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道士-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行之忽然插话:“国王殿下受过高人指点吧?让贫道猜猜,某位身在道门,心系契丹的太上皇……”
耶律雅哥十分清楚小道士的分量,一点都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小道长是世外高人,什么事都瞒不过你。正是太上皇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契丹,让小王携群臣来京,投献契丹于大齐。但是——”
玩转折,我们契丹人也会。
耶律雅哥继续道:“但是,其实小王几年前就有这个想法,绝不是听了父皇……父王的话才决定的。”
秦行之赞叹:“您是聪明人,贫道佩服。”
至于耶律宗全贼心不死,远程遥控契丹,秦行之并不在意。那老家伙毕竟是契丹人,再者说,为子孙考虑是人之常情,扪心自问,如果换成小道士,他肯定比耶律宗全做得更过分。
修行人的誓言由天道监督,只要耶律宗全不怕,秦行之才懒得管他呢。
最关键的是,小道士终于明白,他一直以来理解有误,文良纯等人其实很喜欢把契丹收入囊中。因此,耶律宗全的行为不仅不应该谴责,反而应该赞扬。
咦,这么说来……
贫道该找机会,给段誉透个风喽?
第598章夫君敢吗
契丹新皇即位第十个年头,契丹正式并入大齐。
消息传开,举世瞩目。
有意思的是,最高兴的不是大齐百姓,反而是契丹人。当消息传到契丹,并被留守的大臣确认后,契丹举国欢腾,境内顿时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萧峰的判断显然不准确,何止七成契丹百姓希望加入大齐,放眼望去,根本找不着不乐意的好不好?
即使曾经打过多次草谷、最顽固的老人,也不反对加入大齐。只要是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打草谷固然能不劳而获,可它已经被废除十多年了,并且毫无重新开启的希望。而跟随萧峰投靠大齐的那些同族,一个个都成了富豪,除了傻子,谁不眼红?
投靠大齐,即使没机会参与殖民,好歹也能分润一点好处。据说大齐人如今富得流油,朝廷手指缝里随便松一松,契丹人就有天大的好处。
都已经是你的子民了,你好意思看着我们受穷?
况且都知道,大齐在美洲十分缺人。
年轻人摩拳擦掌,憧憬着在美洲干出一番大事业,登上人生巅峰,和传奇人物萧峰总督一样,迎娶上十几个白富美。
老年人也满怀希望:成了大齐百姓,至少能混个善终,再也不必等年老体衰,因为怕拖累子孙,孤独的跑进草原深处喂野狼吧?
对普通契丹百姓来说,这是一件大喜事,只要庆祝就好,不用管太多。
大齐朝廷和契丹君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契丹君臣最关心的,当然是待遇问题。
人家这么主动,文良纯等人也不好意思太苛刻。中书省的决议很快就呈到孙蒙面前:耶律雅哥封王,世袭罔替;契丹群臣,按原官职大小封一个虚职。允许他们带不超过朝廷规定的人口,去美洲殖民。
他们的个人财产,诸如牧场、部落之类,折合成现银,由朝廷购买。既然契丹并入大齐,原先的部落制度必须废除,这是朝廷的底线。至于银子,朝廷如今不差钱。
本质上,契丹等于是大齐的另一个殖民地。
但这个殖民地和美洲不同,汉人如今金贵着呢,没人愿意去契丹这种地方受苦。要知道,美洲只有为数不多,并且特别好忽悠的土著,契丹即使并入大齐,也仍然是野蛮契丹人的天下。
因此,中书省选择不多,契丹还得契丹人来建设,大齐百姓充其量只能敲敲边鼓,在靠近大齐边境开发一部分土地。
对契丹人的处理,和美洲土著一样,还是同化。
