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道杀神-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战,名义上是为了平定东海,剿灭海外叛军。这个时候,还不向通天王朝求援,什么时候求援?
要是拼光了所有亲信,耗尽了香山学宫的精锐,到头来就算击败了古剑阳,恐怕也只会便宜兵部侍郎朱九龄等小人,得不偿失!
“好,我就亲自上书,请求朝廷的援军!”
沐风点点头,走到不远处的书桌前坐下,没有马上动笔,而是在心中斟酌。一身白衣的佛本香,在一旁轻轻地帮他磨墨。
雨,还在下,夜色浓重。然而,遥远的天边已经出现了一抹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
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下告急
通天王朝,京城。
天才蒙蒙亮的时候,例行的早会就已经开始,文武百官鱼贯而入,左右排列。一个个鸦雀无声,神情恭敬、肃穆。
大殿上方,一脸威严的通天大帝端坐在龙椅上。身后一左一右,分别站着一个天香国色的宫女,手里交错举着一把长柄蒲扇。
“早朝正式开始,兵部、礼部、吏部,有事快快上奏……”
宣礼太监拖长尖锐的声音,正式宣告了早朝的开始。
话音刚落,下方的文武百官中,一个一品高官就站了出来,挺身而出。身材高大,脸色阴沉,不是别人,正是兵部侍郎,朱氏门阀的家主朱九龄。躬身行礼后,沉声说道:“陛下,最新十万里加急军报,征伐南岭州大楚帝国的南伐大军,登陆后不久遭到了敌军疯狂的反扑,伤亡惨重。一天之内,就损失了数十万大军,余部正在靠近南海的柳城结营死守,请求紧急支援!”
朱九龄脸色凝重,身心疲惫。
这段时间,他的日子越来越难熬。随着通天王朝狼烟四起,来自四面八方的求援信络绎不绝,可供调派的兵力越来越少,压在他身上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尤其是讨伐西域楼兰古国的征西大军和攻击南部南岭州大楚帝国的南伐大军,牵制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这两路大军,是通天王朝的绝对主力,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两场决战。两个统帅,也是他的绝对亲信。
这两场大战,对通天王朝的战略意义不言而明。如果大获全胜,其余地方的骚乱也就不足为虑,可以迅速平定天下,甚至趁机扩张通天王朝的版图;然而,要是任何一路大军遭遇惨败,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地方豪强加入叛乱的行列,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身为兵部侍郎的朱九龄,自然免不了重罪!轻则罢官削职,永不录用,重则抄家灭族!
空前的压力,让权势滔天,一向在京城横行无忌的朱九龄日夜焦虑。和前一段时间相比,憔悴了不知多少。
“八十万禁军,再加上五百万百战精锐,竟然还迟迟攻不下一个刚刚建立的大楚帝国,甚者伤亡惨重,被逼得结营死守!朱九龄,身为掌管天下兵马的兵部侍郎,告诉我,为什么?是寡人没给你足够的支持,还是我通天王朝的勇士在战场上不够英勇强悍?”
通天大帝目光如炬,居高临下冷冷地盯着脸色憔悴的朱九龄。
在他的bi视下,往日在文武百官面前高人一等,权威过人的朱九龄也不由得心跳加速,浑身虚汗淋漓。惶恐之余,脸上出现了难得的羞愧,来不及多想,啪的一声跪下去,“陛下,微臣有罪,没想到仓促组建的大楚帝国的国力竟然如此强大!现在,天下四处告急,兵力远远不够;但南伐大军事关重大,再不出兵救援,恐怕……”
朱九龄嘴巴动了动,不敢再说下去,汗如雨下。
“结营死守,南部局势严重到这个地步了么?”
“一旦南伐大军被逐出南岭州,势必天下大乱,到时,岂不是……”
……
看着汗如雨下的朱九龄,朝野震动!
这段时间以来,虽然暗地里都明白形势不妙,但谁也没想到,情况竟然严重到了这样的地步!战争最初的时候,兵部所宣扬的七天平定天下的口号,早就成了一句空话,一句笑话!
