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欢乐道士 >

第7章

欢乐道士-第7章

小说: 欢乐道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有意思,早赎回早安心呀。掌柜的,我这当票不是假的吧?那你快给我东西啊,那可不是一般的物件,看到我身后的老道没有,那可是他的传家宝,有一点问题他指定跟你急眼。”

掌柜沉吟了一下,说道:“两位稍等……”

随后走出柜台,带着两人走到角落的桌子边坐下。

秦寿有些忐忑,他这辈子当东西不少,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待遇呢。当铺和穷人那就是两个对立阶级,谁也不尿谁,除非没办法谁跑当铺玩儿呀,因此当铺也不会给顾客好脸色,没必要,该当的他总得当。

掌柜抱了抱拳,说道:“小兄弟我还记得你,记得当初我给你两贯,还被主家说了呢。那东西材质看不出是什么,实在不值两贯钱。”

“嘿,多谢掌柜的照顾。不过,您说这话什么意思呢?”

“是这样,以我几十年的专业眼光看,那东西真不值钱,我也是心软,拼着被主家再骂一次提醒你几句,谁让我看你顺眼呢。依我看,你就别赎了,算我们当铺吃点亏。两贯钱花起来多舒服,何必赎回那根东西呢?不能吃不能喝,也不好看啊。”

秦行之还在迷糊呢,秦寿怒了:“老东西你别给道爷废话,道爷可不是第一次来当铺,你们是不是把东西给我卖了?快说,别耍花腔!”

秦行之这才恍然大悟。

指望当铺掌柜心软那是笑话,真要是心软也做不成当铺生意。这老头儿说了半天,八成真像师父说的那样,把东西给卖掉了。

这世上还真有缺心眼的人,肯花钱买那根棒槌,我看他也是个棒槌……

秦行之对师门宝贝完全不在乎,真想不通会有谁肯买它。而且要不是买家出钱阔气,当铺也不会直接把那东西给卖了。当然,当铺最善于察言观色,当时秦行之好几天没吃饱饭,一副落魄寒酸样,对手里的东西也不是很在意,他们基本可以肯定秦行之不会来赎当,这才敢大胆卖东西。

当初掌柜的之所以花两贯钱收下那件宝贝,是因为它的重量异乎寻常,万一是件宝贝呢,有时候必要的险还是要冒一冒的。

掌柜的很尴尬:“这位……道爷,真让你说着了。既然如此,我也不隐瞒两位了,昨天有位客人过来闲逛,对那‘无名无质破巨棍’起了兴趣,说是买回去摆着镇宅。我想那东西本来就不值钱,因为给你作价两贯我还被主家说了呢,有机会出手赔钱也得出呀。因此我就给卖了。也没卖几个钱,几乎是原价出的,我这里有帐呢……”

说着掌柜冲里面叫道:“二皮子,把昨天的帐拿来。”

里面答应一声,一个小伙计端着本账本走出来递给掌柜。

掌柜说道:“这是本店的私密,一般人我不给他看,我是怕两位不信,另外也是看这位小兄弟顺眼才……”

“得了吧,你们当铺的帐也能信?”秦寿冷笑一声,“道爷不看,也不想知道你卖了多少钱,道爷只要求你把东西还回来。至于你和买家怎么交涉,道爷就不管了。你要是敢耍赖,咱们就衙门口见!”

老道对当铺的了解非同一般,果然是经常光顾的主儿。

第011章万一没控制住呢?

报官是不成的,当铺虽然在官府都有打点,能不麻烦最好还是不麻烦。

所谓“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不管打点的多么妥当,真到了县衙,肯定还得被敲一笔,掌柜对此非常有经验。

“道爷您这就没意思了,那东西又不值钱,何必呢。”掌柜的说道,“本当铺倒不是害怕打官司,道爷如果真这么较真,那咱们只能衙门口见了。不过我想问问两位,你们都是道士?”

“不错,道爷乃是道家鸿蒙派传人,怎么啦?”