能否成功?肯定比同化土著困难,但只要大齐保持文化军事双重优势,其实也用不了几代人。
这方面,来自后世的小道士最有发言权。
原本时空中,中原汉族之所以总是搞不定草原,归根结底还是实力差距不够大。如今这个世界被小道士搞得相当奇葩,大齐拥有无敌的飞船部队,而且全军习武,力量对比天差地别。别说契丹人,就算后世现代军队带着热兵器来,都不一定占优势。
只要这种差距一直存在,即使同化不了契丹,他们也必将成为大齐忠实的子民。后世那么多民族,除了少数想不开的,大家相处都很融洽嘛。
不过,秦行之也提出,能同化,就绝不客气。
别想着保留契丹的民族特色什么的。这么想的,毫不客气的说,都是脑子被水灌过。后世少几个旅游景点怕什么?世界这么大,没了契丹民族,我们还有色目人,昆仑奴,乃至……外星人哩。
小道士同时认为,也没必要担心没对手,汉人会丧失警惕,变得没有进取心。那都是扯淡,如果全天下只有汉人,莫非我们就变米虫了不成?退一步讲,汉人最擅长窝里斗,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自己打自己练兵嘛。
这个天下是所有人类的,但归根结底是华夏的。使用权可以暂时不要,但所有权我们必须保留。
别说什么不公平,力量差距到如今的地步,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比大齐更仁慈。世界已经被小道士搞乱了,他认为,再不正常一点,完全符合逻辑。
其实小道士想多了。
历朝历代,哪个朝廷不想同化周边国家,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使圣人学问传遍天下,让子孙后代安全无忧?不是不想,做不到而已。
文良纯等人才不在乎什么民族多样性,抑或留几个对手提神醒脑呢。如果不是圣人教导学得好,他们早成了战争贩子。
无故侵略,圣人弟子不屑为之。人家主动送上门来还客气,怕是夫子都能被气得走下牌位,给这些不肖门徒一通爆栗。
大齐人不愿去,契丹人可以继续拥有草原,但必须接受圣人学问的熏陶。不让你白学,有补贴哦。如果学得好,一样也能做秀才、考进士,乃至入朝为官。
总之,朝廷的意思很明确:契丹百姓如今是大齐子民,我们不搞歧视,你们享受汉人同等待遇。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学汉话,读四书五经。这不是故意给你们设置障碍,汉人要混得好,也得读书做学问。
确定了对契丹的政策,接下来才是具体实施方案。
既然契丹必须废除部族制度,那么就需要设置新的权力机构。普通官府可以从契丹人中选拔,“契丹特别自治区首任总督”,就必须慎重考虑了。
论国土面积,契丹并不比大齐本土小多少。这么大一片疆域,一般的官员还真没那个本事管理。即使从中书省选一位大佬去,先不提人家愿不愿意,他难道就一定能胜任?要知道,这个职位没契丹皇帝那么大的权力,所管理的土地规模却是一样的。
而且契丹人普遍桀骜不驯,这是事实。无论谁去做总督,固然不怕契丹人作乱,可也不能大开杀戒吧?这不符合夫子教诲呀。
文良纯等人研究了半天,最终盯上了小道士的娘子之一,原契丹小公主阿朵儿。
秦行之当场就不乐意了:“道爷耽误功课,陪你们玩玩也就罢了,凭什么让我家娘子吃苦受累。十年前耶律宗全有这个念头,人家好歹还是阿朵儿的爹呢。”
文良纯不紧不慢道:“闻道先别急,听某分析。”
“不听,您是忽悠界的老前辈,贫道也不是菜鸟,我才不上当呢。我说你们这些古代人挺有意思,你们不是讲究什么三从四德,女主内吗?你们自己连小妾都不让轻易出门,噢,合着到了我这儿,就不算数了?”
“闻道须知,你家四夫人并非汉人,她是契丹长公主。”文良纯说道,“契丹以实力为尊,从未有女人做官,不是他们在乎男女之别,只是女人没机会掌握权柄罢了。”
文良纯似笑非笑看了眼小道士,继续道:“莫非你准备告诉文某,你秦闻道看不起女人?”