“朱九龄,那你的意思是如何应对?”
通天大帝脸色阴沉,按住了心中的怒火冷声发问。
得知惊人的消息后,朝野震动,就连号称千古第一帝的通天大帝也坐不住了。满朝上下,唯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太师赵无极不动声色,静静地坐在一边。双眼微闭,似乎在暗暗推算什么,又像是神游千里。
“陛下,兵部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动,如今之计,只有再次抽调京城的禁军。从剩下的两百万禁军中,抽调一百二十万紧急前往南岭州的柳城,和南伐大军合击,一举击溃大楚帝国的主力。事不宜迟,必须马上行动,迟则恐怕生变!”
朱九龄咬咬牙,说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对策。
听他这么一说,满朝文武再次震动。
禁军是拱卫京城的主力,也是通天王朝最精锐的部队。之前就已经抽调了八十万禁军,再抽调一百二十万,京城无疑一下子实力大降,防备空虚。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静!
偌大的通天大殿,鸦雀无声,静得能听见每一个人的心跳!
意外过后,满朝文武纷纷闭上了嘴巴,看向居高临下的通天大帝,看他怎么应对。
否决兵部侍郎朱九龄的提议,南伐大军也许就不得不退兵,甚至全军覆没,进而天下哗然,形势骤然危急起来;同意朱九龄的提议,京城的守护必然空虚,通天王朝的权力中心也就出现了真空。不出意外也就罢了,一旦出现什么意外,也许强盛的通天王朝就因此分崩离析!
“准奏,即日起,由禁军大统领步千军亲率大军出战,务必一举击溃敌军。如果战败,南伐大军统帅杨战和禁军大统领步千军,押回京城问斩;朱九龄,就是你这个兵部侍郎,也死罪一条!”
略为沉吟后,通天大帝沉声下令,当机立断!权衡一番,迅速做出了选择!
通天王朝以武立国,通天大帝这个开国皇帝早些年就是一个无敌悍将;曾亲率大军南征北战,雄才伟略,一生中经历了不知多少血战。在他眼里,从来就没有失败这个词,敌人兵力鼎盛,那就用更强盛的兵力将之击溃,强势镇压,绝不妥协!
“是,遵命!”
朱九龄躬身领命,喜出望外。
足足一百二十万禁军精锐,让他看到了反败为胜,彻底击溃大楚帝国的希望。
“报……,征东大军十万里加急军报……”
一个值守太监大声禀报,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
看着他十万火急的样子,朱九龄这个兵部侍郎霍然心里一沉,还来不及高兴多久,身上又多了一分压力!想!
静!
偌大的通天大殿,鸦雀无声,静得能听见每一个人的心跳!
意外过后,满朝文武纷纷闭上了嘴巴,看向居高临下的通天大帝,看他怎么应对。
否决兵部侍郎朱九龄的提议,南伐大军也许就不得不退兵,甚至全军覆没,进而天下哗然,形势骤然危急起来;同意朱九龄的提议,京城的守护必然空虚,通天王朝的权力中心也就出现了真空。不出意外也就罢了,一旦出现什么意外,也许强盛的通天王朝就因此分崩离析!
“准奏,即日起,由禁军大统领步千军亲率大军出战,务必一举击溃敌军。如果战败,南伐大军统帅杨战和禁军大统领步千军,押回京城问斩;朱九龄,就是你这个兵部侍郎,也死罪一条!”
略为沉吟后,通天大帝沉声下令,当机立断!权衡一番,迅速做出了选择!
通天王朝以武立国,通天大帝这个开国皇帝早些年就是一个无敌悍将;曾亲率大军南征北战,雄才伟略,一生中经历了不知多少血战。在他眼里,从来就没有失败这个词,敌人兵力鼎盛,那就用更强盛的兵力将之击溃,强势镇压,绝不妥协!
“是,遵命!”