“是这样,那买去您东西的顾客,其实最近家里不安生,所以才到处寻找能镇宅的东西。当然您那物件能不能镇宅,您最清楚不过了。我是这么想的,您两位与其有时间和在下在这里纠缠,还不如去那家看看能不能……啊,你懂的。”

秦行之眼睛亮了,师徒两个最擅长的可不就是降妖捉鬼、安家镇宅嘛。

秦寿一梗脖子:“不成,那是我师门的宝物,传了几千年了,你怎么能给我卖了呢。今天你说破大天去,我也要我家的宝贝。”

“那我没办法。”掌柜把手一摊,“您说那是你的宝贝,得有人信才行。就算到了县衙,我们顶多也就是按照作价赔偿你罢了,难道还能因为一件破东西砍头不成。您也是老混江湖的啦,衙门口的事儿应该清楚,到时候县太爷怎么判,还说不定呢。”

“你这掌柜也太嚣张了,合着我们只能吃这个哑巴亏?”秦行之见掌柜对师父很不客气,心中就有点生气了。老家伙是个拎不清的混蛋,那也只能自己欺负,别人,不行!

掌柜笑道:“你们也没吃亏呀,两贯银子我没少你的吧?”

秦寿忽然打断掌柜:“那你再给我两贯!反正你也说了,到了衙门你们也得作价赔偿。我熟悉衙门口,看来你也挺熟悉的,应该知道到时候你们的花费远远不止两贯。”

咦?

秦行之怀疑的看看师父。

老家伙虽然和自己一样对师门的道法传承不怎么信,可对那件宝贝还是很在意的,否则也不会昨天就打算赎回了。现在这么说,他什么意思,真不要了?

掌柜为难的说道:“总共卖了两贯多点,再加上保管费,我们给你两贯就亏了。”

“别跟我装,我可已经让步了,现在就看你识不识相……实话跟你说,江湖道爷这辈子就没离开过,你那些花招对我没用,咱们也别玩虚的浪费时间。”秦寿冷冷说道。

掌柜一拍桌子,吓了秦行之一跳。

“好!道爷爽快,我也不藏着掖着啦。二皮子,给道爷拿二两银子,咱们这就算两清了,道爷您说呢?”

秦寿也一拍桌子。

秦行之心说这都什么毛病呀,都喜欢拍桌子……

“道爷没意见,拿钱马上走人……对了,那个买去东西的顾客,你得告诉我他是什么人,住在哪里。”

“这肯定没问题。那顾客就住在城北,姓沈名伯毅,人称沈半城。为什么叫沈半城呢?因为他家有钱呐,能买下半个县城。他家也好找,城北最大的那个宅子就是了。”

很快,二皮子就把二两银子拿来,秦寿把钱往怀里一揣,招呼秦行之:“徒弟,走了。”

秦行之迷迷糊糊跟着秦寿走出当铺,直到离当铺老远,忍不住问:“师父,你真不要师门宝贝了。你不是说那东西比你的命都重要吗?”

“放屁,道爷什么时候这么说过?什么也不如道爷的老命重要!不过徒弟你还是太年轻了,能在县城开当铺,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真要打官司,咱们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那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吧?当然,我是不在乎那破玩意儿的,主要是为了你着想,别再郁闷出个好歹的。”

“怎么能算了。你没听那老东西说吗,买去宝贝的沈半城家宅不安,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意来了吗?”

秦行之听不明白了:“这跟宝贝有何关系?”

“笨,他一个凡夫俗子哪知道宝贝的珍贵,到时候我们顺便那么一忽悠,宝贝就拿回来了嘛。赚了两贯钱,还能拿回宝贝,不要太划算!徒弟,你学着点吧。”

秦行之不由得一挑大拇指:“师父狡猾。”

“这不叫狡猾,这叫运筹帷幄。”

“是,您厉害。不过现在该我出马了吧?”

