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道之下 >

第13章

大道之下-第13章

小说: 大道之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想想。不如先找个地方歇脚,也好从长计议。”

唐轲点点头,倒不是他多赞同遗玉的提议,只是觉得再和遗玉一起在街上溜达,自己就会被逼疯。

见过无视人的,没见过这么无视人的。

唐轲对南淮的印象很不好。

……

唐轲找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客栈,要了两间上房,暂时的安顿了下来。

“按理说,梁国的是危月的桑梓,应该让他来指教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走。可这家伙没义气,居然扔下我们跑了!南淮这么大,我们不认路啊!”

唐轲说起危月就愤愤不平,如果不是他的突然离开,就不会有眼下这种困境。

“好了,人家也是有自己的事情啊。”遗玉说道,“目前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路走好,顺便确定一下未来走哪条路。”

“我要是知道走哪条路,就不会这么烦了。哎呀不管了,先痛痛快快地玩两天再说!”唐轲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

“你从凉州出来就是为了玩的?我……”说着,遗玉神情陡然一变,“你来雍州有没有和家里说?长辈同意了吗?”

“来的匆忙,还没来得及说。”唐轲摸着脑袋,讪笑着说道。

“那怎么办?这都一个月了。也来不及了。”遗玉替他家里人着急。

“没事,我修书一封,说明白即可,他们不会反对的。”唐轲很有信心的样子。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下次可不许了!”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麻烦!”唐轲有点不耐烦。

遗玉无奈地看着他,只得揭过这茬,“这一个月来舟车劳顿,甚是辛苦。我们先休息一日,明天再作计较吧。”

“好啊。”

“砰砰!”

唐轲话音刚落,就来了一阵敲门声,“两位贵客,你们要的酒馔好了,要不要小的我端进来?”

原来是店家,唐轲不在意说道,“端进来吧。”

侍者推门进来,一边把手里的酒食都一碟一碟的按下,一边嘴上说道,“两位客官看起来不像是南淮人吧,此番过来莫不是为了参加入泮?”

“入泮?”

“就是入泮宫修学啊!每隔三年的春天南淮泮宫都会新招收很多士子,许多外地的士子都会千里迢迢的从家乡赶来南淮,就是为了可以在春天通过考选得以入泮啊。”侍者说完后就行了个礼,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房间里一时无声。

沉默了会,遗玉和唐轲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泮宫!”

PS:呼!新的一卷开始了!很需要大家的支持!推荐票砸过来吧!

路已走到这里,我会稍稍加快步伐,往后会更加精彩。

“泮”读“pan”(四声)

眉下拜上!

'(第二章 甲骨之变,青铜大钟)'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辟雍和泮宫都是一国最高学府,只是囿于礼制,规格不同,名称也不同。

泮宫身为一国荟萃之地,同时担负着庆功,祭祀等礼乐职责,不可谓不重要,是以诸侯常临泮宫以观士风民德,极其重视。

泮宫之学所授甚多。以六艺为基础,礼、乐、射、御、书,数。而后杂之以百家之学,以博学子。

一般来说,泮宫,是人族中坚力量的培养之地。

……

“当年养由基将军在泮宫之中修学,射科常得第一。出学后往边荒从军,一手神射之术杀伤夷狄无数!边关由是重射术。”

遗玉讲解着泮宫辉煌的历史。养由基是上古的名将,以射术著称。在他的那个年代,射术主要作为礼仪存在,用以观察德行,即所谓的射礼。直到养由基在边关以一把弓矢立威异域之后,人族军队才开始正视射术。

“还有妖魔二族,在远古何其昌盛!而今安在哉?九州之内无敢立身,八荒之中不见踪影,只能遁迹匿行,不敢猖狂。此岂非辟雍泮宫之功耶?”

如今的八荒,与远古时代不同。现在的八荒,多分布着戎蛮夷狄之族。而远古八荒,遍地都是妖魔,时时窥伺九州,意图不轨。直到辟雍、泮宫的出现,开始系统的培育人族战力,人族修士的数量大涨,才彻底的扫平了妖魔的威风!

“自天子迁洛邑后,辟雍虽仍为天下诸泮宫之首,却已无约束之能。南淮泮宫自行募生,即是明证。我等不如去考他一考,未必不能入泮!”

遗玉找到了路。

“是啊!”唐轲赞同说道,“咱本来就是愁找不到路,如今有条现成的,不管怎样先踩上去再说!”

这个自诩剑客的正义的年轻人,渐渐开始有了匪化的趋势……

“那你先出去打听打听这事,我在这等你。”

唐轲疑惑说道,“你为什么不去?”

“因为我不想被人围观”

“……”

唐轲很无奈的去了,他几乎被打击的吐血!原来丑的人就要干活,帅的人就可以休息。

这个看脸的世界!

