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道士的声音越来越大,似乎乘着风飘到了云上。
星河轻轻一顿,微不可查地停了一下,随后又极快地恢复,仿佛不曾动过。
虽只一瞬,可星河何等重要,如此变化,自然逃不脱来自下界的眼眸。
星河有变!
无数盖世强者有感,破壁而出,面色严肃,仰观星河。
星河万古不移,偶有几次震动,无不是凌绝星空,横视古今的大人物所为。譬如七百年前那位南淮的道先生。
如今,又是谁横空出世呢?
那些道行低微的修士忧心忡忡,唯恐大劫将至,祸及自身不能保全。而大修为者则目光明灭,瞳孔中幻化无数星辰轨迹,强行催动神念推衍,逆溯天道长河,逆视古今,欲一窥究竟。然天机神秘,又岂容凡人窥伺,那些欲窥伺天机的大修为者无不被天道反噬,以致神念云海受损。
云海是修士神念神识所在,云海有多大,神念就能覆盖多大。
云海受损,非数年之功不得修复。小道士因缘巧合,重伤了天下高手,使得这些人纷纷闭关,不理红尘俗世。小道士误打误撞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使得天下安享了几年太平。
星河动摇,误伤天下。
坐下如此撼古动今事情的小道士,却浑然不觉自己已然横推了天下。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蒲团上,默默地诵念着长生师兄交给他的功课。
在屋角静静燃烧的青灯,时不时的传出一点灯芯爆裂的声音,顶上带着一圈蛋黄色的光晕,破开一室黑暗,轻轻地映在了小道士那漂亮至极的小脸蛋上,似乎,也映出了他极尽辉煌的未来。
小道士还在轻声念。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此句一出,星河摇动的愈发剧烈了,甚至万古不移的流动轨迹也发转了一丝偏移。
星轨越位,天道不正!
凡界所有修士都感到云海压抑,星宮难守。
月亮变得黯淡。
海水停止起伏。
人间天上一片混乱。
小道士依旧盘坐蒲团,继续念。
终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轰!
夜空上无比璀璨的星河猛地裂开一条长缝,涌下无尽的星辉,蕴含无数星辰之力,大道之文。这道裹挟着天下最玄妙最强大力量的星辉,穿过薄云,穿过暮色,穿过无尽的时间荒野,直接略过小道士头上的屋顶,精准无比的落到了小道士的天灵盖上。
“啊!”
原本闭眸阖眼沉浸在圣贤道理中的小道士,猛地睁开眼睛,发出一记惨叫。
他只感觉自己的身体里好像突然间涌进了什么东西,正肆无忌惮地向四肢百骸,百经千络间乱窜,直至丹田。
小道士临危不惧,双目沉毅决绝,深吸一口气,拼尽全身气力大喊——
“长生师兄,救命啊啊啊啊!!!!”
“呼。”
一阵破空声传来。正在有水湖畔领悟上善若水之道的长生,云海一动,寻出声源,便向这边飞掠而来。
“小……小十一师弟,你这是怎么了?”
长生大惊,只见小道士一脸痛苦的歪倒在蒲团外,道髻散落在地,仿佛白玉雕琢的小脸上挂满了汗珠,两道不加修饰却十分精致的黑眉也皱成了一道。
最惊人的是,无数纯正至极的星辉正源源不断的从遥远的星河,灌输到小道士单薄的身体里!
要知道,这可是星辰之力的载体,承载着星辰最精纯的力量,是大道的本源。哪怕是纵横天下绝巅的高手,也最多只能得到三次星辉照体入体的机会而已,而且还是稀薄得很,可现在……
这星辉简直是生怕小十一师弟嫌弃不要似的拼命的往他身体里灌啊!!
简直荒谬!
“长……长生师兄,快……快救救我,我要死……死掉了……”
小道士几死欲绝,承受着世间极致的痛苦,双手紧紧地握着长生师兄的下摆,感觉自己的身体快要炸开了。
长生赶忙俯身,捉起小道士的右手,屈指搭脉,片刻,长生双目惊骇,不可置信的看向小道士,修行多年的心境在一瞬间波澜起伏。
“这是……开辟星宫?”
