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紫禁城魔咒 >

第21章

紫禁城魔咒-第21章

小说: 紫禁城魔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宫的这里,翊璇宫,却独自落寞萧瑟,连同日午的阳光也衰败了,一走到这里,便是入了沉沉暮色。

这里的消沉源于一匹马。这是太监对这片萧瑟的解释。

阳光落在我身后,并未随我迈进宫门。

我闻到一股很淡的香气,香气来自宫墙边一片白色的花。翊璇宫里的花该叫璇花,璇花即洁白如雪的花,比喻雪花。却不是花,而是草。草的茎叶像是着了一层霜雪,草埋在土里的根须,却是黑色的。此草因之名叫乌足草。香气是从霜色的叶子上散出的。

我后来才知道,乌足草,是用来招魂的。

大公主端坐正中宝座,侍烟的丫鬟在打火镰。她望着我,等着受我的拜见礼。我第一次来,是要在正殿好好拜拜她。殿内东壁悬《圣制婕妤当熊赞》,西壁悬《婕妤当熊图》。殿里很静,我听到自己的膝盖弯曲时的声响。

她抽了一口烟,让宫女去拿茶点。莺络奉上我的礼物,它们是新做的荷包、香囊、苏杭的新茶和一沓照片。她仔细翻弄,又将它们一件件理好。她皮肤苍白,眼角嘴角周围有许多细小的皱纹。手指细长,指甲很短,骨骼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皮肤,两枚翡翠戒指衬得那双手近乎透明。翡翠是她身上唯一颜色鲜艳的饰物。宫里,女人若是当了寡妇,就该弃绝所有修饰,一来表明她对亡夫的追忆,一来是在告诉别人,她已经放弃过女人的生活。大公主原本可以改嫁,只是她对此毫无想法。她有一双好看的眼睛。

“来看看我这个寡妇?”

“进宫数年,却是第一次拜见公主,请公主赎罪。”

“没人爱来这里,大家都躲着翊璇宫,我呢,也落得清静……”她吸烟,吐出烟雾,在烟雾里继续说,“上至太后,下至瑜妃,还有我这宫外的寡妇,亲王郡王的寡妇,这宫里处处都是寡妇,紫禁城可不就是一个寡妇院儿么……有多久没有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了?”

我心里一阵紧缩。我一直未曾生育。

“您让我无地自容……”

“知道就好,我也只是随口说说。皇帝厌恶在寡妇群里出入,这也难怪,一个个又老又丑的。”她看到那叠照片,“这是什么?”

“这是照片。”

“又是洋人发明的玩意儿,太后知道吗?”

“太后命我为皇后拍照。”

“皇后么……”

“皇后的照片过几天送进宫里来,如果公主想瞧的话……”

“我倒是想瞧瞧——你今年十九岁?”

“是。”

“你来宫里有几年了。”

“一晃5年了,公主。”

“那东西,照片儿,不就是一张纸么,凭着一张纸,怎么能收下人的灵魂?没用的,你拍照片儿。我倒是想让你看看我的收藏。来吧,跟我去后殿璇室坐会儿,我们很久没有单独相处过了。”

大婚前,我跟从大公主学习过宫廷礼仪,所以她才会说到单独相处。

璇室西屋又名画禅室,因贮董其昌旧藏,王维的《雪溪图》、米之晖的《潇湘白云图》得名。我跟从缪先生习画,今天将目睹名作,也算幸事。

这是间古怪的内室。屋里很暗,窗户装着玻璃,可光线依然稀少。靠北墙一溜儿点着橘黄色的宫灯,却没有让这间屋子更亮,而是添了几分怪异的色彩。我花了些时间适应这屋里的光线。是书房的陈设,却看不到书。屋子中央设香炉,窗户边的长炕和炕桌,是喝茶抽烟的地方。靠西墙的多宝格里放满了大大小小的木盒子,盒子大致分为黑、蓝、青、紫四色。多宝阁前陈着一张大圆桌。

我们在桌旁落座。宫女过来问她要哪只盒子。

“第3排第5个。”

宫女取下一只黑盒子,放在书案上。盒子上,描着一个金色的凤凰。大公主将一大把钥匙交给宫女,宫女从中挑出一把铜钥匙,打开盒子。盒子里还有一只盒子。宫女连着打开三个盒子,最里面的盒子装着的,是一只玉簪。

为什么不是《雪溪图》或《潇湘白云图》?

