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道士-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对方摇头,自信的说道,“末将打小鼻子就灵,它没臭味,否则您以为我傻啊。”
众人哄笑,大帐内顿时一片欢乐。
一位老将军眼神不好,混乱的工夫,随手掏出火折子,啪啪啪就敲打上了:“大帐里太暗,老夫点个火……”
太祖脸就变了:“老将军住手,油箱不是这么看滴——”
可惜晚了,只听轰的一声,火星溅到黑粉末上,粉末当场就被引着了,一股浓烟升腾而起。
等众人连滚带爬的从大帐中逃出来,太祖咧开嘴,黑漆漆的脸上,两排小白牙分外刺眼,看着仿佛个个变成昆仑奴的手下们苦笑不已。
“还好,幸亏老子记下了方子,我们还能再造,否则这损失就大了。”
一位将军忍不住吐槽:“大元帅,咱们差点被连锅端烧死,您应该庆幸的是这个才对吧?”
太祖摇头:“那是不可能的,你以为我为何把火药摊开放?如果我把它装进木桶让你们看,那才是帮咱们的敌人把自己玩死呢。”
“方才那黑色粉末,是火药?”
“对呀,这可是我和道士共同研究出的黑火药,跟以前的那种山寨货完全不同,很珍贵的!”
老将军老脸一红,非常羞愧:“都怪老夫……”
太祖摆摆手:“不怪你。其实吧,大帐里一向光线不好,我猜以你的尿性,八成会玩儿火折子,只是没想到你动作够快的,果然老而弥坚。”
老将军心说,这应该是夸奖吧?
第128章蒲松龄老先生不服
将军们都了解自家大元帅向来不着调,喜欢胡闹,可他弄出一堆火药放中军帐里,这就太危险了。火药就算众人没见过也听说过,虽然黑火药是第一次听说。
于是众人就劝说太祖。
太祖笑道:“你们错了,这次我真不是玩儿,这东西可以用来打仗!”
“求解释。”
太祖得意的说道:“很简单,这东西如果放进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它会爆炸。”
有聪明的将军顿时眼睛大亮:“您是说……”
“没错!我们把火药用纸层层裹起来,外面留个引信,点燃了往敌人军阵里使劲扔,那噼里啪啦的动静,就算吓不死他们,也得惊了他们的马匹。”
咦,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那位聪明的将军觉得似乎遗漏了什么,但大元帅的主意确实很好,这东西如果真有效,对付骑兵绝对好使。以前也有人试图用爆竹做类似的事,不过需要点燃一堆火烧爆竹节,敌人又不傻,当然会躲开。
“大元帅,这种新式武器,叫什么?”
众人决定把命名权交给尊敬的大元帅阁下。
太祖意气风发的挥手:“早想好了,就叫鞭炮。”
于是鞭炮就被发明出来了。
当然,在鞭炮纯粹用动静吓人的基础上,聪明将军后来研究出用瓦罐装着蒺藜火药等混合物的更厉害武器,被太祖嘉奖,那就是后话了。
天下太平后,鞭炮逐渐走向民间,最后代替了传统的爆竹,成为逢年过节必点的一项传统物品。
用在开业庆典上,却是秦行之独创。
天下人都信神鬼信运道,做生意讲究个财源广进,最怕财神爷不高兴。试想假如财神爷一时兴起,下凡观摩开业,你放一串鞭炮,吓着他老人家怎么办?
要知道过年烧爆竹,本来就是为了吓走怪兽“夕”的,可见无论爆竹还是鞭炮,主要作用还是吓唬人。
因此,不年不节的,树上居然挂了许多鞭炮,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店内,秦行之很得意:“瞧,我就说放鞭炮肯定没错,老道你还不服气。你看,还没放呢,就开始吸引眼球了,道爷妥妥的是开大齐朝风气之先的商业奇才呐。”
老道翻了翻眼皮,心说你就作吧,到时吓走了财神,反正赔的是你和熊六梅那傻娘们的银子。
他也看开了,儿大不由爷,小道士如今对自己的话,那是爱听不听,主意大着呢。
店里只有三个道士和二柱子。
熊六梅本来想来的,被秦行之严词拒绝了。小道士敢开业放鞭炮,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女人在店里操持,大齐朝除了青楼,就没有这种事。
当然,如果李春娘愿意来店里帮忙,秦行之就不会反对,小道士也没细想为何要区别对待。
熊六梅对秦行之赚钱的能力深信不疑,从三江县一路走来,小道士没少赚银子,特别是在密州府,直接赚到一万两之巨,这充分证明了小道士的赚钱手段。
什么,你说那是偷的?