“那是肯定的,打听消息的事儿就得你这个小白脸掌门去做,老规矩嘛。这事儿你很有经验,我就不提醒你了,一定要把事情打听明白,否则不好忽悠……不好给人家镇宅呀。”

“行,那你找个墙根晒晒太阳,弟子去去就来。”

……

如果三江县也有个富豪榜的话,沈伯毅无疑会高居榜首,而且还是长期性的,“半城”的外号可不是随便能叫的。

大齐朝立国二百余年,对商人不像前朝那么歧视,但最有钱的永远都不可能是商人,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当然,不经商肯定没法赚大钱,这也是肯定的。沈半城自己就不经商,也丢不起那人,不过暗地里的以手下人的名义经营的店铺数不胜数,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沈半城为什么就能这么牛?

那是因为他家学渊源,祖上曾经出过几位高官。别看现在沈家没人在朝为官,前人的福荫除非改朝换代,轻易是不会消失的。

不过大家都明白,别人的照顾终归是人情,自己当官才是最好的。

沈半城自己是没什么指望了,全部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

沈半城有一子一女。女儿正是二八芳华,待字闺中,小名叫“怜儿”;儿子更小,只有十二岁,但有那么一股读书的痴迷劲儿,让沈半城非常高兴,于是给儿子取名“沈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沈学习的名字由此而来,并不是沈半城恶搞,他也不是穿越众。

家里有钱,和县太爷有交情,儿子又好学,这日子不要太舒服。

可惜大约三个月前,沈家出事儿了。

先是贴身丫鬟听到大小姐怜儿的房里传出男人的笑声,大惊之下上楼查看,却看到大小姐酣然而睡,根本没有外人。接着,丫鬟痛苦的发现,几乎每天大小姐闺房内都有男人说话的声音,这可让丫鬟为难了。

禀告老爷吧,似乎有出卖小姐的嫌疑,可是不禀告老爷,万一出事她一个小小的丫鬟也吃不住呀。况且看小姐的样子,也不像是在家里藏了个男人,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

丫鬟还没有决定怎么做呢,大少爷生病了。

读书能养气——当然,书看多了容易得近视眼,但这个时代的人也不懂这个。总之,大齐朝的百姓认为读书有百利无一害,没人觉得痴迷于读书会伤害身体,而且大少爷沈学习身体一直不错,按说也不该因为看书而生病。

可沈学习确实就那么病倒了,卧床不起,还经常说胡话。

沈半城大惊失色,他这辈子纳的妾不少,但估计还是因为自己不争气,直到老了老了才焕发第二春,接连生了沈怜儿和沈学习两个孩子。女儿也就罢了,儿子可是他的心头肉,这么一病简直要了他的老命。

立刻请大夫!

半城的威名可不是说说而已,一时间整个三江县都因为沈家大少爷的病而动了起来。沈府每天进进出出,热闹非凡,全县城有名号的大夫,加上密州府以及各个县城的名医,都让沈半城派人给请来了。

那时秦行之师徒还没来三江县,所以没机会见识到“盛况”。

大夫来了不少,这些人可不是秦行之师徒那种坑蒙拐骗靠嘴皮子忽悠人的,没点儿真本事谁敢开医馆当大夫?沈学习的病也不算疑难杂症,大家的诊断结果大同小异:精元损耗过度,导致外邪入体,邪气冲脑因此神智不清。

沈半城半懂不懂,大家能不能说人话?

最后问了某个交情不错的大夫,人家才直言相告:“说白了,你家公子就是房事过多伤了身子啦。”

沈半城差点让家丁将对方打出去。

妈的,自家儿子才十二岁,毛长没长齐都不敢说,还房事过度?你们怎么不说他这是有孕在身呢?

但沈半城回头一寻思,人家也犯不着胡说八道得罪自己,半信半疑下就找来伺候沈学习的丫鬟盘问。这事儿也不好说,万一沈学习早熟,边上守着个小丫头,没控制住呢?