PS:第一句话还是各种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毕竟是新人的第一本书,对我来说很重要,您的每一分细微的鼓励到我这里,都会变成莫大的动力,支持我继续走下去。
本来写的时候觉得这个主角光环有点大,后来到扫视各大书榜,深感自己作为新人,格局还是小了一点……
另外,原先在贴吧发的时候,就有很多朋友说很像将夜……其实像的不是将夜,而是书院的二层楼,那是我很喜欢的地方。作为一个学生,我做梦都想到那种氛围的学校去读书,可惜办不到,所以只能在笔下让它成为现实,我想在这一点上,中国学生的想法也都一样。
最后,让我们携手共进,风雨同舟。
'(第三章 这片星空的历史)'
星宫,是人族修士在身体里特意开辟,用来贮存真元的地方。
传说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天地初开,凶兽横行,水火灾难不绝。
那个时候的人族还十分弱小,根本无力抵御来自外界的频频侵袭,灾难日复一日,使得人族部落日益减少,部众也死伤众多,人族,眼看就要断了传承。
就在人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幸得有人族大贤者发现,天上的星辰可以给予他们强大的力量,于是,各种修炼功法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而拥有了强大力量的人族,生存能力自然大大提高,再加上天赐的凌驾于万族之上的智慧。没过多久,人类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黄金阶段,人们筑造了城池,建立了国家,抵御天地灾害,又把肆虐九州大地的太古凶兽斩杀殆尽,赶进了深山大泽。从此,人族成为了天地主角。
人族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可惜好景不长,凶兽沉寂之后,更强大的妖族,魔族又在远古时代趁势而起,从遥远的九州之外的八荒之地对人类世界进行残忍而持久的攻击。妖魔大军摧毁了无数城池大邑,毁灭了无数传承了千年万载的古国。
更恐怖的是,人族修士根本不敌妖魔二族的修行者。
人族危在旦夕。
经过无数惨痛的战争,人类觉悟到,仅靠一点微末的星辉,人族是不足以抵抗强大的妖魔。人族的修士必须要获得更多,更磅礴地星辉,才可以战胜残忍强大的妖魔,才可以挽救人族。
于是,在经历无数的探索之后,人族终于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在自己的身体里,另行开辟一处空间,用于贮存星辉。人族修士为这处空间命名曰——星宫!并且又进一步的把星辉收归己用,炼成星元。
有了星宫的帮助,人族才堪堪抵御住了妖魔大军无休止的进攻,并逐渐的开始组织反攻。但在经过无数年的厮杀之后,战局又一次的僵持起来。妖魔组成联军,联手进攻人族,对付人族修士。此消彼长,人族式微。
被逼无奈的人族又一次开始了探索,得天眷顾,不亡人族,在最后一战的关键时刻,人族,又想到了办法。
传说在太古,远古时代的夜空,天上并没有星河,无尽夜空之上,是繁星点点,遍布苍穹。人族大能意识到,星辰太过分散对人族修炼星元十分不利,于是他们准备动手。
七位无上人族大能在一个无月之夜施展通天手段,用星元幻化而成的七只巨手,聚拢无尽星空,使无尽繁星汇成一条庞大的星河。最后,这七位人物大能为了能够稳定星河,甘愿自陨,化作七颗北斗星辰,拱卫星河。
有了星河的助力,人族修士的实力再一次出现喷井式的飞跃。最后,人族击败了妖魔,将他们赶出九州,夺回了天地。
从此,人族迎来了第二个辉煌时代。
可惜的是,经历无尽岁月,星辉的修行功法失传,人族失去了星元,不得已,开始修炼真元。曾经辉耀千古的星辉,如今,也只能筑建星宫了。
筑建星宫,就是小道士现在身体里正在发生的事。
长生不得不震惊,开辟行宫不仅是大事,更是难事。想他当年为了成功开辟一个辉煌星宫,也足足在有水湖畔诵经七年,才敢引星辉照体,开辟星宫。饶是如此,也被老师和先生看作是不世出的天才。
可小十一师弟才……才六岁啊!
