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林遇见他们-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叙述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们印象中的佛学院不过是教人念念经啥的,谁曾想会有这样丰富的内容?!而且,对外语的要求居然那样高,对电脑也那样重视!看来,想当个和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想看,一个僧人整天抱着《新概念英语》,似乎比手捧佛经要难得多了。
延裕说,我起初在寺里的时候是练武的,后来得上永下信大和尚(弟子对师父尊称上下)的感化,发了长远心,才开始慢慢深入经藏。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慢慢领悟到一点:出家为僧并不一定要经历红尘的失败,一个真正的僧人也不一定非得青灯古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僧人也应该主动适应社会,正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如果我们对这个一日千里的世界没有什么反应和了解,那你又该如何去度众生?师父常常教导我说,出家可以是一种更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他目前的生活基本上可以用〃知足〃两个字来概括,因知足而乐,其乐大焉。他无意中提到自己是高中毕业之后才来到了少林寺,至于为什么没考大学或选择别的路,他没有说,我们也没有追问,至于这两年间有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发生,似乎也不再成为我们采访的必须。因为,每一个少林弟子都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存在于何处、以何种方式流传似乎只有当事人有权决定。
他说,在佛学院中自己接触到了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和老教授。他们大多有丰厚的学识和高深的佛学修养,和他们的接触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利,所以不得不拼命读书,古人说什么马上枕上厕上,我看是不够,我现在基本上是醒着梦着都在读书。赵朴老生前说,佛教界目前最需要的,一是人才,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因此,我现在的想法非常单纯,就是想把自己尽快打造成一个人才,从小处说为少林寺,从大处说为整个佛教文化做出我的最大努力……
聊得深了,发现延裕身上的书卷气越发浓郁,也让人越发感觉到他的执著。
第12节:延颖法
谈到研究方向问题,他说,我对密宗和禅宗很有兴趣,希望在这两方面有所造诣。我在苏州学的东西,不单是佛教,还有各种其他课程,包括我最喜欢的哲学,这里面有辩证的思想:落实到佛教经典的学习,我们如果只一味死学,而不去实践,那就等于学死了,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确定的主攻领域中有比较高的造诣,配合实践达到一个高度。
你想没想过在这么好的学院里毕业后,将来肯定会得到师父的重用?
我可以这样回答您的问题,我的今天全仰仗师父。至于我学成以后,师父重不重用我,我根本没想过,但是,您今天问到了,我会说,即便师父不重用我,我也会为少林寺的文化建设出最大的一份力。不过,这个时间可能要长一点,因为我去年刚开始读书,还有将近四年才能毕业,而且,我们学院和香港大学哲学院有定向直升关系,毕业以后我可以免试去那里读研究生。这样一来,就在七年之后了。
与他的交谈并没有达到我们最初定下的来少林寺〃猎奇〃的目的。但是,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发现了这不需〃猎〃而得来的〃奇〃现在的僧界学人生活是何等丰富多彩!
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流的师资力量,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谁能想到,宽带网已经堂而皇之地铺进了僧人的世界?
补记:
延裕法师毕业以后回到了少林寺,在师父身边做起了侍者。后来,少林寺开办了僧伽培训班,法师被大和尚安排做了班主任。延裕法师深感责任重大,勤勉不已,在北京大学先后两次进修,僧伽培训班的工作在法师的安排下井井有条,已呈现出不凡气象。最近一次见延裕法师,已经荣升少林寺监院。
(补记于2007年7月)
延颖法
第一次在少林寺过堂吃饭,和群僧坐在一起,面对着大海碗里热腾腾的素斋,别有一番感受。一个瘦瘦的僧人坐在最前头,敲一下木鱼,接着便唱起了经,群僧跟着唱,声音几乎冲破了斋堂,那种肃穆让人陶醉。
看着大家都开始吃了,我也开始动筷子。素斋是真正的素斋,连油都看不见几滴,心中暗自叫苦,不过,眼角余光看着群僧,却吃得津津有味。飞快地吃完了,转身想出门,那个瘦瘦的僧人迎上来,很有礼貌地拦住我说,您的碗放得不对。我问他那该怎么放,他说,应该那样,顺手一指自己桌子上的碗扣在桌子边缘上,筷子放在碗边。我很不情愿地走到座位上把碗放好,心中却怨他多事。
几天后,在山上采访,一位法师向我推荐了延颖法师,说此人虽然年轻,佛学造诣却非常深,现在客堂任僧值。我当即寻了过去,撩开帘子往里看,客堂很大,放了好多椅子,却没发现有人。这时,客堂传来声音:〃请问您找谁?〃定睛一看,在客堂的最西头坐着一位僧人,便问了一句,延颖法师在吗?我就是!他回答得干脆,但声音颇熟悉。
进去才发现,这个延颖法师便是那日在斋堂给我难堪的瘦瘦的僧人。他早已不记得我,问明来由后很热情地奉上香茗,便和我聊了起来。
他说,他来少林寺已经10年了,但似乎就在昨天。来的那天,刚好在下雨,山上云雾缭绕,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他觉得这便是他飘泊生活的终止地了。于是,便留了下来。受少林寺独特的武术传统影响,身体一向不好的他也开始跟着练武。师父永成大师觉得这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徒弟,而且慧根很好,便经常给他些启发。比如在练武问题上,师父经常说习武也是一种修行,延颖的理解是练武不能只练硬功,也要练气,这样,练武本身离修行就更近些。可当师父把永信大师的武术禅思想讲他听的时候,他才真正领悟到武术和修行的关系。