“这只珊瑚金点翠簪,嘉顺皇后戴过,你觉得它漂亮吗?”

它很漂亮。上面有镶金的珊瑚饰件和许多细小的珍珠。嘉顺是同治皇帝的皇后。宫里人都说她忠烈,她吞金,为先帝殉葬。

“宫里能记起嘉顺皇后的人越来越少了。同治皇帝和皇后离去时都很年轻。你想仔细看看吗?你可以拿起来细看。”

我将簪子放在手里。簪子很光滑,很凉。

“嘉顺皇后只在宫里住了两年。她没有充足的时间认识紫禁城。她是一位合格的皇后,仪态高贵,举止得体,知识渊博。她的父亲是状元郎,她读过很多书,能随口诵读诗词。皇帝一眼就相中了她。同治皇帝选阿鲁特氏当皇后没什么好奇怪的。”

我听到过一个说法,说当时人们一度猜测太后收大公主为养女,是打算让她成为同治皇帝的皇后。但后来事情并未如此。

“他一眼就相中了她。”她看看我手里的簪子,“你难道不想试一试?来,戴上,她会喜欢你的。”

她,该是指嘉顺皇后吧?

宫女拿来镜子,帮我将簪子戴着头上。

“很合适。”

她左右端详。

虽说这簪子是前朝皇后尊贵的遗物,可我丝毫没有感到荣耀。簪子牢牢攀在我头上,像利齿一样抓着我的头皮。这簪子,并不想我碰它。

“我看到过她的眼睛。一定用了很长时间。没有人知道她经历过什么。她的衣服很完整,那是由四十个织工昼夜不停织了近半年才做成的礼服,没有一丝破损,光彩夺目……没有人看到过,她离世前的眼睛……”

“公主是……说嘉顺皇后……”

屋子里顿时寒气森森。

“你做噩梦的时候,最害怕看见什么?”

我想说毓庆宫,又咽了回去。

她吩咐宫女换上新烟丝。她吸一口烟,将烟雾全吐出来。烟雾在她面前形成一条丝带,垂悬着,直直向上升去。

“公主……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好奇,又周身发冷。

“我再去看她时,她被装殓得很好,我从妆台上拿走这枚玉簪,上面还留着几根头发呢。”

嘉顺皇后的珊瑚金点翠簪更深更紧地插在我的发髻里。我眼睛发涩,眼泪险些涌出。我无助地望着公主。而她无视我的疼痛,我的双足固定在光滑的金砖上,全身像被灌满了铅。许久后,我终于问,我可以将玉簪从头上拿下来吗?

“当然。”

我从头上拔下簪子。她也许是在捉弄我。但既然我来这里有自己的理由,就只好悉听尊便。我的心狂跳起来,只愿她不要再拿嘉顺皇后的遗物,一面却希望知道更多关于嘉顺皇后的故事。

“阿鲁特氏生来就是当皇后的料,见到过她的人都这么说。知道她被选为后时,每个人都很高兴,终于有一个人可以为同治皇帝带来些好的影响。同治皇帝很贪玩,我的大弟弟带坏了他。”

她没有再说下去。她的大弟弟叫载澄,是恭亲王唯一活到二十岁的儿子。

“载澄是恭亲王的长子,恭亲王却希望他早死。载澄,他中了邪。”

第二件东西还是拿了出来。是一方帕子。依旧装在三重木盒里。在拿这件东西前,宫女端来水盆。我将簪子放回盒里。我像公主那样净手,又用棉布揩干水珠。

“来,看看它。”

时间太久了,雪白的帕子已经发黄。

“这就是我们要小心翼翼的原因。它在这里待了很长时间,我们最好摸摸它。它需要有人接触,说一说与它有关的事。所有故人用过的物件儿,都要常常拿出来晾一晾,摸一摸,要是忘了,它们很快就死了。”