六岁!长生猛一醒悟,“糟了!”
小十一师弟年仅六岁,又如何承受的起这偌大的星辉!更何况,小十一师弟从未修炼过,连一星半点的功底都没有,再加上年幼稚龄,根骨不固,根本无法承受开辟星宫的一瞬间,那巨大的压力!
强行开辟星宫,无异是取死之道啊!
PS:情节要展开了。
大道之下,期待您的驾临。
'(第四章 一把剑,两粒棋,书画和钓鱼)'
一念及此,长生立即铺开十里云海,神识覆盖整座青山,将诸同门唤醒。
神念很简单:小十一师弟有难,速至!
话语虽然简单,可内容却着实惊心动魄。在得知小道士身处危难后,众人丝毫不敢耽搁,纷纷振衣而起,挥开大袖,卷起一叶风,便疾驰赶去。
四面八方的风,吹落了几片桃花。
他们不能不着急,不能不惊惧,无法想象,一旦出游归来的老师和先生在得知了小十一师弟出事的消息后,会做出何等样疯狂的事情。
若是先生的话,恐怕会远赴八荒,剑不归鞘,斩杀十万妖魔泄愤吧。
若是老师的话……唔,老师的脾气是极好的,大不了也就是去捅星河一个窟窿……就罢了……
小十一师弟一身虽轻,却牵连到九州八荒的元元众生啊!
道观不大,小道士的茅屋院子自然也不会隔得太远,不过几刹时间,乘风而来的诸同门便云集于此,羽冠林立,一时有些拥堵。
这些被急唤至此的师兄师姐们当然无暇顾及拥挤不拥挤的问题,事实上,他们已经被眼前的场景震得有些惊滞了。
只见小道士一脸痛苦至极的表情,歪在地上,瑟瑟地蜷缩在长生的膝边,道袍散乱,发髻也披落了一地,颌下青筋历历,端的是可怜的紧。
可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这些平日里对小道士百般疼爱的师兄师姐们,在看到这幅场景后,还没来得及心疼,心神就被另外一个东西夺去了。
星辉!
在他们眼里无比珍贵的星辉,此时正源源不断的向小十一师弟的脑袋顶上汹涌而去,根本没有往日间的矜持,生怕别人不要似的,倒贴也要贴上去。
长生把小道士扶坐起来,用真元暂时封闭了他的五感,使小道士的疼痛减轻,可是这也只是应急手段而已,真正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
长生紧紧皱眉,眉宇间也没了白天时辰的温煦从容,音线沙哑,只能疲惫的开口,“事情你们也看见了,小十一师弟无意间牵动星河,使得星河震动,赐下无数星辉,然而过犹不及,小十一师弟体弱,无力承福,不仅没有因此得益,反遭丧命之虞,如今或存或亡,悬于一线。老师和先生却偏偏不在,诸位师弟师妹,我等……如之奈何?”
事出突然,更兼兹事体大,老师和先生又都不在道观,大师兄也不在,不能主持大局。若有一人在此,事情何至于如此棘手。众人心思拥塞,一时有些沉默。
过了一会,四季道,“小十一师弟危难之因,乃是为这星辉。若我等助小十一师弟将这些不速之客化去,或能渡过此劫。”
长生摇摇头,低声道,“不成的。我试过了,这些星辉极是顽固,好像就认定了小十一师弟,除却他外,旁人却是碰也碰不得的,何谈化去?更何况这星辉源源不断,我等又怎么能化的尽?”
四季默然。
空山接口道,“莫若我等师兄弟合力,斩断星辉,根除祸因。”
长生皱眉,“星辉源源不断,如何斩却?”
