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血至尊-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文泽点点头,没有说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加上方腊原本就是江淮大营的偏将,他肯定也会清楚军中探马的作风,自然会严加防范官军的探马。
相反。普通的士兵尤其是江淮附近的士兵反而更有优势。
当然,这些话姬文泽是不会跟任重来说的,一方面不想让任重来觉得他独断专横听不进意见,再一个这方式还没有跟张明飞商量呢,张明飞同意不同意还是未知数。
“少爷,这一次出征无论如何一定要带上燕南天。”
任重来看着姬文泽。一脸关切地说道,“有个人在身边,我也能放心一些,再说燕南天也懂得用兵之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派得上用场。”
“达叔,我知道了,倒时候就让他跟我一起去吧,不过,他一定要听从我的安排。”
姬文泽点点头,没有个人跟在身边,达叔他们是不会放心的。
“少爷,这个你放心,他一定会服从你的命令的。”
任重来呵呵一笑,“你就是让他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好了,少爷我去跟他交代一番,不打扰你看书了。”
姬文泽点点头,伸手拿起了李炜的笔记翻看了起来。
傍晚的时候,青青回来了,跟她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个子不高的年轻人,长得一脸憨厚的普通模样。
“公子,我有几句话跟你说。”
青青领着小个子走向姬文泽,“我们去书房里说话吧。”
姬文泽闻言一愣,看了一眼小个子,点点头,转身走进了书房。
三人进了书房,姬文泽还没有说话,小个子已经跪了下来,“小的李默见过文泽公子。”
“李默,你是水寨的人吧?”
姬文泽点点头,“起来吧,是不是你们寨主有事情让我办?”
“公子误会了,家里并没有事情麻烦您。”
李默站起身,微笑着摇摇头,“其实是寨主让小的跟随公子去江淮,小的是江淮人,从小在江淮府的乡下长大,后来在家乡犯了点事跑到云梦州那边去了。”
“寨主来金陵了?”
姬文泽闻言一愣,愕然地瞪大了眼睛,如果木丰在云梦州的话,不可能这么快就做出这个决定来,不过,这个李默是在云梦州长大的,有了这么个熟悉江淮府的人在身边,的确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公子,你怎么知道寨主来了金陵城了?”李默闻言一愣,愕然地瞪大了眼睛看着姬文泽,脸上露出一丝惊愕的神情。
“寨主回云梦州去了吧,什么时候走的?”
姬文泽呵呵一笑,帮助自己去江淮征缴叛军这种大事情,其他人谁能做得了这个主,不过,木丰狡猾如狐,这会儿只怕已经回云梦州了。
只不过,姬文泽实在是没想到木丰居然如此大胆,敢在这个时候跑到金陵城来,这可不是一般的胆大啊。
当然,木丰绝对不是为了江淮府的评判之事来的,应该是凑巧知道了江淮府叛乱的事情,这才灵机一动让这个李默主动过来帮忙。
“公子,寨主三天前就已经离开金陵城里。”
李默点点头,“他听说文泽公子要随军出征江淮府,就命小的来公子面前听候差遣,只要公子一句话,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309章 大风起兮之五
“好,好。”
姬文泽哈哈大笑,拍了拍李默的肩膀,“有了你这个当地人,我相信这次我一定能够立下军功,李默,就全靠你啦。”
“请公子吩咐,李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默抬手拍了拍胸,“咚咚”作响,眼睛里闪过一抹兴奋的光芒。
“朝廷大军出发的时间尚早,我要你马上动身去江淮府。”姬文泽点点头,抬手摸了摸下巴,倏地转过身来,“我要你提前去了解方腊的嫡系军队人员数量,后勤给养,战斗力如何,手下有哪些大将,他的老巢在哪儿等等情况。”
他的生意一顿,转头看了一眼青青,“青青,你马上去拿二十两散碎银子给李默,等到平叛结束再另行奖励。”
青青点点头,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公子,我记下了。”
李默点点头,“不过,我探到这些消息之后,怎么把消息传给你呢?”
“不要相信任何人,还有,你如果到了叛军的地盘之内,也要了解一下附近的农村状况,例如村子里的人多不多啊,叛军抢粮食等等之类的。”
姬文泽摇摇头,“你识字吗?”