“纯属污蔑!”秦行之面色巨变。
文良纯偷笑,和老夫争辩?你还嫩了点。早听说你秦府规矩乱,妻妾不分,而你秦闻道经常强调自己尊重女性。若是还看不出你怕什么,我就不是合格的老狐狸了。
杨旭咳嗽一声,补充道:“况且,闻道又如何确定,阿朵儿公主不愿意接受这个职务呢?”
秦行之瞪眼:“杨老大人,您可是礼部尚书,难道不该最重视礼法规矩?”
“若能为子孙后代造福,礼法规矩可以变通。”杨旭没有丝毫犹豫,“契丹需要一个威望高、人脉广,并且绝不会背叛大齐的总督。朝廷只有两个人选,如果你不同意阿朵儿做,那就只能选择耶律宗全了。”
“贫道是没意见。”秦行之耸肩。
杨旭顿时语塞。
秦行之终于扳回一城,心情略有好转:“其实如果阿朵儿喜欢,别说做总督,就是做皇帝,贫道也由着她——我秦行之绝对尊重女性,这个真理不容质疑!我就是看不惯你们这些家伙自作主张……这样吧,我回家问问阿朵儿的意见。”
小道士斗不过老狐狸,文良纯等人在和他商议之前,早就把他的反应全部预测过了。当秦行之返回家里,才发现皇后已经来过。
一看见秦行之,阿朵儿立刻叫道:“夫君,我要回契丹做总督!”
“皇后到底跟你说了什么?”秦行之顿足,“哎呀,道爷疏忽了,杨采薇比她爷爷心眼还多……阿朵儿,你被她忽悠了!”
阿朵儿摇头:“不是的,皇后并没多说,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你呀,图样图森破。我们忽悠界的高手,从来都是杀人不见血,误导了你,还要让你以为是自己的决定。”
“不,阿朵儿想得很清楚。”阿朵儿坚定的说道,“我是契丹人,有责任帮助契丹尽快接受汉人的同化。我知道,这样一来,契丹这个民族会消失。可只要后人过得好,我能接受。闻道,我喜欢永远和你在一起,但这伯爵府确实有些无聊,怜儿姐姐又不准我们随便乱跑……”
“怜儿管得太宽,贫道可以批评她嘛。”
阿朵儿笑了:“不是我看不起夫君,你敢吗?”
“呃……败军之将,道爷会怕她?”
阿朵儿嘴角微微翘起,并不争论。因为完全没必要,小道士最怕沈怜儿,连下人丫鬟都清楚。
秦行之叹口气:“你想找点事干,为夫没理由不支持。然而你跑契丹去做总督——顺便,我要批评文良纯那些老家伙,总督、自治区什么的,都是道爷发明的,他们拿去就用,交版权费了吗——你去做总督,贫道想念你怎么办?”
“夫君莫非忘了,我也是合道高人哩。”阿朵儿笑道:“我答应夫君,每晚都回家吃饭睡觉。”
秦行之无言以对。
来往于契丹和杭州府,对合道高人来说,说一眨眼的工夫,都是谦虚。
第599章感觉身体被掏空
在小道士的陪同下,阿朵儿走马上任。
幸亏她每天都会回家,否则沈怜儿再痛失一员干将,更抵挡不住小道士了。当然,双方战争并非总在夜里发生,沈怜儿等人要多吃点苦头,也是不可避免的。
秦行之顺便去了一趟恨天宫。
十年时间,恨天宫的废墟早已清除干净。中间的大殿已重建完毕,周围也建起了一批房舍,但其它宫殿却没有动静。师兄弟分工明确,杀入圣负责重建和教导新弟子,杀发则下山收徒。
成果还算不错。
杀发不如杀入圣聪明,可他“朴实”呀。杀入圣不愿利用小道士的关系,杀发却不在乎。所以他下山收徒,经常要报出小道士的名号。恨天伯,恨天宫……一听就肯定有联系啊。
恨天宫宗旨有了根本改变,也是人家愿意上山学艺的根本原因之一。
以前的恨天宫,绝对称得上国中之国。加入恨天宫,代表着和原先的国家断绝关系,从此以后只是恨天宫人,只效忠于恨天宫。而且恨天宫弟子不仅要自残,洗脑更是必不可少,不敬上天是他们的基本素养。这种可怕的组织,只要正常人,谁愿意加入?