朱九龄躬身领命,喜出望外。
足足一百二十万禁军精锐,让他看到了反败为胜,彻底击溃大楚帝国的希望。
“报……,征东大军十万里加急军报……”
一个值守太监大声禀报,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
看着他十万火急的样子,朱九龄这个兵部侍郎霍然心里一沉,还来不及高兴多久,身上又多了一分压力!
第七百五十九章东海候
征东大军?
满朝文武有些意外,想不起来朝廷什么时候派出了这样一支部队。等了好一会,这才纷纷反应过来,想起沐风那个临危受命,但没有一兵一马的征东大将军。身为兵部侍郎的朱九龄也没有例外,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这时候才想起了沐风这个威胁,还有再无音讯的儿子朱八玄。
“念!”
通天大帝面沉如水,沉声下令,频频告急的急报,似乎也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微臣沐风,自受命后如履薄冰,力图早日平定东海;奈何时至今日,不见朝廷一兵一马,不见一车粮草。为护卫东海郡亿万黎民百姓,为拱卫我通天王朝漫长的东海岸,不得不召集民夫、商贾护卫和流民,仓促组建三十万民兵。承蒙陛下雄威,开辟航线,围剿海盗,迎击海外叛军前锋,重归东海郡的安定和繁荣。如今,东海初定,国泰民安。为彻底安抚民心,扬我通天王朝雄风,微臣亲率三十万民兵挺进海外七十二岛国。无奈敌军势大,数百万叛军盘踞在东海学宫死守,为一战彻底平定东海,微臣不得不亲自上书,请求陛下的鼎力支持……”
值守太监拖长声音,一字一顿地念起了沐风的十万里加急军报。
听说东海初定,国泰民安,刚刚还紧张不安的满朝文武纷纷脸带喜色。
这与其说是一封求援的加急军报,还不如说是一封捷报,让人备受鼓舞!
值此天下大乱之际,西域、北疆和南海的战事都进入了僵局,虽然投入了重兵,但频频告急,令人日夜cao虑;然而,这段时间被世人所遗忘的东海,却传来了如此一封捷报,如何不让人为之兴奋?
“好,传承上古大地圣人气运的一宫之主,果然是不负众望!”
端坐在龙椅上的通天大帝大声叫好,亲手接过值守太监手里的加急军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随即愤然抛到朱九龄这个兵部侍郎脚下,冷冷地接着说道:“朱九龄,睁大你的眼睛仔细看清楚了,这是沐风的亲笔信。告诉我,为什么沐爱卿上任这么久了,还没有收到朝廷的任何援助,你统领的兵部到底在干什么?告诉我,征西大军和南伐大军集合了我通天王朝的数百万百战精锐,却频频告急,而沐风为什么凭着仓促组建的三十万民兵就势如破竹?莫非,是海外叛军不堪一击,还是号称号外圣君的古剑阳无能?”
本就对兵部极为不满的通天大帝,龙颜大怒!
关键时刻,沐风的捷报没有加重人们的担忧,恰恰彰显了通天王朝各路主力的无能!
“陛下,这……”
朱九龄脸色惶恐,汗如雨下,心中却恨死沐风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绕过了自己,直接向陛下求援,这不是分明要将自己一军么?
直接攻击海外叛军的老巢,沐风他哪来的胆色和自信?
负责监军的朱八玄呢,怎么一直没有音讯,难道已经被沐风……
咬牙切齿之余,朱九龄心中疑惑,心里越来越沉,越想越感觉不对劲。这段时间忙于各路军情,筋疲力尽,已经错过对付沐风的最佳时机了!
“今天,先不追究过往的事情,朱九龄,告诉我,征东大军的这封加急军报,你怎么处理?”通天大帝一声冷哼,对兵部刻意忽视征东大军,不给任何援助的事情了如指掌。
“陛下,不是微臣无能,实在是兵部如今已经无兵可调。南海、北疆和西域,频频告急,所需的兵力都还远远不足。就连中原大地,也是激流暗涌,急需精锐大军驻扎镇压,以免生变!”