说着,长生蓦地一顿,道,“是否可以这样——我等师兄弟,分列两支,一支抵御天上星辉,一支稳定小十一师弟的身体。两厢合力,或能解决此厄。”
长生的心神略略安定下来,方才他是真的乱了方寸,长生生性从容,万物不萦于心,可饶是如此,仍有两个人可以牵动他的心神,让他心境动摇。
小道士,就是其中一个。
长生说了一个主意,心里便有了些谱,恢复了从容,继续道,“我等师兄弟九人,虽出于一师门下,手段却各有不同,个中玄妙,旁人也不晓得,故而我也不能安排什么,汝等便依据自身手段,各自去找事情做吧。”
话音才落,知非挺剑出列,傲然道,“吾剑利,可斩星辉!”
一笔也不甘示弱,接口道,“吾画大,可困星辉!”
知非瞪了他一眼。
大家同门多年,一个屋檐下看风景,默契自不用多说,不消一会,分工就分好了。
两厢站定,长生拱手道,“小十一师弟的安危,皆系于我等之手,望尽力。”
众人连忙还礼。
知非脾性急躁,率先拔剑,跳出屋外,眼睛注视星河,握剑的手跃跃欲试。
星辉连绵不绝,知非一时之间也不知该从何处切入,只得挑了个顺手位置,挺剑而去。
“道法自然!”
知非一声断喝,抬头看天,瞳孔里像是结了冰。
无悲无喜,一视同仁。
知非举起剑来,气势一时内敛,浑然无了平日间的锋芒,哪怕是举着一把举世无匹的剑,也都像是一个要去深山里打柴的樵夫。
这就是道的面目,没有那么多的修饰,没有那么多的说法,有的,只是太古时代天地初开时的荒莽。道的神韵是质朴的,因为它暗合最简单的道理。
前方有敌人?斩开就是了!
这就是道!这就是道观的道理!
知非前跨一步,瞳孔里仿佛燃烧起上古时的篝火,篝火映着剑光,照亮一切敌。
知非朝着星辉的方向,随意地横挥一剑,浑似漫不经心,却又仿佛盘古开天时的一斧,简洁而自然,带着天地间最初的道理,质朴到极致。
剑的力量迅速扩散,扩散到星辉。星辉虽然强大,却毕竟只是星河的虚影,道的载体,不是真正的本源大道,面对着这来自天地初开时的一剑,也自觉的有些退让。
于是星辉在半空中,顿住了。
知非在挥出这一剑之后,力道尽脱,拄剑半跪。可是他并没有立刻倒下去,而是立马回转过头,冲着一笔大吼,“小九子你楞什么愣?还不快快动手!”
一笔闻言,难得的没有吵嘴。转身挥开大袖,袖子落下时,掌心里赫然多出一卷画。一笔用力地将画轴向天空一掷,于是画轴便自动的朝星辉顿住的方向而去了。
知非的一剑,只是暂时缓住了星辉,而就在星辉又要再次落下时,一笔的画却是到了。
画轴浮到星辉停止的地方,缓缓展开,蔓延十丈,无数虚影从画面上跃出——沉沉地的黑云,怒吼地浪涛,峭立的礁石,还有远处的海面下即将升起的金色太阳。
一切跃然纸上。
暮色中的大海仿佛墨染地一般,带着凶狠地浪潮,重重地拍击在岸边上,天空上黑沉沉地乌云,也仿佛一千座大山,要将大海填满。
这一切都充斥着压抑,愤怒和绝望!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远方的太阳终于升起,无数金色霞光破云而出,斩开一切黑暗,涤尽大海,天地一片光明。
这是画中的景象,可是画中的太阳破开的不仅仅只是画中的乌云,还有现实里的星辉。
只见无数星辉被纳入一笔的画中世界,被太阳所消融,星辉再是强烈,又怎能比得上太阳的炽烈呢?于是星辉开始变得黯淡。
这幅画名曰《大日出海图》,是一笔的得意之作。
当年一笔为老师驾车东游,过泰山,登东山之上仰视星河,攀岱宗之顶俯察天下。当时天色尽黑,一笔在泰山之上遥望东海,但见墨涛滚滚,黑云压地,虽有万千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