那又如何,老娘以前还抢呢!无论拦路打劫,还是入室盗窃,大家都是做生意,和开店没区别,同行就没必要互相歧视啦。
因此当秦行之说“做生意让女人走开”,熊六梅二话不说,立刻就答应在豪宅里坐吃等死,就等秦行之往家大把大把的搬银子即可。
吉时到。
秦行之带着师父、李奉常、二柱子,走出店门,冲看热闹的众人打个稽首:“小店今日开业,多谢诸位父老捧场。”
看客们立刻议论开了。
“居然是三个道士……我说,你们是修道之人,怎么做起生意来了,莫非三位是被逐出师门的?”
“既然是被逐出师门,就别穿道袍了,赶紧脱了吧,没得给道门丢人。”
“仁兄这话就不对了,官府又没规定必须道士才能穿道袍,你我要是喜欢了,也可以买身道袍穿上。”
“话是如此,三个道士一字排开,总让人觉得十分惹眼啊。”
“喂,小老板,你是打算放鞭炮?”
“对呀,店铺开业放鞭炮,这事儿稀奇,大家等了半天,就为看这个呢,快放吧!”
没人提醒秦行之放鞭炮吓跑财神的事,离过年早着呢,居然能听鞭炮声,这种难得的福利,可不能给搞没了。
秦行之大乐:“这就放!看完热闹,记得光顾小店哦。”
众人乱糟糟答应着:“好说,小老板放心,这个面子肯定给。”
秦行之把火折子递向秦寿:“师父你来点吧?放心,人家财神是神仙,不可能被鞭炮声吓着,这都是无知俗人胡乱猜想,您是专业人士,怎能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秦寿断然拒绝:“道爷不点。”
秦行之不在意的笑笑,也没继续劝说。
已经相信神仙存在的小道士,当然不会再说什么“封建迷信”之类的话。但他不认为财神会闲得蛋疼,真跑哪家店铺看热闹。
就算喜欢热闹,全天下每天开业的店铺得有多少,财神也看不过来。若是把“化身亿万”之类的神通用在看热闹上,那么财神他老人家是有多无聊?
秦行之依次点燃鞭炮,店外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加上看客们的叫好声,顿时变得十分热闹。
李奉常忽然心中一动,暗自掐指算了算,不由得动容:“竟然真有开风气之先的气象!难道符箓店真会大赚,让天下人接受开业放鞭炮,百年后也成为传统?”
动了容,装出来的憨厚样就不见了。
幸亏秦寿正担忧徒弟触犯财神,没注意到李奉常的神态变化。
能开风气之先的,大抵不是一般人。
比如大齐朝太祖皇帝,别看史书上对其描述显得此人似乎相当不靠谱,人家却是真正开风气之先的非凡存在。
不说鞭炮,也不说其它稀奇古怪的发明,至少瞎胡闹的一个后果,就是让皇家威严比以前各朝代大大不如。
而太祖似乎也知道自己这瞎胡闹的性子乃是天生,因此对自己的皇权限制极多(也可能是因为懒不想管事),对官员和老百姓则分外宽容。后代也只好萧规曹随,一代代传下来。
由此,大齐朝成了有史以来最宽松的朝代,天下的戾气也少了很多。皇家隔几代出个不着调的皇帝,顿时整个大齐百姓就有了茶余饭后解闷的话题。
要不是宽松,哪会允许史书胡乱抹黑太祖?