“物件儿也会死?”我脱口而出。

“那是自然!你刚刚看过的那枚玉簪,已经比先前小了很多。我大概有三个月没有看它、摸它,它就缩了很多。嘉顺皇后头发又密又长,特意定做了这只大玉簪。现在,它不仅比原来小,而且比原来轻。死,就是没有了,消散了。”

她的声音随之变轻。她说“没有了”这三个字时,语调几乎是在叹息。

“瞧,这帕子也缩小了很多。”

这些话听上去多么不可理喻!可她很安详地坐着,将那绢帕用一双银筷子从盒子里夹出来。

“这帕子上有嘉顺皇后的手迹。连字迹也跟着变小、变淡了。一定要常常拿出来看看。只要用手摸摸就会好起来。”

她抚摸那块帕子,又在桌上展平。

“念一念上面的字吧,让我再听听她的声音。”

她的语气十分平静。我抖了一下。这是她的生活。与一些旧物为伴儿,在深夜或是随便什么时候,拿出来摸摸、看看,为了让这些东西保持原样?我心里满是疑惑,不得不看帕子上的字迹。字迹很小,已经非常模糊。尽管如此,还是能依稀辨出上面娟秀的字体。一望而知,是出自家教严格之人的手笔。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

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即便辨认不清字迹,我也能背诵这首纳兰词,《江城子·咏史》。

她闭上眼,听着这些词句。她不睁眼我就无法停下来。

在我念到第五遍时,她才睁开眼,缓缓说:

“真好,阿鲁特氏会满意的。我希望你常来念念这个帕子。我年纪大了,不像以前,很快就照料完所有东西。我的动作越来越慢。有些东西我甚至忘记了。你可否常来,帮我照料照料?”

我不能有别的回答。

几近模糊的字从绢帕里渗透出来,字迹清晰,新鲜如初,犹如刚刚写就。

她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可她的眼光让我畏惧生疑。

所有的东西重新收好,放回原处后,我们坐在明窗前喝了一会儿茶。我起身告辞。大公主的茶水淡而无味。我无法判断,分享她的收藏,是否意味着她对我的信任。在翊璇宫,我一直胆战心惊。

故人

我示意王商不必向皇帝禀报。我只想在养心殿的宫门外站一会儿。我没有看见皇帝,却听到了皇帝的声音。

“自七月以来,日本屡次挑衅,引发众议,无论在朝在野,主战声息日渐高涨,朕敦促李总督积极备战,李总督却有意拖延,寄希望于俄、英等国出面调停。李总督禀奏朕,说日本舰最快者每点钟行二三十里,而我舰每点钟行十五到十八里,且设备多为数年前购置,而自戊子年至今,六年里,北洋水师未购一艇。水师将领曾屡次请求添置新式快船,巨仰体时艰款绌,未敢渎请……”

我问王商,皇帝在跟谁说话。是翁同龢师傅,王商说。在王商沙哑的嗓音里,我忽而听到另一种声音,这声音掩盖了王商和殿内皇帝的声音。

“来吧,到我这儿来。”

这声音像是从我心里浮现,又似有人在我耳边低语。

“不要带你的侍女,洗净你的手,到我这儿来。”

我不自觉起步,也来不及换衣服,第二次走向翊璇宫。

“我在想,你该来了。既然你已经答应了我。”

“我听到了公主的召唤。”

“我知道,你会是我的帮手。别看我周围有这么多人,统统毛手毛脚,没有一个人适合做这件事。”

“我很想为公主拍些照片,不知公主可曾想……”

“有什么可想的,瞧,你已经拍了许多,我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过,总得选个好日子。皇帝在做什么?”

“皇上在为邻国朝鲜而忧心。”

“十年前那藩国就出过事儿。昨天夜里我看见东方的紫微星格外黯淡,不知是凶是吉。皇帝还好吗?”