非常想听他对此的真正的理解,他说:
〃方丈师叔的武术禅思想是非常高深的,他把练武术理解为一种参禅路径,而且是一个人人可以亲自去做,最终〃见性成佛〃的参禅路径。过去刚开始练武时我认为,少林武术也是武术,只要肯用功练,一定可以领略其真谛。可方丈却认为少林功夫的极致在于练就不动心,而不在于由一系列动作、套路组成的外表。
第13节:释永了(1)
武术的核心是功夫。动作、套路,只是获得功夫的阶梯;如果没有动作、套路,功夫又无从学起,无从表现。少林功夫的极致是练就不动心。练就不动心,就不再贪生怕死。不贪生怕死,并不是不热爱生命,相反更热爱生命。学会热爱生命,才是学禅的真正目的啊!什么样的生命才值得热爱?只有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生命才值得热爱。要想达到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只有练就不动心。武术禅就是通向不动心的一条大道。〃
您在修行中最切实地感受是什么?您找到不动心了吗?
延颖法师很谦卑地说:〃我离不动心还远着呢,但是我正在路上,总有一天会到达。我在精习佛法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不仅武术是参禅路径,此外还有很多方便法门。佛祖有言:
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德。因此,他老人家在最后一次说法时给众生提供了八万四千种方便法门,以利众生趋除妄想。〃
想听他说得更仔细些,他说,佛祖告诉我们,成佛的路径有很多,比如你可以借助颂经,也可以借助饮茶,也可以借助日行一善,当然也可以通过练武……
问了一些有关他出家之前的事情,他说:
〃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您问我从哪里来,我只能回答从来处来;您问我到哪里去,我只能说到去处去。这不是在应付您,参禅讲究〃放下万人,提起意念〃。如果非说原因,那就是前生修来了缘。当然,三宝弟子(佛门自称,三宝指的是佛法僧)也讲究〃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比如父母与万民也都不可完全放下,我现在是三宝弟子,能够出家,是前生所修来的福分,自己在从事一件高尚的事情,是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的,做这样的事情,表面上看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而实际上自己所做的,同时也是在报答父母。而万民就更不能放下了,正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呀。〃
如何济万民?
首先要有一颗平等心,以此心面对世人,才有可能济万民。
我说,那日在斋堂,您要求我把碗按照寺院规矩放,也是平等心的一个体现了?
他恍然一笑,双手合十,先表示了歉意。我也同样还礼,连说无妨。他说,我这个出家人比较怪,很多人都说我不通人情,很难接触,我明知此,但就是改不了……
目前,延颖法师在寺院中担任僧值,配合圣智法师处理客堂寺务。他每日生活非常规律。一般早上4:00…4:30起床,上大殿诵经,之后练功或者打坐,7点钟吃饭,之后自己活动活动筋骨。碰上寺院的对外活动,他也会去做接待工作。如果没有什么事儿,就去练练书法或诵经。11:30吃中饭。下午4:30上晚殿诵经。下殿之后,随意活动,有时候会练一练武术,修身养性,6:00吃晚饭。之后会看看电视或继续于孤灯下看书直到休息。
释永了
永了法师看上去很年轻,却是大少林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现在的身份是少林寺新落成的禅堂的知客。
提起禅堂,永了法师如数家珍:〃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达摩九年面壁、慧可断臂求法,再加上元代的福裕禅师、明代的小山和尚,一脉相承下来,少林寺的根器非常好。少林寺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承继少林的精神。大和尚要我来照应禅堂,我感觉到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从出家人角度上来讲,则是一种本分。〃
他的禅房离少林寺的禅堂很近,禅房很整洁,没有点香,却有很地道的檀香味,桌案上非常有少林特色地供着达摩像。经柜中是一套装帧精美的龙藏,经柜前有一个小几,上面放着很考究的紫砂茶具。
我们坐在小几前,开始谈。没想到这一聊,竟至深夜。
永了法师2002年出了车祸,养好伤以后,多年来一直在终南山住茅棚修行。2005年才回到少林寺。几年前那次车祸让他感知到生死无常。打过几个禅七以后,更是体会到〃心〃的重要
〃打禅七首先要观无常,观无常可以知道生死,知道生死之后便要了生死,只有了脱了生死,才能找回自己的内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一般人都能面对别人,不能面对自己。〃
第14节:释永了(2)
对于世间法,永了法师也有一番不凡的见解,我们相谈甚欢,一个又一个话题进入我们的交谈中,谈得很深。法师妙语迭出,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有几句话印在我脑中:
〃世间法无外乎情与理二字。情和理是交融的,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悲也是一体一用的,体用圆融。我们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找到内心。我们所看到的可能都是虚幻的。佛菩萨说〃一切相皆非实相〃,同时也说〃一切相都是实相〃。有破有立,无上圆融。
〃修行就是不断否定自己,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拿出来。
〃别人画个圈子很容易跳出来,自己画个圈子却跳不出来,这是许多人容易犯的毛病。
〃佛在灵山拈花微笑的时候,没有说话。我们难道不能体会出人本身就是一个闹剧吗?