……

唐轲离开后,遗玉独坐在房间里,静静地梳理着自己离山后的行程。

自己先是去了上河,路遇强盗,然后又在危楼认识了剑客唐轲,戏子危月。再后来甚至与这两人义结生死,伏杀上河虬,然后一路来了雍州。如今危月半道离开,而自己与唐轲准备入泮,开始一条新路。

倒也精彩。

想到这里,遗玉从“无垠”里拿出一块甲骨,就是从上河虬身上发现的那块。

这块甲骨上有烧裂的痕迹。有奇怪的刻痕。遗玉很确定,这绝对是殷商的古物。

殷末周初是一个浩大的时代。王朝的更迭导致人族力量十分空虚,而妖魔却实力大涨。于是妖魔二族开始绝地反扑,大肆破坏九州。人族绝巅高手几乎全部战死,才将它们赶了出去。而后周朝强盛,才彻底地扫平了八荒妖魔。

史称“商乱”,即商朝末年的大乱。

妖魔的肆虐,导致太古、远古的文字和力量失传,人族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了自己的文明和修炼体系。

这导致了遗玉不认得殷商的文字。

想弈师兄送他的丹朱谱,虽传自远古,却并无文字,只载以图谱,所以并不影响传承。

道观的半笔师兄虽然修炼字之道,可他所写的太古的文字,是由现在的文字体系演变倒推的,这需要大道的力量。在这种情形下,他就算看到了太古的文字,也无法记住,写完就忘了。所以半笔师兄虽然见过无数太古文字,却一个也不记得。

半笔师兄尚且如此,何况遗玉。

遗玉轻抚着甲骨上面的纹路,心里很可惜,远古的文明何其辉煌,却毁于王朝更迭与妖魔之手。致使先王之道不传。

遗玉自己就是受害者。

天下所有正常的人族修士都是接引天上的星辉入星宫,然后把星辉中的星元炼为真元,供自己使用。

可遗玉不然。

十年前的那场星河之变,使得遗玉可以直接使用星辉中的星元,并不需要转化为真元使用,而且他也无法把星元转化为真元。

这很严重。

因为远古时代的星元修炼之法已经失传!

遗玉将在未来寸步难行!

这就好比遗玉小镇上修了一个青楼,却发现小镇上全是太监没有男人!这怎么行?好吧这比喻是有点粗鲁,可是这很贴切。

观星镜尚且没什么阻碍,到了月见境后患就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遗玉天纵奇才,却只修炼到观星镜的原因。更上一层楼,不是不能,乃是不敢。

……

遗玉突然有点好奇,不知道把神识探进去会有什么发现?

就像玉简一样。

云海蔓延,遗玉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神识探入,生怕毁坏了甲骨。

让遗玉没想到的是,神识刚一触碰到表面,就被弹了回来。遗玉又试了一下,结果又被弹了回来、

遗玉大奇。

收起了随便的心思,开始认真的翻看这枚甲骨。

他觉得这枚甲骨有些不同寻常。

殷商的甲骨遗玉不是没有见过,半笔师兄那里就收藏有很多。不过只是作为观赏性质而已,并没有多大用处。

遗玉感觉这枚甲骨不同于在半笔师兄那里看到的那些,这枚甲骨与众不同!

遗玉的指尖渗出光辉,这是星元。

星元是古代修士的力量,也许会对这块久远地甲骨有点作用。

遗玉把凝聚着星元的指尖轻轻地点在甲骨上面,小心翼翼的包裹起来,以免甲骨收到伤害。

随着星元一点一点的渗入,好像打通了什么似的,突然有一股吸力牵引着星元滚滚涌入!

遗玉大惊,又不敢贸然中断星元,只能展开云海,用神识查探。这一次前去查探的神识触碰到甲骨表面就像入水一样的融了进去,不像上一次被拒绝。

“轰!”

遗玉的耳边突然传来青铜大钟的声音,黄钟大吕,威严具足!

这是上古的钟声。

……

……

PS:我来说明一下几个古代的划分。

人族初生是太古,三皇五帝时期是远古,以下是上古。

'(第三章 来自上古的读书声)'

一阵庄重肃穆的钟声过后,云海又生起了波澜。

“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候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汝,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

一段庄严的读书声响起,语气肃穆,如对大宾。口中念的是一种早已失传的古语。

遗玉悚然。

他并不能听懂甲骨中的语言,但他却能知道甲骨里所念诵的内容。因为这是属于神识的交流,不存在语言的障碍。

“这是《汤诰》!”遗玉听出了他们所念的内容。

《汤诰》是上古殷商的开国之君成汤所作,用以告诫诸侯群臣,要善待百姓,勤于政事,不要行苛政。这既是一篇诫辞,也是成汤作为一代圣君的有力明证。后来孔子整理先王的言辞时,此番话就被收录进了儒家大典——《尚书》。

当年的商乱使人族大衰,先王之道不传。可也有一些文辞被留下来,被孔子编篡进《尚书》,《诗经》。

遗玉把神识撤了出来,读书声戛然而止。

“这是……怎么回事?”遗玉惊讶之余,也十分疑惑。

难道是错觉?

