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2 >

第37章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2-第37章

小说: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头总比一个好——在枕上。”她这句话是写在作文里面的。看卷子的教授是教堂的神父。  
 


燕子




有一首歌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 
  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蒙胧的欢喜和一种蒙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燕子




科技日报


方远

  燕子很喜欢到奶奶的老屋里筑巢。奶奶说,燕子进屋,一年有福。 
  那年春天,我还小,大约十几岁吧,有两只燕子落在我家的大枣树上。这时,我正坐在门槛上看小人书。奶奶大喜,说:“圆圆,快起来,燕子要进屋!”我就赶紧起来了。 
  两只燕子在枣树上交头接耳地议论了半晌,才一前一后地飞进屋里。它们在房梁上停了会儿,叫了两声飞走了。不久就又飞回,嘴里衔着呢。大约两三天的工夫,燕巢筑好了。那巢挺漂亮,像我家饭柜上的古瓷花瓶儿。 
  两只燕子就这么住下了。 
  转眼就是夏天,我开始在燕巢下搭铺睡午觉。这天一梦醒来,听到房顶上有吱吱叫声,抬头看看,有五六只小燕子正张着嫩黄的小嘴嗷嗷待哺。燕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生儿育女了。 
  奶奶好生欢喜:小燕出生,一年旺盛。奶奶还叮嘱我,以后到枣树下睡午觉,别吓了小燕子后一天中午,我在睡梦中被奶奶唤醒:圆圆,别睡了,快把这只小燕子送回窝里去。原来,这只小燕子不慎从巢里掉到地上。 
  我说我养着玩吧。 
  奶奶说不行不行,燕子娘会生气的。 
  我就从屋檐下搬来梯子,把小燕子送回窝里去。从梯子上下来,奶奶给我嘴里塞了块糖,说这是积阴德呢。 
  下午放学回家,发现奶奶坐在燕巢下掉泪。 
  “这两只老燕子真不是东西,它们从那只小燕子身上闻到了人味,就把所有的小燕子推下来摔死了。”奶奶边说边哭。 
  我没哭,只是气鼓鼓地把可怜的小燕子们埋到了枣树下。 
  奶奶说以后再也不叫燕子进门了,我说我这就不叫燕子进门了。说着我就把燕窝用棍子捅碎了。 
  两只燕子惊恐万状地逃走,从此未归。 
  以后几年,我和奶奶就再也没叫燕子进过门。 
  现在想想挺可笑,燕子为了一个孩子受到人类“玷污”就把所有的孩子抛弃了,我和奶奶为了一对燕子无情杀子就把所有的燕子撵跑了。 
  人类和动物奇妙地犯了同一种错误。  
 