李默摇摇头。
“你不识字的话就不好办了。”姬文泽闻言一愣,却也不觉得奇怪,这个世界可不是他的前世那么普及教育,“没关系,朝廷大军出动之后,动静肯定很大,你到时候来找我就行了。”
“还有,来找我的时候一定要是晚上,随便找个什么东西,在上面刻一个十字。”
说话间,姬文泽拿起毛笔写了一个十字给李默看,“怎么样,这个字简单吧,一横一竖就完成了。”
“公子。这个字我会写。”
李默嘿嘿一笑,右手的食指在左手掌心学着写了个十字。
“好,不管你探没探到消息,听到大军动静的时候都要来找我。之后我们再定下详细的方案。”
姬文泽微笑着点点头,不管这个李默能不能探听到那些消息,但是,对于叛军的地盘的了解是肯定能够做到的。
片刻之后,轻轻手里拎着个包袱走了进来。
“李默。这一次我能不能立下军功就看你的了。”姬文泽呵呵一笑,拍了拍李默的肩膀,拿起青青手里的包袱放在他的手上,“记住我刚刚跟你所的话,等到这事儿完了之后,我会重重有赏的。”
“公子,放心吧,我李默就是豁出去了也要把公子交代的事情办好。”李默点点头,接过包袱往肩膀上一挎,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姬文泽一愣。却是没想到这李默居然说走就走如此果断干脆,只希望他真的能够弄到一些消息才好。
“公子,你真的要去平叛么,要不然我跟你一块儿去吧?”青青耷拉着脑袋,手指头绞着衣角,酒肆才刚刚开张,生意也还不错,她有点舍不得离开,但是这家伙好好地书不读要去从军,她自然也不放心他的安全。
“傻丫头。我没事呢。”
姬文泽呵呵一笑,上前一步握着青青的小手,“放心吧,达叔也说了让燕南天那家伙跟我一起去。有他在我的安全没问题的,再说了我好歹也是一高手好吧,虽然剑法不如你,自保也是绰绰有余了。”
“青青,你就在家里经营酒肆好了,对了。今天晚上就可以烤酒了,到时候需要不需要我给你帮忙?”
“哦,我也觉得今晚就可以了,我都嗅到酒香了。”
说到烤酒,青青顿时就兴奋起来,“那就今晚上动手吧,你在一边看着我弄,连话都不许说。”
“行,行,我就在一边看着不说话,好了吧。”姬文泽苦笑一声,点了点头,“好了,我们出去吃饭吧,我有点饿了。”
第二天一早,姬文泽早早地起来练了一趟剑法,然后痛痛快快地洗了个凉水澡,吃过早餐,接他去考试的马车就到了。
马车是湘王府的,不过车上下来的人却是王轩和一个老太监,姬文泽见状一愣,摁捺下心里的疑虑,微笑着迎了上去,“吉文泽见过公公。”
老太监微笑着点点头,“咱家叫秦海,文泽公子,走吧。”
王轩向姬文泽点点头,没有说话。
上了马车之后,姬文泽松了一口气,看了一眼王轩,“王兄,不是说去考试么,怎么还来了一位公公?”
“文泽,你今天考试的地方是在宫里,这个机会可一定要抓住了。”王轩微笑着拍了拍姬文泽的肩膀,“听说这场考试陛下很有兴趣,他想要考察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有经国治世之才,只要表现好了就能给陛下留下个好印象。”
“我说兄弟,以后发达了可一定要记得提携兄弟一下啊。”
姬文泽闻言一愣,愕然地瞪大了眼睛,“王兄,你说什么,考试是在宫里头考?”
“那当然了,要不然秦海公公为什么要来。”王轩呵呵一笑,“一会儿他还要教你一些宫廷里的礼仪,你可要学着点,万万不可在陛下面前失了礼仪。”
姬文泽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心头却泛起一丝疑云,皇帝日理万机怎么会有时间来看这么一场没什么意义的考试呢,难道这场考试不是李悠推动来的?
“对了,吟诗作赋你肯定没问题,四书五经的考题陛下似乎也不会太关注,他经常训斥朝中官员们是书呆子。”
王轩沉默了片刻说道,“不过策论题目你就要小心了,这几年朝廷的开销挺大,东南征讨海盗,西北打羌人,东边打云梦水寨等等,今天的策论题目说不定就跟这些有关,你自己提前有个准备。”
“王兄,谢谢你了。”
姬文泽点点头,事实上,这方面他也已经预料到了。
两辆马车驶进了皇宫之后,姬文泽下了车,被秦海领到一个大房子里学习礼仪,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秦海也叮嘱了一番跟皇帝见面的时候不能跟陛下对视等等。
忙活完了这一切,姬文泽就被领到了一间房子里,一个穿着龙袍带着皇冠的中年男人坐在椅子上,还有几位官员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一边,立即低头跪下,口中高呼一声,“草民吉文泽叩见陛下。”
310章 大风起兮之六
“你就是姬文泽?”
一个轻柔的声音响了起来,“抬起头来看着我。”
姬文泽心头一跳,秦海不是说不能跟皇帝对视么,这可是很无礼的举动,不过,这可是皇帝陛下的吩咐,总不能置之不理吧,迅速地抬起头,目光飞快地扫过皇帝的脸颊,然后就将目光定格在皇帝的衣襟上。
“不错,果然是一表人才。”
楚国皇帝呵呵一笑,“朕数次听秋诗来提到你的名字,他说你文是聪敏才华横溢,甚至连内政军伍之事也略通一二,你自己觉得呢?”
“启奏陛下,这是秋大人的赞誉罢了,草民不过是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又在秋大人面前敢于胡言乱语罢了。”
姬文泽低下头大声回答道。
“我记得秋爱卿是你的老师呀,缘何称呼他为秋大人?”