这当然不一定就是好事,宽松带来的后果就是控制力降低、军力退化很快。你快乐了,人家周边游牧民族见不得你快乐,也是让大齐朝代代头疼的事。
可无论如何,大齐朝是首个如此善待子民的朝代。
当年华盖派祖师刘若拙曾经讲过,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也许有一天皇家会变成象征性的存在,由天下人共治天下呢。
秦行之有开风气之先的气象,李奉常就不能不慎重了。
他想了想,对秦寿道:“秦道长,其实贫道并非守阳派传人,我乃是崂山华盖派……”
秦寿转过头,指着耳朵问:“啊,你说什么?我听不到,鞭炮声太大了!臭小子真能作,放鞭炮就放呗,非定做这么多,浪费啊!”
李奉常苦笑一声,摇头:“没什么。”
鞭炮声终于完全停歇。
秦行之对二柱子使了个眼色。
二柱子走到招牌前,抬手把上面盖着的红绸扯下。
吃,俺,一,棒。
招牌上赫然是四个烫金大字。
左右还有两排小字,但字体太小,众人又被四个大字吸引,没人注意写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店铺?”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
“难道是卖棒子的?”
“胡扯。谁会卖棒子,那玩意儿找根树枝打磨一下就弄出来了。再说了,第一个字就是个‘吃’,棒子能吃吗?依我看,也许是种新式小吃吧。”
“棒子模样的小吃?”
“应该是了。”
这店铺名字,来自齐天大圣孙悟空之名言“妖怪吃俺老孙一棒”,符箓店嘛,主打降妖捉怪。可惜大齐朝并没有孙悟空的传说,唐玄奘取经的故事仍未魔幻化,因此众人完全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
听到大家的议论,秦行之很受伤。
这名字多霸气,怎么就被联系到小吃上呢?你们这些家伙,难道都是吃货?
“各位,本店不卖小吃。”秦行之试图解释,“本店卖的是符咒啊。符咒知道吧,我道家瑰宝,用来降妖捉怪的那种。今日你们可来着了——”
秦行之在人群中随意找了一个汉子:“比如这位老兄,今后若是家里闹鬼,就不用跑到寺观请道士和尚,浪费时间钱财不说,还要看人家心情好不好。您只要到本店请一道驱鬼符,回家那么一烧,妥妥的!”
那汉子怒了:“你家才闹鬼呢。”
“贫道只是打个比方……”
“打比方也不行,我家门风端正,儿子每天读圣贤书,鬼才不敢上门!”
“这是什么道理?”秦行之迷惑。
“亏你长得清清秀秀的,原来却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汉子鄙夷的看着秦行之,“读书人读圣人文章,身上是有浩然正气的,鬼躲都来不及,懂吗?”
秦行之撇嘴:“蒲松龄老先生不服。”
“谁?”
第129章不差钱的来啦
秦行之摸摸后脑勺,心想现在正是招揽生意的关键时刻,以后吃肉还是喝汤,就看今天了,可不能和从前一样满嘴跑火车……
道祖在上,火车又是什么东西?
汉子见秦行之发呆,更看不起他了:“还是个脑子不好使的草包……算了,本大爷懒得和你说,还得卖菜去呢。”
说完,汉子哼了一声,转身扬长而去。
秦行之这才反应过来,见其他人也有离开的意思,连忙叫道:“各位,说好了给小道一个面子的,京城首善之地,可要言而有信呐!”
想走的看客只好停下。
不年不节的,人家放鞭炮给大家解闷,就这么走了,确实不地道。那就进店看看吧,反正只要自己不买东西,他又不能强买强卖。
……
三个道士,一个壮汉,看着空荡荡的店面发呆。
“早让你别放鞭炮,你就是不听,这下好了,一份生意都没做成——混账小子,你这绝对是得罪财神爷了啊!”秦寿仰天长叹。
秦行之心里也十分沮丧。
看客们倒是进店了,也看了那些符咒,可惜谁都不肯花钱买,即便后来秦行之无奈降低价格,他们也无动于衷。不仅如此,这些人对符咒的态度,也和秦行之的设想相差十万八千里,用“如避蛇蝎”形容有点严重,但那避之不及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
秦行之怀疑,自己免费送他们也许都不会要。
为什么会这样呢?