丫鬟自然死活不承认,她倒是想,可没有的事儿也不能随便承认呀。

沈半城完全迷糊了,算了,先治病要紧。

药开了不少,都是滋阴壮阳的好药,效果也不是没有,沈学习的身体很快就有所改善,沈半城溺爱儿子,也不敢问他,就等着他身体痊愈再好好谈一次。谁知沈学习刚能下床走动,过了一个晚上再次昏厥,这次情况更糟糕,胡话都不会说了。

这次完全没道理,小丫鬟早就被沈半城“隔离”起来了,伺候沈学习的是两个小厮,除非沈学习荤素不忌,不该再次出现精元损耗过度这种情况。

一群大夫又被沈半城给请来了,诊断之后结果和上次一样。

有好心的大夫还劝呢:“沈员外,令郎还小,这种事最好还是能节制一点……”

沈半城终于开始怀疑,家里是不是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这个时候,就该道士和尚出场了。

沈半城有钱,二话不说请了城外寺庙的和尚前来。其实沈半城外行了,降妖捉鬼那是道士的专业,和尚们讲究“众生平等”,妖魔鬼怪自然也是众生之一,因此和尚一般只做法事超度亡灵,很少给人捉鬼降妖——这和佛祖的教诲冲突。

大和尚领着小和尚,在沈府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素宴,念了几段经文,又丢下几句似是而非的谒语,无非是劝沈半城多行善多布施,特别是见了和尚要尊敬,要大方,这样佛祖都会保佑他,接着拍屁股走人。

沈半城:“大师就这么走了,犬子的病怎么办?”

大和尚:“贫僧只管驱邪,治病之事,员外还是得去找大夫。”

沈半城只好再给儿子吃药,希望这次不会出幺蛾子。

第012章师父果然经验丰富

可惜结果和上次几乎完全一样,沈学习仍然是刚好转接着第二天就昏厥。

沈半城愁得头发差点白了,伺候大小姐的丫鬟终于也沉不住气了。

沈府进了不干净的东西,这是府内众人一致的观点,否则好好的一个大少爷怎么会得那么奇怪的病呢?很多人猜测,也许府里有狐狸精之类的妖魅,听说狐狸精最喜欢读书人,幻化成美人儿陪人读书,顺便把生理需要也给解决了……狐狸精不是人,可能在度上把握不好,解决过头了也是有的。

丫鬟心想你们说错了,府里的狐狸精大约是公的。

当然丫鬟也弄不明白,本来是大小姐房内有男人的声音,怎么得病的成了大少爷了?难道狐狸精还会“隔山打牛”的招数?

丫鬟做出决定,找到沈半城把小姐房内的怪事说了。

沈半城更加吃惊,头上的愁云也更浓密了。但丫鬟的叙述也让沈半城更笃定,自己府内肯定是有不干净的东西,说不定还不止一个。

沈半城从此走上了寻找高人和各种镇宅法器的不归路……

沈学习治病的事儿轰动很大,三江县城很多人都知道沈府出了问题,也听到了风声说沈府进了不干净的东西。但大小姐房内有男人声,这事儿外人却不清楚,沈府没人往外说,暂时也只有沈半城和那个小丫鬟知道。

秦行之能打听到的消息,就是沈学习的病和沈府不干净的传言了。

对着小丫鬟呲牙一笑,留下被自己笑容迷得满脸红晕的小丫鬟,秦行之离开沈府后门,往向阳大街方向走去,该干活了。

没走几步,后面忽然有人叫道:“小道长怎么有时间在此闲逛?”

秦行之回头一看,见一座小巧的轿子门帘挑起,八姑的脸露出来,正对着自己谄媚的笑呢。

秦行之打了个稽首:“原来是八姑,您这是……”

八姑笑容可掬的说道:“奴奴去了趟县太爷府上。”

“八姑果然交游广阔,连县太爷那里都有来往,小道佩服之至。”

“哈哈哈哈……小道长客气了。”

八姑像是丈母娘看女婿一样看着小道士,越看越顺眼,昨天的担忧完全抛到脑后了。除了八姑一贯秉着永远保持笑脸这个职业原则之外,这一切都是秦行之那首词给闹得。

别看八姑如今人老色衰,当年也是不大不小的一个“角儿”,写不出好词,看诗词的眼光却没问题。说起来青楼不是暗门子,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较高,即使不是花魁,那也基本上识文断字,有两把刷子。

秦行之的词已经不是“好”这个字能够形容的了,八姑听白牡丹把经过一说,赫然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