬,只是盯着他,道:

“你用了‘息光遁法’,必然知道它的好处。但此物与我手蜃影玉简相比,不值一提……”

老头不知从哪儿得了消息,急匆匆又赶过来询问,看来是还不死心。余慈前面已经把理由都告诉了他,眼下只能苦笑。很显然,昨夜被回绝后,诸老回去又有了想法,见他表情,便道:

“我这嘴巴还算严实,也不贪你的宝物。只要你码头这段时间,将那东西送我研究,我也会把蜃影玉简给你观看,这样你离开前,我们换回来就是。”

这其实是个好主意,余慈听了还真有几分心动。不过天龙真形之气老头肯定是见不到的,而还真紫烟暖玉又是别人的宗门至宝,一旦走露风声,说不定慕容轻烟那个女人就要过来理论,对那个莫测高深的女人,余慈颇是忌惮,而且对方真的讨要,余慈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想了想,余慈终究还是摇头。

诸老一时气苦,但看出来余慈有所犹豫,不想就此放弃,便哼一声,也停谷顶,僵着不走了。

余慈笑了笑,也不管他,径直观察四面形势山林的天色暗得很快,当夕阳沉到天裂谷的雾线之后,山林便给蒙了一层黑纱,且迅速地加深。老天也来凑趣,不知从哪里扯来厚厚的云层,遮星蔽月,使得黑暗以绝快的速铺盖大地。

赵希谯等人的处理工作已经完成,就是闫皓那边,进不太如人意,但修补泊阵是个精细活,不能强求。

余慈觉得也差不多了,黑暗到来,山林的危险程一下子便提高很多。兽吼枭鸣之音时远时近,东去的兽潮回流,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或许是阴云堆积得多了,天空有郁郁雷音传下。

今年的春雷来得比较晚呢,余慈被先前的念头纠缠着,也没多想,转脸道:“诸老,下去,那事儿我们回头再说。”

老头却没有说话,而是昂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

余慈微怔,也一样抬头,厚厚的云层里什么都看不到,雷音依旧响着,却没有电光闪烁,煞是古怪。

待余音碾过,余慈再看诸老,想再说话,忽见老头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秃顶上是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余慈一惊,要伸手去扶,云层又是一声雷爆,这一声来得全无先兆,便似将雷音直撞塞进他耳朵里去。

旁边诸老大叫一声,五官七窍同时溅血,向后便倒。

余慈脑门震荡,耳鼓轰鸣,但除此之外,出奇地再没有其他的感觉,至少他不知道,为什么诸老会成了那种模样!

耳畔轰鸣,余慈的听力也受到了影响,他不敢怠慢,伸手将诸老挟住,向后便跳。下方是丈高崖,余慈崖壁上几次借力,也就下来了,可下落的同时,崖壁似乎震了一震,一股腥膻之气纷乱的风透过来,抢入鼻窍。

余慈身上一激,猛抬头。

高崖之顶,一头巨兽傲然屹立其上,昂大呼,声如雷震。

阴云下,黑暗,余慈其实只能看到那巨兽黑沉沉的影子,但是,那似曾相识的腥膻气,嗖嗖的冷风里,愈来愈熟悉,也如头顶阴云一般,累积心。

余慈脚踏实地,一回头,却见谷底包括闫皓内,几名修士软倒了一地,不知死活。

上方的亮提升,非是阴云散去,而是崖顶巨兽身外,有一层火烟流动,先是火星点点,终又连成一片。

第178章嚎叫

第178章嚎叫

高崖之上,燃起了冲天烈焰,巨兽的身躯此刻化为火焰沉沉的暗影,似乎下一刻就要化为灰烬。但事实上,自高崖上传下的压力有增无减,火光的映衬下,余慈甚至看到巨兽其摇摆头颅,抖震毛皮,全然无恙。

眯起眼睛,余慈盯紧了高崖火光,心积聚的乌云终于被火舌烧出个窟窿,疑惑不再:

鬼兽!

这厮是天裂谷的一方霸主,也是传说为罗刹鬼王所遗弃的宠物。它一直生活天裂谷,却不知为何,出现距离天裂谷两千里之遥的这里。

真是老朋友了,自从天裂谷下,目睹其动惊天幻术,击杀万千妖魔之后,余慈便再没有听到它的消息,至今也有四五个月。时间过得飞快,天裂谷的局面也大不相同,却不知鬼兽出现这里,与那边的局势有没有关系?

这时候,余慈又想起一件事。当初天裂谷,和叶途一起的时候,便曾遭遇到过与昨夜类似的骚乱。当时天裂谷猛禽凶兽也是狼奔豕突,慌成一团,始作俑者正是崖顶的鬼兽。

当时他只觉得鬼兽威势无俦,后来才明白,是鬼兽吼声带着令生灵躁动的迷幻之力,连越界而来的妖魔都不能幸免,不必说相对要弱一些的谷生灵。

只看谷底躺倒的修士们便能明白,鬼兽的吼声依然凌厉。不过雷鸣般的吼声终究不能长久持续下去,慢慢地便转换为声声压抑喉咙里的低鸣。火焰包裹下,鬼兽似乎往下边扫视一眼,但没有任何后续动作。

从余慈这个角去看,高崖之上,鬼兽似乎还有别的目标,以吼声宣告其存后,这大家伙竟是返身不见了踪影。

走了?

不明白这虎头蛇尾的算是怎么一回事,余慈也来不及多想,忙着查看诸老等人的状况。初步探知几个都是昏迷,并无生命之危,但不再耽搁,拉着人便往码头里送。

山谷躺着个人。余慈要鬼兽回返之前,将他们带到山腹去。还好,通过接泊区的甬道口是开着的。

修行人体力不同寻常,余慈两手各挟着两人,又把剩下的两位挑到肩上,向甬道那边狂奔。行至半途,里面人影闪动,却是周虎和昨日收容的冯朝二人。

他们也是现外面剧变,赶出来帮忙救人。余慈看得清楚,两人鼻孔下还有没来得拭去的血迹,鬼兽的吼声震波竟是穿透了厚厚的岩层,对码头内的修士实现了杀伤!

山腹里面也不安全,但总比外面好一些。

三人正忙着交接伤员,余慈胁下忽有人呻吟一声,清醒过来:“勒死我了,混蛋小子,放我下来!”

“诸老?”

余慈和周虎都是一喜,其尤以周虎为甚。诸老堪称是码头内地位重要的人物,若是他有什么三长两短,余慈或许要吃排头,至于周虎,作为专职护卫,下场恐怕就不那么美好了。

两人这边同时吁一口长气,诸老则挣扎着下了地,五官七窍沁出的血迹未干,精神却还算得上不错,甚至比周虎和冯朝都要好一些。

老头先是转头遥望崖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