要甘于寂寞




文化娱乐


刘海粟

  近来不如从前了,虽然家还没有安顿好,但是到临时的“家”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从早到晚,应接不暇。有来探望我的,有来求教的,有来要我作画写字的,还有报刊记者和编辑,总之,非常热闹。 
  热闹有啥好处?世界是热闹的,大城市是热闹的,人在社会上原来也是在热闹之中。但是作为一个搞艺术的人,一个画家,对热闹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怕热闹,想避免热闹,是不能完全做到的。尤其一个成了名的画家,你想不要热闹,办不到,人家会来凑热闹。 
  问题是你自己是不是想热闹,是不是怕日子过得不热闹? 
  对一个名人来说,热闹有时就是捧场,就是奉承。这对从事艺术创作是有害的。因为太热闹,脑子要发热,安静不下来。 
  我大半生都在热闹之中过的,但是我一直在寻求摆脱热闹的办法,我要冷静,要安静一点,宁可冷清一些。 
  前几年,由于“四人帮”作乱,我运交华盖,家里倒冷清了一阵,我的心情也冷静得多。我坐在唯一给我留下的三层楼这个既是画室又是起居室的走廊里,因为来的人少,可以冷静地考虑问题。回顾我的过去,考虑我的将来,象放电影一样,一个一个镜头在眼前过去,我从中总结自己的教训,找到继续前进的方向。 
  我大半生都是这样。尤其在进入老年以后的这三十年来,当客人走完了,家里的人都睡了,我常常喜欢在晚上,坐在书斋里,一个人静静地思考问题,面对着墙上挂的一些新作旧稿,思考自己的艺术道路。环境非常静,一点声音也没有。但是我脑子里考虑着各种问题,心里思潮起伏。这样的静坐,很有意思。这十多年来,尤其是前几年,我所以比较冷静,因为来捧场的人少了,来干扰的事少了,我反正“闭门思过”,倒是清闲得很,头脑也冷静得很。利用身边仅有的一些书,手头留着的纸和笔,我就读书,写字,作画,想问题。 
  真正要做学问,要写字作画,就需要有一个安静、单纯的环境,宁可冷清一些,因为它安静,便于自己研究。 
  但是因为文艺界是比较热闹的,也有一种赶热闹和轧热闹的空气,好象不热闹就“吃不开”,就没有“名气”,好象社会就会把你遗忘了。所以有的人就拚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进去。象从前白相大世界,越是乱哄哄、闹稠稠的地方,好象越有趣。这种人,叫做“不甘寂寞”。好象几天不到热闹场所,别人就会忘记你,就觉得冷清、寂寞了。其实,越是怕寂寞的人,将来就会很寂寞。因为你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热闹场所,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学问,在热闹场中混到老,什么成就也没有,最后社会不承认你,越老越寂寞,以后死得也寂寞。死后烟消云散,谁又记得你这个不甘寂寞的人呢! 
  所以,甘于寂寞的人,将来倒不会寂寞的。戏剧界的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还有杨小楼、金少山是不寂寞的,他们平时一直在家里练功,提高。许多卓越的书画家,都是不寂寞的,很多在平时却是甘于寂寞,谢绝应酬,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你们年轻,精力正旺,正是做学问的好时光。一定要甘于寂寞。你集中一段时间闭门学习,不去赶热闹,社会上暂时不出现,没啥了不起,等你真正有成就,社会上永远记得你,你就永远不会冷清,不会寂寞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我这些话可能不对,我也不是反对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我只是对那些“不甘寂寞”,好轧“闹猛”的人提点意见: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要珍惜它。  
 