〃任何一个国家,不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古代文化、现代文化,破不了我执的话,就不是作文化的人。充其量只是给金钱做奴隶的,赚钱,被钱转,所谓搞艺术,往往会被艺术搞得溜溜转。真是颠倒的众生。〃
山寺中的夜晚静得出奇,窗外大殿上的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与永了师的禅话融为一体,韵致无穷。
〃少林寺近代以来,遭遇兵祸。现在禅堂的落成,意义深远。少林寺这些年来的建设,可以说气象非凡。如今的少林寺,达到了〃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境界。〃永了师说到少林,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责任感和真情让人感动。
〃我在禅堂做知客。管理禅堂的进出人员、大小事务。来的禅合子各自发心不同。少林寺是华夏禅源,达摩祖师把大乘佛法带到中土来,在少林寺真正传法是二祖慧可。但是在此之前大乘佛法也有。《高僧传》中记载有个道生法师,彻悟了大乘佛法,但是他觉得中国当时的根气不行,大乘气象还没出来,便去了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经,阐述〃阐提成佛〃之说,当时群石都点头。因此后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可见法师的感化力之深。
如今,少林寺承继了大乘佛法的精神,恢复禅堂。少林寺这些年在国际上名声非常大,这也使得弘法具备了很好的契机。四面八方来的人很多,这是一种很好的气象。〃
永了法师喜欢说一些禅门公案,以引导我这个禅门外汉多领会一些。但他强调说,这些公案仅仅是为了表达清楚一件事情,不是禅的本意。他随口说了一首佛偈,我没听清楚,他便写了下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在后来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永了师早年也是习武的。
〃真是不可思议,一个习武出身的人如今能够如此安静……〃我小声赞叹。这一下子引出了他对少林功夫的理解:
〃少林寺的武术有一千多年了,而且与其他各派不太一样,首先是吸取了当时最好的拳法和武术流派,第二吸收了禅法,第三有地道的战术,这三点足以证明它的优秀。禅法的慈悲、智慧性,又具备历代战争的斗争经验,是经过大的战争检验的。少林拳历年来都是保家为国,所以,这是其他流派所不具备的,虽然武当、太极也很好,但他们的这些好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觉得少林拳是实实在在的好,是经过历史检验出来的好。
〃现在许多人也在讲禅武,但总觉得还是太空洞,武术每个人都能练,但个人对武术的理解却不一样,我原来学过表演,参加了两三次比赛,接受传统的文化,并参透了一些奥妙,所以,我对武术整个的概念比较清晰、全面。而只单纯学表演的,虽然也在打比赛,但对禅学不甚懂,所以,练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只能说那是一种套路。因为武术的范围很广,包括基本功、套路、内功、单刀等一些,什么是功夫,它是内外合一的,心理与表演的完美结合才是功夫,是心理上的语言与行为上的一种合二为一的表现,哪怕一个人一生只练好了一个套路,那这也是一种功夫。少林学与禅学的完美结合才造就出现在的少林功夫,所以这是少林寺所特有的。〃
第15节:释仁纯
〃少林称第一,是禅不是拳〃。此次少林之行,与永了法师的交流极为深入。他的现身说法也让我理解了赵朴初老居士生前留下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两天以后,我陪同永了法师一同前往新密超华寺考察,一路上,我们又聊到了许多话题,彼此也混