李奉常捻着胡须沉吟:“贫道以为,卖不出去也很正常。居家过日子,谁成天遇上鬼怪啊。退一步讲,就算怀疑家里不干净,也不愿让邻居知道……”
秦寿大怒:“你早不说!”
“您也没问呐。”李奉常无辜憨笑。
小道士要开符箓店,李奉常本来就不看好。
还是那句话,不赚钱还好,真生意兴隆了,麻烦更多。但是李奉常不在乎,因为他志不在此,他纯粹是好奇秦行之的特殊体质,以及想偷学鸿蒙派的独门符箓之术。
李奉常也给人镇过宅,清楚大部分所谓的闹鬼是怎么回事。普通人一辈子都很难碰上次真正的鬼,真撞鬼了说不定自己都不知道。
和尚道士若是靠捉鬼降妖讨生活,那得饿死。
二柱子喃喃道:“这么说,不仅赚不到银子,咱们花的那些银子也打了水漂?小道士,依我看,趁时间不长,我们还是赶紧找房东退钱吧!”
秦行之瞪了二柱子一眼:“半途而废,不是道爷的风格!”
您再有毅力,不赚钱有个屁用……二柱子心里不服,但怕秦行之把自己变成毛驴,只好闭口不语。
正在四个人苦闷的时候,小胖子孙蒙的声音从店外传来。
“吃俺一棒,这店名霸气!”
秦行之顿时热泪盈眶,瞧,还是小胖子理解自己!怪不得道爷看他就亲近呢。
“咦,还有小字,我看看……道家鸿蒙派官方旗舰店。官方我懂,旗舰我也明白,旗舰店,又是怎么个说法?嘿嘿,新鲜,有趣。”
“正品符咒,一帖见效,无效退款,三包服务……啊哈,小道士没骗小爷,果然是符箓店,我还以为是卖棒子样式的小吃呢。”
秦寿拿眼睛瞪徒弟。
秦行之臊眉搭眼的讪笑,心想这大齐朝百姓普遍水平还是太低啊,早知如此,道爷就不该取这种太高端的店名,通俗易懂才是王道。
孙蒙在几个高手的护卫下走进店铺。
秦行之深吸口气,脸上带着亲切热情的笑容迎上去:“孙兄,贫道终于把你盼来了,快请进!”
孙蒙下意识往后一缩:“我都已经进来了……不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忽然这么客气,莫非是想忽悠我?”
“这话说的,忽悠谁,我也不能忽悠孙兄啊。”秦行之笑道,“再说了,孙兄这么猴精的人物,只有你忽悠我,我哪有本事忽悠你。”
孙蒙得意洋洋:“有道理,就说那座宅子……”
话还没说完,孙蒙就注意到了一旁站着的李奉常,顿时眼睛睁得老大。
自从上次离开皇宫,李奉常就没回去过,宫里也没找他,毕竟是大名鼎鼎的崂山道长嘛,说不定寻道访友去了。反正也没到皇帝大婚的日子,李奉常又是个相当靠谱的人,太后也不急。
孙蒙怎么都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碰上李奉常。
李奉常咳嗽一声,憨厚的说道:“秦道友,这位仪表非凡、英姿飒爽的少年郎是?”
秦行之只好再次打量小胖子。
哪儿就仪表非凡了?李道长您该瞧眼睛去了!
“他叫孙蒙,是贫道的至交好友。”秦行之含笑道。
孙蒙眨眨眼,明白了。
李奉常这是不愿意自己挑明他的身份!
话说像孙蒙这种喜欢瞎胡闹的人,也许在人情世故上缺陷很多,对类似的暗示却非常容易领会。
为什么?因为他也经常这么干啊。
比如到现在,秦行之都不知道他是小皇帝。
孙蒙冲李奉常使了个“朕知道该怎么做了”的眼神,乐呵呵的看着秦行之:“至交好友?还是头一回听你这么说呢,今天吃错药了?”
秦行之:“呵呵。”
死胖子,道爷若不是求着你,早开骂了!
孙蒙低头看柜台里的符咒:“这些就是符咒?不算很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