楚国皇帝眉头一皱,凌厉的目光扫了姬文泽一眼。
“启奏陛下,不是草民有意隐瞒什么,而是在草民的心里,秋大人先是朝廷的官员,然后才是草民的老师,不能先私后共。”
姬文泽跪在地上,耷拉着脑袋,不敢直视楚国皇帝。
“不能先私后公?”楚国皇帝闻言一怔,旋即赞许地点点头,“好,好,好一个不能先私后公,秋爱卿果然没有看错人呀。”
“朕听秋爱卿说你对于内政治理也颇有自己的看法,那你给朕说一说如何才能做到国泰民安?”
姬文泽闻言一愣,这个问题可就有点大了,尼玛,小爷不过是个秀才的身份,你丫的问这么个大问题,这不是为难小爷么?
不过,既然皇帝金口一开,总不能说不知道吧。
沉思了片刻之后,姬文泽慢慢地抬起头来。“启奏陛下,草民觉得老百姓有饭吃有盼头,商人有钱赚有奔头,读书人能够著书立说。军队能够为朝廷死战不退,官员们为国家发展殚精竭虑,这就是国泰民安。”
楚国皇帝闻言一愣,缓缓地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渐渐地凝重起来。“秋爱卿说你对内政治理也有很不同的看法,那你给朕说一说吧。”
姬文泽一愣,尼玛,不是说好来考试的么,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了皇帝问话了,不过,既然皇帝发问了,总要回答一下,心里迅速地总结了一下,回答道。“启奏陛下,内政的治理说白了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
“只要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足了,治理起来自然就容易了,草民用三句话来表达吧,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楚国皇帝闻言一愣。心里隐约明白了什么,却又仿佛有些不理解。
“农民是社会的基础,如果农民不能给社会提供食物的稳定供给,国家就问题定不下来。工匠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没有工匠的发明创造就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不能产生财富,商人是财富流动的载体,没有商人,各种货物就不能流通。城镇就繁华不起来……”
姬文泽侃侃而谈,将前世学到的经济学的皮毛大肆卖弄了一番,当然,这些内容在说出来之前必然是要经过处理的,否则的话,那就太惊世骇俗了。
楚国皇帝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有些东西不太明白,不过,仔细想一想却也觉得这小子说得很有道理,下意识地抬起头看了一眼矗立在一边的几位肱骨之臣,他们也是一个个面露惊诧之色。
显然,这么个毛头小子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他们也感到很惊奇。
这时候,一个老太监轻轻地走了过来,佝偻着要禀报道,“启奏陛下,试卷送过来了。”
“好,好,先考试吧,吉文泽,你起来吧,先考完考试再说。”
楚国皇帝点点头,目光转向一边的几位大臣,一摆手,“你们几个也坐下吧。”
“谢陛下。”
姬文泽慢慢地站起身,其他几位大臣也叩谢皇恩,然后坐了下去。
片刻之间,就有几个小太监搬了一张桌子凳子过来,笔墨纸砚等东西也都一应准备齐全了,这时候,一个漂亮的宫女手里捧着一叠纸走了过来。
一个老太监接过她手里的实体递给楚国皇帝。
“好,开始吧。”
楚国皇帝扫了一眼试题,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太监将试题送到姬文泽面前。
写一首苗稀春天柳树的诗,姬文泽的目光扫过那一行娟秀的字迹,心头不由得一跳,这字迹好熟悉,好像跟李悠写信的字迹一模一样,难道这题目还是李悠出的,只不过刚刚那个宫女却没有见过。
不过,这会儿姬文泽已经顾不上思考那些了,沉默了片刻,缓缓地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开始在纸上写诗。
屋子里的所有人见状一愣,却是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这么快就能作出一首诗来了。
楚国皇帝也吃了一惊,等到姬文泽写完了一首诗,立即招招手,“把诗给朕呈上来。”
立即就有小太监把姬文泽写的诗呈送上来,皇帝接过纸看了一眼,赞许地点点头,不说别的,单就是这一手字写得就是极好。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错,好诗。”楚国皇帝微笑着点点头,随手将手里的纸递给身边的太监,“拿给诸位大人看一看吧。”
说罢,他的目光转向姬文泽,他倒是更关注姬文泽怎么写那篇策论,至于四书五经的考题他并不怎么在意,这样的人才自然不会去钻研那些四书五经的经义。
偏偏姬文泽写诗之后做的题是四书五经的题,这题目恰好在李炜的预料之中的,虽然题目不一样,不过也极为相近,这对于拿了李炜的考试宝典的姬文泽来说,自然是个极大的好消息。
姬文泽一看题目,自然是文思泉涌,提起笔就洋洋洒洒地写了出来。
最后做的是拿到策论,题目居然就是刚刚楚国皇帝说的治国理政类的,姬文泽一愣,这一次却没有匆匆提笔,而是思索了起来,将刚刚的思路整理一遍这才提笔动手。
这场考试考了将近两个时辰,结束的时候,又有宫女匆匆地出现了,这一次的题目居然是写一首八月十五的词。
姬文泽一愣,哪有考试写了诗还要做词的?
只不过,既然题目都已经出来了,而且,很有可能还是李悠的意思,姬文泽自然想要趁机一举将美人芳心俘获,立即提起毛笔将《水调歌头》写了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