朱九龄硬着头皮述说兵部的困境,顿了顿后,缓缓地接着说道:“征东大将军沐风文韬武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迅速平定了东海,这是大功一件。然而,区区三十万民兵就远赴海外,和海外叛军的主力决战,以微臣看来,实在是鲁莽了,一不小心就全军覆没。以微臣之见,不如先下令命其退兵,退守东海郡。等各路主力击败敌军,腾出手后再图谋东海!”
朱九龄目光闪烁,迅速想到了一个办法。
只要沐风撤回来,就可以暗中和朱八玄联系上,慢慢对付他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了。
“哼,愚蠢,既然沐风区区三十万民兵就敢主动出击,肯定有他的把握。这个时候强行命他撤军,只会延误战机!”通天大帝脸色阴沉,看着朱九龄冷冷地接着说道:“朱九龄,你就是这么统兵的么?”
“陛下,我……”
朱九龄擦擦额头上的虚汗,心跳越来越快。
“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办法!”
没等朱九龄辩解,一个文官就站了出来。身材瘦削,脸色阴鸷,正是稷下学宫的宫主,翰林大学士上官羽,“陛下,如今兵部无兵可调,想要助征东大将军沐风一臂之力,让他彻底平定东海,短时间内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临时授权,让他统帅、节制东部所有的通天卫,征召实力强大的通天卫参战!”
上官羽脸上带着一丝冷笑,居心叵测。
表面上,是要帮助沐风,让他一举平定东海;暗地里,却是要陷他于万劫不复之地!
通天卫是什么人?
那是直接向通天大帝汇报的亲兵,不受礼部、兵部和吏部管辖,为首的通天卫大统领百变神君,更是神龙不见首尾,从来没人见过其真面目。和朱九龄这个兵部侍郎相比,权威更盛,一品大员都可以先斩后奏。接管他的兵马,无疑将成为他的心中大忌和死敌!
沐风已经和兵部侍郎朱九龄结怨,如果再和通天卫大统领百变神君成为死敌,他必死无疑。到时,香山学宫群龙无首,稷下学宫自然而然就可以成为通天王朝名正言顺的第一学宫!
“节制东部所有通天卫?”
“兵权,地方财政大权,就连一向**的通天卫都掌控在手里,东海郡那岂不是……”
……
满朝文武大惊失色,议论纷纷。
通天王朝有不少封疆大吏,但无论他们手里有多少兵马,身边都有大量或明或暗的通天卫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想要举兵谋反,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一不小心,说不定还没成事就已经被抄家灭族了。
铁血手段的沐风本就在东海郡只手遮天,一旦就连监视他的通天卫也受他控制,在整个东海郡,还有谁能制衡他这个征东大将军?
满朝文武,纷纷迅速察觉了其中的厉害。
“准奏,从今天开始,加封沐风为东海候,节制东海。所有人等,都可以先斩后奏,退朝!”
通天大帝一声令下,没等大臣们反对就转身扬长而去。
东海候?
满朝文武纷纷变色,就连居心叵测的上官羽也是始料不及,心中一个咯噔。隐隐约约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这个毒计不仅无法奏效,还很有可能让沐风权威更盛,更难对付。和兵部侍郎朱九龄对看一眼,齐齐发现了对方的震惊和不安。nbsp;朱九龄擦擦额头上的虚汗,心跳越来越快。
“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办法!”
没等朱九龄辩解,一个文官就站了出来。身材瘦削,脸色阴鸷,正是稷下学宫的宫主,翰林大学士上官羽,“陛下,如今兵部无兵可调,想要助征东大将军沐风一臂之力,让他彻底平定东海,短时间内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临时授权,让他统帅、节制东部所有的通天卫,征召实力强大的通天卫参战!”
上官羽脸上带着一丝冷笑,居心叵测。
表面上,是要帮助沐风,让他一举平定东海;暗地里,却是要陷他于万劫不复之地!
通天卫是什么人?
那是直接向通天大帝汇报的亲兵,不受礼部、兵部和吏部管辖,为首的通天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