“皇上越来越忙了。”

她闭上双眼,默想了一会儿。

“既然来了,就帮我做事吧。”

“请公主吩咐。”

“很简单,像上次一样。从第一排,第一个格子开始。”

侍女将盒子放好后就离开了。屋里只有我和大公主两个人。

“拿这把钥匙,打开锁头。”

盒子打开,依然是三个小木盒子套在一起。最后打开的盒子里,盛满了珍珠。

“我昨晚梦到她。她说很憋闷,天太热,让人烦躁。”

我将珍珠一粒一粒拿出来,放在宫女事先准备好的一叠棉布帕子上。

“这些珍珠曾经是件珠罗衣,后来拆散了,存在这里。呐,就像这样,把珍珠放在手心,轻轻揉搓,让珍珠感受到你的体温。你的手一定很热,很柔软。”

她捏了捏我的手,露出满意的表情。

我照她的吩咐做。她向旁边走开两步。

“这样,她是会喜欢的。”

“它?”

“她是一个非常纤细的灵魂。如果你愿意,可以称她是珍珠的灵魂。如果你是她熟悉的人,你就会看见她。她没见过你。她走后,我成了这宫里唯一的公主。”

我在颤抖。她看见了,可无动于衷。

“这里存放的都是故人之物,上次我已经告诉你了。”

“请公主赎罪,我做不到……做不到让自己不害怕。”

“我以为,你已经准备好了,来当我的助手。”

“可……”

“我得给你时间,让你慢慢适应。”

“适应?”

“适应这件事。”

“可我看不出,换一个人做,有什么不同。”

她看了我一会儿。

“当然不同。你与别人不同。皇后不能做这件事,瑾嫔也不能做这件事。只有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是皇上的人,这让她们觉得安全。”

“‘她们’,不会是些已故之人吧?”

“我说到的,都是已故之人。”

我抖得更厉害,将珍珠放回桌上。

“我称她们为故人。安抚她们,会对你有好处。这样可以让你不去做那些可怕而单调的噩梦。”

“公主……一直是这么做的?”

“还不明白吗,我在帮你。哦,当然不是我,是她们。我们都需要从故人那里获得帮助……你以后会明白的。”

“可您说,需要安抚的是她们。”

“你得到了同样的安抚,在你安抚她们的时候。”

我直直望着她的双眼。一双好看的眼睛,像水中倒影。我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我就那么坐着,又一次被钉在原地。她的目光变得严厉。

“你噩梦缠身,不是我需要你,是你需要我。你是自己来的,我并没有召唤你。”

是我自己来的,我承认。那一声召唤并不能说明什么。我找了一个借口,照相。我来这里,并非为了照相,我另有所图。

“你看,这些珍珠,它们摸上去多么光滑,再看看它,多么耀眼!它们像梦,却又不是。”

她能看见我的想法,这让我更加惊惧。我不得不顺从。

“我希望,公主能谈谈……谈谈故人的事。”

我尽量让自己语调平缓。我在她旁边坐着,犹如坐在悬崖边上。跟在毓庆宫是一样的,前途未卜,而且多半儿是个陷阱。我得承认,时常有黑色的花朵在我梦的涡流里浮现,妖娆而邪恶,我想摆脱这些花朵的纠缠。但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向故人求助。故人,是那些亡故的人,荣寿公主一点儿也不害怕与也许只有她能看见的亡灵为伴。可我不一样。

珍珠还是珍珠,我什么也看不见。

“你什么也没看见?”

她轻轻触碰珍珠。珍珠比刚拿出来那会儿鲜亮了一些。

“怎么做才能看见?”

既然逃不过,我索性问。

“怕吗?”

“不怕。”

我抿紧嘴唇。

“她就在你身后。”

我的头发竖起来了。我深深地吸气,不由站起身。有股力量使我站了起来。大公主的手指从珍珠表面抚过,像在抚摸丝绸,用指尖感受绸料的质地。珍珠更亮了。在黯淡的室内,有一些奇异的很小的光斑在珍珠上跳跃。

“不要紧张。她曾是这宫里的主子。现在,她依然是,没有人能改变这一点。”

我扶着桌子渐渐转身。靠着桌子,我不会摔倒,却也无路可逃。我看见一个烟雾状的形体在我对面站着,约5尺开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