遗玉想了想,又把神识探了进去。

“王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政,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忘!’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与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

这是《汤誓》!

昔年夏桀无道,汤率诸侯伐之,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作《汤誓》,士气振奋,与夏桀大战与鸣条,血流漂杵,灭夏而为天子。

《汤誓》是成汤剿灭天下的第一声号角。

看来这块甲骨果然是殷商时候的遗物,居然记载了这么多的成汤的训诫,毕竟成汤的殷商的开国之主啊。成汤是有为的圣君,他的话接近大道,对修炼和修心都是有好处的。

比如《汤誓》,每次人族军队出征前都会在誓师大会上吟诵此篇,大道有感,可以极大的鼓舞士气!因为成汤作为人族圣君,他的话已经被大道所记载,可以引起大道的共鸣,从而赐下奇妙的力量。还有诗经中的《常武》一诗也有如此的效果。

遗玉刚想把神识撤出,却听到了这么一句话:

“先王之言大哉,先生之言大哉。且记于卜骨,归而亦有闻。”

遗玉恍然。

听到这句话,他算是知道这块甲骨是怎么来的了。原来这块甲骨的主人是殷商时的学子,尊崇学问,想要把先生讲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好使自己回家也能够温习,所以才把先生朗读的声音给“记载”下来。

而最开始的那阵青铜大钟的声音,应该就是用来提醒学子们上课的吧。

遗玉开始在脑海中想象着这样的一个画面:在风景秀丽的西郊之外,有一间古朴庄重中的学舍,学舍里悬挂着一口青铜大钟。每次要上课时,都会有奴隶去撞响大钟。于是在一片悠扬肃穆的钟声中,穿着青矜的学子急急忙忙地奔回座位,翻开竹简,准备听先生授课。而其中的一位学子,却偷偷地拿出施了法术的甲骨,用来记载先生的话。

说起来这殷商虽然年代久远,多不能考。但教化之事,却一点也不弱于姬周。

古书记载: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对于庠序的地点也有明确地规定,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甚至还担任有养老的职责!《礼记》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这是一个十分完备的系统,分毫不弱于辟雍、泮宫。

遗玉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可以学习这门早已失传的殷商古语!

既然他听得到古代的吟诵声,又知道他吟诵的是何经典,那他何不一字一字的对照着学呢?

反正人族的语言都是单音啊!

而且遗玉发现,甲骨上的刻痕是随着吟诵的内容而随之改变的!这大概当年的那位勤学的学子不愿翻阅沉重的竹简,而用了一个小法术吧。

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和漆雕师兄的“无字之书”差不多了。只不过这块甲骨不能像“无字之书”那样帮助持有者领悟经典而已。

不过,这对于遗玉来说,足够了!他不仅可以学习殷商的古语,还可以学习殷商的文字!他日若有缘数,得见殷商甚至更古老的修炼功法,那更是三生之幸!

“天眷我!”

遗玉忍不住的仰天一叹。

天当然眷顾他,这简直偏心偏到天尽头了!

这块甲骨不过是当初那位学生随手而作的,本意也很渺小,不过是温习之用而已,若在他那个时代,简直一文不值!可这块甲骨却偏偏躲过了无数的战火流传到了这个时代,还刚好落到了遗玉手里,落到了当世惟一一个拥有星元的人的手里,这气运就不是一般的强盛了!

甲骨的开启需要星元,而遗玉是当今天下唯一能用星元的人。

这是天意……

遗玉立刻沉浸在了学习之中,他发现里面不仅有《汤诰》、《汤誓》这种流传到现在并被收录进《尚书》的文典,更有一些只记载在古书上,却早已散佚的书篇,甚至有一些来连听都没听说过!

遗玉兴奋之极!

这种兴奋的情绪在遗玉身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记得上次出现还是因为他偷偷喝了先生酿的酒,兴奋的一夜没睡着。

如今这种情绪又出现了。

一块小小的甲骨蕴藏了大约几十篇的内容,不一会就学完了。遗玉心里默数了一下,大约学会了一千来个殷商的文字和说法。

而且遗玉还发现并且学会了很多失传的篇章,比如《禹贡》、《皋陶谟》,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对修行抑或是悟道都深有好处!

将来若是机缘巧合可以得到殷商修炼的古法,那更是梦寐以求之事!而这,极有可能!

远的不说,听说泮宫里就供奉有很多上古时代的古物,其中可能就有记载了修炼古法的甲骨!

遗玉颇有些期待。

……

……

'(第四章 曲水畔,桃花林)'

天色将要尽黑时,唐轲回来了。

他不知道,就在他离开的这短短的时辰内,遗玉已经推开了一扇长满了铜锈的远古之门。

“我打听过了,南淮泮宫选生,不禁门第,不禁地域,不禁贤愚。只要是人族,只要能通过考选,就可以入泮!”

唐轲一进门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