所以当初长老们每次下山收徒,都得连哄带骗,甚至直接掳人。
现在就完全不同了。
小道士就是恨天,连恨天大人都不恨天了,杀入圣师兄弟还有什么必要苦大仇深?
不自残、不洗脑,也不要求和原先的国家断绝关系,恨天宫和普通江湖门派没本质区别。经过小道士改良后的恨天法门,更接近于道门法诀,比武功更有潜力。它固然需要天赋,可练武其实也需要天赋,不是吗?
最有意思的是土地神。
这老头儿上次被秦行之等人吓得不轻,连神仙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这完全超出了土地神的理解能力。但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大齐那群家伙,逆天了!
土地神开始刻意交好杀入圣和杀发。
杀入圣并没有迁怒土地神。
他曾经问过早已伏法的耶律隆哥,知道柳清风灭掉恨天宫,实际上都是耶律隆哥的主意,和土地神没什么关系。
再说了,就算他想迁怒也没办法。土地神好歹是天庭册封的正式官职,打不过真正的道门高人,也不敢对付明摆着和小道士有交情的恨天宫,躲藏还是没问题的。
土地神主动示好,杀入圣认为可以接受他的友谊。
恨天宫如今不恨天,对天庭当然也要保持足够的尊重。天庭册封的土地神愿意和恨天宫做朋友,为什么要拒绝?
后来杀入圣每次回想,都会洋洋自得:他的这个决定,无疑是神来之笔。因为土地神也许打架不怎么样,却最擅长搬弄土石。恨天宫能在短时间内清理出废墟,并建成宫殿房舍,土地神功不可没。
为了感谢土地神,也由于土地神隔三岔五就来一次,几乎等同于明说的暗示,杀入圣命门人给他盖了一座庙。
土地庙建成之日,土地神涕泪横流:老夫忙活了这么多年,终于混上了自己的房子!虽然只有一居室,好歹够宽敞够雄伟呀。如果能再娶个老伴儿,人生就完美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人供奉他。
所以,契丹并入大齐,最拥护的,其中肯定包括土地神。可以预见,等契丹人被汉人同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没人祭祀他。
凡人的信奉,对土地、山神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他们的“政绩”是和信奉人数挂钩的。像白马山神那样,莫名其妙晋升去武当山做山神,完全属于走了狗屎运,一点都不合理、不科学、不靠谱。
……
一年后,李奉常进京,把收集到的武功交给秦行之。
秦行之从中挑选出几份合适的武功心法。所谓合适,主要看对天赋的要求高低。有些武功十分精妙,如果天赋够高并且合拍,几年时间就可能练到后天巅峰,甚至突破先天境界。但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这种武功显然并不适合武学院。
合适的武功,修炼速度可能不够快,胜在对天赋要求不算太高,而且练好了,一样可以晋级先天。
这几种武功成为武学院的最高机密,并不对外公开传授,只有足够忠心的核心人员才能修炼。
其余武功,则被秦行之收入囊中,成了鸿蒙派典籍的一部分。如今鸿蒙派别的不敢说,论“收集”到的武功数量,所有门派都比不了。
恨天伯府。
小道士从洞府中仓惶而出,大叫:“来人,给道爷收拾书房。时光一逝永不回,我辈修士不可虚耗光阴,当勇猛精进,潜心修炼!”
锁了十几年的书房门打开,下人们手忙脚乱收拾干净。
秦行之赶走所有人,往椅子上一摊,两眼神采涣散看着房顶,喃喃道:“感觉身体被掏空……太可怕了,熊六梅从哪儿学来的古怪招数?十数年未尝一败,今日本常胜将军终于马失前蹄,可悲、可叹!”
洞府内,沈怜儿等人面面相觑。
胡一菲迟疑道:“咱们终于打了胜仗,为什么我心中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