要事业,也要生活




新清华


张红

  生活的动力是什么?是矛盾。今天我所讲的就涉及到这样一个矛盾:工科女大学生应该选择事业,还是生活? 
  有人说,在工科大学里,一切都按照男性的逻辑高速运转(笑)(当然,这有些夸张)。但确实我们要和男同学一起,去征服每一条定理、每一道习题,去学会规定掌握的每一种技巧,付出和男同学一样甚至更多的体力和精力。高频率的生活节奏象汽锤锻打毛坯似的冲击着我们女性精细的内心世界,事业强烈的排列性像离心力一样,分离着我们生活的色彩。(议论)有位女同学的诗里这样写着:“书/士兵一样排列/永恒地占领我的清早、黄昏/主宰我的日月星辰……”我们每天一般要学习十个小时,考试期间就更多了。有时累极了,真想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可是难啊,真叫你一天不摸书,反倒像犯了罪一样,心里特别难受。还是那位同学的诗里说得好:“我不想埋怨/书包在我肩上很沉很沉/因为我知道/只有沉重的跋涉/才能带来收获的沉重。”的确,我们耕耘的是一片沉重的土地,但收获的却是一串金色的果实。从学习中,从事业里,我们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快乐,它像青橄榄一样——先苦而后甜。我们清华有这样一首歌(唱):“我们大学生活,充满智慧的歌,那是紧张的歌,也是轻快的歌,紧张轻快一样火热……”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掌声)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紧张忙碌的。这样的生活,使我们女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过多地顾及那些女孩子特有的乐趣。有这样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我们宿舍同学的表姐来北京看望她,尽管她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表姐从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下就认出了她,后来我随口问了句:“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表姐说:“那还不容易,你看街上女孩哪个像你们这样打扮?你们呀也真是……(笑)”我听完先是笑了,而后想了很久,想了很多。 
  表姐和社会上许多人一样并不了解、更不理解我们。我们热爱事业,又热爱生活,这就使我们很矛盾。当事业和生活发生激烈冲突时,生活就被卷入了痛苦的旋涡。早几天,我接到了一位女友的来信,念一段给大家听:“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如果说父母反对我考研究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那小华(她的男朋友,也是大学生)的意见则使我震惊。他来信时说,他不愿做第二个傅家杰,更不愿意在不均衡的家庭里生活。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却退却了。 
  考与不考不是一种简单的选择,它将决定我的生活道路。你看,我该怎么办?” 
  我女友的经历是很有代表性的。这是一个现实,是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旧时代留下的阴影!在人们眼里,好像女性成功的路就必须是一条过激的路,也就是说,必定要失去常人生活的宁静和乐趣,注定得不到众人的理解。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们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不得不选择。 
  如果我们放弃事业,在安乐窝里消磨人生,我们就有愧于贫穷的祖国,有愧于人民的培养,我们的良心就要忍受羞愧的折磨。正是事业,升华了我们的生活,铸造了我们的信念,萃取了人生的真谛。事业的追求和奋斗,使我们失去了一些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正是从事业中我们找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的源泉。 
  自古巾帼多英雄。在人类文明史上,无数杰出的妇女为了改变自己低下的地位,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多少妇女,为了事业的成功不得不牺牲自己生活的幸福。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这是她们时代的社会制度和文明程度的残酷的裁决!今天,我们能够同男子一道分担社会的责任是来之不易的。面对历史和未来,我们丝毫不能退却,我们必须选择和献身于事业。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社会里,这就使我们的事业同千百万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事业,不再是个人奋斗的题目了。女性在事业上作无谓牺牲的时代正在结束!我们要在事业和生活之间构筑坚固的桥梁,我们这一代人的事业就是通向一个崭新时代的曲折的路。沿着我们的足迹,人们找到的不是一个事业的畸形儿,而是一个创造生活的强者,一个开拓事业的富翁。(掌声)我是含着热泪观看电影《人到中年》的,它带给我的,不只是短暂的感情激动,而且是长久的思想共鸣。我在想,昨天的陆文婷是否象今天的我们,明天的我们是否象今天的陆文婷。(议论)我们还很年轻,人生的路才刚刚起步,似乎没有资格来回答这个严峻的问题。我们面临的矛盾是几千年历史的结果,就连我们自己的思想也深深打上了这些旧观念的烙印。我们的对手,不只是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我们还必须同自己的软弱和不觉悟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初具科学知识的人都懂得,女性在智力上与男性相差无几;前人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女性同样可以在事业上获得辉煌的成绩。只不过作为女性,要多付出三分汗水、五分勇气、七分毅力、十二分的艰辛。(议论、笑、掌声)。我们既要事业又要生活,这就注定我们将终生忙碌。 
  我们认了!(长时间地热烈鼓掌)这种忙碌的生活,使我们失去的是无知和怯懦,失去的是整个社会和历史对女性的不公正;我们失去的是威胁着我们女儿、孙女们的黑色阴影,我们得到的将是一种崭新的生活。 
  让怯懦的人接下去徘徊吧,让俗人们接下去议论和怜悯吧。同伴们,我们走着自己的路!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掌声)  
 


野人族




杨平

  每星期我们自动群集于此,那情景实在令人感动!全世界的和平主义者一起示不过如此。我们交谈、歌笑、奔跑、相互招手又自行其事!不论人数多少,时间长短,或聚或散,各种气氛都浓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